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大会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慎重审定 走向统一

赵凯华   

  1.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 出版日期:1990-06-15 发布日期:1990-06-15

Examining Terms Cautiously and Advancing Towards Unifying

Zhao Kaihua   

  • Online:1990-06-15 Published:1990-06-15

摘要: 自从1985年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我们就决定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审定基础物理学名词,第二步搞各分支学科的专用名词。尽管我国物理学名词工作有着较好的基础,物理学名词委员会仍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基础物理学部分的名词审定。三年来我们共开过五次审定会(每次2-3日),四次与其他学科(数学、力学等)名词的协调会,参加了多次外国人名译名的协调会。在工作的中间阶段还大规模地散发过一次征求意见稿,广泛地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现在,正式审定的《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已经公布并出版,大部分供讨论的各分支学科的初稿已齐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这次审定公布的基础物理学名词部分,按通类,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电学,光学,近代物理,测量与误差七类排列,共2491条。下面结合这次审定工作,谈谈我们的体会,并汇报一下某些较重大的变动。
一、审定的原则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条例”中规定的订名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既考虑中文构词的特殊性和习惯,又要便于交流”,“对已约定俗成的名词术语,一般不再强行改动”。我们考虑到这次审定工作是在全国委员会领导下的一次统一行动,其影响是深远的。对一些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定名不当、学科之间不统一等,这几乎是唯一的一次解决的机会,我们必须既慎重又果断地处理。这次我们结合多年使用情况,对那些虽通行已久但不很恰当的名词作了改动,特别在同数学、力学等相关学科的名词协调统一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此外,对于外国人名的译名也在多方面考虑和多学科协调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对同一概念有两个名词并行的情况,尽可能确定其中一个,以便统一。但是,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又适当地留有余地。在公布的名词中,有的注有“又称……”,表示后者仍可使用,但推荐前者;有的注有“曾用名……”,则表示这曾用名今后不再使用。
二、几个较大的变动
有几个通用已久的名词,这次定名时作了变动。
英文kinetics一词,在早年是kinematics和dynamics的统称。而mechanics又是kinetics和staties的统称。近几年来除kinetic energy(动能)一词外,kinetics一词在力学中已很少使用。kinetic theory of gases一词,原称“气体分子运动论”,这次经力学名词委员会建议,定名为“气体动理论”。作为从微观运动的机理来研究宏观规律的理论来说,这定名是很恰当的。从而physical kinetics应相应称为“物理动理学”。
英文virial一词,原称“维里”,有“维里系数”,“维里定理”等词。“维里”是英文的音译,易被误认为人名。此词所表达的物理概念是质点系中各质点的位矢与所受力的标积的时间平均之和乘以(-1/2),即-1/2∑ Fi·ri据此,将“维里”一词改为“均位力积”,简称“位力”,既与原名读音相近,又符合“望文生义”的汉文特点。
英文uncertainty relation一词,原称“测不准关系”,易引起与“测量”有关系的误解。这概念德文称Unbestimmtheit relation,法文称relation d′incertudc,俄文称соотношение неопредедённости,均无“测”的意思。这次将它定名为“不确定度关系”,以正确反映此概念的含义。西德著名物理学家S.Flugge称此为Unscharferelation(不集中关系),似更能反映此概念的本质。但由于流传不广,变动过大,未被采用。
“压力”与“压强”,英文都是pressure,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过去在我国的物理教学中一直是严格区分的,但工程界常习惯于混用。这次正式定名,重申它们是两个概念。
三、向数学名词靠拢
在物理界有几个沿用已久的数学名词与数学界所用的不同、这次我们尽量向数学名词靠拢,但有几个词我们希望数学界向我们物理名词靠拢。
“几率”这一概念在数学中称为“概率”。与此相应地,“最可几的”定名为“最概然的”。
“分立的”这一概念在数学中称为“离散的”;“期待值”在数学中称“期望值”,这次物理学名词定名时都照改。
量子力学中“表象理论”里“表象”一词,在数学中称“表示”,由于后者似乎更像个动词,这次在物理学中仍然定名为“表象”。至于“群的表示”,仍遵从数学。但“不可约表示”在数学中称“既约表示”,英文为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因“既约”有“约化过了”的意思,与原义不合,这次定名仍为“不可约表示”。
“本征函数”、“本征值”等词,数学上称为“特征函数”、“特征值”。由于在数学中“特征”一词有较多的含义,我们仍用“本征”。
