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文化遗产科学的概念性术语翻译与阐释
    徐嵩龄
    2008, 10 (3): 54-59.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08.03.027
    文章研讨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中一些概念性术语的译解。它们是:属于遗产类型的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文化和自然遗产),mixed heritage(复合遗产),static heritage(静态遗产),living heritage(活态遗产),serial heritage(系列遗产),heritage route(遗产线路),linear heritage(线形遗产),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及其派生术语,heritage site与heritage place(遗产地);属于遗产价值标准的outstanding and universal value(突出的普世价值);属于遗产保护原则的authenticity(原真性),integrity(原整性),setting(环景),environment(环境);属于遗产保护方法的reconstruction(重建)及其相关术语,preservation(保存),conservation(保护)及其属下的伞型术语。
    被引次数: Baidu(74)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续四)(ISO DIS 704)
    周长青 译;潘书祥 校
    7.称谓
    7.1 称谓类型
    称谓的作用是对定义的一种综合概括。
    称谓是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构成的概念表达式。限于本标准的目的,称谓分为:
    ——指称类概念的术语;
    ——指称个体概念的专名;
    ——既指称类概念,又指称个体概念的符号。
    应当注意,并非一切符号都是称谓。
    7.2 术语
    7.2.1 术语与概念的关系
    术语由一个或多个词所组成。在专门语言中,术语表示类概念。简单术语仅含一个词根。包括两个或多个词根的术语称为复合术语。
    术语必须被专业人员接受和使用。用以指称某个概念的新创术语是新词语的一种类型,被称为新术语(neoterm)。尽管大多数新术语指称新概念,但也有一些新术语指称的是已确立的概念。
    在理想情况下,给定专门语言中术语与概念相互对应的目的,是确保一个给定术语只对应一个概念,而且一个给定概念只用一个术语表示。这同时被称作单义性和单名性。这种状况可减少歧义,而同形同音异义现象和同义性会导致产生歧义。
    7.2.2 单义性(monosemy)
    一个称谓只表示一个概念时,称谓与概念间的关系就是单义性。这种关系中的称谓叫单义词。
    7.2.3 单名性(mononymy)
    一个概念在给定语种中仅有一个称谓时,称谓与概念间的关系就是单名性。这些称谓就叫单名性词。
    7.2.4 同形同音异义现象(homonymy)
    同形同音异义现象也涉及称谓与概念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给定语言的称谓具有相同的发音或书写形式,但指称的是不同的而且彼此无关的概念。
    发音一样,书写形式不同的术语称作同音异义词,而同形异义词则书写相同,发音各异。音形全同的异义词则写法与读音都完全一样。
    例41:

    7.2.5 同义性(synonymy)
    在给定语言里,指称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义性。同义关系中的称谓叫同义词。同义词是可互相替换的。如果两个或多个术语所指称概念的内涵几乎相同,则这些术语被称为准同义词。准同义词仅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换。
    例42:

    7.3 术语构成
    7.3.1 术语构成的原则
    术语的构成形式取决于每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结构。特定语种的术语构成原则应在涉及专门语种的国家标准和地区标准中予以描述,而不应见于国际标准。请参见附录A可用于英语的术语构成方法。
    对标准化术语而言,通常期盼的结果是一个术语对应一个概念。在创立新术语之前,需要查明对应所研究的概念是否已有某个术语存在。已确立好的术语用法应当尊重。已经确立而又广为使用的称谓,即使其构成形式或方法欠佳,也不宜更改。如果已存在多个对应于某个概念的称谓,则应选择一个最符合下述原则者。下述原则尽管不一定都适用于每一条术语,但却能为创立新术语或使现有术语系统化提供帮助。
    7.3.2 透明度(transparency)
    在无定义情况下,由术语可推演出至少一部分所指称概念的内容时,则该术语是具透明度的。换言之,就是能顾名思义。为使术语具有透明度,创立术语时要使用关键性特征,通常是辨异特征。建议仅使用那些不易因技术发展而频繁更改的本质特征或辨异特征。不然,一旦技术发生变化,就将面临给概念重新命名的任务。
    例43:

    7.3.3 一致性(consistency)
    任何学科(专业)领域的术语集都不应是术语的随机任意汇聚,而应是与概念体系相对应的,协调一致的术语体系。已经存在的术语和新术语应体现出由概念体系而形成的一致性特点。
    例44:

    7.3.4 贴切性(appropriateness)
    提出的术语应遵循语言群体所熟悉的、已确定的表达方式,应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引起混淆的术语结构。
    例45:

    术语应尽可能是中性的。应避免术语具有隐含意义,特别是贬义。
    例46:

    7.3.5 语言精练(linguistic economy)
    术语应尽可能简明。术语过长是严重的缺陷。它违背了语言精练的原则,常会导致遗漏。
    例47:

    “简明”的要求常与“准确”的要求相矛盾。术语中所含特征愈多,其表述的含义就愈完整,因而术语就愈准确。然而,扩大特征量常使术语过长而不便使用。实用性起着决定首选何种术语构成形式的主导作用。例如,一条长而准确的术语在口头交流中(如在工厂里)是不简便的,所以简短的形式受青睐。反之,复合术语,即使由5或6个词构成,在科技出版物中也是可接受的。
    7.3.6 可派生性(derivability)
    多产性术语构型,即能构成派生词的术语应受推崇(派生应根据各语种中的主导规范进行)。
    例48:

    7.3.7 语言正确性(linguistic correctness)
    术语应符合所属语言的词法、句法和语音标准。
    7.3.8 母语词优先性(preference of native language)
    尽管从其他语种中借用是一种可接受的创立术语方式,但应优先使用母语词表达形式而不直接借用外来语。
    7.4 专名
    专名指称的是个体概念,即其概念的外延由单一客体构成。术语学研究的重点是代表若干客体的概念的名称。这些客体都是同一类事物的成员,但各具不同特性。这与指称各个个体的名称(例如玛丽、汤姆)相反。在属种概念体系中,个体名称处于层级最底部的层面。
    例49:

    7.5 符号
    符号是国际交流的重要辅助手段,因为符号不依赖于任何语言,具有通过视像独立表达概念的功能。在较棘手的环境下,符号可直接用于信息交流(如交通信号)。
    图形符号在视觉上与其表示的概念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其含义通常直接明了,甚至无需任何解释。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符号的视觉相似性可能不够明显,甚至完全丧失,符号的意义不再是可直接识别的,而是仅仅依靠普遍的认同。
    将字母用作图形标志传递字母形状信息而不是其声音特征的术语,不应被归类为符号(见例50)
    例50:

    完全代替词汇或部分代替词汇的字符,如数学符号或货币符号应归为符号。
    例51:

    应注意国际单位制中的称谓都被视为符号而不是缩略词,因为它们在各语种中没有单复数形式和书写形式的变化,也从不与表示缩写的脚点共存。
    例52:

    字母组合、数字组合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如果既不代表自然语言中的词,又不属于术语的缩略形式(见附录A.1.3),则应归类于符号。
    例53:

    符号应该:
    ——形式简单,易于识别,并尽可能使其义自明;
    ——在专门知识背景下具有单义性;
    ——无歧义;
    ——易于低成本复制;
    ——具一致性和贴切性,即其设计既能与其他有关符号相协调,又能与之相区别。
    例54:

    8.术语标准化
    8.1 拒用术语
    标准化术语集应反映与所研究领域概念体系对应一致的术语体系。标准中所定义的术语应当是准确的,并有益于加强信息交流中的明确性。
    标准化术语集的首要功能应是指出首选的、许用的以及拒用的术语。技术委员会推荐的术语应被认作首选术语,而许用术语应代表首选术语的可接受同义词。拒用术语是已不允许使用的术语。一个术语可能由于若干原因而被否定或拒用。某术语可能是首选术语的同义词,但出于单义性的考虑而被拒用。术语也可能是有缺陷的或不准确的而被拒用。
    例55:

    某个术语也可能被保留,用来与另一概念联用。
    例56:

    术语标准中对某个称谓予以收用,将对学科(专业)领域中可能用作同义词的其他称谓构成隐含的拒用。明智的做法是考虑到这些术语,并明确地认定它们是可用的术语还是被拒用的术语。如有可能,应解释拒用的原因。
    8.2 协调
    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常常引发一个学科(专业)内的术语协调、跨学科(专业)领域的协调以及跨语种的协调工作。为减少重复和降低高昂的术语成本,只要存在有微弱差异,就应努力加以协调(见ISO 860:1996)。
    8.3 标音和转写
    在推广应用标准化术语的过程中,可能有必要把用某种字母体系书写的术语转用另一种字母体系书写。此时应使用有关转写和拉丁化的最新国际标准(ISO 9、ISO 233、ISO 259、ISO/R 843和ISO 7098)
    在语音转写的情况下,应使用国际语音协会的《国际语音字母表(IPA)》。
    附录A (参考资料) 英语术语构成方法
    术语的构成方式取决于每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音结构。例如语言专属性规则就决定着术语的构成,是含一个词素的词;还是由多个词素结合组成一个整体;或是几个词排成一串的词组或是一个术语片语。
    不过,下列术语构成方法适用于英语,其中不少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一些语种:
    ——创建新词形
    ——使用已有形式
    ——跨语种借用
    A.1 新词形
    新词形是创立出的、以前从未存在过的新的词汇实体。诸如派生法(亦称加缀法)、复合法或缩略法等构造方法,均可用于为术语或专名创建新词形。
    A.1.1 派生法
    派生法是给词根或单词增加一个或多个词素或词缀而形成新术语。
    例A.1

    A.1.2 复合法
    复合是将已存在的词或词素结合构成新词形,新词形含两个或多个词根,但指称单一概念。复合词可以是复合术语、短语或合成词。复合术语或短语的构成成分之间可用连字符相连,也可直接拼写在一起或根本不用连接。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经删节后拼合而成。合成词的形成综合了删节和删节后复合这两个过程(见下述“缩略”)。
    当词的组合涉及到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时,则形成的复合词被认为是蓄意性术语。
    例A.2

    A.1.3 缩略法
    有些术语过长,难于使用。通过缩短指称概念的词或词组,可构成新的缩略形式。原来的长术语被称为完整形式或展开式。良好的书写规范要求,文本中首次使用可能是陌生的缩略形式时,必须说明术语的完整形式及缩略形式。通常情况下,缩略形式应易于发音(念读)。
    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缩略规则,因此国际标准中不可能提出推荐性方法。适用于各专门语言的特殊规定应在国家标准中作出。
    英语中缩略术语的类型有:
    ——简短式
    ——删节术语
    ——缩写词
    ——首字母缩略词
    ——缩合词
    过长的复合术语或专名可被简化。简短式使用较少的词指称相同概念(见下面示例)。
    删节术语是通过截去简单术语的前部、中部或后部而构成,也可两端同时截去。
    缩写词是通过截去构成术语的词或词的一部分而创立的。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词的首字母。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要由短语的首字母组合在一起。缩略形式常以表示缩略的脚点结尾。
    首字母缩略词是通过使用复合术语或专名中每个构成成分的首字母(或首音)而创立的缩略语。首字母缩略词总是按字母逐个发音。
    缩合词是将完整形式中每个或某些成分的首字母或首音节组合起来而创立的缩略词。新的称谓像单词一样按音节发音。
    例A.3

    术语还可通过上述构成方法的任意组合而形成
    例A.4

    A.2 已存在词形
    已存在词形可用转换、术语化、语义传递和跨学科转借等方法创立新术语。应注意的是,使用已存在词形可能会增加因同形同音异义现象而产生混淆和歧义的可能性。
    A.2.1 转换
    通过改变已有词形的语法类别(如语法功能)来创立新术语。这种方法应遵循各语种专门的术语构成规则)。
    例A.5

    A.2.2 术语化
    术语化是将通用语中的一般词或词语转变成专门语言中指称某个概念之术语的过程。
    例A.6:

    A.2.3 专门语言中语义的传递
    语义传递是通过逻辑引伸来用专门语言中已存在的术语指称另一概念: 指称与某具体客体相对应的概念的术语,可以扩展到抽象的客体,可由部分扩展到整体,可由容器扩展到容纳物,等等。
    例A.7:

    A.2.4 跨学科转借
    跨学科转借,又称作“内借”,其过程是在同一语种里将术语从一个专业领域借用,并赋予另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这两个领域里构成概念内涵的特征经常是可以类比的。
    例A.8:

    A.3 跨语种转借
    一种语言中存在的术语或概念可通过直接借用或翻译借用等转借方式,被引入到另一种语言中。
    A.3.1 直接借用
    如在某语种中对某概念没有相应的术语,则其他语种中现有的术语通常被采用。借用的术语在借入语种中的发音、拼写或变格变位会有所改变。
    例A.9:

    A.3.2 翻译借用
    翻译借用是把外语术语的语素经过翻译而形成新术语的方法。
    例A.10

    编后语
    本文系依据1998年6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第37技术委员会第1分委员会(ISO/TC37/SC1)提出的“ISO DIS 704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而翻译的。本刊于1998年12月在创刊号上开始连载此译文。不久,我们又收到该分委员会于1998年11月6日提出的对6月份所发版本的修订稿。有关专家认真研究了修订稿,认为新稿稍有增删,例句和文字以及排序方面也有少量变动,类似编辑性加工。从整体上看,与上一稿无本质性差异,例如改动最明显的附录A:“英语术语构成方法(Term Formation for English)”改为“术语构成示例(Examples of Term Formation Methods)”。然而在叙述中首先说明“本附录中的示例以英语为依据,但并不包括用于构成英语术语的全部方法”。由此可见并无根本性变动。为了保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编辑部决定继续连载1998年6月份版本的译文。此译文曾请ISO 704—87的译者,我国国家标准GB 10112—88《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的主要起草人粟武宾同志审定。
    尽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一直跟踪该国际标准的修订动态,翻译了其多个草案,本刊在连载过程中,也作了些探讨,但由于该标准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多,我们受水平所限,文中必然仍有欠妥乃至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被引次数: Baidu(72)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续二) (ISO DIS 704)
    周长青 译;潘书祥 校
    5.4 概念间的关系
    5.4.1 概念间关系的类型
    概念作为孤立的思想单元是不存在的。概念之间总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不管是否真正认识到概念间的这种关系,人们的思维过程都在不断地创立和完善着这种关系。
    在将概念构建成概念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时刻明确产生概念的知识领域,并考虑用户对象的期望和目的。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作用相当于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建立概念域,即许多相关而无序的概念集合。
    例4:

    为了建立某一概念体系,对概念域中的所有概念必须进行审查和比较。就本标准而言,建立一个概念体系至少要使用下列关系:
    ——层级关系
    属种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
    ——连带关系
    5.4.2 层级关系
    5.4.2.1 层级关系类型
    在层级关系中,概念被组织成层面,各层面中上位概念至少又细分出一个下位概念。在同一层面并具有同样划分准则的下位概念称为并列概念。概念是上位、下位还是并列,不在于其本身,而始终取决于层级中的相互关系。
    本标准中阐述的层级关系有两种:
    ——属种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
    通过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确立属种关系或整体与部分关系,并将概念组成属种概念体系或整体与部分概念体系。
    5.4.2.2 属种关系
    当下位概念的内涵包含有其上位概念的内涵,且至少还有一个辨异特征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属种关系。一个属种关系中的上位概念称为属概念,下位概念称为种概念。
    在属种关系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呈反比关系。因而,如果某个概念内涵窄,其外延相对就比较宽;反之,若内涵宽,外延便相对较窄。
    例5:

    对概念的本质特征及其相关概念,即属、并列和种概念进行比较时,可能需要调整其内涵并使其完善。
    例6:

    在建立概念体系时,注意力应集中在本质特征和辨异特征上。
    例7:

    反映属种关系的概念序列应构成纵向的概念系列,而一组并列概念,即在一个概念体系中排在同一抽象层面的概念,应形成一个横向的概念系列。
    在属种关系中,根据选择的标准或特征类型,可以有多种方式将某一概念细分出多个下位概念。应用某项标准而产生的细分被称做分维。若在建立概念体系时采用的标准多于一个,则应将该体系视为多分维体系。只有那些位于同一层面并且属于相同分维的下位概念才称为并列概念。在属种概念体系中,某一结点可能尚未定名;或在某语言中有称谓,而在另外一种语言里尚无称谓。
    例8:

    最常用的说明概念体系中属种关系的概念图解是树状图(如上面例8),或是缩格排列的概念表(如例9)。
    例9:

    5.4.2.3 整体与部分关系
    当上位概念表示一个整体,而下位概念表示该整体的各个部分时就应认为存在着整体与部分关系。各个部分共同构成了这个整体。整体与部分关系中的上位概念称为整体概念,下位概念称为部分概念。处于同一层面,且有相同特性的下位概念也称为并例概念。
    整体与部分关系也能用纵向或横向系列表示。
    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可能在性质方面是相似的(如氧分子中的原子),也可能彼此截然不同。一个或几个部分可能是必要的(本质的),或者可能是可任选的(非本质的)。有些部分不仅是本质的,而且还是辨异性的,能使其所属的整体区别于其他相似的整体概念。有些部分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作为一本书的部分的概念“页”),或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例如一支“钢笔”可以是“墨水胆”或“墨水管”,也可以是“墨水芯”作为钢笔的一个部分)。
    例10:

    为了确认部分概念的本质特征,有必要首先确定整体概念的内涵。
    例11:

    一个整体与部分概念体系并非总能满足对某概念的完整分析。若某个部分概念不是特属于该整体概念的,则其外延是不完整的,其内涵的本质特征就可能是缺乏的。只有在能够决定完整的外延以及内涵的本质特征时,才能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基础上给部分概念下定义。
    例12:

    层级关系,属种关系或整体与部分关系既可以是单维的,又可以是多维的。
    例13:

