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runner R D. The Policy Movement as a Policy Problem[M].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1991:189. [2] 王骚,王达梅.政策分析中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关系探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2):31-35. [3] 李玫.西方政策网络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1. [4] 刘青.科技术语规范化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术语研究,2002(1):3. [5] 黄萃,任弢,张剑.政策文献量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的新方向[J].公共管理学报,2015(2):129-138. [6] 苏峻.公共科技政策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 黄萃.政策文献量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8] 陈振明.政策科学: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1996(2):19-22. [9]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M]. 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 Kuhn T S.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 那格尔 S S.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 林明,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12] 陈振明.政策科学的起源与政策研究的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83-86. [13]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硕士论文,2010. [14] 刘小年,陆树萍.政策科学的演进:政策因素研究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9(10):122-125. [15] 陈振明.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J].中国社会科学,1997(4):4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