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会议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同志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钱伟长   

  • 出版日期:1990-06-15 发布日期:1990-06-15

Speech in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CNCNST

Qian Weichang   

  • Online:1990-06-15 Published:1990-06-15

摘要: 我完全拥护刚才三强同志讲的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总结)和第二届委员会的设想。很多原则问题刚才都谈到了,我想提两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汉语的名词绝不是仅仅为大陆服务,应看到长期分离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统一工作里头我们也有一份。我们讲香港的情况,因为我最近和香港、台湾和澳门的联系很多,接触很多。香港跟澳门是这样:长期以来是在殖民地下工作,中小学在香港是以英语为主,在澳门是以葡萄牙语为主。现在呢,应香港人民和澳门人民的要求,开始是中小学教育,在编制汉语的。象教科书变成两种(语言)都有,有的需要用英语,有的需要用汉语,这个变化大,现在多数是汉语。在澳门呢,少数学校用葡萄牙语,多数学校用汉语。这一变以后呢,原来的教师就有点困难,因此他们就对所有的科学名词都做了“洋泾浜”式的改变。他们不晓得我们大陆有这么大量的东西。他们以为我们还是40年前的大学用英语教本,他们并不晓得我们经过这一变化,我们大学里直到研究生文凭一直都用中文,这一点他们没有体会,也没有这个经验。因此他们的翻译呢,是各种各样的翻译。所以我们最近有一批大陆的同志到香港讲学,就发现一个困难,要用中文讲,学生听不懂,这样就要用英文讲。那么大学的学生呢,到现在为止,还是用英文。我们基本法的规定里,以后的文字,可以自行选择,不过总的倾向是要变成中文。为什么呢?他们要跟大陆做生意呀!在做生意里拿英文来不行,他们要签合同啊,所以科学名词最后他们要依从。我们现在跟人家签字的许多同志,他们也不晓得大陆上还有什么科学名词(审定组织),人家翻译成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所以你看到合同里奇奇怪怪的名词都有。我们国务院的政令应该加一条,对外合同的中文本应该用我们(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名词。这一条忘了,所以外贸官不管这一套。最近我在上海的学校里加了一个专业,叫“工业外贸专业”,因为现在搞外贸的人多不懂工业。我们是从三年级学生里抽出来学外贸、学经济,以后跟人家谈判。我们针对性很强,可是他们也有个文字问题,语言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所以这个工作在将来澳门,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里会起很大的作用。我们不要以为香港人好象说的都是中国话,那是哪回事呀!我们讲基本法的时候,有两个字我们经常用,但通不过。什么呢?“领导”两个字。这里也有科委跟科学院“领导的”,叫什么“科学院牵头的”,“牵头”跟“领导”有什么区别呀?就通不过啊!为什么通不过?他们说我们在政治里头没有这个词,我们讲了半天“领导”是什么意思,他们还是不懂。他们说我们只懂得你向哪个单位负责,那么这个单位是你的领导。所以后来我们把“领导”两个字都取消了。因为写在那里是没用的,他们不懂,而我们又是经常用的。在科技名词里头,古古怪怪的东西在香港都存在,他们没有做成,我们要替他们做,当然这一点好,只要我们做出来。因为他们没有,容易接受。将来有了以后,再叫他改可不容易,现在还没有,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关于工业技术方面的专业名词他们已经不少了,简直很难办,计算机问题现在就很难办,我们叫“计算机”,他们叫“电脑”;我们叫“软件”,他们叫“软体”。