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部编订名词馆.数学中英名词对照表[M].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铅印本. [2] 何思源.清末编订名词馆的历史考察[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51-57. [3] 汪晓勤.中西科学交流的功臣——伟烈亚力[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7-108. [4] 王亮.学部编订名词馆时期的严复与王国维[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91(4):143-149. [5] 皮后锋.严复大传[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363-369. [6]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M].北京:中华书局,2010:432-453. [7] 彭雷霆、谷秀青.清末编订名词馆与近代逻辑学术语的厘定[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6-151. [8] 黄兴涛.新发现严复手批“编订名词馆”一部原稿本[N].光明日报,2013-02-07(11). [9] 苏慧廉.李提摩太在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46. [10] 学部奏报分年筹备事宜折并单[C]//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晚清卷)五.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6:2146. [11] 本部开办编订名词馆并遴派总纂折[N].学部官报,第105 期. [12] 张运君.严复与近代教科书的发展[J].历史教学问题,2009(6):38-43. [13] 严复.与侄严伯鋆书(二)[M]//王拭.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827. [14] 学部奏陈第二年下届筹办预备立宪成绩折[N].政治官报,第895号. [15] 教育总长蔡元培延揽人才充任官属文电(6)[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 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9. [16] 严复.《穆勒名学》按语[M]//王拭.严复集: 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49. [17] 黄克武.新名词之战:清末严复译语与和制汉语的竞赛[J].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8(62):1-42. [18] 颜惠庆.颜惠庆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3:52-55. [19] 江晓原,陈志辉.中国天文学会往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3-6. [20] 王国维.三十自序(一)[M]//林文光.王国维文选.成都:四川文艺出社,2009:195-196. [21] 张荫麟.王静安先生与晚清思想界[J].学衡,1928(64):2-3. [22] 冯立昇.中日数学关系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34-254. [23] [美]本杰明·艾尔曼.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M].王红霞,姚建根,朱莉丽,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08. [24] 贺麟.严复的翻译[J].东方杂志,1925,22(21):75-87. [25] 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C]//苏中立,涂光久. 百年严复——严复研究资料精选.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6] 北京大学.本校致各研究所主任函[J].北京大学日刊,1918-03-25(1). [27] 北京大学. 教育部发售前学部印存图书价目表[J].北京大学日刊,1918-06-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