全年文章

    中国科技术语2016 Vol.18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开幕词
    杜占元
    2016, 18 (1): 6-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2
    工作报告
    路甬祥
    2016, 18 (1): 8-12.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3
    总结讲话
    白春礼
    2016, 18 (1): 13-1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4
    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初论
    张晖
    2016, 18 (1): 19-21.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7
    术语具有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术语工作是一个包含术语生成、术语选择、术语解析、术语知识化的连续体。词汇化可以部分解释术语是如何生成的,术语释义及其知识化则展现了术语是如何被解析的。术语的生成与解析展现了术语的独特性质,有利于明确术语研究的范围和潜在价值。
    被引次数: Baidu(1)
    简评R.泰默尔曼的《走向术语描述的新道路:社会认知方法》
    邱碧华
    2016, 18 (1): 22-2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8
    当今社会认知术语学的代表人物——比利时女学者R.泰默尔曼所著的英文术语学著作《走向术语描述的新道路:社会认知方法》一书,是她在自己十几年术语学教学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传统术语学理论思想进行的再思考。该书自2000年出版之后,在西方术语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被誉为“在社会和人类科学领域中开创了新局面、引人深思的术语描述的新方法”。文章简单介绍了此书的主要内容,对这部书的术语学理论价值进行简要评论。
    被引次数: Baidu(1)
    译者的术语意识培养与科技术语的识别技巧
    郑安文
    2016, 18 (1): 26-29.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09
    译者的术语意识与相关的术语识别技巧对于科技翻译中术语的正确翻译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译者的术语意识及其培养方法,提出了有关术语识别的常用技巧。
    被引次数: Baidu(2)
    长式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标注方法
    才磊
    2016, 18 (1): 30-3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0
    文章阐述了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元素周期表族的序数的标法在国际上曾经出现的混乱现象以及目前的状况,针对中国元素周期表族的序数的标法在教学、科研、出版中仍然不统一的局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被引次数: Baidu(1)
    再谈译名规范——以当代西方翻译家姓名汉译为例
    崔祥芬, 王银泉
    2016, 18 (1): 36-4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1
    近年来,西方译论在中国大行其道,但是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西方翻译名家的姓名汉译却不甚统一,出现了一名多译的现象,这种混乱不仅有疏于考证之嫌,给研究者造成困惑,更是学术不规范的表现,会给相关研究带来不便。文章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强调了规范和统一外国翻译家汉译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规范外国人名汉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被引次数: Baidu(12)
    《句法结构》术语翻译商榷
    李闻
    2016, 18 (1): 41-4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2
    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转换生成语法”,造就了辉煌一时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的理论基础。作者在阅读《句法结构》译本时,发现其中有些术语的翻译欠妥或陈旧过时,影响到对其内容和思想的理解。考虑到术语对于科技文献的重要性,作者对书后所附术语表进行系统梳理,对其中一些欠妥的术语翻译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浅议石油工程类西班牙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张毅
    2016, 18 (1): 45-4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3
    随着中国石油企业不断拓展南美石油市场,石油工程类西班牙语对于国内石油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和国际化经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类专业词汇数量大、种类多,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语言特点。文章从构词方面分析和归纳了这类词汇的语言特点。
    《两岸科技常用词典》中的台湾名处理
    代晓明, 王海
    2016, 18 (1): 48-53.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4
    《两岸科技常用词典》是一部由大陆和台湾合编的、涵盖30个学科领域的科技类工具书。其中两岸的差异名词占总数的19%。经分析,这些差异体现在人名或地名译名差别、对外来科技名词翻译方式不同、使用字母词方面不同、双方汉字用词习惯、修订名词的力度和步伐不同导致的差异等方面。因此,对台湾名词的鉴别与使用也成为编纂该词典的难点之一。具体处理时,对于一个大陆名比对出多个台湾名的情况,通过同名优先原则、释义匹配原则、学科匹配原则来确定;对于比对出不符合释义的单个台湾名和没有比对出台湾名的词,通过与台湾专家不断沟通来商定。