    常用来说明概念体系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概念图是托架式或耙式图(见例10,12,13)或下面的内缩式排列表。
    例14:

    需注意的是,缩格式列表只反应层级关系,而不能区分属种关系和整体与部分关系。
    5.4.3 连带关系
    连带关系是非层级的。当借助于经验即可在概念之间建立某个主题联系时,便存在着连带关系。
    当概念间由于时间或空间上的邻近性而建立起相互依赖性时,便存在着一些连带关系。这些关系可包括原料与产品、工作与设备或工具、量与单位、材料与性质、材料与状态、物质与特性、品种与材料、品种与形状、行动与目标、活动与方位地点、行动与行动者等等。有些关系涉及到时间方面的事件,如随时间或顺序而定的过程;还有一些则与原因和效果相关。
    连带关系有许多种,以下是部分示例。
    例15:

    (待续)
    被引次数: Baidu(68)
    汉语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
    潘书祥
    摘要 简要论述了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和统一的意义和特点,综述了该项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阐述了汉语术语的命名原则、协调原则和目前的工作重点。
    一、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和统一的意义和特点
    1.意义
    科技术语作为科技发展和交流的载体,一直与科学技术同步产生和变化。科技术语反映着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审定和统一科技术语,实现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没有这样一个系统的规范化的支撑条件,现代科技的协调发展将遇到极大困难。就像在天文学中,假如没有统一的关于各类天体的命名,现在人们可能仍然在浩瀚的宇宙当中,只能看到无序的混乱,很难找到科学的规律。如是,天文学就很难发展。其他学科也是这样。
    在我国,科技术语的统一工作主要是对汉语的科技术语进行规范化。汉语是世界上各民族语言文字当中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它不仅是我国的官方语言,也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它所构成的文化宝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现在世界上使用汉字汉语的人口约为14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的26%,形成了广阔的汉语文化圈[1]。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科技术语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而,做好汉语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不仅是我国的需要,也是对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贡献。
    2.特点
    我国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字,在术语规范化工作中,既要注意同国际上的术语工作相衔接,又要使之符合自己的语言文字特点和科技状况。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可供表意的词汇丰富、数量庞大、涵义细致。加之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完整的科技体系,西方有很多很偏僻的学术领域在我国都能找到同行、知音。因此,汉语及汉语科技术语完全能够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不管学术内容多么抽象和深奥,都能在汉语文化宝库里找到贴切的名词与之对应[2—3]。作为表达科学概念的符号,科技名词应力求简明、易懂,且包含尽可能多的科技信息,而汉语恰恰在这方面见长[4]。汉语文字绝大多数是形声文字,在表形、表音、表意、简短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汉语的基本名词中双音词占重要比例,而其每一个音基本上已经是一个词。因此双音词就包含了两个单词的信息。比如“激光”一词就含有“光”和“受激”两个关键性科学信息。再比如,“自转”“行星”等名词,都显示出了汉字的表形、表意、指事、会意的特点。这样的长处在现代科技名词的编辑、分类以及规范化等方面都是很有利的。
    但在另一方面,汉字用作科技名词也有其所短。尤其表现在表音和表形方面难以与国际上的科技名词接轨。在印欧语系各国之间,因所有字符相同或相通,在引进科技名词时采用字符转写的方式就可以了[3]。但在我国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无法转写。其音和形无法与国际接轨。即使按音定名,也很难推广,主要原因是汉语为形声表意文字,人们已习惯于它的望文生义、顾名思义等特点。一旦采用音译,人们就容易产生误解,难以正确地顾名思义。因此,在我国进行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只能是依靠和发挥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按照科技的概念和内涵,创造和规范出符合科技规律和汉语文字结构特点的科技名词。这就是汉语科技名词的独特性。
    二、汉语科技术语统一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因而其名词术语的出现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久远的。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科技名词的审定却始于清朝末年——1909年(宣统元年)[5]。当时在大学部设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江苏教育会之理化教授研究会审定了物理学和化学名词;中华医药学会组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名词;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查会;1928年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截止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草案)14部。这是我国的专家学者们在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掀起的第一次小高潮。
    1932年成立了国立编译馆,在当时的教育部主持下,组织专门队伍开展了多学科的名词术语的审定。截止1949年底,相继审定并编订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矿物学以及生物科学等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草案50—60种[5]。这是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第二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与统一,195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审查编订的各类名词术语草案,并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主任委员。该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截止60年代,审定、公布、出版了各学科名词术语百余种[5],深受学术界欢迎,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这是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第三次高潮。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60年代中期中断了名词的审定工作,直到80年代中期才得以恢复。这期间,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被拉大。“文革”后,我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抓紧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就对统一科技名词提出了迫切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已改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它标志着我国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第四次高潮的到来。
    全国名词委自成立以来按学科共组建了52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有1700多位高水平的科学家参加名词审定工作,还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书面审查和座谈、讨论等。十多年间形成的科技名词工作队伍规模之大、水平层次之高前所未有。目前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包括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共计40多个学科的名词。其中有的学科加了定义。这些学科名词的公布,消除了一批混乱的名词。对我国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全国名词委近来还开展了新词的定名工作和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
    三、全国名词委名词审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划
    全国名词委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采取了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工作方针[6],按科技体系分学科进行名词审定。在学科安排上,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单科后综合、先主科后副科等原则。在内容上除名词术语外,还包括命名原则及符号等[7]。同时,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努力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系统地开展基础学科名词审定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工程技术方面的名词审定。
    全面规划中将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分两步走,或者说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只审定公布各学科的基本词,对有争议、易混淆的名词及新名词加定义或注释。交叉学科的名词则普遍加定义。第二批名词审定是在第一批审定的术语公布以后5年左右进行修订、补充和加定义或注释[7]
    对于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将采取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审定形式和公布试用形式,使其尽快地占领社会,起到导向作用。试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反馈意见再正式审定公布。
    在海峡两岸名词工作方面,采取“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工作[8]。这一原则也适合于香港和澳门。
    全国名词委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参加有关科技术语的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各术语学派的理论及术语工作经验,提高名词工作水平,逐步使我国科技名词同国际接轨。
    四、汉语科技术语的审定原则
    科技名词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技概念的一种形式与意义结合的约定性语言符号[7,9]。遵照术语学理论,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结合我国科技名词定名工作的实践经验,全国名词委制定了汉语科技名词定名的原则,这些原则一直指导着并十分适用于我国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单义性
    科技名词应是单一的、专用的。从理论上讲,一个名词应只对应一个概念,即“一词一义”。并且一个概念也只应有一个名词,即一义一词。
    对于“一义多词”的名词应统一为一个名词,特殊情况时可保留一个同义词。如ergonomics一词涉及十几个学科,汉语称谓十分混乱,在15部字典中就有“人机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尔刚学”“工效学”等21个不同的叫法。经组织专家按概念进行研讨,最后定名为“工效学”,并给予了严格的定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外文词,应按其不同的涵义分别定汉文名。比如plasma,在物理学中将其定名为“等离子体”,但在医学中应将其定名为“血浆”。
    2.科学性
    即定名时应按科学概念的内涵来定出规范的名词,使其“名符其义”,准确地反映所指事物的特征。比如myocardial infarction一词,以前一直叫做“心肌梗塞”,但从科学概念上讲,肌肉是可以坏死而不能阻塞的,血管则是可以阻塞的,因此应定名为“心肌梗死”。
    3.系统性
    科技名词在其相关学科或领域中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有层次、成系统的,是合乎分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名词的系统性包括学科概念体系、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等。在审定名词时,要充分考虑名词的概念体系,包括上位与下位(属与种)概念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的关系。比如地理学名词中的地理圈、景观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等,就系统而形象地反应出了地球构造整体中各层次的物质和状态。
    4.简明性
    名词简单明了,易懂、易记、易写,便于使用,这是命名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之一。例如医学名词coronary heart disease一词,如直接按意定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显得太长,现在定名为“冠心病”,简明而符其义,效果很好。有的英文词和对应的汉语都很长,这时可根据选取英文字首缩合词,然后按音汉译,或者取一部分英文缩合词和一部分汉语组合而成。如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汉语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中文都太长,如选其英文字首缩合词“AIDS”,按音定名为“艾滋病”,就比较好。
    5.习惯性(即约定俗成)
    有些名词的定名虽不尽合理,不太名符其义,但已使用很久且应用范围很广,人们都已习惯,则宜继续使用,不要轻易改动。否则会造成新的混乱而不利于名词的统一 。如mechanical motion并非指简单的机械运动,天体运动也是重要的方面,一些专家建议改称“力学运动”,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混乱源于外语,国内外沿用已久,不宜再改动,现仍定名为“机械运动”。
    6.民族性
    即在给术语定名时要尽量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如天文学中已定名的“金星”“木星”等,就特别具有中国特色,而不采用外来术语“爱神(Venus)”和“大力神(Jupiter)”。还有反映二十四节气的定名和一大批有关中医针灸的定名,都具有中国特色。
    7.国际性
    即术语定名时要考虑与国际接轨,以利于国际交流。如我国大气科学中曾有“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台风(typhoon)”和“强台风(violent typhoon)”四个词,但国际上无“强台风”这个词,而用“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考虑到与国际接轨,我国取消了“强台风”一词,而增加了“强热带风暴”一词,并修改了定义[10]
    8.学术性
    在定名时应避免采用普通生活用词,注意名词的学术性。如石油工程中的wild cat well 和watchdog,曾分别称为“野猫井”和“看门狗”。石油工程中显然不会有猫,也不会有狗。现根据其涵义分别定名为“预探井”和“把关定时器”。
    五、科技术语定名的协调原则
    对科技名词进行定名是为了使之统一和规范,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名词协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协调原则。以下各原则是在多年的名词统一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1.习惯性(约定俗成)服从科学性
    在科技名词审定的实践中,习惯性(即约定俗成)与科学性有时是对立的、矛盾的。在这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一般来说,习惯性要服从科学性。名词 要规范化,就要尽量向科学性靠拢。如地学中的lagoon过去一直称为“泻湖”,实际上是“潟湖”的误写和误称。根据lagoon的定义和“潟”与“泻”的涵义,现在选定了“潟湖”,废除了“泻湖”,服从了科学性。
    2.副科靠拢主科,主科尊重副科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或领域中名称不一致时,应进行协调。协调时副科应向主科的定名靠拢,主科定名时也要考虑到副科的名词使用情况。如probability一词,物理学等学科一直定名为“几率”或“或然率”,现在都服从其主学科数学的定名,称为“概率”。
    3.分别定名,共存并列
    有的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确实不宜统一或难以协商统一为一个词,可分别定名,暂时并存。如vector一词,物理学中定为“矢量”,数学中定为“向量”,又称“矢量”。electric potential在物理学等学科中定名为“电势”,而电子学等学科中则定名为“电位”。
    4.涉及外国科学家人名的科技术语,其人名音译名应按照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尊重规范等原则来进行审定和协调[11]
    其中主要是名从主人,即以本人的国家民族语言和习惯为准。对于科学界通行很久、人所共知的著名科学家,即使音译不准确或用字不妥当,也不宜更改。对于新出现的科学家人名定名则要求尽量规范化。
    六、目前的工作重点
    迄今全国名词委已完成了基础科学各学科的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应用技术学科的名词工作也完成近半。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名词术语工作上基本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
    尽管如此,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
    1.继续做好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
    尚未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学科需抓紧审定和公布;有些学科需尽快进行第二批审定,即对第一批公布的名词进行修订、补充和加注定义。
    2.大量科技新词亟待定名和规范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与之同步产生的科技术语层出不穷,其产生和传播速度之快、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如果术语工作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常规的审定模式上,不抓紧新词的定名和规范的话,很快就会造成社会上使用名词极为混乱的现象,使得人们,特别是新闻媒介无所适从。
    新词定名工作的特点是要快,否则就会形成约定俗成,再改就难。但新词定名也要保证质量,应有很高的准确率。因此,新词规范化工作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保证新词概念准确的基础上尽快命名,并向社会发布试用。第二步是在试用一段时间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上的反馈意见进行修订,然后正式公布。鉴此,全国名词委在新词定名工作中采取了机动灵活的组织形式、审定形式和公布试用形式。另外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将当前发展最迅速、新词最多且最混乱的学科信息科学技术和生命科学列为重点,加大投入,以期尽快减少这些学科新词使用的混乱现象。其他学科也作了普遍发动,新词定名工作正在逐渐开展。
    3.两岸科技名词亟待对照统一
    海峡两岸分隔近50年,这期间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因此科技名词尤其是新兴学科的名词,两岸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如计算机科学,两岸就有80%左右不一致[12]。相对情况较好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也有大约20%的不一致。同文同种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这种状况影响着两岸科技、经贸、文教方面的交流。1995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把探讨大陆与台湾科技名词统一的工作列入了共同协议之中,此举顺应两岸民意,尤其反映了科技界人士的愿望。全国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促进和开展这项工作。
    近几年,全国名词委已由间接地通过各个学会和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专家与台湾同行进行交往变为直接来往和接触,并与台湾负责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有许多学科双方已在开展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全国名词委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对于那些与“三通”有关的学科,如大气、航海、信息科技等,要先行开展;对那些发展迅速、新词不断产生、社会上使用混乱的学科也要加紧开展,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两岸名词工作,宜采用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即老词暂以对照为主,逐步达到统一。而新词,两岸可在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取得一致。
    4.名词推广应用工作需大力加强
    如何使全国名词委众多专家的多年劳动成果即审定公布的名词得以推广使用,成为全国各有关单位、行业、部门和公民自觉遵守的规范,是个重要而急需加强的工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繁荣和活跃名词工作势在必行。
    各新闻媒体和书刊出版单位是推广规范科技名词的重要力量。新闻媒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道某件事情或某一个词。比如“克隆”这个名词,全国名词委1989年就公布在名词书上了,但一般百姓极少知道。而“克隆羊”一出现,几天功夫克隆一词就被新闻媒介炒得家喻户晓。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新闻媒体和书刊出版单位都给予了全国名词委很大的支持。现在要使社会各界了解、重视和支持名词统一工作,自觉使用规范名词,仍然要靠新闻出版界的支持。
    5.术语学理论有待提高
    在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化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术语学理论也有待提高。
    术语学带有明显的边缘性学科的色彩,其研究领域不仅与语言学紧密相关,而且还同逻辑学、分类学、本体论、信息科学密切相关。此外,术语学还要研究各学科的术语问题,所以它又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术语学可以说是一门几乎涉及人类知识各个方面的独特的学科。虽然其理论和方法有待逐渐完善,但其涵盖面如此之广,以至几乎所有学科的专家都有必要对其予以关注,这正体现了术语学在人类现代知识总体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因而,完全有必要大力开展术语学的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逐步使中国科技名词术语同国际接轨。
    被引次数: Baidu(62)
    3S技术与应用
    宫辉力;张弘芬
    3S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的统称。因为这三个概念的英文名称中都含有一个以S开头的单词,所以通常简称为3S技术。
    1.遥感
    遥感是在远离目标,与目标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判定、量测并分析目标性质的一种技术。对目标进行信息采集主要是根据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和辐射信息,来完成远距离识别研究目标。电磁波在介质中传输时,会与介质发生作用而改变其特性,如波长、传播方向、振幅和偏振面。因此,通过对遥感观测到的电磁波特性的分析,可以反映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介质性质,从而识别目标和周围的环境条件。探测物体电磁波的仪器被称为传感器,它安装在遥感平台上。通常选用卫星和飞机作为运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和电磁波的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制出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图象。原始图象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能提供给各个行业的不同用户使用,用户利用这些处理过的影象开展自己的工作。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从此,人类以崭新的视野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作为太空时代的高新技术,遥感以其空间观测范围大、探测光谱范围广、可远离对观测物体进行全天候观测的特点,一直是各国在资源、环境、灾害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高技术之一。40多年来,世界各国对遥感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试验和应用,加之其他高新技术与遥感技术的不断融合,使遥感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光谱探测方面,成象光谱仪的出现,使每个波段的波区变得越来越窄,达到10nm以下,波段数达288个,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地物的真实谱貌。民用遥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力已达到5m左右,而1m空间分辨力的传感器已经投入使用。在遥感数据处理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海量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成为现实。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美、俄、法、中、印度、加、日、德、意等国发射的人造卫星总数已经超过2000颗,其中遥感卫星500多颗,全球大型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100多个。在下一世纪的头十年将有数十颗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级,商品化遥感影象地面分辨率高达米级、亚米级。雷达图象具有多波段、多极化和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将更加令人瞩目。遥感技术采集的数据极为丰富,仅“地球行星计划”一天的数据量就达1015字节。我国已经发射了68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卫星10颗,气象卫星5颗,资源卫星1颗,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全景摄影图象。我国建立的多个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能够接收和处理Landsat TM、SPOT和RADARSAT等卫星图象数据;建立的众多的气象卫星接收台站,能接收和处理NOAA及静止气象卫星等数据;我国建立的中、低空高效机载对地观测组合平台和大量的地面观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具有空间位置含义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查询、运算、分析、表达的计算机软件平台。其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科学和信息科学间的边缘科学,它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这些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四大科学问题,利用理论、技术、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优势,逐步形成的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都可集结在统一规格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为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现代化手段和科学依据。
    地图实际上就是一种模拟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把具有时间性连续变化的空间地理环境,凝固为某一特定时间相对静止的可视化状态。这种模拟与凝固持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传统的地图才完成了从理论到技术、从品种到作用的系统转变,而体现这些转变的就是风靡全球的地理信息系统。1963年,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诞生在加拿大,并用于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立在信息科学技术之上的、多学科信息的集成平台和综合环境,它已经成为协调、分析不同领域信息和非同源信息的理想工具。地理信息系统之所以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引入了空间位置的概念,这使得原来包含一大堆抽象、枯燥数据的信息变得生动、直观和易于理解。这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空间的认识在逐渐加深。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走过了信息存储、管理、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制图表达等基本功能实现的初级阶段,正向着实用化的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专业化综合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开拓发展。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亦在与遥感(RS)和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构建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高速空间信息网络。
    3.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它的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by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NAVSTA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其中NAVSTAR直译为“用卫星定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为了简便,我们通常采用其英文全称的后三个词,称之为“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197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研制的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是陆、海、空三军共用的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飞船和航天飞船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该系统全部投资为300亿美元,该计划由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和生产作业三个阶段组成。工程研制阶段,主要是发射GPS试验卫星,检验GPS系统的基本性能,为生产作业阶段发射GPS作业卫星做技术准备。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工程研制阶段的开始。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宣告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进入了生产作业阶段。美国政府表示从该系统正式投入运营的1993年开始的10年内,向全世界用户免费提供全球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为100米。在美国军方的使用中,其精度可达毫米级。
    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站、接收机等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为55度的近似圆周轨道上,每个轨道4颗卫星,卫星高度约20200公里,能保证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收到至少4颗卫星的信号,以获得坐标、速度、高度、方位角等定位和导航信息。目前GPS地面控制站有5个,主控站设在美国本土,其余4个监控站分别设在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岛屿上。由于这个地面控制站的坐标是已知的,因此,它们可以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对GPS卫星进行监控。卫星接收机即用户部分,用来接收GPS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以求得该接收机的空间位置,为用户需求服务。
    美国国防部批准研制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初衷是在陆、海、空三个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军事目的。但是,对该系统的应用开发表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不仅能完全胜任上述任务,而且,用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能进行厘米级、毫米级精度的静态定位,米级、亚米级精度的动态定位,亚米级、厘米级精度的速度测量和毫微秒级精度时间测量。因此,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除了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之外,具有GPS同类功能的卫星系统还有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正在发展中的欧洲导航定位卫星系统,日本的多功能卫星增强系统等。实际上,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具有类似功能系统的代名词。
    4.3S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手段。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综合应用3S技术,在资源、环境、城市、交通、电力、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监测、规划、分析、评价与管理决策工作,这不仅实现了常规技术方法无法达到的技术要求,而且取得了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我国也在3S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了巨大贡献。“九五”期间,国家科委第一次将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这一重大举措为我国3S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
    3S技术可以提供较为系统完善的全方位地球资源与环境数据,使我们能够快速获得关于地球的四维时空范围的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海量空间信息。区域资源与环境是3S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人们在对自己创造丰富物质财富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承受着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人类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正渐趋枯竭,生态环境正日益恶化。区域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应以详细、宏观、实时的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的策略,这些都需要3S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3S技术系统具备了从空间信息采集、分析、管理到表达输出的整体功能,可在区域资源与环境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例如,3S技术与常规地面数据采集技术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分布及其量值的动态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和评价。例如,可以确定资源的数量、变化幅度、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预测各类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前景,探索解决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评价资源环境管理的政策和方案等。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日趋突出。运用遥感技术,可以经常性地获得全国土地利用现状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土地利用的变化(包括耕地、林地、水域、城镇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等)进行监测、分析与制图表达,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在更详细的程度上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范围。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平均损失达1300亿元。防灾、减灾、救灾是我国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20年来,江河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各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额的70%,相当于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
    从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科学家即开始了3S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经过“八五”、“九五”计划的科技攻关和近十年的应用试验,进一步完善了遥感监测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从卫星到飞机、从初级数据处理到综合性信息提取的灵活、高效的3S监测技术体系。这些高新技术,通过我国科技部门、产业部门及解放军空军、海军航空兵的通力合作,在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初步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在1998年的洪涝灾害发展过程中,我国遥感科技界综合应用3S技术,从6月19日开始,即通过卫星进行了连续不断的灾情监测。通过天上的6颗卫星,采用多光谱尤其是具有云层穿透能力的微波雷达成象技术对灾区进行了全方位的遥感监测,共处理全国范围的气象卫星数据近百个时相,接收加拿大、欧洲空间局、日本、美国等国遥感卫星数据12次,对各灾区进行了5-7次的覆盖,总覆盖面积相当于765万平方公里。动用863-308机载雷达系统,国家攻关计划“机-星-地”系统,国家测绘局的航测遥感系统等三套航空遥感监测系统,飞行20多架次,获取数十万平方公里灾区的实况图象。在此基础上,形成3S技术监测图象100多幅,灾情分析报告近100篇,迅速送往国家和受灾各省的有关部门,有力地支援了各灾区的抗洪救灾工作。同时,在灾害发生期间获取的这些遥感图象,将作为珍贵的资料为灾后重建和未来的防洪水利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5.结语
    人类从航空摄影量测走向基于遥感的航空航天数字摄影量测,从传统地图制作走向地理信息系统,由单一技术向“3S”集成技术、基于网络环境的“GIS”运行体系发展,是科学发展史的必然趋势。21世纪,是人造卫星群星璀璨的世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的高度融合,将为人类文明和繁荣昌盛作出新的贡献。
    被引次数: Baidu(53)
    浅谈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周庆祥;江桂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筛选、影响及危害的研究是近年来在环境科学领域十分热门的课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有关合成雌激素的论文[1,2]。人工合成化合物的历史相当长,但是当时人们只注重其应用价值,很少考虑到所得到的化合物进入环境后可能对人类及野生动物健康所造成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3]中对DDT危害的阐述引起了公众的注意,90年代《我们被偷走的未来》(Our Stolen Future)一书[4]更引起了政府组织、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共同瞩目,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有些学者将之称为“环境激素”,也有学者将之称为“环境荷尔蒙”,日本厚生省则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命名为“导致内分泌障碍化学物质”[5]。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类似于激素,当其进入人体后,会轻而易举地与它们的“受体”相结合,导致机体的生化反应改变,使机体和生殖系统发生异常变化。英国、美国和日本均发现在海洋贝类的雌体中有雄性生殖器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船底防污涂料中的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三丁基锡毒性极强,在低于致死剂量的水平时表现出类似激素的作用,可对雌体诱发不可逆的雄性特征。农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相当严重,人们非常熟悉的鸟类卵壳变薄现象就是其造成的后果之一,滴滴涕(DDT)及有机氯农药使用量降低后,鸟类卵壳变薄现象有所好转。佛罗里达州阿波普卡湖的鳄鱼孵化个体出现生殖腺和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等方面的发育异常现象,孵化个体死亡率极高。近来也发现,在发育中的龟卵上涂抹某种多氯联苯(PCBs),将温度调节至孵化雄体的温度,但仍发生了由雄体到雌体的转变。现存佛罗里达美洲狮中有许多同时表现出发育和生殖异常,雄狮不但精子数量少,而且异常精子较多,甚至还有不少是隐性精囊。这些事例的产生经证实是由不同地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污染造成的[6],这类异常现象不胜枚举。国际社会已经高度重视了这个问题,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影响将同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等一样,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经合组织(OECD)、联合国协同化学品安全国际规划署(IPCS)、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会(IUPAC)、野生动物基金会(WWF)、欧美各国、日本等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相关的研究工作每年在国际性的杂志如《自然》、《科学》,《ES&T》等著名杂志上都有许多研究结果发表[7—13]。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还没有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甚至在国际组织或杂志上的使用名称也多种多样,如synthetic hormones(合成荷尔蒙)、environmental hormones(环境荷尔蒙)[14]、內分泌攪亂物質[15]、environmental estrogens(环境雌激素)、endocrine-modulators(内分泌调节剂)、xeno-estrogens(外源性雌激素)、endocrine-active compounds(内分泌活性物质)[16]、 exogenous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17]、hormone disrupting chemicals(荷尔蒙干扰化学物质)[18]、 hormone disruptors(荷尔蒙干扰物)[19]、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20]等。
    日本是世界上最先重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国家之一,1977年,日本NHK在探讨环境问题时就提出了“环境荷尔蒙”概念。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在1995~1996年的报告中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表述为从某种程度上干扰荷尔蒙的物质[21],这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1996年欧洲议会(European Commission)、欧洲环境署、世界卫生组织、经合组织和瑞典、英国、德国等官方在英国的韦布里奇(Weybridge)召开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类及野生动物健康影响的工作会议,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下了一个定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由于引起荷尔蒙功能的变化而导致的有机体或其后代的各种非健康效应的外部化学物质,并提出了潜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概念[22]。这个定义涵盖太宽,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化学物质。而英国环境署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天然的或是合成的,干扰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产生了非正常效应的化学物质[23]。日本环境厅强调是指吸收到生物体内的、干扰其荷尔蒙功能的环境化学物质[24]。这些定义的阐述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997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发表的一份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报告[25],其中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表述在实际上对其含义进行了修正: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干扰生殖、成长、行为及体内平衡维持的荷尔蒙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作用及消除的外源性物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美国国家环保局等共同资助的课题组也认同这个定义[26]。1998年,联合国协同化学品安全国际规划署及经合组织在华盛顿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定义加以补充,加上了“混合物”的内容[27]。英国皇家学会2000年出版了《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28],他们认为EDCs是干扰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的物质。这些定义体现了目前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各国家的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及研究情况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表述有很大差异,但从不同时期及不同的组织或国家机构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个国家或组织的研究者在这方面也正逐步走向共识。根据目前的研究概况,我们认为这样表述更简洁准确: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
    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译名就如其在国际研究中的名称一样,多种多样,很不统一。国内研究者往往依据所研究的侧重点并依据国际上使用的各种名称来命名。环境荷尔蒙、环境雌激素、内分泌紊乱剂、内分泌破坏剂等从其表观意义上看限制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范围,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基本上体现了其含义,但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相比较而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既含有天然存在于环境中的类激素物质,也包括了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译名,也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然而,同时寻求一个能被所有同行普遍接受的译名,还需要同行专家们的共同商榷。
    目前,国际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国外建立了许多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网站[29],我国清华大学也构建了环境荷尔蒙网站[30],收集了近年来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大多数研究成果,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了参考资料,也为同行专家们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场所。我们国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研究也比较重视,2000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项目中就确立了环境激素效应的研究课题[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在2001年的资助项目中重点资助“低剂量典型环境污染物(包括内分泌干扰物)长时期暴露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危险性在研究方法学上的创新研究”[32]
    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各个国家在此领域的专家们将会逐步达成一致的共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将获得一个统一的更加准确的定义和中文译名。
    被引次数: Baidu(51)
    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探讨术语学建设
    李健民
    2008, 10 (3): 16-21.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08.03.013
    本文从科技翻译角度探讨术语学建设问题。在分析翻译实践中标准化术语使用情况、术语特点与影响术语使用的因素之基础上,指出术语学的研究与建设应根据翻译实践的需求,拓宽研究领域,在大力推动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同时,进行非标准化术语的研究工作,开展针对翻译人员的术语学知识教学。同时,还须重视面向翻译的术语库建设和翻译力量在术语学建设中的利用。
    被引次数: Baidu(51)
    汉语词组型术语的结构
    冯志伟*
    我们在《汉语单词型术语的结构》(见本刊2004年第1期)一文中讨论的内容仅仅限于汉语中的单词型术语。然而,在一个术语系统中,绝大多数的术语都是词组型术语。我1986年在德国夫琅禾费研究院研制的“英汉数据处理术语数据库”GLOT-C中,词组型术语的比例占了75.17%。在其他的术语数据库中,也有同样的情况。为什么词组型术语会成为术语系统中全部术语的大多数呢?这是由“术语形成的经济律”造成的。因为每当出现新的概念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重新造一个新的单词型术语来表示它,而是把原有的单词型术语结合起来,构成词组型术语来表示它。这样,虽然新的概念源源不断地出现,但是,术语系统可以在保持原来的单词型术语的数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把原有的单词型术语结合起来表达新的概念,从而保证术语系统的经济性,这就使得在一个术语系统中,词组型术语的数量占压倒的优势。
    正因为词组型术语占术语系统的大多数,在我们研究汉语单词型的结构的同时,还有必要研究汉语词组型术语的结构。
    1.词组型术语的构成方式
    汉语的词组型术语是由汉语的词组构成,因此,我们首先要研究汉语中词组的构成规律。了解了汉语词组的结构,也就可以了解词组型术语的结构。
    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
    汉语词组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它们同时也就是汉语词组型术语的构成方式,下面的例子主要是关于数据处理的词组型术语:
    ①联合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是并列的,形成一种并列关系。例如,
    字母/数字,输出/输入。
    ②偏正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修饰语,后一个是中心语,形成一种偏正关系。例如,
    数据/媒体,一元/算子,对称/误差,多重/穿孔,实时/运算。
    ③述宾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述语,后一个是宾语,形成一种述语对宾语的支配关系。例如,
    编制/程序,转移/指令,改变/转储,控制/操作,归并/排序。
    ④述补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述语,后一个是补语,形成一种补充关系。例如,
    解释/清楚,读/出。
    述补结构的术语很少。
    ⑤主谓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前一个是主语,后一个是谓语,形成一种陈述关系。例如,
    程序/检测,标记/读出,系统/测试,数据/处理,存储/分配。
    ⑥重叠结构:词组中的两个词,后一个词是前一个词的重叠,形成一种重叠关系。例如,
    研究/研究,调试/调试,试验/试验。
    音译式和音译意译式的术语几乎都是单词型术语,很少有词组型的术语,这里不再讨论。
    2.汉语中语素、词和词组的界线
    黏附语素不能独立使用,不是词,自由语素可以独立使用,所以,自由语素同时又是单纯词。从语素的角度看,它是自由语素,从词的角度看,它是单纯词。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名称不同,实质则是一样的。
    在语素与词这两个集合之间,有一个交集 (intersection),这个交集就是自由语素,如果从词的角度看,它们又可以叫做单纯词。

