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三联书店, 1985: 3.
|
[2] |
李庆臻. 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6 : 460.
|
[3] |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序言.
|
[4] |
任鸿隽. 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J]. 科学, 2014,66(2):1-2.
|
[5] |
胡适. 先秦名学史[M]. 《先秦名学史》翻译组,译.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83: 6.
|
[6] |
林坚, 马建波. 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22(11):95-98.
|
[7] |
王振铎. 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中国古代有关静磁学知识之发现及发明(下)[J]. 考古学报, 1951(00):101-176.
|
[8] |
黄兴. 天然磁石勺“司南”实证研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36(3):361-386.
|
[9] |
王振铎. 司南指南针与罗经盘:中国古代有关静磁学知识之发现及发明(中)[J]. 考古学报, 1949(4):185-223.
|
[10] |
刘秉正. 我国古代关于磁现象的发现[J]. 物理通报, 1956(8):458-462.
|
[11] |
岑天庆. 中国古代指南鱼和指南针的复原实验研究[J]. 物理实验, 2018,38(5):20-25,31.
|
[12] |
关增建. 指南针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5,24(2):128-143.
|
[13] |
吕氏春秋:卷九季秋·精通[M].高诱,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
[14] |
三辅黄图:卷四[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
[15] |
李霞光. 六韬·鬼谷子译注[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6] |
潘吉星. 李约瑟文集[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01.
|
[17] |
陈振. 中国通史:12 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8] |
宋应星. 天工开物[M]. 成都: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