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erminology ›› 2023, Vol. 25 ›› Issue (4): 21-31.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4.003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WANG Haifeng(), LIU Xiaoqing(
), GAO Jinling(
)
Received:
2023-02-06
Revised:
2023-03-06
Online:
2023-09-26
Published:
2023-09-26
WANG Haifeng, LIU Xiaoqing, GAO Jinling. Rationale and Path for Constructing Multimodal Architectural Terminology Database Based on Visual Grammar[J]. China Terminology, 2023, 25(4): 21-31.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term.org.cn/EN/10.12339/j.issn.1673-8578.2023.04.003
微观结构要件 | 含义 | 呈现形式 |
---|---|---|
录入参数 | 录入的术语信息 | 录入号码、录入日期、录入者信息(不直接展现于页面) |
形式参数 | 术语的形式特征信息 | 术语对的写法、发音、音标 |
词源参数 | 术语形成和发展阶段说明 | 超文本链接转到对应的说明文本 |
属性参数 | 术语的属性信息 | 术语所属建筑类型标注 |
诠释参数 | 术语意义的诠释 | 术语的中英文释义、图解、手稿、音视频、AR/VR图像 |
联想参数 | 与其他术语引发联想的联系参数 | 形式和语义类似的术语罗列 |
语用参数 | 术语使用特征信息(普及程度、新旧程度等) | 超文本链接转到对应的说明文本 |
配例参数 | 对术语使用特征加以说明 | 例句、图表 |
微观结构参数 | 术语词条信息的安排及包装 | 符号、字体、字号 |
微观结构要件 | 含义 | 呈现形式 |
---|---|---|
录入参数 | 录入的术语信息 | 录入号码、录入日期、录入者信息(不直接展现于页面) |
形式参数 | 术语的形式特征信息 | 术语对的写法、发音、音标 |
词源参数 | 术语形成和发展阶段说明 | 超文本链接转到对应的说明文本 |
属性参数 | 术语的属性信息 | 术语所属建筑类型标注 |
诠释参数 | 术语意义的诠释 | 术语的中英文释义、图解、手稿、音视频、AR/VR图像 |
联想参数 | 与其他术语引发联想的联系参数 | 形式和语义类似的术语罗列 |
语用参数 | 术语使用特征信息(普及程度、新旧程度等) | 超文本链接转到对应的说明文本 |
配例参数 | 对术语使用特征加以说明 | 例句、图表 |
微观结构参数 | 术语词条信息的安排及包装 | 符号、字体、字号 |
[1] |
李宇明. 术语论[J]. 语言科学, 2003 (2): 3.
|
[2] |
刘青. 中国术语学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42-158, 175-176.
|
[3] |
梁爱林. 论计算机术语学的影响与应用[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0 (4): 10-14.
|
[4] |
张德禄. 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 中国外语, 2009 (1): 24.
|
[5] |
|
[6] |
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 (114): 3.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doi: 10.1075/ijcl URL |
[21] |
李战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 外语研究, 2003(5): 1-8.
|
[22] |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82-86.
|
[23] |
冯德正. 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分析模式[J]. 现代外语, 2014(5): 585-596.
|
[24] |
冯德正. 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基本问题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3): 1-11.
doi: 10.12002/j.bisu.095 |
[25] |
冯德正. 多模态转喻与图像语篇意义建构[J]. 外语学刊, 2017(6): 8-13.
|
[26] |
冯德正.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多元读写理论视角[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3): 42-51.
|
[27] |
黄立鹤. 英汉对比研究新视角:语用法的语法化[J]. 外语学刊, 2012(3): 81-85.
|
[28] |
黄立鹤. 多模态语用学视域下的言语行为与情感因素:兼论在老年语言学中的应用[J]. 当代修辞学, 2019(6): 42-52.
|
[29] |
黄立鹤. 语料库4.0: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3): 1-8.
|
[30] |
黄立鹤. 多模态修辞学的构建与研究: 兼论修辞学与语用学的连接[J]. 当代语言学, 2018(1): 117-132.