    由此可见,语素和词之间的界限基本上是可以区分清楚的,黏附语素绝不可能是词,合成词也不可能是单个的语素,语素和词之间的交集,从语素的角度看是自由语素,从词的角度看是单纯词。
    然而,合成词和词组之间的界限就不是那么容易区分清楚了。
    从前面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与词组的构成方式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可列表比较如下: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与词组的构成方式的这种一致性,使得汉语的语法规则易学易记,对汉语的学习是有好处的,可是,这种一致性也往往导致合成词与词组的界限不甚分明,使我们难于判断一个结构究竟是合成词还是词组。
    如果一个结构由两个黏附语素构成,必定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例如,“劳”是黏附语素,“损” 也是黏附语素,它们结合而成的“劳损” 必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
    如果一个结构由一个黏附语素和一个自由语素构成,必定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例如,“劳” 是黏附语素,“动” 是自由语素,他们结合而成的“劳动”必定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
    含有前缀的“老师”,“老虎” 等结构,也必定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因为前缀是黏附语素。
    含有后缀的结构“桌子”,“作者”,“忽然”,也必定是合成词,不可能是词组,因为后缀是黏附语素。
    但是,如果一个结构由两个自由语素组成,问题就比较复杂。
    如果组成结构的两个自由语素都是双音节语素或多音节语素,那么,它们必定是词组,不是合成词。例如,“模糊” 是双音节自由语素,“逻辑” 也是双音节自由语素,由它们构成的“模糊逻辑” 必定是词组,不是合成词。
    如果组成结构的两个自由语素,一个是双音节语素,一个是单音节语素,那么,就不容易判定这个结构是合成词还是词组。例如,“机器” 是双音节自由语素,“人” 是单音节自由语素,由它们结合而成的“机器人” ,有人认为应该是合成词,因为它表示一个整体概念。但是,“调” 是单音节自由语素,“程序” 是双音节自由语素,由它们构成的“调程序” 却很难认为是一个合成词,有许多人认为它是一个述宾结构的词组。
    可见,当构成结构的两个自由语素中,有一个单音节语素,就可能使合成词和词组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难于判定。
    如果构成结构的两个自由语素都是单音节语素,那么,合成词和词组的界限就更加模糊,更加难于判定。例如,当单音节自由语素“大” 与另外的单音节自由语素“会,军,陆,脑,好,红”组成“大会,大军,大陆,大脑”时,有人会认为前后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密,应该是合成词。但是,当“大”与另外的单音节自由语素 “鱼,河,船” 组成“大鱼,大河,大船”时,可能就会有人觉得前后语素之间结合得不很紧密,它们不太像合成词,而似乎应该是词组了。
    又如,表示陈述关系的结构“洗澡,鞠躬,游泳,理发”,看来似乎是合成词。可是,有时,其中的语素可以分离开来:
    洗澡——洗了一次澡
    鞠躬——鞠了一个躬
    游泳——游了一次泳
    理发——理了一次发
    这时,它们似乎又不像是合成词。究竟是合成词还是词组,难于判定。
    我们可以把语素、词和词组的区别进行比较: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
    ①任何一个结构单元,可以根据“是否有意义”,“是否为最小单位”,“能否独立运用”,“包含语素数”,“包含单词数”等 5 个性质来鉴别。这5个性质之间的关系是逻辑上的合取关系 (∧),也就是说,每一个结构单元,要同时根据这5个性质来鉴别,如果仅仅根据其中的某一个性质或者某几个性质,是不可能鉴别清楚的。
    ②自由语素与单纯词的性质完全一样,它们在实质上是一个东西。
    ③合成词与词组的前面4个性质都相同,只有最后一个性质(即“包含单词数”)不同,合成词只包含一个单词,而词组则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可是,由于自由语素同时又可以看成单纯词,因此,当合成词由两个自由语素组成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两个单纯词组成的,这样,合成词就变成词组了。
    可见,从理论上说,合成词与词组的分界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单词型术语中的合成词与词组型术语的分界问题也没有解决。这种理论上的缺陷,必然会在汉语术语数据库的开发的实践中,引起种种的矛盾和困难。特别是当我们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术语数据的时候,常常使我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术语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从真实的科学技术文献中自动地抽取术语,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而要从真实文本中自动抽取术语,就必须对科学技术文献的文本进行自动切分,找出词与词之间的界限,这样的技术,叫做汉语文本的自动切分(automatic segmentation)。显而易见,在汉语文本的自动切分中,必须首先鉴别文本中的合成词与词组,词组需要切分,而合成词则不需要切分。合成词与词组的分界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给文本的自动切分带来巨大的困难。我们在术语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是现代术语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3.多个单词组成的词组型术语
    上面列举的词组型术语只包含两个单词,还有包含两个以上单词的词组型术语,这些词组型术语的结构就复杂得多了。
    有的词组型术语是由3个单词构成的。例如,“控制/转移/指令”,“字母/编码/字符集”,“大/容量/存储器”,“面向/对象/语言”,“自动/数据/处理”,“直接/插入/子程序”,“抽点/打印/程序”。“多数/决定/运算”,“条件/隐含/运算”,“二进制/布尔/运算”。
    有的词组型术语是由4个单词构成的。例如,“字母/数字/字符/子集”,“字母/数字/编码/字符集”,“连续/顺序/计算/装置”,“组/传输/结束/字符”,“二五/混合/进制/码”,“基数/减/一/补码”,“每位/一/芯/存储器”,“自动/送/卡/穿孔机”。
    此外还有由更多的单词构成的词组型术语,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这样复杂的词组型术语需要采用现代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分析,把它们的结构表示为树形图(tree graph),从而揭示其中隐含的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使我们对于它们的结构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
    目前,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大规模的真实语料库中自动地提取术语(包括单词型术语和词组型术语),并进一步提取在术语中蕴藏着的语言知识和科学知识,已经成为自动知识挖掘(automatic knowledge mining)和自动知识获取(automatic knowledge extract)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这样的研究中,如何自动地分析词组型术语的结构,如何辨别词组型术语的几何歧义,是正确地进行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我们希望我国的术语学研究能够关心这些问题,把术语学研究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结合起来。
    注释: *冯志伟教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45)
    现代术语学的主要流派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术语学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术语学的流派。本文简单地介绍国际上现代术语学的4个主要流派,以便大家了解术语学的基本理论。
    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日趋活跃,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更加重要,出现了国际性的组织来协调术语工作。1906年建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开始编纂多语种的《国际电工词典》。193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建立了第37技术委员会,又称术语学委员会。195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承了ISA第37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建立了术语学原则和协调委员会,仍称第37技术委员会(ISO/TC37),它的秘书处设在奥地利标准化研究所。该委员会一直在国际范围内协调和组织术语工作。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上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进展。
    在这个时期,现代术语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初具雏形。奥地利著名科学家维斯特(E.Wüester,1898—1977)对于现代术语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31年写成了第一篇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Internationale Sprachnormung in der Technik,besonders in der Elektrotechnik),提出了现代术语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术语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为现代术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如《术语学的基本概念,系统化的定义词典》(Grundbegriffe der Terminologielehre,Systematisches Definitionsworterbuch,1955),《普通术语学——一门界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情报学和专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Ein Grenzgebiet zwischen Sprachwissenschaft,Logik,Ontologie,Informatik und den Sachwissenschaften,1972)等。在他八十高龄时,还写了《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引论》(Einfu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1979)一书。维斯特对于现代术语学有着极大的贡献。
    现代术语学可以分为四个学派,即德国-奥地利学派、俄罗斯学派、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加拿大-魁北克学派。
    一、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维斯特、达尔伯格(I.Dahlberg)、魏尔西希(G.Wersig)和费尔伯(H.Felber)。
    维斯特是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他在柏林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后,于1931年以术语学论文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接着他回到他的故乡——奥地利南部的维森堡,经营一个生产木制工具和带钢的工厂。他在这里收集世界各地的术语研究文献,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术语综合图书馆。1977年维斯特逝世后,这个图书馆由奥地利标准化协会接管,并且从维森堡迁移到维也纳的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维斯特在维森堡建立了一个民间的研究所,专门从事术语研究,他还吸收了维也纳的一些术语学研究人员参与这个研究所的工作。这种研究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联邦德国,逐渐形成了术语学中的德国-奥地利学派。维斯特倾其全力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制定术语学原则的国际标准,当时总共有230页的ISO推荐标准和标准草案,几乎全部出自维斯特之手。维斯特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术语、术语标准化、术语索引、术语文献编制、译音和转写、符号理论、分类法、计划语言、词汇学、词典编纂法都是他感兴趣的问题。1972年至1974年,维斯特担任维也纳大学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的名誉教授,开设了“术语学理论与术语词典学入门”的课程,这门课的教材后来形成了一本专著,于1979年作为维也纳技术大学文集第八卷出版。
    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强调概念在术语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首先要划分概念,然后才能划分概念的名称,概念系统是术语的基础。因此,术语学的研究应该先从概念出发,即先从概念的定义开始,而不是先从词语开始。术语学应该研究概念的本质、概念的产生、概念的特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系统的结构、概念的描述和定义、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概念与名称的关系等等问题。由于概念王国是不依赖于词语王国而独立存在的,必须对概念王国的研究给以特别的注意。
    2.在语言学方面,术语学的研究一般只限于词汇的范畴,术语的形态变化和句法规则与全民语言是一致的,它们应从全民语言中吸取。
    3.术语学的方法是共时的方法,它只关心概念体系的现状而不涉及概念体系的发展历史。
    4.强调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他们认为,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学只对语言进行描写,而术语学不仅要对语言进行描写,而且还要对语言进行规定,目前,ISO国际标准和其他标准化组织编纂的标准化词汇表已达一万份左右,这些标准都对术语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规定;语言学一般不对语言进行评价,而术语学则要对术语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评价,以便筛选现有的术语并创制新的术语;语言学特别重视对本民族语言的描写,一般并不强调语言的国际化,而术语学则强调要用国际统一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各国的术语工作,这种国际性的原则和方法不随着国家的不同或语种的不同而不同;语言学既要重视书面语的研究,也要重视口头语和语音的研究,而术语学则以术语的书面语研究为主,并不强调术语的口头形式。
    5.定义在术语学研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术语定义的一致性,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定义方法。
    6.强调术语学各门科学和各个学科分支中概念系统的原始基础。术语是传递知识、技术和不同语种之间的概念的工具。
    二、俄罗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洛特(D.S.Lotte)、德雷森(E.K.Drezen)、戈龙文(B.Golovin)、丹尼连科(V.Danilenko)等。20世纪30年代初,俄罗斯学者开始从事术语学的研究,他们把维斯特的著作《工程技术中(特别是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翻译成俄文,建立了技术术语委员会,后来改名为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KNTT),这个委员会负责阐述术语学的基本理论,制定术语结构和概念术语体系的原则,制定术语标准和术语表,汇编收集到的推荐术语,制定使用术语和创造新术语的原则。
    俄罗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术语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语言范畴的。解决术语学问题的方法应该从语言学中去寻找,应该在术语学中大量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俄罗斯学派研究术语的方法,一般是先从某一领域的语言单位出发,建立概念体系,而不像德国-奥地利学派那样,概念的划分总是先于名称的划分。
    2.术语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应该研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首先要解决俄语和独联体其他各国的语言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术语标准化问题和创造新术语的问题。
    3.术语学的研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俄罗斯的高等学校和俄罗斯科学院都十分重视术语问题,大部分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人员不是属于某大学,就是属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直接抓术语工作,他们总是把术语问题当作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
    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莫斯科,由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全俄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所具体负责。在第一分委员会的主持下,起草了《术语学词汇》、《术语命名原则与方法》、《概念与术语的国际统一》等重要的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三、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包括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代表人物是哈夫拉奈克(D.Havranek)、霍列茨基(J.Horecky)、克库莱克(K.Kocourek)、鲁登尼(M.Roudny)等。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现代结构语言学中的三大流派之一。布拉格语言学派主张从实用的观点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也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从人类文化、文明和技术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改善语言的使用状况,促进语言的规范。术语学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受到布拉格语言学派这些观点的强烈影响。
    捷克斯洛伐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传统,强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术语问题。他们认为,要有意识地推广多数人认可的语言习惯,加强约定俗成的社会影响,消除少数人乃至于个别人使用的不符合多数人习惯的、或者是不精确的、重复累赘的语言现象。
    2.重视术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为了发挥术语的社会功能,他们主张:术语不要与日常使用的词语发生过多的联系,以免产生歧义:从几个同义术语中挑选标准术语时,要选派生能力强的术语:不要过多地干预术语的国际化,吸收外来语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的术语。
    3.注意术语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研究术语的特点,是正确地创造、翻译、移植术语的前提。
    捷克斯洛伐克的术语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形成和发展同保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种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学派实际上是语言学中的布拉格学派在术语学中的代表。
    四、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隆多(G.Rondeau)。这个学派是现代术语学中后起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他们批判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术语工作的实践之中,在建立术语数据库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加拿大术语数据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术语数据库。隆多教授在魁北克的拉维尔大学开设了术语学讲座,并培养术语学的硕士和博士。
    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概念是术语的基础,概念单位是术语分类和定义的对象,又是术语命名的出发点,术语工作应该建立在概念层级体系的基础之上。
    2.术语在本质上是由概念和名称两个方面组成的语言符号,它之所以能作为特定的概念总体的一部分,是由于在概念总体中它同其他的概念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术语标准化工作应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中,要注意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的区别。
    4.术语工作应该同语言规划的政策紧密地联系起来。
    5.术语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术语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新术语的研究。
    加拿大-魁北克学派对世界上的术语工作,特别是对于维斯特的工作,进行了批判性的综合。这个学派在国际术语学的研究中一直是十分活跃的。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二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魁北克法语管理局内,负责研究专业词汇与术语词典的编辑方法,他们组织和起草了《单语种分类词汇的编排》、《分类词汇编辑指南》等重要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工作中很有影响。
    * 冯志伟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44)
    论术语学理论与翻译的一些相关问题
    梁爱林
    一、术语学与翻译
    术语学与翻译这两个学科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
    (一)术语学和翻译的区别
    翻译和术语学是在两个不同的语言和认知层面上运作,也就是说,两者的研究重点是侧重于语言研究的不同的领域。翻译大体上可以说成是应用语言学的活动,它关注译入和译出文本(text)的应用;而术语学则是一个跨越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的学科,它同样关注译入或者译出文本的应用,但是文本只是诸多应用领域中的一个,是作为术语学的系列材料中的一个重要来源。由此,译员与术语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也有所区别,译员是与语言的使用打交道,而术语工作者则是与语言作为一个概念系统打交道。具体的区别如下:
    1.术语学研究术语与解释术语的行为表现,解释词与术语形成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要定义新词的范围。术语、词与专有名词共同构成词汇项目的总类,成为术语学的研究范围。术语学的研究涉及知识领域,文本语料库的构建,概念在认知单位中的抽象,定义和作为术语的语言表现形式等。而翻译的研究则侧重如何以最简单的形式进行言语表达,即在一个认知单位中进行语言表征(representation)。翻译人员从语言项目转向关注概念是为了能够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一个相对应的语言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翻译人中具备术语学的知识是为了便于在两种或者更多种语言中找到能够对等于相同概念的术语。简言之,翻译人员是与言语实例,即应用中的语言打交道,他们关心语言的使用;而术语工作者也会与言语的使用实例打交道,但是从原则上来讲,则是注重记录语言事实,即把语言视为是一个抽象系统,关注作为一个概念系统的语言。
    2.术语学的应用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过程,术语学的编辑组成过程主要是对术语单位进行分辨、分离和描写;而翻译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涉及对一种语言文本的把握与运用,并且用另一种语言表述出来。
    3.翻译的表述过程时常是在适当得体的文本篇章和情景中,将一种文化的意义单位与另一种文化的意义单位对等一致(equivalence)。译员往往试图在特定的文本和情景中尽可能多的找到意义单位的对应一致,因此,译员是与语境中的概念和术语打交道。而术语工作者则是从语境中分离术语,然后再适当地把这些术语归入到概念的抽象系统之中,他们对某一位作家在某一种特定的关系中引入的临时组合或者出现的随意的固定搭配没有兴趣。术语学中的对应一致或者等值一般是在术语与概念之间进行,而不是在文本单位和意义单位之间进行。
    由此可见,两者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术语工作者和译员在工作方式、任务和角色上的分工不同。
    (二)术语学与翻译的联系
    术语学与翻译的关系十分密切。若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术语学可以直接在以下方面应用在翻译领域,例如: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术语的结构安排,术语的产生和术语的标准化,在自动化的系统中术语的表现形式等。翻译人员学习术语学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人员应该了解术语学的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是由其工作属性所决定的,因为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碰到多种可供选择的表达形式时免不了要对正确的选项作出抉择,特别是译员在翻译新的术语,在对词的概念进行释义时,就需要像术语工作者那样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需要求助术语工作者的技术方法,例如了解变异(variants)现象的产生或者是创造出等值术语的方法。除去那些一个概念仅有一个定义的情形之外,翻译人员基本上都是与语言的变化形式打交道。因此,译员需要从事研究和积累经验,以期建立在哪一种情景中一种变化形式可以被人们接受认可,而在其他的情景中其变化形式则不可以被人们接受。译员要懂得区分在某一个特定学科中有特定所指的术语和在广泛的主题领域中发挥泛指作用的词语的不同,也就是语言的一般所指和确定所指的关系,特别是分支(次)语言(sublanguage)或者是专业语言中词汇的表现形态[2],因而,分支语言是翻译与术语理论之间的桥梁。译员在设立新的名词术语时,具备术语学理论中关于术语、概念和定义方面的知识,懂得区分主要术语、次要术语及临时命名的术语,对于他们的翻译大有裨益。
    例如:英语术语“matrix”一词,在地质学中,它有两个意思,我们分别翻译成为(1)“脉石,填质,母岩(即含有结晶体矿物质或宝石的岩石)”(2)痕印(岩石中化石等的材料);在数学中,翻译成为“阵,矩阵,真值表,母式”;在印刷中,译为“字模与纸型”;在生理学中,译为“基质与母质”;在电子学中,译为“矩阵电路”等。又比如:一个很平常的英语词“dressing”(穿衣,化妆,装饰),在专业领域里,则要视其语境,分别译为(矿)选矿;(医)包扎,敷料;(农)肥料,追肥;(园艺)修剪;(纺织)整理,梳棉,上浆;(军)整队;(饮食)调味品,填馅等。术语学的知识告诉译者,在翻译技术术语的时候,主要术语与次要术语的形成会受到词义变异现象增多或者扩散的影响,会受到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并行行业的发展和针对科技术语和产品的细分化以及大众说法的需要。因此,“matrix”一词在地质学中的发展,就可以细分出两层的意义;至于“dressing”一词,除去它的广义概念之外,术语的狭义概念和次要术语的形成会受到主要术语指导的影响而变化,这说明已存在的术语起着一种先行词或者参照物的作用,懂得术语学的理论对翻译术语极有帮助。
    (三)把术语学课程纳入翻译教学体系中
    鉴于术语学在跨学科交际和对于系统解决翻译中遇到的语言问题的重要性,国外在翻译教学体系中一般都会涵盖术语学的内容,不少培训译员的机构还单独开设了术语学的课程。针对学员的实际情况,翻译教师对术语学课程进行设计,设计一些题目大纲和若干个领域,既包括理论课时,也包括实践和研讨课时,课程一般包括术语学的基本理论,术语的标准化和术语的应用等[3]。而在我国,翻译教学体系中则几乎不涉及术语学的课程内容,即使有,也是把术语学列入到词汇学或者是工具书的使用里面。忽略术语学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在翻译时轻视术语的概念转换和概念定位的问题,不能认识术语、概念、用法与其知识领域的关系。由于不少学员不清楚词典中对词的定义和术语学中对词的定义的差异,所以他们普遍是在词典类的工具书中查找术语的定义。术语与词不同在于:术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指称形式,即能够指代离散的概念体,特征特性,活动或者关系,能够构成某一个特定主题领域的知识范畴,或者说,术语要服务于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译员通过学习术语会更加精确、有意识地应用语言。笔者认为术语学这门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引言。介绍术语学理论。主要包括翻译和术语学;概念、定义和术语;术语在词汇学、专门语言或次语言以及语篇理论环境中的情况。
    2.术语的标准化。内容包括术语的规则化,统一化和标准化进程。标准化的动因、方法、益处及其局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加深对事物和语言标准化概念的了解。
    3.术语库系统。包括术语库特征,术语库设计,资料的整理;工具书(包括字典)描述和使用,特别是术语表的使用和制作;国内外已建立的术语库;文本,文件使用及其方法。
    4.术语学的应用。主要讲述解决术语问题的方法;内容包括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构建术语;术语的设立,创立术语的技术支持和手段;对次要术语形成的态度;词语和术语名称的构成,新术语的范围。
    5.术语的翻译方法。术语的借用,借译,释义,改编;术语的音译,直译和意译;中文术语和新词语的英译。
    6.实践或者研讨性的课,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
    若单独开设术语学的课程,以20个学时为宜,也可以纳入到翻译课程或者词汇学中。课程结束时,可以让学员撰写一篇术语学方面的文章,例如:新术语的识别及其构成的研究;术语表的制作或者是词典研究的文章。
    二、术语翻译混乱的实例
    本文的例子主要取自报刊杂志中关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译名,有些涉及科技术语的翻译,笔者粗略地把术语翻译方面的混乱分为五类:
    旧词新译:application应用,应用程序,应用软件;machine translation机器翻译,电脑翻译;stratosphere同温层,平流层等等。
    译制新词:有些崭新的说法,中文原本没有,于是不得不译制新词,例如:clone 克隆,无性繁殖;anthrax 炭疽病,炭疽菌,炭疽热;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服务数字网,一线通等。
    借自其他学科:interface 接口,接面、界面;operator 算子,操作成分,操作词,逻辑操作符;access 存取,获取;prototype 样机,原型;argument 主目,论元,自变项;
    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译名:ergonomics 工效学,人类工程学;hologram 全息摄影,全息图;system-integration 系统集成,将不同制造商的硬件和软件集成一个计算机系统;logistics 后勤管理,物流学;genome 染色体组,基因组(一组完整、正常的染色体中包含的全部基因,人有46组染色体)等。
    一些常用术语的译名:text 篇章、语篇、文本、原文、上下文、话语;e-mail 电子邮件,电子邮递,伊妹儿;Internet 互联网,因特网,网际网络;channel 渠道、管道、途径;equivalence 对等,等值,等效。
    出现上述混乱现象很复杂,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是不同的译者对术语(包括对术语的定义、概念)的理解不一样。
    二是不同的学派或者学科对于同一术语赋予的含义及概念的定位不同。
