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论体育旅游的概念体系:逻辑起点、术语体系与基本概念
    王璐, 皮常玲, 郑向敏
    2024, 26 (2): 3-1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1

    体育旅游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专业,目前其概念体系还无法支撑体育旅游专业的建设和指导体育旅游活动的实践。文章从体育旅游的英文名称、概念内涵与要素的学界认知及理解分析入手,运用演绎法对构成体育旅游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核心概念词群、术语体系和基本概念进行多学科、多角度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从而对其内涵进行阐释。

    从ChatGPT到Sora发展中的术语问题
    冯志伟
    2024, 26 (2): 88-9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12

    在从ChatGPT到Sora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术语。这些术语,有的被翻译为中文,有的一直使用英文原文。文章在分析这些新术语的相关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为其翻译或者赋予适当的中文名称。并指出大量科技新术语不能够及时、高效地被本土化,这对我国的术语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期望学界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技术赋能下的术语翻译与术语管理——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
    龙昱琼, 周小玲
    2024, 26 (2): 49-5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7

    迅猛发展的语言智能技术及工具有助于提升大型翻译项目中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文章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中国乡村变迁》的英译为例,探讨利用语料库技术、CAT技术和ChatGPT解决人工识别术语效率低、术语预翻译结果不佳、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文章设计并实施了基于Sketch Engine、云译客和ChatGPT的术语翻译及管理流程,较为快速、准确地整理了高频术语表,创建了双语术语库并实现了术语存储、检索、维护及分享。结果显示,Sketch Engine术语自动识别功能的精确率达到约69.35%;云译客平台的智能化程度高,使用简单流畅;ChatGPT在辅助术语的译后编辑过程中能快速提供专业知识、背景信息及翻译建议等。可见,所提出的流程能有效地提升术语的翻译质量和管理效率。

    大语言模型时代的术语翻译
    冯志伟
    2024, 26 (3): 93-9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11

    大语言模型为术语学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我国的术语学研究应当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在大语言模型时代,我们应当把术语的民族化和术语的国际化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国术语学的发展。

    数智治理概念体系构建:要素、特征及关系
    徐明月, 安小米
    2024, 26 (3): 47-5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6

    为厘清数智治理这一术语的核心概念及关系,文章对文献中10个“数智治理”的代表性定义进行解构和分析,构建了数智治理的概念体系。基于构建的数智治理概念体系,从概念要素、内涵特征及关系等方面对数智治理进行了阐释,并以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社会、技术以及社会与技术的交互视角对数智治理概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数智治理概念体系,凝聚数智治理共识,为数智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花卉术语变体与商业术语规范
    扎西桑珠, Mercè Lorente, 徐颖丰
    2024, 26 (2): 64-7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9

    文章基于交际术语理论(Communicative Theory of Terminology, TCT),将鲜切花作为单独的行业与其他相近领域区分开,调研并描述了该领域的术语使用情况与需求,并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探寻商业领域术语规范的基本方向。作为与大众生活、贸易及市场息息相关的专业领域,切花领域的术语规范需求不同于科学领域、工业层次以及语言层次。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商业领域,鲜切花领域的术语规范显示出其重要性,尤其是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优化服务质量方面。在探索如何规范商业领域的术语时,不仅需要考虑不同市场的术语需求,还要考虑交际场合的差异,并寻找术语准确性和交际性的平衡点。

    医学术语语言特征的定量研究
    万梅
    2024, 26 (4): 64-7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08

    医学术语指称医学领域的专业概念,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组成部分,其语言特征包括组成部分、结构形式都符合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表现出特有的性质。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以语料库医学术语为研究对象,对医学术语的用字、词类、音节数量、结构类型等进行详细考查,可以了解这类特殊用语的命名理据和构造规律,为医学术语的规范化提供本体依据。

    中医核心术语翻译的三维模型建构——以《黄帝内经·素问》中的“气”为例
    侯跃辉
    2024, 26 (3): 22-30.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3