我查了一下,90%的用词不一样,你怎么办?所以我们这个东西要早点弄出来,弄出来他们不一定接受,还要商量。这是我谈一下名词对港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是殖民地的东西,过去是英语和葡萄牙语占领的地区。现在我们得改过来,当然我们不是强调一切都改成中文,我们说两个通用。他要跟我们做生意他还得用中文,因此这个中文他很需要,很急迫。我倒是主张有些东西是不是暂时不成熟的也可以早点发表,作为草案本。有一个东西比没有好,草案本将来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最后审定本,一种是草案本,作为参考。台湾怎么办呢?台湾大体上是这样:象一些40年前共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除非象这里朱照宣同志讲的几个词,他们还在用,那么这里我们在改,譬如:“压强”啦,“压力”啊,我们吵了很多年了,因为我们是工程跟物理的矛盾,力学夹在中间,又要照顾工程的,又要照顾物理的。这个“压力、压强”一直在“压力、压强”,“压力、压强”地斗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其实还有一个词呢?叫“应力”和“胁强”。这是物理跟工程不一样的,工程开始翻成“应力”,物理后来说这个不对,力吗,是全体的,不是单位面积的,应该改成“强”,所以是“胁强”。后来物理让步了,物理也改成“应力”了。可是后来我们又发现力学里面还有人用“胁强”。可是“应力”的确有问题。这种词很多,是不是有个草案性的东西,先拿出来用了再说,以后我们逐步增订到最后定案。要不然现在不断地创造出新名词。在40年前,我们共用的东西,台湾照样用。可是40年内新发现的,台湾跟我们翻译的完全不一样。大家都晓得“laser”,台湾翻译成“雷射”;我们叫“激光”。“reactor”他们叫“原子炉”,我们叫“反应堆”等等。最新发展的东西,也是大量的不一样,所以跟台湾总归有一个名词统一的问题。名词统一是不是我们翻译的东西请他们用呢?人家也不一定肯用啊!还得要两方协商。所以我建议设法建立一个渠道,能够两方协商,个人渠道不行,要有法定权力。我们的名词委员会能不能跟台湾中央研究院的相关部门联系一下,先两方面通一通气,究竟有多少不一样。以后再来研究不一样的词怎么解决,开几个会,弄几条通则出来,改好了再来到一起,再开会。要不然两者用的词都不一样了,快要成两个语言了,弄得没有办法只好拿英文讲话了。这四十年来,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可是台湾的工作我觉得是很重要的。现在,开始有台湾的科学家来了,可是他们个人,无法说。我们倒是反而能够反映,我们跟名词委员会一起,这个事情都能解决。他们不敢反映,说你怎么弄了共产党的名词来了,这不行。所以还要跟他们的领导机关取得联系才能解决。一个是教育部,一个是中央研究院。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名词工作不光是大陆的,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有些东西还在抢救,再延下去,好多问题更难解决。
第二个问题呢?我们这个工作应该为改革开放服务,这是一个中心。要为改革开放服务,要更重视应用,重视技术方面的名词。要想引进东西,引进来的东西连名词一起引进来了,有许多名词真是“洋泾浜”,什么都有。现在呀,都是香港人给你翻好了,你来用,而香港的翻译有的显然是不对的。很多化学材料的名词,因为他们先得到这些材料,拿来一起引进呢!他们用上了,你怎么办呢?纺织工业我们有的是,可是现在用了许多香港的名词。还有材料科学,我们这里没有(名词审定)。是不是纺织跟材料这两样要引进呢?主要是名词差异很大。在这一方面,委托有关部门,才能开始。不是这里有一条吗?可以请有关部门支持嘛。纺织的请纺织工业部支持,请他们也出钱,出力,搞出来;可是我们的规定,我们的许多原则,他要遵循。关于材料嘛,科学院在材料方面是很强的,上海的材料所,还有很多的学校,到时候应该搞一个统一的东西出来,现在是乱糟糟的,有新的东西,新的东西越多越乱,由于个人翻译不一样,这是一个问题。要为改革开放服务,应该注意到现在新技术引进带来的名词问题。