    三是不同的译者在翻译同一术语时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原则。
    四是术语的管理没有达到标准化。
    三、术语翻译的原则
    精确:指一个术语的译名比起另外一个术语的译名在所指关系上更加明确,清晰透明,符合原义。译名不产生歧义,没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术语与概念之间建立了一种清晰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简洁:指在几个可选的术语译名之中,选择简短明了的那个术语的译名,而且易写易记。简洁还意味着尽可能不引发同音同形的异义词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
    得体:指一个术语的译名比起另外一个术语的译名在应用范围上更加广泛适宜,受到大众的欢迎。
    笔者认为:译员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词汇等值的原则。词汇等值是指两种语言词汇单位之间的对等情况。词汇等值分为四类:
    一对一等值(one-to-one equivalence),指译入语的一个特定的表达法能完全对等于译出语的一个特定的表述。例如:gene基因;chip芯片。
    一对多等值(one-to-many equivalence),指译入语中有不止一种形式的表述方法来对等于译出语的一个特定的表述。如:on-line联机,在线的,以及前面列举的译名混乱实例。
    一对一个部分的等值(one-to-part-of-one equivalence),指译入语中的一种表达法只能近似包括译出语中一个特定表达法所赋予的一个概念的一部分。例如:know-how,若翻译成“专门技术”只能部分地表达其概念,译为“专有技术”才能体现这一概念[5],又如platform,英文的定义是:a generic term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 system(e.g.PC,Mac,workstation,etc.)指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的概括术语,而汉语翻译为“平台”属于一对一个部分的等值,尽管可以被业内的人士所理解。注意类似“平台”和“基因组”这样的翻译是针对专业人员而言,因此重简洁;而对于非专业人员或者是在文中首次出现,可能会采用释义的方法,人们才能明白。
    一对零等值(one-to-none)或者是无效等值,指译入语中没有特定的方法来表述译出语中的一个特定的表述。金圣华[6]在谈到“植物的翻译”时举的一个例子便是证明,mimosa在辞典中的翻译是“含羞草”,而实际上是一种树,一种叶带羽状,花呈黄球的灌木,mimosa没有适当的中译名。
    四、建议
    第一,全国性的术语译名的管理机构应加强术语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开展术语标准化的认定。术语标准化通常涉及在竞争可比的若干个术语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管理机构统筹负责术语译名的规则化、统一化和标准化的工作,研究术语标准化的动因、语用标准、标准化的方法,特别是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手段在术语库中的应用。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好处在于能够加快交际过程,有助于专业人员开展富有成效的交际,信息接受者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术语能够确认共同认定的知识,同时相应调整自己对专业术语的解读。
    第二,建立健全双语或者多语术语库(term banks)。众所周知,在专业性强的翻译里,译员寻求语际间的对等,特别是术语翻译的精确统一,是一项耗时费力的苦差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占据译者翻译总时间的一半以上。因此,术语库的建立能够提供统一可靠的依据,从而避免不同译者翻译术语不统一的现象。译者充分利用专业化词汇的检索手段,例如术语软件包的形式,无疑会加快翻译的过程,让译者享受标准化查阅所带来的高效率。
    第三,各个学科分别成立课题组,不断研究术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对策,共同制定术语的语言标准。分专业定期公布专业术语表,在表中列出术语的相关信息,例如概念和定义的界定,可能的译名等。
    第四,如前文所述,将术语学理论和应用纳入到翻译教学和对译员的培训体系之中。
    注释: -------------------------------
    第26页
    ① 对此有争议,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翻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文学、文化的派别等。本文以比较两者的不同为目的,故而突出翻译为应用语言学的说法。
    ② 由于词汇项目既可以作为纯语言体研究,例如作为词形学和意义系统研究,也可以作为所指物体来研究,所以词汇学是以研究词汇项目为主,统称为是词语的研究。词语是随意泛指的统称概念,既可以指语言内部也可指外部的现实世界[1]。术语则是有意指称在某个学科领域内的特定概念,术语的研究一般要与其所属的概念系统相关,在这个概念系统中,术语起着一种知识库的作用。由此,术语学构成了知识的子系统。术语理论研究包括从称之为概念的抽象认知单位到辨认确立起恰当的语言表达法或称之为术语,这是术语学与词汇学的区别。
    ----------------------------------
    第28页
    ① 词典中对词语的定义一般是依照语义学的原则,即从词到其意义的界定顺序,方法是用其他同义词语来解释词的定义。相反,术语是从专有名称概念界定的角度着手,即先分辨确定一个概念,然后予以定义,最后才决定命名。术语的定义是本着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它是以对概念在知识领域定位、命名的方式表现出来。简言之,术语的定义起着在语言系统和知识的概念之间建立一种清晰纽带的作用。
    ② 详见杨枕旦[4]Stratosphere,从“同温层”到“平流层”一文中关于“新旧并存”的实例。
    ----------------------------------
    第29页
    ① 见Target杂志1997年9-2第213面的描述。
    被引次数: Baidu(43)
    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名词
    马沂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地铁建设的高潮。在我国人口过百万的34个大城市中,有20个特大城市正在建设和筹建轨道交通,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阻塞、行车困难、汽车废气污染的问题。从今后的发展势头来看,随着地方财力的持续增长,地铁建设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会成为中国基础建设投资的重点之一。
    然而,伴随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名词,使不少人混淆不清,颇为困惑。本文试将有关专业名词术语作一简单解释和说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市郊铁路、磁悬浮列车与其他交通系统。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地下铁道1863年产生于英国伦敦,最初由蒸汽机驱动,运营几年后电气化。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下铁道是1890年在伦敦开通的。时至今日,地下铁道已遍及世界各大城市。我国从1969年北京地铁建成以来,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有约250公里地铁在运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延伸,地铁线路延伸到市郊时,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一般都爬出地面,采用高架或地面行驶。因此,编制中的国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型条文》对地铁定义为:“城市中修建的在全封闭线路上,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独立经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一般在30000人次以上,线路通常设在地下的隧道内,有时也延伸到地面或设在高架桥上。”所以,“地铁”的概念就不仅仅是“地下铁道”的简称,而是原“地下铁道”概念的延伸或扩展。译为metro还比较合适,有些城市干脆称为mass transit railway。
    地铁均采用直流供电,我国供电电压标准为直流750V和直流1500V两种。接触网分接触轨(又称第三轨)和架空接触网两种类型,接触轨供电一般为直流750V,架空接触网采用直流1500V或直流750V。
    同样,地铁车辆的概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地下铁道,运行在地面封闭线路或高架桥的电动车辆,单向高峰小时运力3万人次以上的都可称为地铁车辆(metro vehicle)。
    地铁车辆的类型分为带牵引电机的动车(motor car)和无动力的拖车(trailer)。必须编在一起运行的动车与拖车的最小独立组合称为列车单元(train unit);连挂成列的可以正常运行的若干单元或车辆的完整组合称为列车(train)或电动列车(motor train)。
    轻轨交通 light rail transit
    轻轨交通起源于有轨电车。20世纪6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为满足城市公共交通运量增长的需要,在改造旧式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并发展了有轨电车系统,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这就成为所谓轻轨系统。
    轻轨交通(light rail transit,LRT)是一个范围比较宽的概念。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为轻轨下的定义认为,轻轨交通车辆施加在轨道上的载荷重量,相对于铁路和地铁的载荷来说比较轻,因而称之为轻轨。现代化的轻轨交通,是一种集中了多种专业先进技术的系统工程,在信号自动控制下,能安全快速地完成中等客运量的客运任务。轻轨交通与地铁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可行驶于地面与其他车辆混行,由此产生在技术上小转弯半径、低地板(低站台)、信号优先等特点。轻轨系统车辆轻,乘降方便;车站设施简单,线路工程量小,造价较低,通常建于拥有10~100万人口的城市。对于更大的城市,则较多运用在郊区或边缘城市区域。
    轻轨系统有几种类型,一种基本上是由有轨电车改造而成,较多地保留了原有轨电车线路,在平交路口设智能信号,拥有先行权。即在交叉路口前一定距离有车辆检测器,车辆经过检测器时即通知信号灯清理路口的车辆,给轻轨车通过信号。另一种轻轨大部分是新建的或利用原市郊铁路改建的,为提高运行效率,一般要求至少有40%的封闭线路(隔离线或高架桥等),并有与地铁系统相同的信号控制和集中调度系统。轻轨交通的输电电压制式一般为架空线形式,直流750V,也有沿用旧式有轨电车的直流600V。
    轻轨车辆(light rail vehicle)有单节4轴车、双节单铰6轴车和三节双铰8轴车,可多车连挂。用铰接使车辆节间贯通,由于铰接车体较短,便于车辆转弯。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又出现了低地板型轻轨车辆,即地板最低处只有300~450mm,低地板车又有50%低地板、70%低地板与全低地板之分。这类车结构复杂、造价高,只应用于街道行驶,如用于封闭线路,则应采用结构简单的高地板车。
    市郊铁路 suburban railway
    市郊铁路起源于二战前城市间的铁路运输,主要为通勤者服务,故也称通勤铁路(commuter rail)。市郊铁路是沟通城市边缘与远郊区的交通方式,与城间铁路(inter-city rail)类同。由于市郊铁路服务于人口密度相对稀疏的郊区,站间距离比市区大,使得列车的运行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其最高速度可达100km/h以上。伦敦、巴黎以及美国一些城市如纽约、芝加哥、费城都有较大规模大市郊铁路运输网络。
    市郊运输的特点是装备重型化,最高速度较大,加、减速度较低,通常由电力或内燃机车牵引一列通勤客车,目前则逐渐为电动车组所取代。线路长度一般在40~80km,虽然市郊铁路的终点站可引入市中心,但大多数车站仍在郊区。市郊铁路一般是在过去只能跑货运的旧线上开展新的客运服务,其关键是建立一体化的快速旅客运输系统,保证市内出行旅客迅速抵达目的地。市郊铁路由于速度快、线路长、客运成本比较低。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通勤线,但由于管理体制问题,线路走向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的市郊铁路。
    磁浮列车 maglev train
    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克服重力,使列车在轨道上悬浮,并利用线性电机推动其前进。根据磁浮列车的悬浮原理和结构,主要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
    常导型磁浮列车(normal conductive maglev train)属于电磁型。常温状态下通过置于车体下电磁铁绕组的电流,使车体与导磁轨道之间产生磁力(磁吸力或磁斥力),平衡车体重量,使车体与轨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而悬浮起来。悬浮间距约8~10mm。列车牵引则采用线性电机。
    常导型又可分为常导短定子型和常导长定子型。常导短定子型磁浮列车适合于中低速运行;常导长定子型磁浮列车适合于高速运行,上海浦东机场磁悬浮线(maglev traffic line)就是这种类型,已达到430km/h的设计速度。
    超导型磁浮列车(super conductive maglev train)属于电动型,车上载有低温超导线圈,通电后产生强大磁场。列车运行的轨道中安装有导电环,当列车运行时,导电环中产生感应电流,对车体产生使车体上浮的磁斥力,斥力随车速增高而增大,当车速达到一定时速(150km/h)以上时,磁斥力与重力平衡而使车浮起。超导磁浮列车悬浮间距约100~150mm,线性同步电机牵引运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适用于高速运行,试验线运行记录为550km/h。
    磁浮列车安全、舒适、快捷、噪音小、无污染,特别适合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工具,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其他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形式还有许多,如单轨铁路(monorail)又称独轨铁路,单轨铁路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故土地占用少;视野开阔,利于城市观光。大多数单轨铁路采用橡胶轮胎,可适应小弯道及大坡度,对复杂地形适应性强。单轨系统分跨座型与悬挂型两种,重庆目前正建造一条跨座型单轨线路。此外还有一种采用轮胎车辆(tire vehicle)的轨道系统,线路更可以采用钢轨,也可采用混凝土路面,具有导向轮装置,其类型可以是地铁或高架线路。优点是爬坡能力强,噪音低。缺点是车辆结构及道岔系统都很复杂;轮胎承重不如钢轨,不适合大运量系统;由于高速运行时轮胎可能过热,实际速度不能过高。
    日本等国家近几年还搞了所谓“新交通系统(new traffic system)”,即无人驾驶的小型轨道列车,自动化程度很高,用于区域交通和旅游观光。
    轨道交通系统大都采用单独的线路设备,往往导致较大的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各种不同的轨道交通类型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但都具有交通容量大,运行快捷、准确、安全、舒适的优越性,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得到青睐和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至于采用哪种类型的轨道交通系统更好,则应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而定。
    被引次数: Baidu(43)
    增材制造——3D打印的正称
    余前帆
    2013, 15 (4): 46-48.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3.04.011
    三维打印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上的三维打印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文件里被称为增材制造。文章还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的多种制造工艺。
    被引次数: Baidu(43)
    发展我国的术语学研究——应在高等学校开设术语学课程
    郑述谱
    2002年第4期《科技术语研究》发表了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访问欧洲术语机构的专题报道,文章最后提到了代表团对今后中国术语工作的6条建议,其中第一条便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
    作为一名长期在高等学校工作且初涉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对这一建议举双手赞成。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非常重要的建议。它完全符合“科教兴国”的方针,同时也体现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教育理念,更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术语工作的内在实力的重大措施。本文提供一些相关情况及个人的认识,以期促进这一建议的早日落实。
    自古以来,伴随着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总是要创造出一些用以确定并传达这些思想,首当其冲的是表述概念的专用词汇。从这一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史同时也就是语言的发展史。科学发展历程上的每一个成就与进步,也都要依靠语言,具体说是用词汇单位予以确立、表达、交流和加以巩固。因此,科学语言总是与科学本身同步发展的。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希腊人的科学是统一的、不分学科的、“弥漫性”的科学,因此,如恩格斯所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又是自然科学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弥漫性”的科学才逐渐分离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至此,用来描写科学的专门词语,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术语,才只用于某一学科范围内,为某一确定的学科服务。换句话说,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术语,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不易理解和使用该学科的专用语言。到了近代与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分工愈加细密,不同学科、专业间的语言隔膜也随之加深。难怪有人说,学习一门专业就是掌握一套专门的语言符号,即这个专业特有的术语系统。
    所幸的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一门专门研究各学科术语的一般性问题及普遍性规律的学科,这就是术语学。它把本体科学、科学史与语言学等“三不管”的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并且当作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如果泛泛地用“语言”一词来指称科学语言,显得有些笼统,也有失准确。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布拉格语言小组的功能语言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把某些用于一定专门目的的语言看作是民族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可以把它称作“亚语言”。如果说,语言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些“亚语言”就是较小的子系统,语言系统实际上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这种“亚语言”与人们的日常语言是有明显区别的,于是一个被称为“专用语言”的概念便出现了。英语国家采用languages for special purposes(LSP)来表达“术语”的概念,偶而也有人简称为special languages。德语国家在更早的时候已经出现了Fachsprachen以及Wissenschaftssprachen。晚些时候,法语国家也频频使用Langues de spécialité。俄语则用язык для специальных целей—ЯСЦ来代表同一概念。最早提出使用科学语言(the language of science)概念的是英国学者瑟沃里(Th.Savory)。上个世纪50年代的科学语言、广告语言、大众传媒语言、技术语言等都是属于不同领域的专用语言,其中科学语言受到的关注尤多。
    专用语言与日常语言是属于自然语言的不同的子系统。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日常语言是第一性的,而专用语言是第二性的;日常语言的使用范围实际上没有限制,而各种专用语言的使用范围却是有限制的;日常语言是自发形成的,而专用语言的形成则有很大的自觉成分;日常语言是完全自然的,而专用语言则有人为的成分,如此等等。但日常语言与专用语言毕竟源出于同一种民族语言,因此,在形态、结构与句法等不同方面,它们又是不断地相互吸收、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术语可以看作是专用语言词汇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除了出现在专用语言中,也可能出现在日常交往语言中,但不管出现在哪里,它都作为专用语言的词汇单位行使自己的功能。
    专用语言的种种特点,使它有可能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然而,科学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仅仅具备了研究的对象还不足以建立一门学科。为此,还要有社会的需求,还要有自己的、而不是完全从其他学科借用来的研究方法,以及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事实或现象作出解释的理论。1969年,在莫斯科大学召开了研讨“术语学在现代科学系统中的地位”的学术会议。在前30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的基础上,会议一致确认:术语学(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约在同一时期,其他国家从事术语研究的学者,也产生了同样的认识。1975年,被公认为现代术语学奠基人的维斯特(E.Wüster)在西德的Lebende Sprachen杂志上撰文,论述了术语的实际工作、关于术语的一般学问,以及关于术语的个别学问的差别。1979年,在维斯特去世以后,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包括费尔伯(H.Felber)等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他们把术语科学称作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而在法国和加拿大,也把la terminologie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于是,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地位,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承认。
    相当长时期以来,英语里一直用terminology来表示“术语学”。但这个英语词本身还表示“某一学科的术语总汇”的意思。这自然会给这一术语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便开始使用the terminology science和die Terminologiewissenschaft来表示“术语学”,而俄语里则用термино ведение来取代同样是多义的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首先在莫斯科印刷学院、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等院校开设了术语学的基础理论课程。60年代末,在乌克兰以及其他加盟共和国的高等院校也陆续开始讲授术语学。应该看到,把术语学纳入大学课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是这门学科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它反过来对于巩固与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进入90年代,在美国、瑞士、丹麦、加拿大、德国、波兰等国,术语学已成为培训翻译人员、标准化工作人员、词典工作者的必修课。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前苏联先后出版了《术语·术语总汇·名称》(Tермин.mерминология.номенклатура—А.Хаютин,1972)、《术语学说的语言学原理》(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 учения о терминах—Б.Головин,Р.Кобрин,1987)、《术语学引论》(Введение в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С.Гринев,1993)等多部主要用作教材的专著。而在加拿大,也有隆多的《术语学概论》(Introduction á La Terminologie—G.Roudeau,1981)问世。后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又把费尔伯等人的其他著述作为教材推荐出版。英国也出版了皮切特与德拉斯考合著的《术语学引论》(Teminologyan Introduction—H.Picht,J.Draskau,1985)。在荷兰与波兰也有相应的术语学教科书问世。进入90年代,几部综观术语学发展历史的论著以及在术语发展史上有过较大影响的文章结集出版,其中有《俄苏术语学史》(Истори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mермuоведения—В.Татаринов,1995)和奥地利的《术语学著述选粹》(Ausgewhlte Texte zur Terminologie—Hg.C.Laurén,H.Picht,1993)。这可以视为术语学走向成熟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在奥地利还出版了专门介绍俄国术语学的专著以及相关的文集。
    从以上所述关于术语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其实,在高校创办术语学课程的事,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已经做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是:急起直追。
    国外学者中有人把孔子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用作自己的术语学专著的篇首语。看来,在我国古代先哲博大深邃的思想宝库中也曾闪现过现代术语学的思想萌芽。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国人更深切体会到建立术语系统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我国的术语工作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绩,但综观我们的术语工作,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术语学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术语的规范统一等应用性的实际工作,而理论的滞后不可避免地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许多盲目性。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原因,与术语学科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不无关系。术语学不仅与语言学、逻辑学、哲学、控制论、系统方法论密不可分,同时,又离不开具体的专业门类。国外著名的术语学家早就不约而同地指出,术语学应是语言学工作者与科学工作者相互携手、齐心协力、共同开发的领域。《现代术语学引论》(冯志伟,1997,语文出版社)的作者即是从自然科学领域跨入术语学领域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学者。该书也具有很强的、阐述汉语术语特征的中国特色。2000年,由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中心提出的《俄国术语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已被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批重大项目。目前,这一课题即将完成,这可以看作是语言学工作者向术语学领域迈进所作的一个可贵努力。他们的优势在于,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与语言学功底,具有较为丰富的词典编纂经验,再加上有同样以语言学介入较深为特色的俄国术语研究的成果为依托,可能会给他们许多“偏得”。笔者注意到,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专题报道中的表述是“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课程。”这可能意味着,即使产生了开设课程这一想法,还要经过论证、计划、筹备、协调等大量的细致的工作。我们期待这一切能早日付诸实施,并乐于为此尽一分绵薄之力。
    被引次数: Baidu(43)
    关于科技术语定义的基本问题
    刘青
    在阐述术语学基本原理时,定义的研究是一项重要内容。概念——定义——术语,是术语研究工作的三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整体。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概括而形成概念。
    术语是在某一特定专业领域内表达一个特定科学概念的语词形式。术语依附概念产生与消失,概念是术语生成的基础,术语是概念的载体。定义则是术语和概念之间的桥梁。定义的任务是表述概念,用最简练的文字,科学地说明概念的内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文化各个领域正在逐步实现技术操作计算机化,数据库与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在日益增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对术语及术语的定名进行更仔细的推敲和选择,与此同时,科技术语工作者应当对术语的定义加以同等的重视,尤其是某些术语在非本专业的读者看来似乎陌生或有多重涵义时更加如此。由于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而各学科之间却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由于科技术语规范化对许多不十分精通科技专业的人士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如不能按规范对术语作正确的阐释,术语的定名及其相关定义就可能产生歧义。
    综上所述,把术语学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术语仅有定名仍不完备,还必须有准确的定义加以阐释,才算完成了整体工作。以下是笔者在定义研讨中的几点初步认识:
    一、定义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1.科学概念的严密性和一词一义特性选择了定义式作为术语的释义方式
    在研究和阐释词义时,通常有三种释义方式,即词语式、描述式和定义式。词语式是一种以词释词的方式,通常是以今注古,以普通话注方言,以常见注生僻。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足迹”的释义,足迹:脚印。词语式的优点之一是简洁明快,多用于同义词的对释。描述式是通过描写实物、叙述情节和说明用法来解释词义的方式,如《汉语大词典》中对“鸭儿梨”的释义,鸭儿梨: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卵圆形,皮薄而光滑,淡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脆而多汁。描述式多用于描写实物和介绍知识。定义式是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释义方式。常用的方法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如《大气科学名词》中对“露”的释义,露: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定义式的最大优点是严密、准确、简洁、惟一,非常适用于阐释科技术语。
    2.加注定义的几种方法
    (1)最常用的定义方法:被定义概念=属+种差
    这里借用了形式逻辑的公式。被定义概念是需要解释的词,用来解释词的文字统称为定义项,它包括邻近的属概念(是比被定义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和种差(是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区别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中“属”是上位概念,“种”是下位概念。例如,

