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述谱.术语学论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22,100. [2] 冯志伟. 语言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术语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2(6): 31-39. [3] 编订名词馆与《数学中英名词对照表》的编订[J].中国科技术语,2016(3):53-58. [4] 李宇明. 术语论[J]. 语言科学,2003(2): 3-12. [5] 龚益. 规范社会科学术语势在必行[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2): 35-37. [6] 龚益. 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61-62. [7] 石中英.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9-38. [8] 曾剑平,彭菊凤. 社会科学术语的规范性问题[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3): 62-65. [9] 张二艳. 术语自动抽取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0] 教育部师范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修订版.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6. [11] 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教育研究,2014(6): 81-90. [12] 布列钦卡德.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3]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68(3): 79-91. [14] 夏晖. 关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S2): 91-93. [15] 贾剑方,刘生平. 谈职业核心能力的指称与职业教育的重点[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5. [16] Mertens D. Survey of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flexibility[R].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72. [17] 贾剑方. 论职教模块化课程研发模式的选择[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3-35. [18] 姚钟华. 基于核心能力的NYP学院文化建设分析[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7-59. [19] 孙沛.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核心能力的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2007(6):34-36. [20] 徐静镠,陈彬. 通用能力培养:高职教育必须强化的目标[J]. 教育与职业,2008(27):31-33. [21] 童山东.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0-68. [22] 买琳燕. 创新思想指导下的系统化实践——从南洋理工学院的培养实践反观我国高职关键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1):113-114. [23] 俞启定,和震. 职业教育本质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7): 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