|
[31] |
黄立鹤. 多核并行架构:多模态研究的范式、路径及领域问题之辨[J]. 外语教学, 2019(1): 21-26.
|
[32] |
李德志. 广告类超文本多模态的视觉语法分析[J]. 外语学刊, 2013(2): 7-11.
|
[33] |
冯德正. 视觉语法的新发展:基于图画书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J]. 外语教学, 2015(3): 23-27.
|
[34] |
吴安萍, 钟守满. 视觉语法与隐喻机制的多模态话语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3): 23-28.
|
[35] |
滕达, 苗兴伟. 视觉语法视域下绘本语篇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 外语学刊, 2018(5): 53-59.
|
[36] |
王建华. 政务新媒体照片话语的视觉语法: 语用分析[J]. 当代修辞学, 2019(2): 72-83.
|
[37] |
陈冬纯, 陈芝敏. 基于新视觉语法的英汉儿童绘本叙事结构比较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4): 36-41.
|
[38] |
刘丹. 视觉语法视域下竖屏微电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构建: 以华为广告《悟空》为例[J].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1): 154-160.
|
[39] |
郭龙生. 应用语言学术语数据库[C]//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1), 1995: 249-252.
|
[40] |
李文峰, 赵春江, 郭新宇. 农业信息术语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与农业综合版, 2003(8): 31-33.
|
[41] |
李秀英. 术语与机器翻译: 实验结果分析与术语数据库的构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11): 51-56.
|
[42] |
杨福义. 大型术语部件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科技术语, 2014(4): 9-13.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4.04.002 |
[43] |
郭剑. 术语数据库建设之我见[J]. 中国科技术语, 2015, 17(5): 57-6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5.05.013 |
[44] |
曹丽慧, 贺玢, 田子方, 等. 农业机械化术语数据库论坛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 世界农业, 2016(2): 180-184.
|
[45] |
赵炎秋. 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 9.
|
[46] |
|
[47] |
田海龙, 潘艳艳. 从意义到意图: 多模态话语分析到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J]. 山东外语教学, 2018(1): 23-33.
|
[48] |
魏星. 术语系统性原则在海峡两岸辞书编纂中的应用: 以航空、航天学科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20(2): 50-55.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8.02.009 |
[49] |
姚洪朴, 张树济. 建设中的我国第一个机械工程术语库[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0(2): 30-32.
|
[50] |
|
[51] |
徐琳宏, 林鸿飞, 赵晶. 情感语料库的构建和分析[J]. 中文信息学报, 2008(1): 116-122.
|
[52] |
黄瑶. 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37(6): 37-45.
|
[53] |
王琪. 中国术语事业发展概况及思考[J]. 中国科技术语, 2021, 23(4): 3-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1.04.001 |
[54] |
李宇明. 谈术语本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J]. 中国科技术语, 2007, 9(4): 5-10.
|
[55] |
高玉霞, 任东升. 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与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20, 177(6): 107-116.
|
[1] | MIAO Ju, WU Congcong. On Multilingual and Multimodal Terminological Knowledge Bases for Digital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Social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J]. China Terminology, 2023, 25(4): 12-20. |
[2] | YANG Yanxia, PAN Xingyao, WANG Runqiu, ZHANG Ying.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Terms in Multimodal Context [J]. China Terminology, 2023, 25(1): 49-56. |
[3] | NING Hailin. Translators’ Knowledge Discovery through Multimodal Terminological Knowledge Bases [J]. China Terminology, 2022, 24(3): 34-40. |
[4] | NING Hailin. On Translators’ Doma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rough Multimodal Media [J]. China Terminology, 2021, 23(3): 42-48. |
[5] | ZENG Jiangxia. Translation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s in the Context of Multimodal Big Data:Terminology Translation about COVID-19 and SARS-CoV-2 [J]. China Terminology, 2020, 22(5): 33-41.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