    图中右边术语依次是左边术语的“种”概念。反之左边的词是右边的词的“属”概念。给“种”概念下定义时,首先要找到它的“属”概念,然后找到该“种”概念所反映的事物与其同“属”的其他概念的本质差别,即“种差”,再将二者合起来。例如:
    例1 磨床:用磨具或磨料加工工件各种表面的机床。
    例2 机床:用于加工设备零部件的机器。
    例3 烟煤: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而高于褐煤的煤。
    例1和例3中的“机床”和“煤”都是属概念,“用磨具或磨料加工工件各种表面”和“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而高于褐煤”都是种差。而例1、例2中均出现的“机床”即是例1中“磨床”的属概念,又是例2中“机器”的种概念。这种定义方法在阐释科技术语中应用比较广泛。
    (2)上述方法只是一种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不是惟一的方法。只要能满足“定义”要求,能揭示词语的涵义,即为定义
    对那些非种概念的术语(如宇宙、物质等)、总括性术语和概念复杂的术语,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常有困难,应具体对待。例如,
    例4 星系:通常由几亿至上万亿颗恒星及星际物质构成,空间尺度为几千至几十万光年的天体系统。
    例5 气候:以对某一地区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统计(平均值、方差、极值概率等)为特征的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
    例6 蜃景:(俗称“海市蜃楼”)空气光线穿过密度梯度足够大的近地气层而使光线发生显著折射时,在空中或地平线下出现的奇异幻景。
    (3)采用数字式定义也是科技术语定义中常用的形式之一,它可使比较复杂的概念显得简单明了,常用于表述复杂的概念和与参数、公式有关的术语
    例如:
    例7 质量函数:单谱分光双星两子星的质量为m1与m2(后者侧视向速度未能测到,轨道倾角为i)。则称为质量函数。
    (4)图表定义。以图、表作为主要定义(或释义)手段的方法
    这种方式常用在以文字描述不清或十分冗长,用图表则一目了然的词条。图解法还可达到形象、简明、易懂的目的。常用的有形象图(如动、植物形态)、原理图(如电路图、框图)、结构图(如机器、建筑图)等。
    例8 扩充的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一种由8位编码字符组成的编码字符集。参见下图