物理上和数学上都有很多以“子”字结尾的名词。例如,数学上有“因子”,“乘子”,“算子”,“交换子”等;物理上有“粒子”,“电子”,“声子”,“载流子”,“磁子”等。考虑到物理上的“子”常指具体的东西,最好不要再用它去过多地表示抽象的概念。故而在物理名词中“因子”尽可能称“因数”,“乘子”称“乘数”,“算子”仍称“算符”,“交换子”称“对易式”,“传播子”称“传播函数”。
未能与数学取得一致的名词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矢量”一词。此词在建国初期物理上称“向量”,数学上称“矢量”。当时物理学名词向数学靠拢,改为“矢量”,后来发现“矢量”一词确有其优点,用它可以构成许多简练的复合词,如“基矢”,“位矢”,“径矢”等,而“向量”一词则无此优点。但遗憾的是,后来数学中反而将此词改称“向量”,沿用至今。我们希望数学名词委员会定名时作进一步考虑。
四、关于“机械的”和“力学的”之争
力学界有人指出,mechanical在英文中是多义词,有“机械的”和“力学的”两重意思,汉文中没有与之完全相对应的多义词。多年来使用的“机械运动”,“机械能”等词是不确切的,他们建议改称“力学运动”和“力学能”。哲学上的“机械唯物主义”是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似乎也应称为“力学唯物主义”。此外,汉文中“机械的”一词本身又是多义词,除与mechanical相应的一义外,还有“刻板”的含义。长期以来,力学蒙受“不白之冤”,总和“刻板”(甚至“形而上学”)相联系。到本世纪六十年代,牛顿力学本身的决定论被KAM定理以及混沌理论所否定,牛顿力学的运动,就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随机性的。因而在适当的时候应给“机械运动”等概念正名。
与此相反的意见认为,mechan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mekhane,与machine(机械)一词同出一语源,因此mechanical一词对应于“机械的”,并无不妥。此外,现在有许多研究非机械运动的学科,也叫“力学”,如“热力学”,“电动力学”等,把“机械能”称作“力学能”将会引起混淆。
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对以上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广泛地征求了意见。最后采取了慎重态度,认为对这些沿用已久的名词,以不改动为妥。
五、关于“半字线”的使用
“X射线”,“μ空间”,“α粒子”,“S矩阵”等,在外文字母和汉字之间不加半字线“-”。这一点早有规定,但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印刷品印成“X-射线”,“μ-空间”,甚至“4-矢量”等,实无必要,故特此提出,以引起注意。只在用两个以上人名或地名为定律等命名时,在两个名字之间才要加半字线。例如,“杜隆—珀蒂定律”,“盖革—米勒计数管”等。但“盖—吕萨克定律”中的人名是一个人的,这复姓的外文原有半字线:J.L.Gay-Lussac,汉译名也保留。
六、其它变动
首先谈谈“性”和“度”。“性”表示定性的性质,而“度”则表示定量的量度。有时对应同一个外文词,在其不同的组合中,我们根据含义,制定不同的汉文名。如“粘性力”与“粘度系数”,“不确定性原理”与“不确定度关系”,“相干性”与“相干度”,以及“螺旋性”与“螺旋度”等。
此外还有一些概念,新定名与曾较广泛使用过的名词不同,现略举如下:
“常量”不称“恒量”,“势能”不称“位能”,“径矢”不称“矢径”,“参考系”不称“参照系”,“系统”不称“体系”。“质点系”不称“质点组”,“旋进”不称“进动”,“暂态过程”不称“瞬态过程”,“互补原理”不称“并协原理”,“终极速度”不称“收尾速度”或“终端速度”。“相位”可简称“相”,但不称“位相”;“本体瞬心迹”、“空间瞬心迹”中的“瞬心迹”不称“极迹”。英文词bra,ket称“左矢”,“右矢”,不称“刁”,“刃”,等等。
七、关于人名的译法
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译法,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着“名从主人”的原则去考证发音,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我国过去流传的译名中,有的是按地方方言的(如按上海发音把-son译成“逊”);加之以各学科都有自己的习惯译法,我国新闻出版界也早规定了译名原则,统一起来非常困难。这次的定名,基本上是各方面协商妥协的结果,对每一学科来说,改变恐怕都比较大。
本来中国物理学会关于人名的译法有一套完整的原则,如-r译作“尔”,-l译作“耳”,ra译作“喇”,la译作“拉”等。考虑各学科间的协调,加以有些笔划太繁的字大家也不爱用,今后很难再完全坚持。
现将这次的主要改动叙述如下:
“喇”字一律改作“拉”,如“狄拉克”、“布拉格”、“拉曼”等,“费密”、“厄密”改作“费米”、“厄米”。d’Alcmbert和Hibert从数学,作“达朗贝尔”和“希尔伯特”,不作“达朗伯”和“希耳伯”。但Hermite不采用数学上“埃尔米特”的译法,而作“厄米”。此外,Fortin作“福丁(气压计)”,不作“福廷”;Fick作“菲克”,不作“斐克”;Fizeau作“菲佐(实验)”,不作“斐索”;Kelvin作“开尔文”不作“开耳芬”;Babinet作“巴比涅(补偿器)”,不作“巴俾涅”;Jacobi作“雅可比”,不作“雅科毕”;Euler作“欧拉”,不作“欧勒”;Geiger-Muller作“盖革—米勒(计数管)”,不作“盖革—弥勒”;Billet作“比耶(对切透镜)”,不作“比累”;Knudsen作“克努森(效应)”,不作“克努曾”;Loschmidt作“洛施密特”,不作“洛喜密脱”;Fowler作“福勒”,不作“否勒”;Franck和Frank皆作“弗兰克”,不作“夫兰克”;Franz作“弗兰兹”,不作“夫兰兹”;Poynting作“坡印亭(矢量)”,不作“坡印廷”;Fraunhofer作“夫琅禾费”,不作“夫琅和费”,因“和”字会使人误解为两人。Jolly和Joly是两个人,前者作“约利(天平)”,后者作“焦利(二倍增频器)”。最后,译名中的“脱”和“甙”,今后都改为“特”,例如“能斯特(定理)”、“孔特(管)”、“奥斯特”、“斯特藩”等。
用惯了的名词,突然改变,很不适应,书写时还好,老师上课最难改口。但是我们考虑到科学名词的统一,应从长远着想,而对于下一代,他们将从头学起,接受新方案是不会有太大困难的,只要在教科书中严格使用,坚持二十年必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