    “白疕”及其相关病名考辨
    刘涛, 朱建平
    2016, 18 (1): 54-5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5
    “白疕”最早见于王肯堂《证治准绳》,但系指一种症状。作为独立的病名则最早见于祁坤《外科大成》,现被作为规范病名来使用。中医古籍中的“牛皮癣”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西医进入中国后,使用了“牛皮癣”来指代银屑病,一度造成认识上的混乱。“疕”最早见于青铜器“昆疕王钟”,甲骨文中实无“疕”字。《诸病源候论》中的“干癣”“狗癣”“白癣”与白疕相似性较高,“松皮癣”“风癣”“白壳疮”“银钱疯”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与白疕差别较大,不宜视作白疕的曾用名。
    “板梁”一词的规范问题
    王琪
    2016, 18 (1): 58-6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1.016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编订名词时,对于“板梁”一词中是否可以使用“钣”字,曾有过一番调整。其实,“钣”字古已有之,并非新造字;但从术语规范的角度来说,“板梁”不应作“钣梁”。
    传承与发展——记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
    才磊
    2016, 18 (2): 9-13.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3
    介绍了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情况,分析并讨论了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新元素的中文命名问题、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问题、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差异问题。
    海峡两岸台风名称的对比分析
    王存忠
    2016, 18 (2): 14-19.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4
    根据140个台风名称及其变更过程,对比2000年和2015年海峡两岸所使用的台风中文名称,发现2000年两岸台风名称有50%不一致。不一致的主因是台湾不采用意译,而大陆以意译居多。到2015年底,不一致率降到30%。其中前后变更的35个台风新名称,两岸一致率高达94%。一致率提高的主因是台湾接纳了意译的翻译原则。就台风名称来说,意译优于音译。
    被引次数: Baidu(1)
    俄语科技术语的多义性及其翻译
    朱玉富
    2016, 18 (2): 20-22.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5
    文章剖析俄语科技术语的单义性和多义性,为认知俄语科技术语的特征,解读其原理以及为解决此类翻译瓶颈,甄别翻译过程中的“假朋友”,提出一种认识途径及其翻译方法、工具。
    被引次数: Baidu(1)
    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
    刘昊博, 赵彦春
    2016, 18 (2): 23-2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6
    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已近半个世纪,学科系统内部产生并修正了诸多理论,伴随产生了大量的学科专业术语。文章力图从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背景、学科背景及其自身理论发展过程等方面,剖析其术语的缘起过程、学科来源和发展变迁,进而宏观理性地梳理该学科术语变化与学派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
    《英汉大词典》中几个有关构词的术语译名商榷及补遗
    金其斌
    2016, 18 (2): 28-31.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7
    文章探讨了《英汉大词典》(第2版)中几个构词类术语的译名问题,认为《英汉大词典》(第2版)对tmesis和retronym的释义有待改进;同时可考虑增收新的缩略构词法backronym(back acronym)和修辞格snowclone。
    论严复的译名观
    刘松
    2016, 18 (2): 32-3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8
    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研究,往往囿于“信达雅”之说。文章通过对严复译著及相关史实的梳理,结合其译名实践,从翻译动机、翻译态度、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了严复的译名观,认为严复为整顿译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译名亦彰显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受复杂的语言民族主义心理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双重掣肘,其译名观又呈现出局限性。严复译名观反映了晚清民初时期术语在译介过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亦彰显了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所形成的不同话语策略。
    被引次数: Baidu(4)
    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
    李红, 夏建新, 卢冬丽
    2016, 18 (2): 38-42.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9
    以农业科技(以下简称为“农科”)日语术语汉译为范例,首先探讨了触发翻译适应化现象的互联关系,其次从语素、语法功能、词汇系统三个方面阐明了翻译适应化现象,并分析了这种现象对翻译活动的促进作用,实证了适应化翻译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法律术语discovery 应译成“披露”吗?