    中医核心术语是中医理论精髓的系统节点,但现有翻译研究忽略了其多面性以及方法论的充分性。本项研究旨在为中医跨语言知识转移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以积聚中医核心术语的《黄帝内经·素问》中的“气”为例,其范畴性、谱系性、能产性、关联性、二象性、语境性的概念特性使得传统术语学理论不足以支持其完成跨语转换。文章借鉴交际术语学的理论视角,从认知(古今坐标轴、中西坐标轴)、语符(译形、译音、译义、兼译)和交际(聚合性语境、组合性语境)三个维度对“气”的现有翻译实践进行描述和解释。基于此,在兼顾不同维度翻译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中医核心术语的翻译策略及方法,由此建构了中医核心术语翻译的认知、语符、交际三维模型。

    金融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术语意识培养
    邢浩, 魏向清
    2024, 26 (2): 81-8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11

    金融术语翻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金融知识的传递和应用。因此,在金融英语翻译中,金融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文章指出了金融术语的一些特点,阐述了金融术语意识对于正确传递金融信息和准确翻译金融文本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金融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术语问题,尝试探究金融英语翻译教学中术语意识培养的问题。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
    唐凤英
    2024, 26 (2): 73-80.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10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是新闻传播学术语的“非术语化”和公文用语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新闻学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这种互动交融主要通过公务文件对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使用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公文用语的参考吸纳来实现,表现为散点式基础互动和专题式深度交融两种方式,其中散点式基础互动为主要形态。专题式深度交融往往涉及特定领域和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规或政策文件,其所使用的附带释义的术语具有更明确的意指和规范性,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的编制构建了参考样本。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2000—2023)——以VOS Viewer、CiteSpace、Voyant Tools和Python为工具
    刘雨蓉, 郑玉荣
    2024, 26 (3): 74-83.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9

    科技典籍是传播中国科技成果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握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特点,客观反映该领域各个学者和发文机构的影响力,文章以VOS Viewer、CiteSpace、Voyant Tools和Python为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基于发文主体、主题、热点、趋势和典籍分布,对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可分为萌芽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阶段;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张焱,引领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茶经》、翻译策略和译介等主题;医学类典籍和农学类典籍研究数量最多,仍有67%的英译典籍未受到学者关注。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向前发展,应拓展研究和理论视野,聚焦多元文本,充分整合类型典籍,加强合作研究,并强调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语料库驱动的通用汉语学术词表构建
    高松, 钱隆, 丁芊
    2024, 26 (3): 84-9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10

    学术词表开发是学术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基于1450篇学术期刊论文构建了汉语学术语料库,借鉴英语学术词表AWL和AVL的创建方法,开发了一个包含1368个词型的通用汉语学术词表,并对该词表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通用汉语学术词表覆盖了汉语学术语料库25.88%的文本,覆盖水平较高;词表在BCC和LCMC语料库的学术、科技子库的覆盖率分别为18.85%和23.86%,在文学库和微博库的覆盖率低于3%,这一差异表明词表中的学术词汇具有一定代表性;词表对汉语学术语料库各子库的覆盖率均超过17%,能较好地服务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汉语教学和学习。词表展示了汉语学术词汇学习目标,为学术词汇教学、学习以及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编写提供了参考。

    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视域和建设路径
    李晓瑛, 任慧玲, 李军莲, 李亚子, 刘懿, 冀玉静, 邓盼盼, 夏光辉, 刘辉
    2024, 26 (2): 37-4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5

    为了加快构建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提炼中国医学卫生健康实践中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观点和认识,基于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创新视域和多年的医学术语理论与实践工作,该项研究遵循专家团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初步提出了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框架,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术语标准化和应用落地。建设中国医学卫生健康自主知识体系框架旨在指导医学卫生健康工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动权,展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港澳台与内地(大陆)科技术语差异分析及规范化传播应用对策研究
    张仰森, 黄改娟, 彭爽, 杜振雷
    2024, 26 (4): 3-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4.0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地区与内地(大陆)的交往增多,港澳台相关人士将他们的用语习惯带入内地(大陆),部分领域出现了同一个概念用不同术语表达的现象,影响到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长此以往,会对内地(大陆)的语言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文章拟从国家语言安全的角度,对近年来港澳台与内地(大陆)科技术语的差异性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探索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并从源头对中国科技术语传播及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术语规范化建议。同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科技术语在内地(大陆)规范化应用的方法与路径,以保证人们交流中的相互理解,促进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术语的学科义位与普通义位及其在语文词典中的处理
    王迎春
    2024, 26 (2): 13-2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2