    二、定义的基本要求
    1.概念准确
    定义的准确性来源于概念准确性,为拟定一术语的定义,必须先十分清楚术语所表达的基本概念。如对“阶梯铰孔”中作下述定义:“利用阶梯铰刀分级完成扩孔的方法”即有失妥当。因为“铰孔”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而“扩孔”的目的是“扩大工件孔径”,所以这里定义中把“铰孔”说成是“扩孔的方法”是混淆了概念。
    2.紧跟时代
    科学概念的内涵,往往不断发展,定义应反映当前的学术水平。例如,人类对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有一个认识过程,原子就曾经被定义为“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而近代物理学不仅发现了原子核,而且还发现了质子、夸克电子,上述定义就不再能阐释“原子”的概念,而必须加以修正。
    3.反映本质
    定义是一个术语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表述,应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指某类事物所特有的,能把该事物同其他类事物分开来的那些特性。如对“第二宇宙速度”的三种定义方式:①宇宙飞行的一种速度;②每秒11.2公里的速度;③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而飞往星际所需的最低速度。此例中①项无本质属性,无区别性特点;②项只表示数量,无物理本质属性;③项准确地把握了“第二宇宙速度”与其他“宇宙速度”本质属性的区别,正确地表述了“第二宇宙速度”这一物理学概念。
    4.资料可靠
    拟定定义是一项收集、研究、比较资料的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占有的资料,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功夫。不正确的资料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由此而产生的错误定义往往会造成对概念的曲解。
    三、拟定定义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加注定义工作中,除了掌握加注定义的基本方法和达到基本要求外,还应当注意正确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1.定义应当确定所界定概念中最基本的特性
    非基本特性可以述及,也可以省略。如煤炭术语中关于“冲刷”有以下两条定义:
    例9 同生冲刷:泥炭堆积过程中,河流或海浪等对泥炭层的冲刷。
    例10 后生冲刷:泥炭层被层积物覆盖后,河流或海浪、冰川等对泥炭层的冲刷。
    例9和例10两条定义中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对泥炭层的冲刷过程的时期不同,如没有此不同特性,也就看不到这两条术语的区别。至于两条定义中的“冲刷物”,可以多述及几种,也可以采用“等”字加以省略,不是此两条术语相区别所必备的基本特性。
    2.定义应当体现出此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以更清楚地表明此术语的实际意义
    例如,在机械制造术语中的“热处理”定义。
    例11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材料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例11中的定义明确指出“热处理”是机械制造工艺中(区别于设备、材料等)的一种,体现出了此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
    3.定义中使用的所有重要概念本身应当在此概念系统的其他地方作过定义
    在确定某一学科的术语定义时,应仔细斟酌其中每一个重要概念是否另作过定义,以形成本学科的完整概念体系。如发现未作过定义,应及时进行增补。例如天文学术语中对“吸积盘”的定义。
    例12 吸积盘:有角动量物质被天体吸积时,形成的环绕该天体的盘状结构。
    例12中的“吸积”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天文学名词》中则对此专门作出定义,“吸积:天体因自身的引力俘获其周围物质而使其质量增加的过程。”
    4.定义应当在所注明应用范围或领域的最广义涵义上确定
    例如“红”既是人人知道的一种颜色,又是光学中的一个术语,两者的内涵完全相同,但在不同应用范围内则有不同的定义,例如,
    例13 红: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现代汉语词典》)。
    例14 红:波长为622~770纳米的单色光对一般观察者所激起的色觉(《现代科技词典》)。
    在普通语言词典中作为生活用语,以《现代汉语词典》对“红”作出的释义即可以了,但作为科技术语体系中的一个“光学术语”,则不仅要指出其“对一般观察者所激起的色觉”,还要指出其“波长为622~770纳米”的物理特性,即要在其物理学最广义涵义上确定。
    5.定义的理想结构由单句或短语构成
    为达到更便于学习、研究和交流的目的,科技术语的定义要求简明、准确,以达到揭示概念内涵的目的。释义过于冗长、琐碎,不易于掌握概念的要领,因此,推荐采用单句或短语的形式。单句是有一套主谓结构,表示一个简单的表述关系的句子,短语是大于单词的词组(或词的组合)句法单位。例如,
    例15 侧向混合: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湍流交换(大气科学术语)。
    例16 雨:液态降水。
    6.定义推荐采用属+种差形式,但在外延定义或其他一些场合,也可另采取较简洁的形式
    定义按其揭示概念涵义的深度可分为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内涵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本质特征,外延定义可以表述无独立内涵的总括性术语。例如,
    例17 机器:由零件装成、能运转、能变换能量或产生有用功的装置。
    例18 机器:一种诸如计算机、制表机、分类机、整理机或机床之类的设备。
    例17为一内涵定义,例18为一外延定义。外延定义可采用非属+种差形式释词。另外,一些自然现象等无法以种/差+属形式定义的术语,也可采用描述形式阐释。例如大气科学术语中的“雪幡”(snow virga),
    例19 雪幡:雪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升华、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白色丝状悬垂物。
    7.定义应当表达意义而非简单描述
    科技术语定义的作用在于揭示术语概念内涵,着重指出其在科学上的意义,而非简单描写其外在特征。如:
    例20 泥炭: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经泥炭化作用形成的一种松散富含水分的有机质堆积物。
    例21 泥炭:呈黑色、褐色或棕色,外观像泥土的煤。
    例20作为科技术语定义,揭示了泥炭的生成机理和化学成份构成,具有科技应用上的意义。例21只描述了泥炭的表现现象,是一般性表述,而非术语的定义。
    8.定义应当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所谓“同语反复”就是以被定义项自身来解释被定义概念,“循环定义”意指用A定义B,又用B来定义A。如:
    例22 失真:信号波形失真的现象。
    例22中以“失真”定义“失真”,是为同语反复。应改为:接收信号与原来信号之间出现的不希望有的波形变化。
    例23 黑:与白相反的颜色。
    例24 白:与黑相反的颜色。
    例22和例23中“黑”与“白”互相阐释,是为循环定义。可改为,黑: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白:像霜或雪的颜色,是物体被日光或与日光相似光线照射,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反射时呈现的颜色(《现汉·修订本》)。
    9.定义应当明确、简明扼要,避免模棱两可或有多重涵义
    例如:
    例25 铣槽:用铣削方法加工工件的槽或键槽。
    例25中,为简明扼要,可去掉“或键槽”。因为“键槽”即属于“槽”中的一个种类,叙述上显得累赘,而且造成“键槽”不是“槽”的模棱两可的涵义。
    例26 磨齿机:采用展成法使用一个或两个砂轮或采用成形法使用成形砂轮磨削齿轮齿面的机床。
    例26中去掉“使用一个或两个砂轮”、“成形”之后,定义似更为明确。“采用展成法或成形法”、“使用砂轮”即已可反映出磨齿机的最主要特征,至于采用什么形式的砂轮已在“…法”中明确,而砂轮数量在这里没有决定性意义,可以省略。
    10.在拟定否定概念的定义时,应当正确使用否定定义。对于非否定概念,不宜采用否定定义
    例如:
    例27 不分级入选:原料煤不经分级直接进行分选的方式。
    例28 不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无黏结性的烟煤。
    例29 植物:不是动物的生物。
    例26和例27正确采用了否定定义,例29则是错误采用否定定义的示例,因为植物本身不是一个否定性概念,而且这种定义也没有反映出此概念的本质属性。
    11.定义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同一术语在其他概念上的应用
    一些科技术语在其他领域有不同涵义,拟定定义应当注明其应用的学科范围。如:
    例30 质量: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例31 质量: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例32 翻译:用mRNA上的遗传信息指导核糖体上多肽链合成的生物化学过程。
    例33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或结果。
    例30中“质量”,为物理学领域的术语,在作定义时标注出其应用学科,以明确其概念内涵,并与例31中的“质量”相区别。例32和例33对“翻译”的定义明确表现出二者的区别及分属学科。
    以上一些制定定义的原理是针对科技术语定义研究而言的,其他类型的语词释义当有别论,应采取其他释义方式。在拟定一条科技术语的定义时,不可能、也不必要同时兼顾到上述所有方面,而应当依照每条定义本身的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应尽可能避免出现派生出来的其他问题。此外,还有不少确定定义应注意的事项尚有未论及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得出更详尽、更完善的论点和论据。
    被引次数: Baidu(42)
    试论术语标准化的辩证法*
    郑述谱
    2008, 10 (3): 5-1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08.03.016
    为了实现术语标准化,人们对术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诸如单义性、简短性、理据性、系统性等,但这些要求是否都合理且又符合实际?为什么一方面强调标准化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却总是有大量违反标准的现象存在与发生,这背后有没有更为深刻的原因在起作用?文章试图以俄罗斯的实践为例,以辩证法为依据,来回答上述问题。这对建立更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的标准化观点是会有帮助的。
    被引次数: Baidu(42)
    科技术语应具有的若干特性
    刘青;黄昭厚
    科技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一种约定性符号,科技术语具备语言符号的一般功能和特征。因此,在研究语言符号特征时概括出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科技术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即以语言符号具备的一些功能和特征,来阐释科技术语应具有的特性。
    1.科学性
    自人类创造符号之日起,就将其用于指称事物、指代概念,这是符号的最基本的功能。汉字符号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来,有很多字符的形成不是任意的(如“月”字是按“残月”形状而来),而是有明确涵义的(虽然也有一些字符的形成是任意的,但在形成之后也就有了约定的意义)。一般情况下,术语是由两个以上字符组成的,在选择所用字符时,应在明确术语所指的前提下,选取具有最贴切意义的字符,以表达术语所指。因为术语是用来指代和限定科学概念的,所以首先要表达它所指的科学涵义,即术语应具备科学性。术语应当较准确地反映概念的特征。换言之,术语应当是从概念的科学涵义出发,为其选择一个“名符其义”的符号。对反映概念不准确的术语,以及词义相近常混淆的,则应当予以更正。如mechanical motion过去一直称为机械运动。在机械工程领域还可以,但在天体力学中还叫机械运动就没有准确指出其科学内涵。因此在力学学科定名时就改为“力学运动”。如noise常被称为噪音,实际上在中国古书中就有关于声与音的区别记载,成调之声即有规律的声才叫音。而noise只是杂乱之声,定名为“噪声”才比较准确。又如,polytrope曾称“多层球”,但此概念指的是按多方物态方程建立的恒星结构的模型,根本没有“层”的含义,定名“多方球”更为科学。
    汉字符号具有表意功能,可以使我们借助它进行思维和认识客观世界,借助它实现传达和完成接受。因此最佳科技术语应当是人们能从字面上领悟其科学概念,这就要求在确定术语时应当重视术语的学术意味。如放射化学中有个术语,英文为cow,原译名就是“母牛”。显然化学中是没有“牛”的,这是个借用词,现按其概念内涵定名为“核素发生器”,“母牛”只能作为俗称。又如石油工程名词中有个dog house,过去直译为“狗窝”,很不确切也十分不雅,现定名为“井场值班房”。又如建筑中的bracket曾按形状译为“牛腿”,现定名为“托座”;公路中catwalk曾称“猫道”,现定名为“施工步道”。通过这样的修订,使这些术语能够反映出所涵盖的基本概念,也符合翻译工作“信、达、雅”的原则,并使术语能更好地发挥表意功能。
    2.单义性
    从符号学意义上讲,文字符号是起指代概念作用的,人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使用文字符号,可以趋于简单明了。但由于简单也容易产生歧义,如“功夫”这一个词,就表达了“时间”和“本领”两个概念。这种现象在常用词汇中会造成误解,如出现在术语中,就可能产生严重得多的后果。所以审定术语时应强调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称为“单义性”,就是要求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反过来讲,一个概念也只有一个术语与其对应。这包括了两个方面:首先是“一词多义的”,应当设法选择不同词汇表达不同含义。如英文mass和quality是两个相去甚远的不同概念,而至今汉语中都将其同称为“质量”。全国科技名词委最初在公布大气科学名词时就有两条“大气质量”(atmospheric mass,atmospheric quality),其实两条词概念相差很远,一个是指大气中物质的多少,另一个则是指大气成分的状况,但由于人们使用惯了,一直难以更改。在大气科学第二批名词审定时下决心改了过来,分别叫作“大气质量”和“大气品位”,使专业人员甚至非专业人士一看这两条术语就能明确其所指。其次是对“一义多词”的应尽量统一为一个术语。如大气科学中nowcasting曾有“现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日预报”、“短时预报”、“临近预报”5个译名,现统一定名为“临近预报”,把其他词淘汰掉,不再使用。又如地理学中overland flow曾有“坡面水流”、“坡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径流”、“表面水流”8个词,现统一为“坡面流”。
    对于一个外文词具有易混淆的多个汉文对应词,应分别定名。如pressure就有“压力”和“压强”两个常被混淆的术语,不能作为同义词对待。又如interface有“接口”、“界面”两个词,前者只用于计算机的硬件,后者限于软件。又如perspiration就有“出汗”和“发汗”两个易混淆的词。前者指人或动物皮肤排泄出液体的过程,后者则指由于药物的作用而被动出汗的过程。这些不同的概念都要分别确定出不同的术语。
    对于常被混淆乱用的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词,也要根据所表达的不同的科学概念加以区分,分别定名。如acoustic susceptance译名为“声纳”,而sonar译名为“声呐”,在有些辞书中常把“声呐”写成“声纳”,而这两个概念完全不同。“声纳”是声学中的一个物理量,而“声呐”是超声探测与定位的音译名,应根据概念的不同,分别采用两个术语。
    对同一概念的中外文都具有同义词时应推荐一个规范术语。如atomic weight定名“原子量”,后又出现了relative atomic mass,译名为“相对原子量”,有的文献还有relative atomic mass of element,译名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尽管外文词有变化,译名也不同,但其概念是相同的,都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对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现维持原定名为“原子量”。又如mathematics logic译名为数理逻辑,symbolic logic译名为符号逻辑,两术语均表示为了避免自然语言的含糊和逻辑不充分性,采用人工设计语言,处理有效变元及运算的规则,因此是同一概念,现定名“数理逻辑”。又如instruction register译名为指令寄存器,还有program register译名为程序寄存器,此二术语均指一种用来保存指令,以便解释并执行的寄存器。现统一定名为“指令寄存器”。
    3.简明性
    如前节所述,人类之所以要用符号指代概念,表示意义,是因其有简单明了的特性,可用一种简明的方法表达复杂的思想、概念,以至替代用语言难以描述的事物。如“熵”字是近代科学家创造出的一个文字符号,要完全解释清它的科学涵义,也许要用整整一篇科技论文;而指代概念,只用一个字符就可以表示。符号的简明性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术语更应注重简明性原则,这是因为术语表达的概念复杂,出现、使用频率都不高,如果术语过长,则难以记忆,因此,用术语指代概念应简短明了,使人易懂、易记、易写。大部分科技术语是很简短的。如optical fibre定名为“光纤”;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已由“无线电探测与定位”,按英文词首缩略词的radar音译定名为“雷达”。近年来,出现很多很长的词或英文词首缩略词,若译全名则太长,如impact avalanche transit time diode (IMPATT),全称为“碰撞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现简化定名为“崩越二极管”。又如long range and tactical navigation system,全称为“远程战术导航系统”,现按其缩略词LORTAN音译定名为“罗坦系统”。还有的全称有10多个字,如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全称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共14个字,现简化定名为“CMOS集成电路”。有的外文词如sampling with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prediction,很难译出一个简明的中文术语,现定名为“3P抽样”。
    4.习惯性
    由于符号具有任意性,因此要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交流工具的作用,就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广泛的人为约定。一般来讲,这种约定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一个文字符号已约定俗成之后,就不宜轻易变动,因为一旦变动,就需要另一个约定的过程,这期间就会造成人际交流中的混乱甚至障碍。术语也具有这种约定俗成的特性,我们又称其为习惯性。由于术语有这样的特点,所以虽有些术语在约定之初确定得不够科学,或是原定义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但因其使用年代较长,人们已习惯于如此使用,也不宜轻易改动。如英文robot定名为“机器人”是不准确的,其本质不是“人”,而是“机器”,称其为“拟人机”或“智能机”倒确切些,但考虑到社会上已普遍习惯于“机器人”这个称呼,因此,不宜轻易改称,否则易引起新的混乱。又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火车、汽车等已不是定名时的原始概念了,人们虽常说火车无“火”,汽车无“汽”,但如果现在生硬地改变人们的习惯,未必能取得好的效果。
    术语的科学性和习惯性有时产生矛盾。往往有些术语由于不具备科学性需要修订,但又因其已约定俗成难以变更,这就需要术语工作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适度为好,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处理。在审定这些术语时要掌握好“度”的关系。术语是科学概念的载体,当旧的术语表示的意义已违反了科学原理,还是应当向“科学性”靠拢,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但对那些还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的,可采取一定的变通办法。比如,给此概念确定一个新术语,但允许旧的术语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作为过渡,当新的术语已约定俗成,再废止旧词。例如,计算机术语menu引入之后,已约定俗成为“菜单”。但显然计算机中并没有“菜”,从其功能上分析,定为“选单”更为科学,但考虑到习惯性,公布规范术语时,确定为“选单”,而将“菜单”作为“又称”(不推荐使用的术语),等到社会承认“选单”后,再废止“菜单”的使用,这是一种积极稳妥的方法。
    5.系统性
    术语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科技术语又是术语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模式。在确定术语规范时,要考虑到它的系统性,这是因为任何领域内的科学技术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有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联系。而科学技术的整个学科体系和框架是建立在术语基础上的,因此制定术语规范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术语在一个学科以至相关领域中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一个有层次、成系统、合乎分类学的科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考虑其逻辑相关性,其中包括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等逻辑关系。例如地理学术语中的地理圈、景观圈、大气圈、土壤圈、岩石圈等,这些系统化的术语形象地反映了地球构造整体中各层次的物质和形态。
    此外,还应当考虑学科概念体系和构词方法。像英文词首经常出现的extra,super,ultra,very常被译为极、超、特、甚等。在频率系统系列定名为极低频ELF、超低频SLF、特低频ULF、甚低频VLF、甚高频VHF、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在集成电路系统就有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超高速集成电路VHSI。在计算机系列中就定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中型计算机medium scale computer、超级小型计算机super minicomputer、大型计算机large scale computer、巨型计算机super computer、小巨型计算机mini supercomputer等。highway,express way,free way过去均译为高速公路,现分别定为“公路”、“快速路”、“高速公路”。又如,在制定概念的各个系列的术语符号时,采用“种差+属”的形式逻辑公式,它包括邻近的属概念(是比被指代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和种差(是被指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区别于包含在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的本质属性)。其中“属”是上位概念,“种”是下位概念,如机械工程术语中的车床、铣床、磨床、镗床、刨床等。在术语规范化中遵从系统性原则,使术语体系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建设起来。
    6.协调性
    符号是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产生的,为完成这一交际任务,就需要普遍约定意义、确立规范,使其在社会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范围得到认可,才能发挥其传播交流功能。术语是一定学科领域内的专用符号,表示一定的概念和意义,但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同一概念往往在不同学科里都要运用,而各学科也必须进行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各学科在表述相同概念时用语要统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必然会产生各学科分别确定术语的现象,因而在术语规范化工作中,应当贯彻协调性原则:即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有各自的惯用术语,在协调时副科应向主学科的术语靠拢,主学科定名时也要考虑到副科使用的情况。如probability这一概念,物理学及其他学科过去多数定名为“几率”或“或然率”,现都统一按其主学科数学定名为“概率”。又如discrete一词,物理学中称“分立[的]”,现服从主学科数学的定名改为“离散[的]”。又如virial coefficient,化工学科习用“维里系数”,现据主学科物理学的科学概念定名改为“位力系数”(原名系音译,易误作人名),其他学科也作了改动。又如医学中的silicosis一直称“矽肺病”,矽在化学中已改为硅,现从化学,改为“硅肺病”。某些情况下,个别术语在不同学科中一时难以协调统一,可暂时并存,以后再根据实践情况逐步统一。如vector在物理学中定名“矢量”,数学中定名“向量”(又称“矢量”)。
    7.中文特性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构建术语时,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在术语规范化中应当考虑并保持中国特色。如我国天文学家早已定名的“金星”、“木星”等就有中国特色,而不采用外来术语的“爱神”(Venus)和“大力神”(Jupiter)的译名。还有二十四节气的定名以及中医针灸中的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在定名时应当反映汉字表意特点。对于自外文转译过来的术语,也应考虑这一问题,如在物理学名词damping汉译过程中,有译为减幅、阻迟等说,均未能十分贴切地表达其涵义,物理学家杨肇燫先生偶发奇想,得“尼”字有“逐步减阻”之意,遂为“阻尼”,应用巧妙得体沿用至今。又如mirage一词表示“一种与大气温度分布有关的反常大气折射光象”,由于中国历史上早已有“海市蜃楼”之说,定名为“蜃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十分简洁、便于理解和构词(上蜃、下蜃、侧蜃等)。还有个别词是造的新字,如口腔医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概念“”,表示“下颌在静止位时,上下牙的接触关系”。由于使用频次高,《口腔医学名词》就有其146个派生词,因而按中文特性和汉字生成规律,新造了一个术语符号“”(hé音)用以指代这个概念。造新字不应提倡,并应尽量避免,但有的字已约定俗成,被广泛接纳了,定名中也可考虑使用。如“砼”,已在现场被广泛应用,它比“混凝土”简化,并已被收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因此在《建筑学名词》中予以采用。
    8.国际性
    当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科学是无国界的,人类需要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当代国际交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迫切。随着现代化通信条件的改善和通信手段的发展,我国与“国际大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因此在确定术语时也应更多地考虑它的“国际性”问题。
    从文化缔构观来看,文化、文字是由各国(民族)历史长期形成的,文字符号是不同国家(民族)的特征之一,不能脱离国家、民族的实际。汉字具有信息量大、表意简洁等明显的优点,中国的科技术语规范化应坚持以汉字为主,以表意方法为主的符号约定方式。同时在简洁、高效的原则下,注意吸收外国好的、群众易接受的名称。对有些概念较复杂,以表意方式定名过于烦琐的术语可按音义结合或音译的方式确定,譬如受大家欢迎的“FORTRAN语言”(原文+义)、艾滋病(原文音+义)、克隆(clone音译)等。这样便于在国际交往中对等互译,更好地发挥术语符号的交流作用。
    为便于国际间交流,术语的定名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如我国气象中曾有“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台风”(typhoon)和“强台风”4个词,但国际上无“强台风”而有“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为考虑与国际接轨,我国也取消了“强台风”一词,而增加了“强热带风暴”一词,并修改了定义。又如我国煤层划分中曾有“硬煤”(hard coal)与“软煤”之分。前者指无烟煤,后者指烟煤。但国际煤层分类法中无“软煤”,而“硬煤”指无烟煤与烟煤的统称。我国也按国际分类而取消了“软煤”的定名。此外,人名的译名协调按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制定的原则协调统一,即“名从主人,尊重规范(按新华社译名手册),约定俗成,副科服从主科”的原则。涉及地名的术语按全国地名委员会的译名规定协调统一。通过这些原则,较好地处理了国际性问题,以更好地发挥科技术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以上是审定术语工作过程中应当考虑到的一些基本原则。当然,一个术语是不可能同时具备上述所有特性的,而是要把握住它的主要特点,分清主次,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因词制宜”地给术语以准确定位,使术语形成最优化结构。
    以上讨论了一些审定术语时应遵循的一些普遍定名原则问题。这些定名原则既体现了符号的一般性质、作用和功能,也符合科技领域对术语的特殊要求,因而在术语规范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依照这些定名原则审定术语,更有利于发挥术语的基本功能,在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42)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素
    刘征涛
    摘要 近年来有关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或生态污染效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环境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环境雌激素”等的定义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低剂量对生物作用时,不仅具有类似生物激素的活性,还可能同时对生物体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组织产生作用,且这类活性作用大多是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环境化合物(生物体外源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可包括对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系统的干扰或致畸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免疫功能改变,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神经系统失调等现象。由于这种类似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生物靶分子、靶器官或组织及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差别较大,综合作用的途径、机制较复杂,其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1-3]。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与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or)的描述或定义目前研究者应用或翻译得较杂乱,本文就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
    生物学上通常所说的荷尔蒙或激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orman”,英语为“hormone”,原意为“刺激”。20世纪初开始应用,基本定义为:由生物体内特定器官(多为腺体或细胞)产生,主要可通过血液输送到生物体其他部位来产生调节生物体的吸收、代谢、传输、转化、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主要激素类生化物质(内源物质)有:氨基酸类、肽或蛋白质类、类固醇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激素或荷尔蒙通常具备的重要特征是:①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或器官有激素受体位点,激素进入收容器官之后,与收容器官的受体位点结合,可产生调节生物活动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②激素在生物体内以微小的量来产生大的调节作用;③激素的调节作用不是单一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多种类的激素、生物酶以及分泌这些激素的器官或细胞形成的体系来完成的。目前提法上较不一致的是环境荷尔蒙或称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一词,文献中常见的有:“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或化合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 or hormone-disruptive environmental agent)”、“内分泌扰乱化学品或物质(endocrine disrupter or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类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 mimic)”、 “环境雌激素( estrogen mimic)”。对于这类物质的定义,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等文献的叙述,目前较一致概念性的描述可为: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生物体外源物质)。依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较为适当[3,4]。有些文献中强调该类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因此使用“环境雌激素”一词,但笔者认为由于这类物质大多同时具有除类雌激素活性以外的其他干扰调节活性作用,因此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较为全面准确。当然,随着研究的发展还可不断完善该词的准确定义。
    目前文献中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或“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on)”、“环境雌激素效应(environmental estrogen effect)”,主要的概念性的描述可为: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引起的对生态系统内生物体内分泌或与其相关的系统的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包括对生物体的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干扰影响,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正常免疫功能改变影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等现象。就环境生态系统而言,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在于通过对生物个体的细胞、亚器官或器官及组织等水平的研究,来揭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群落或系统水平的影响机制[3,4]。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较为适当。
    迄今发现,存在并积蓄于环境中的许多合成或天然化学物质,可对生态系统中人和多种动物内分泌及相关系统产生损害或有类似激素的干扰调节作用。目前值得怀疑的这类环境物质可包括农药、除草剂、染料、芳香剂、涂料、除污剂、洗洁剂、表面活性剂、氟氯烃、重金属、多种塑料制品、一些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动植物激素等。代表性的物质如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类化学物质、二英类、三丁基锡及作为女性合成激素来使用的己烯雌酚(DES)类等医药品。人类和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生物如水生生物蚤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使用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相关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生殖率下降、性器官发育异常、器官畸变或出现肿瘤癌变、免疫系统受损或神经活动异常等。目前已发现的人体或动物受损的实验室内或室外调查的主要现象有:精子数目下降,卵巢或胚胎发育异常,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肾、血液或消化、呼吸系统的肿瘤癌症,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出现疾病异常现象,子代器官畸形及出现雌性化或雄性化的现象。总之,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是环境污染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或其相关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其相对复杂的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
    被引次数: Baidu(40)
    标书文本语言特征分析及翻译对策
    戴光荣
    2010, 12 (4): 37-40.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0.04.007
    招投标文本具有一般法律文本的基本语言特征,如措词精当、结构严谨、术语专业、思维缜密、文体正规、语意明确,这对招投标文件的翻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译界还没有对标书文本的翻译进行探讨,文章试图对此作一个有益的尝试,以期为类似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
    被引次数: Baidu(39)
    网络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赵龙
    当今世界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Internet在全球迅速普及,使得现代商业具有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竞争三大特征。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必须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来适应这种全球性的发展和变化。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即网络贸易,已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物流和资金流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采购商纷纷看好的发展中国家的供应商基地,拥有电子沟通能力是国内银行、企业所必需的,网络贸易,是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必经之路。
    一、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的不适应性
    在国际贸易与商业领域中,传统的贸易方式至少涉及5方当事人:进口商、出口商、进口方银行、出口方银行及船公司。其业务流程见图1。