    郑安文
    2016, 18 (2): 43-4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0
    英美法律术语discovery常被译为“披露”,这种翻译有违术语定名的单义性原则,导致了同音术语的产生。在比较分析了discovery、disclosure、披露、庭前证据交换等术语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术语之间的对译关系。
    对TRL中文译名“技术成熟度”和“技术就绪度”的探讨
    许胜
    2016, 18 (2): 46-47.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1
    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一词目前有两种中文译名:“技术成熟度”与“技术就绪度”。文章从该术语的提出机构、国际上使用该术语的重要机构对其含义的解释、两种中文译名含义的差别以及国内的使用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TRL的中文译名应统一为“技术成熟度”的建议。
    聚合碱式氯化高铝多元盐的汉/英名称探讨
    王蕾, 王儒富
    2016, 18 (2): 48-51.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2
    结合聚合碱式氯化高铝多元盐是大分子量化合物的特点,从无机小分子量化合物汉/英名称的习惯表述规则入手,进而探讨无机大分子量化合物汉/英名称的“简约”表述原则:在小分子量化合物汉/英名称习惯表述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对大分子量化合物的“组分”采用“省略”“缩写”“归并”和“一一对应”的“简约”原则表述大分子量化合物的名称。
    被引次数: Baidu(2)
    “术语”词源试探
    黄河清
    2016, 18 (2): 52-5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3
    19世纪前期,在马礼逊的词典中,英语中的term被翻译成“名字眼”,这可以看作“术语”一词出现的前奏。甲午战争后,在大批日语词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术语”一词在章炳麟的译著中悄然出现。
    “菌”字的早期含义探析——兼论《墨子》中的“菌”字
    芦笛
    2016, 18 (2): 55-6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4
    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菌”字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该字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其义项不囿于菌类一种。《墨子》的《迎敌祠》和《旗帜》篇皆含“菌”字,注家对其含义、字形和在句中的位置意见不一。文章通过梳理注家的意见和先秦用例并结合语境,认为《迎敌祠》篇中“客菌”和“涂菌”之“菌”当释为翳蔽之意;前一“菌”字非“圉”之误,而后一“菌”字亦非“固”之误,且应与“涂”字断开,置于下文“令”字之后并与之连用。《旗帜》篇中“菌旗”之“菌”非“茜”之误,而应释为食用菌类。
    “平均律”和“等程律”术语辨析
    戴念祖
    2016, 18 (2): 61-6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15
    文章指出“平均律”和“等程律”这两个术语当下的运用是混乱的,以致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平均律”也被误认为是:equal temperament。实际上正确的译法是:mean tone temperament译为“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 译为“等程律”。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这些在声学和音乐学中的常用词须及时修订。
    浅谈FrameNet框架汉译时的译者术语意识
    柴清华, 李茹, 由丽萍
    2016, 18 (3): 5-1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1
    汉语框架网的建设需要参照FrameNet,因而FrameNet框架汉译是其中必要的一步。由于FrameNet框架会涉及众多“概念名称”,所以在FrameNet框架汉译时,译者术语意识通过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指导来加强控制汉语框架网的框架质量。
    军语的语言特色
    原媛
    2016, 18 (3): 11-1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2
    军语是全民族共同语语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于军事言语共同体的特殊需要,特别是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等不同于以往军队的特质,因此具有鲜明的特色。
    被引次数: Baidu(1)
    大学术语学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因素
    梁爱林
    2016, 18 (3): 15-19.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3
    文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在中国大学开展术语学教育与培训时要考虑的一些影响因素,例如,术语教学与培训的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技术层面、职业与专业发展层面、国家宏观的术语政策、教学的规划设计及各个层次的宣传推动等,为将来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做好必要的准备,并对其中涉及的术语学教育与术语学培训的概念做了区分。
    本体术语学:把术语和知识本体统一起来的范式
    邱碧华
    2016, 18 (3): 20-2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4
    术语在现代知识社会中肩负着基础性的作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术语学理论研究提出新的挑战。信息技术要求术语具有其计算机化的代表物,而旧有的普通术语学理论满足不了现代术语实践的状况;西方的术语学理论家在术语学与信息技术、术语学与知识工程相互碰撞的实践中,构想了“本体术语学”这一术语学理论的新范式,这一构想在具体的术语学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成果。文章旨在介绍和分析“本体术语学”的理论渊源和学术成果。
    被引次数: Baidu(4)
    概念整合策略与科技术语翻译
    李晗
    2016, 18 (3): 26-29.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5
    术语翻译是概念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因文化差异造成概念语义建构模式差异,译语与原语术语会出现语言表达式的不对应,需要从概念生成方式、概念语义建构、语义范围适配、语言表达式等方面进行概念系统整合、思维模式转换和语言符号重组,实现概念对等、表达对应的术语翻译。
    被引次数: Baidu(4)
    归化和异化策略下的术语翻译
    沈群英, 付挺刚
    2016, 18 (3): 30-34.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6
    国际贸易往来和文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术语连同它标记的新事物、新概念传播开来,术语语际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引起了人们对术语翻译理论中对策方法的探讨。因此必然要厘定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这两对翻译术语,分析研究现有术语翻译方法,从而构建术语翻译的方法论体系,促进各种术语翻译方法、手段与技巧的正确运用。
    术语“找译译法”初探
    李亚舒, 徐树德
    2016, 18 (3): 35-38.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7
    基于术语最终命名特征选项的选取和术语命名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译语中已有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方法——“找译译法”,并简述了该法的主要翻译流程。
    Carbo-mer及其相关化学名词的中文译名
    吴限, 谭文华
    2016, 18 (3): 39-4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08
    Carbo-mer的概念于1995年由法国化学家雷米·肖万正式提出,指在分子中插入某些碳-碳单元,以达到改变分子大小却不影响分子对称性的目的。该名词虽然已出现在文献中长达20多年,但至今尚无中文名。提议将其翻译为碳扩体,简明达意,且符合化学术语的中文翻译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