    术语的学科义位与普通义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互相演变的关系。文章对兼具学科义位与普通义位的术语条目其学科义位与普通义位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使用新创词命名的术语一般由学科义位衍生出普通义位,而使用现成词命名的术语则一般由普通义位衍生出学科义位。在此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来讨论该类术语条目在语文词典中的处理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对前者的处理方式是先释出学科义位,后释出普通义位,对后者的处理方式是先释出普通义位,后释出学科义位。通过对术语学科义位与普通义位的梳理分析,能够加深对术语及其词义演变的认识,从而丰富术语学理论,同时对术语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也有所助益。

    基于深度学习文本摘要的科技名词释义生成方法
    杜振雷, 陈若愚, 姜雨杉
    2024, 26 (2): 29-3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4

    科技名词是科学技术形成、积累、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为科技名词生成百科性释义,对于普通民众和中文学习者掌握科技名词内涵、正确使用术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科技名词百科释义生成方法。通过网络采集百科文本和专家撰写的术语释义文章,构建了科技名词百科释义数据集。基于T5 PEGASUS预训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微调,构建了生成式文本摘要模型和建立了科技名词释义生成系统。实验结果显示,本项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生成质量、语义连贯性和通用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认知术语学视角下中药材命名研究——以《海药本草》为例
    蒋向勇, 卢小玲
    2024, 26 (3): 3-1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1

    为揭示中药材命名背后的认知机制,促进其翻译的规范化,通过对《海药本草》收录的131种药材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和量化统计,发现其中86种药材主要基于入药部位、形状、音译、传说、功效、生长环境、生长特性、颜色、产地等单一特征命名,另45种药材则整合“音译+气味”“产地+气味”“形状+气味”等两个或多个特征命名。文章认为药材无论是基于单一特征命名还是整合多个特征命名,都是用突显、易辨认、易感知的部分特征来代替整体,反映了概念转喻在药材命名中的重要作用。当单个特征不足以界定药材时,人们会无意识地整合多个特征来命名,体现出概念整合在中药材命名中的普遍性。此外,人们往往借助所熟知的事物与药材在形状或功效上的相似性来命名,体现了概念隐喻在中草药命名中的作用。入药部位、形状、药效、气味、产地等与药材的功效和辨认密不可分,因此会被突显出来用以命名。《海药本草》以收录海外药为主,在命名中直接音译最为省力,这使得音译命名方式占据比例也较高。

    孔子之“仁”的术语学阐释及其术语体系构建
    孙寰
    2024, 26 (3): 38-4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3.005

    学科理论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从学科术语体系的构建中体现出来。对于学科而言,术语体系构建对学科知识结构与知识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术语体系反映学科理论发展的现状,是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本文基于术语学基本理论,拟从孔子仁学术语结构分析、仁学术语集的形成与发展、仁学术语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孔子仁学知识体系相关问题,以利于孔子仁学思想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同时为其他领域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整理提供参考。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的术语专名及其中国特色——以陈望道译本为基点的多版本历时考察
    张春泉
    2024, 26 (2): 22-2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3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的术语专名值得重视。《共产党宣言》术语专名自身具有话语资源属性,以陈望道译本为基点进行多版本的历时考察,有助于深入细致考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共产党宣言》术语专名的历时翻译是一种修辞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历时版本的术语专名具有一定的文本间性。《共产党宣言》术语专名的汉译过程也是形成和凸显中国特色的过程。认识到术语专名的修辞式汉译还有助于客观公允地评价《共产党宣言》的不同译本。《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的术语专名及其中国特色,本身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可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重要启示。

    基于SDL Multiterm的航空科技术语管理
    华道阳, 胡妮
    2024, 26 (2): 43-4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4.02.006

    航空科技术语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复杂性和规范性,而使用优秀的术语管理工具可确保航空科技术语得到有效管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相比传统方法,目前基于翻译技术的现代术语管理方法更具效率且更为灵活。其中SDL Multiterm作为一款优秀的现代术语管理工具,在提升术语管理效率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文章基于SDL Multiterm工具并结合实际操作案例探讨航空科技术语的管理,以期助力航空科技翻译工作,提高航空科技翻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