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探讨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Durkheim”的变脸

曹保平   

  1. 赣南师范学院
  • 出版日期:2004-03-15 发布日期:2004-03-15

Variety of Chinese Expressions for “Durkheim”

Cao Baoping   

  • Online:2004-03-15 Published:2004-03-15

摘要: Emile Durkheim(1858~1917)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重要书籍被翻译成中文,他也频频“光顾”许多中文社科类书籍。不过他在中国却分身有术,善于变脸,简直可称得上是外国名人变脸之最了。请看:
“迪尔克姆”遨游于《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杜尔克姆”名垂《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杜尔凯姆”大谈《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
“杜尔干”描绘《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5)中他是“德克海姆”;
《法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中他为“迪尔凯姆”;
《普通语言学史人物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中他又成了“涂尔干”。
在“google”网站查找相关记录如下:
“涂尔干”—33页,“迪尔凯姆”—22页,
“杜尔凯姆”—10页,“杜尔克姆”—6页,
“杜尔干”—4页,“德克海姆”—4页,
“迪尔克姆”—1页。
页码多少或许能说明哪个更有名气,但并不能说明哪个更理直气壮。
Durkheim很有名,但他自己不想也不会变脸。是中国人给了他在中国这么善变的本领。为什么这么能变,究其原因,却也不能说跟他一点儿关联也没有。
原来,他的名字的拼读跟汉字的拼读方式不同。
Durkheim到底怎么念,不同的中国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念法。有人按字母的组合想当然分成Durk和heim,结果就把他叫成“德克海姆”了。其实Durkheim是个法国人,法语中Durkheim的Dur不会有汉语“德”的类似的音。如按英语的读法念,倒也差不多。但英语里Durkheim中的“kheim”大概也只能读成[keim],听起来像“给姆”。称Durkheim为“德克海姆”给人的感觉就是叫错了人。
Durkheim是法国人,当然应该按法语的拼读来念。Durkheim在法语中念成[dyrkεm]。这就有了些麻烦。一是普通话里无浊声母[d],只有清声的[t](“德”的声母)和[t‘](“涂”的声母);一是普通话中撮口呼韵母[y](即“鱼”的音值),不跟[t]和[t‘]相拼。因此处理起来就有几种情况:
让[d]读成汉语普通话的[t]或[t‘],Durkheim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让[y]变成相近的音[i]或[u]也未尝不可。[i][y]同属舌面前高元音,[y][u]同属舌面高圆唇元音。所以[dy]大致可读成“迪”或“杜”或“涂”;音感上,更接近“迪”,中国古代将[i][y]这两个韵归为同一韵辙“一七辙”。《法汉词典》就是把[dy]读成“迪”的。
[r]没异议,都念成“尔”的音。
现在的问题是[kεm],[kεm]可读成一个音节,也可读成两个音节。若读成一个音,汉语普通话无韵尾[m],相似的音有一个是[n],那么它跟汉语的[kan](汉字“干”的声韵就是这样的)很相似了;若读成两个音,[m]也无异议,都念成“姆”的音。
剩下的就是[kε]了。汉语普通话无[kε]的发音。[kε],近似于汉语普通话的[ka](“嘎”的声韵)的音。[ε][a]同属舌面前不圆唇元音,[ε]为半低,而[a]为低元音。汉语拼音方案就把[iεn]拼写为“ian”(“烟”音)。同时[kε]也近于汉字“克”[kr]的读音,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把[ε、r、e]归为一个音位/e/的。
这样看来,上面几个称号中,“迪尔克姆”应是最接近Durkheim的本来面目的了。
“涂尔干”的特点是中国化。三个音节,是中国人取名的常理,且中国的姓氏中也有“涂”。今天港台人在译名上还喜欢让外国人名中国人化,如“艾森豪”(大陆“艾森豪威尔”)、“柯林顿”(大陆“克林顿”)等。
“迪尔凯姆”的“凯”([k‘ai],给人的感觉是让[kε]发成了长音[kε:]。外语中有长短音区别意义的用法,选汉字的时候尽量注意则最好。
其余几个不外乎上面说的情况。
外国人的“变脸”,给我们学习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率。这提醒我们术语规范化迫在眉睫。不让外国人在中国有诸多“变脸”,就要制订一个规范*,有了规范,还需要大家遵照执行。
不光是人名,所有的外来词的译名都要注意一些规则。如:
1.读准外语词的原音,不能想当然地凭自己的感觉读。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对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有不同的拼法。
2.选用对应的汉字时,首先要考虑字音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节尽量照顾汉语的“声韵调”;其次最好要注意汉字的表意性,选用常见的字。
3.要适应汉语词对音节长度的限制,尽量不要超过4个音节。
4.约定俗成。对于以前有影响的译名,不要轻易地更换。
希望各新闻出版部门及语言文字工作者都来关心这件事,不要再让太多的外国“变脸”人出现。
* 新华通讯社编有《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其中“Durkheim(法)”的中文译名为“迪尔凯姆”。——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