    站在现代商业与科技的高度来看,这种通行已久的传统国际贸易与结算系统和手段有着诸多不适应性:
    1.资金流与物流分离
    物流是指商品的实体流动,通过买卖双方成交、订货、运输、保险、清关等环节流动;而资金则通过金融机构流动。物流本身各个环节也是分离的,不同的机构为商品交易提供各阶段的服务;资金流中又有多家银行参与,扮演贷款、开证、通知、议付等不同角色。在这种贸易模式中,没有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或机构来提供全套服务。
    2.环节多、周期长
    如图1所示,传统国际贸易结算至少需要12个环节,一般贸易周期约为25天,仅信用证处理即需要7~10天。这些繁琐的环节再加上币种、语言、文化、管制等外围环节,使国际贸易变成了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过程。
    3.效率低
    大部分国际结算业务都需要靠人工操作,人工处理大量单据:如发票、提单、装箱单、原产地证明、检验证明、保险单、报关单及信用证等。再加上陈旧的交流方式:如邮寄、传真等,使得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服务大量用于单据处理及与各方的交流协调,因此国际结算部门往往是银行最庞大的部门。
    4.成本高
    据联合国估计,全世界现有国际贸易年度总额60 000亿美元中的7%(即4 200亿美元)为管理成本,这高额的管理成本中很大部分是由于管理与流通的低效率造成的。
    5.风险高
    假合同、假单据给进出口商和银行带来高风险;而进口商和开证行故意制造、寻找不符点(discrepancy)常使得国际贸易无法正常进行。
    二、网络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商贸领域电子商务(e commerce)的蓬勃发展使电子化经济(e economics)逐渐成型,使传统的国际贸易产生革命性变革,将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推进到网络贸易(internet trade)的新世纪。
    1.什么是网络贸易
    网络贸易,是指在网络交易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国际交易,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交易前准备、交易磋商与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网上自动处理。
    2.网络贸易的平台
    网络贸易的平台Bolero.net是由传统国际贸易中分别代表资金流与物流的两大机构SWIFT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间财务通讯协会)和TT Club(Through Transport Club,运输俱乐部)各出资50%共同开发的。BOLERO(Bill of Lading Electronic Registry Organization)这个组织成立的宗旨在于联合银行、企业、运输业、保险公司、海关与政府等所有贸易链成员,通过开放且中立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Bolero.net,为全球贸易链成员提供跨行业的电子化商业环境。SWIFT的主要业务就是安全传送各会员国之间专有的国际金融业务通讯。该组织目前服务遍布全球189个国家的6 700个金融机构,平均每日处理全球超过2万亿美元的金融支付指示,所以SWIFT最适宜扮演全球贸易的资金流中心。而TT Club服务对象包括80个以上国家的海运、港口、货物承揽等后勤相关行业,其业务涵盖全球2/3以上的货运船队,1 725个港口,5 890个后勤相关行业,所以TT Club足以扮演全球贸易的物流中心。因此这两个机构的合作,是电子商务中资金流与物流整合的最佳典范,也最适合发展全球通用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3.网络贸易的运作
    Bolero.net平台是一个开放性与中立性的组织,它提供先进网络科技和交易保障,具有吸引大型国际性企业正式注册的优势,受到全球贸易链成员的重视,堪称全球最大的B2B(商业对商业)应用系统。Bolero.net专业化的服务,让其使用者可以在其开放性平台上轻松地接收与传送贸易文件,快速完成国际贸易各环节的作业程序。
    交易前,主要指交易各方在交易合同签订前的活动,包括在各种商务网络和Internet上发布和寻找交易机会,通过交换信息来比较价格和条件、了解对方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交易对象。
    交易中,主要指合同签订后的贸易交易过程,涉及银行、运输、税务、海关等方面的电子单证交换,即EDI。
    交易后,在交易双方办完各种手续后,商品交付运输公司起运,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跟踪货物;银行审核电子单证,按要求对外付款,实现整个交易过程。