签合同也不好签,签的合同可以赖掉啊,名词翻译不一样,是很难办的。我们很多同志基本上还是看中文的,中文本上是这样写的,那么英文本呢?他又看不懂,有的翻译在里头作弊。譬如象“黑炮事件”就是翻译人员弄出来的问题,“黑炮事件”就是电影里头的“黑炮”。翻译人员也在里头捣乱,他也不懂得,他胡翻译,弄得引起很大的“纠纷”。这样的事情现在并不少。这是关于引进所产生的第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这里已经提到了)关于名词的人名翻译问题。人名的翻译的确很重要,这种名词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比如我的学生吧,他念的是中文的,他晓得一个中文名字,可是他要写篇报告或写篇论文,到国外去发表,他不能把中文写进去呀!那是洋人的名字啊!尤其是日本人的名字,你根本就没有法子,“酒井灸一郎”(读音)究竟叫什么名字,这个对译的过程应该有,应该有许多原则。我这里看了有人已经办了这个事情,是否把这些共同约定的原则公布一下。因为翻译里头,日本人名字很难翻,这个“川口”(读音),“川口”有四个日本字,你要用“川口”的话,不晓得要翻哪个。这个名词的问题,人名名词的问题,可把现在约定的许多原则,作为一个材料,公布给大家。另外,还有新名词出来,最好有一种更具体的表格,人一翻就翻出来,现在就是人名字日本跟英文的、日文的跟中文的没有这么一本表,所以碰到日本人真难办。如写信去,封面上还可以写汉字,可如果要发表外文文章,不能写四个中文字,是有这么一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我想这里大家都提了。总之,我觉得这个工作应该做,而且现在国家也重视,改革开放又需要,再加上我们学术发展到这一地步。我们是在三强同志的领导下,一定会做好这个工作。我倒很有信心。不过哪,怎样打开港、澳、台的关系,恐怕很重要。是不是支持先发表那个繁体字本。据说繁体字本经费不足,经费不足可以捐一下嘛。我有个经验,我们过去出了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台湾中华书局要把它翻成繁体字,不过我们这个《简编》化了四年功夫,他们只要半年就完成了。那么这个简体字被翻成(繁体字)多快,多容易啊,可是他们发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名词问题,我们用的是我们的名词,因为里头有900多条是科技的,都是大文章,每一条都有二千到三千字,就这900多条科技的,他们翻译有困难。后来我们商量,我说你就按大陆的办法来,你那里又没有统一的,你问谁好呀?后来他们用我们的名词放进去了。这个他们还是愿意的,比如我们就委托台湾中华书局变成繁体字本,他快得很,他有软件。香港有一个三联书店,是我们的基本资金,他现在替我们来翻成繁体字本。假如大陆有困难就委托这两个单位去翻译去。有需要的,就卖给谁就行了。我们要多种渠道早点有繁体字本出去,这就能促成我们这个名词不要光统一在大陆的范围里头,还要把1999年以前的应收回的许多区域,都得使它统一起来。新加坡大概没有问题,我们寄给他就行了。新加坡大概寄给他,他就会用。新加坡比较支持我们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呢,我们这里呀,从来不用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有困难,一个Q(七),一个X(希),闹得很别扭。“X-Ray”(爱克斯光)叫“希光”。这里有个“X”,小孩念,念不出“爱克斯”来,他念汉语拼音的音,“希”;“阿Q”叫“阿七”。这里有个例子,我们驻英大使他姓“Xu”(徐),人家叫“Mr.爱克斯优”,你没办法让人家拼出来。那么当然我觉得,我们许多名字,外国名字也有一个方案,全部改写成汉语拼音,按法文改写,按西班牙文改写,按英文改写。干脆名字不翻译汉字,这也是一种方案。可是这种方案呢,我们都觉得不争气。我们的汉语拼音不太成熟,Q、X这两个字放在里面,的确是造成了许多问题。所以我现在也不提。我们名词的翻译,人名的翻译,的确是很重要的。总得想想办法,将来有些规定。
好,谢谢大家,我是很热心,可是我的知识很有限,就接触到的东西跟大家谈谈。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