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照国, 李萧红. 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1,14. [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 WHO西太平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M].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3. [3]孟子邹. 三焦基本原理探索[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6):744-745. [4]甄仲,黄文政,朱小棣. 三焦浅议[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 8(4):49. [5]郭霞珍,张明泉,白霞. 难经译注[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6. [6]李德新.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吴健,张璋. 浅谈中医三焦翻译[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12. [8]赵英.“三焦”英译应以音译为好[J]. 国医论坛,2005,20(4):46. [9]李照国.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探索[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9. [10]谢天振. 阐释的步骤.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03. [11]李照国. 翻译中医名词术语应讲究信息密度[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 13(6):370-371. [12]孙玉龙. 三焦名实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3):155. [13]在线英汉中医医学词典[EB/OL].http://www.kancaimi.cn/zhong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