    三、网络贸易方式的优越性
    1.安全快捷
    Bolero.net平台中最重要的服务项目有下列两项:
    (1)核心商务平台(Core Messaging Platform;CMP)以公开金钥与私密金钥的电子锁签章方式和加密技术以达到身分确认、不可否认、贸易资料完整等特性,确保所有贸易文件的交易信息能够安全快捷地传送至信息接收者。
    (2)所有权档案服务(Title Registry Service)Bolero.net提供一种电子式海运提单,称为Bolero提单(Bolero Bill of Lading; BBL),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在线监控契约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服务。
    2.运作标准化
    (1)遵循网络贸易的国际惯例 Bolero.net的工作守则遵循国际商会(ICC)的国际惯例,适用于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eUCP条款,这意味着Bolero的会员在进行网络贸易时有统一的、公认的标准规范会员的行为。
    (2)规范网络贸易的法律保障 网络贸易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法律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跨国交易时物权转移与货款支付等法律问题相当复杂。Bolero规则全集(rulebook)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全球18个主要司法领域的电子商务法律,是一独创的多边契约(multiparty contract),规范所有网络贸易文件的法律效力与纠纷的解决方式。
    (3)贸易单据标准化 目前国际贸易中的单据交换,如订单、订船、跟踪货运等都可在网上进行。但由于单据种类复杂,涉及面较多,必须开发出一套国际上接受的标准电子单据格式,在网上传递并处理单据,这样才可能实现网络贸易。Bolero.net采用新一代的扩展置标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自行开发出“boleroxml单据定义全集”(BXDD-boleroxml document definitions),有可能成为网络贸易结算的行业标准。
    综上所述,网络贸易方式使得商品和资金的流动都在互联网这一系统内完成,并几乎包括了贸易的全部环节和功能。它将复杂的交易环节、众多当事人都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使得贸易结算处理分散化的弊端得以解决,从而大大简化单据交流等程序,缩短了单据处理周期,节约了管理成本。据Bolero.net的首席执行官Barry Morse称,网络贸易方式下的管理成本将减少到传统贸易方式的50%。同时,贸易单据标准化使得信用证业务中的不符点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减少了因不符点争议而引起的拒付现象,降低了贸易结算中的风险。网络贸易提高了贸易融资的透明度,所有当事人都可实时追踪交易过程,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降低了风险。
    四、中国在网络贸易中的机遇和对策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世纪的主流商业模式是网络贸易。中国作为全球物流和资金流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抢先行动,参与网络贸易规则的制定,进而在全球网络贸易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最大机遇。
    中国应抓住机遇,根据财力、国情,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分阶段实施,发展网络贸易。这包括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的法制建设,建立可靠的安全机制,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主动与国际接轨,鼓励电子商务领域的国际合作,紧跟国际先进技术等。
    网络贸易将市场的空间形态、时间形态和虚拟形态结合起来,将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成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环路,使参与者以市场为纽带,在市场上发挥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相信网络贸易的发展会带给我们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的时代。
    被引次数: Baidu(35)
    医学名词“证”、“症”、“征”规范使用的探讨
    朱建平
    医学名词“证”、“症”、“征”的混乱使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出版界。本文拟从辞源学和中西医学概念等方面,对“证”、“症”、“征”及其相关的字、词进行探析,从其词义演变,以及当今对其概念的界定,来统一、规范它们的使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证(証、證)、证候
    现在使用的规范字“证”,来源于古代的两个汉字“証”和“證”。
    “証”的本义是谏正。汉·许慎撰《说文解字》:“証,谏也。从言正声,读若正月。谏,証也。从言柬声。”[1]可见“証”与“谏”互训,在最初并无病象的意义。
    那么,古代表达病象意义用哪个字呢?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古代用“證”字。《说文解字》:“證,告也。从言登声。”[1]《辞源》载“證”:“zhèng 诸应切,去,證韵,照。”[2]概括为五个义项:①证实,证验。②谏。③法则。④证据,根据。⑤病况。通“症”。并举例说明当时“證”与“症”通假。如《列子·周穆王》载:“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这里的“證”是病人告之的病情,即现在所说的症状。后来“證”被俗称为“証”,从而赋予“証”的病象意义。如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今俗以証为證验字,遂改。”[1]
    中医古籍较早记载“證”的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病有远近,證有中外。”[3]现存汉·张仲景《伤寒论》大多数章节以“××病脉證并治”为题讨论外感病的诊治。同时,自古以来,“证”(証、證)与“症”在大量中医文献中时常混用。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證并治上》载:“观其脉證,知犯何逆,随證治之”[4],第一个“證”与脉连用,意指病人的脉象与症状,应用“症”而借用为“證”,而第二个“證”即今所指之“证”。又如清·唐容川著《血症论》,观其内容,主要讨论各种出血类疾病,而不单指出血的症状。因而,此“血症”应为“血证”,应用“证”而借用为“症”。
    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学术界对“症”与“证”辨析越来越清楚。现代中医学家为了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需要,在编写中医学教材时,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予以高度重视。
    研究者发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奠基性医著《黄帝内经》已经孕育,自汉·张仲景以降,古代中医学家已经发明了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方法。而明确提出“辨证论治”一词的是清·章虚谷的《医门棒喝》。与“辨证论治”近义的词,在明·周慎斋《慎斋遗书》则记作“辨证施治”。而“辨证”一词可能还要早。虽然宋·张杲《医说》所载“辩证”,并不是“辨证”,但从内容看,还是“辨证”。
    症是症状的简称,是病人自我的不良感觉,往往是对单个病状的描述,如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感冒有发热,痢疾有发热,中风也可以有发热。感冒、痢疾、中风,中西医都认为是疾病。而中医提出“证”的概念,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概念,是西医所没有的概念。因为在中医看来,只知道病人患什么病还不够,还必须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明属于什么证。不同的证,它的治法方药是不同的。只有辨明了证,方能确定治法,并组方用药。譬如,感冒,中医还要辨明属于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等等。“证”对于中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何为“证”?学术界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证是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功能等本质变化的概括。证概念的内涵,随着学术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变化。有人认为,证不仅有疾病之证,还有健康之证,因而有辨证论治,也有辨证养生。
    “证”字还用于“适应证”、“禁忌证”等名词的组合。适应证、禁忌证有病理的概念,亦有生理的概念,所以使用“适应证”、“禁忌证”比“适应症”、“禁忌症”、“适应征”、“禁忌征”更准确。“适应证”,《辞海》释为:“适合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如痈发展成脓肿,应行切开术,脓肿开成为切开的适应证;奎宁治疗疟疾的急性发作有效,疟疾的急性发作即为奎宁的适应证。”[5]“禁忌证”,《辞海》释为:“禁忌证:适应证的反义词。指不适宜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或采用后反而有害的疾病或情况。如痈未化脓即行切开,不但不能治愈,反而可造成败血症,未化脓的痈即为切开的禁忌证。另如属实热性的病证,为用温补药的禁忌证;属虚寒性的病证,为用寒凉药的禁忌证等。”[5]其释义只讲治疗措施,有些局限。如果补充预防保健的含义,就更加全面了。同时必须指出,“适应证”、“禁忌证”名词对中西医学都适用。
    “证”与“证候”的使用也很混乱,这与两者概念界定不清有关。
    而“证候”又需与古代“證候”、“症候”、“徵候”等词作辨析。“證候”一词,见于两晋南北朝文献。晋代指可以验证的天象。如《晋书·天文志上》:“度历象昏明之證候。”南北朝还指症状。如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撰效验方五卷,具论诸病證候,因药变通。”[2]
    “症候”一词,《辞源》释:“病情,病象。”[2]并引宋·李昴英《文溪集》:“事事挂漏,色色穷空,症候转危,景象愈蹙。”又引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大抵忘己逐物,虚内事外,是近来学者时行症候。”“徵候”,《辞海》云“犹征兆。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并非专指疾病征象。[5]
    “证候”作为中医学名词,《辞海》释为:“指患病时出现的互有联系的一组症状。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可反映疾病的原因和病理变化,了解疾病的部位(如表证、里证)、正气和病邪的盛衰(如虚证、实证)、疾病的性质(如寒证、热证)、病机的变化(如闭证、脱证)等。辨别不同证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5]
    在中医学术界,对证候的概念,有两种代表性的看法:一种为:证是证候的简称,两者内涵相同;另一种为:证候是证的外候。证是疾病的本质,证候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在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功能等本质变化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与体征等。如风寒感冒证的外在表现为发热、恶寒重、无汗、脉浮紧等一组症状及体征,这组症状及体征即为风寒感冒的证候。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重要的概念做出分化,并对其内涵加以界定,是必要的。因此,后一种看法今后可以作为规范名词来使用。
    因为西医没有证的概念,所以证的英译也一直有不同的译法,常见的有syndrome,pattern。《多兰医学词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载syndrome:a set of symptoms which occur together;the sum of signs of any morbid state;a symptom complex.In genetics,a pattern of multiple malformations thought to be pathogenetically related.[6](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任一疾病的征候总和;症状复合。在遗传学方面,认为是在发病学上相关的多个畸形。)西医传入中国后,syndrome译为“综合征”。英文中没有证对应词,因此由pattern引申而来。pattern:《多兰医学词典》有一种释义为:a characteristic set of traits or actions,as behavior pattern.[6](一套品格或动作的特征,如行为模式。)英国著名中医翻译学者Nigel Wiseman认为英文里没有“证”的对应词,pattern可用来表达一组症状和体征,同时也可用syndrome。美国著名中医学者Dan Bensky也如此译。他们对证、证候没作区别,一般两者混用。
    根据前面对“证”、“证候”的界定,“证候”可译为syndrome。“证”可译为pattern。当然,由于“证”、“证候”两个名词表述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指本质,一指现象,在具体使用时,应由语境来确定。
    二、症(癥)
    现在的“症”字有两个读音:症状之“症”读zhèng;症瘕之“症”读zhēng。
    症(zhèng):指疾病的表现。《说文解字》未见此字,在古代常用“證”字来表达。如《辞源》释为:“病徵。古皆作‘證’。”[3]《辞海》释为:“疾病的症候情况。如重症、对症下药。”[5]
    “症”是症状的简称。“症状”,《辞海》释为:“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异常感觉。如患感冒时的发热、喉痛、头痛、食欲减退等。广义的还包括‘体征’。”[5]
    《多兰医学词典》载symptom一词,释为:“any subjective evidence of disease or of a patient’s condition,i.e.,such evidence as perceived by the patient;a noticeable change in patient’s condition indicative of some bodily or mental state.”[6](病人的主观感觉。主观感觉的变化,提示患者某些身心状况的改变。)Symptom汉译为“症状”。
    另外,“症”(zhēng)是“癥”简化规范字。
    “癥”:《辞源》释:“腹中结块之病。旧题汉·华佗《华氏中藏经》上《积聚癥瘕杂虫论》:‘癥有劳、气、冷、热、虚、实、风、湿、食、药、思、忧之十二名也。’”[2]并有“癥瘕”一词,《辞源》释:“癥瘕:腹中结块的病,坚者为,成物形者为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九有《癥瘕》。”由于“癥”简化成“症”,于是“癥瘕”便成了“症瘕”。[2]
    所谓“癥”,是腹内有坚硬结块的疾患,是有徵可稽的疾病,其造字从疒从徵,非常科学。如果“徵”简化成“征”,那么“癥”应该简化成“”,而不是“症”。“癥”简化为“症”,真是匪夷所思,不知当时简化的依据是什么?
    三、征(徵)
    规范汉字“征”,来源于三个古汉字“”、“征”、“徵”。
    中国古代“”、“征”字的义项中无一与疾病名词有关。
    由前可知,古代中医用“証”“證”“证”“症”来描述病情、病状,而不使用“徵”。西医传入后,人们在翻译医学名词时选用了“徵”字。当初翻译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与汉字“徵”所具有的迹象、象征、特征、证明、证验等涵义,与原意较为相符,同时又可与中医用词“証”“證”“证”“症”相区别有关。“徵”字经简化、规范后成为“征”。
    “征”主要用于西医名词“体征”、“综合征”。
    “体征”,《辞海》释为:“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如患心脏病时所听到的心杂音,患肝脏病时所扪到的肝肿大,或所见到的黄疸,患阑尾炎时的腹部压痛等。是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根据之一。”[5]与英文sign对应。《多兰医学词典》载sign:an indic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something;any objective evidence of a disease,i.e.,such evidence as is perceptible to the examining physician,as opposed to the subjective sensations(syndromes)of the patient.[6](提示某事物的存在;体征:疾病的客观证据,例如医生检查时发现的与病人主观感觉[症状]相反的证据。)而中医往往将体征包括在症状之内,而不单列。
    “综合征”,《辞海》释为:“亦称‘症候群’。代表一些相互关连的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同时出现一群症状,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如有显著的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时,称‘肾病综合症’。不少综合征用首先发现者的一个或几个学者的姓氏命名,如阿-斯综合征等。中医学中的证候,如脏腑分证、六经分证等,其表现的症状,类似综合征。”[5]“综合征”由英文syndrome一词译得。“徵”(征)字有迹象、象征、特征、证明、证验等涵义,而“證”(证)则有证实、证验、证据、根据、病况等涵义,所以“征”与“证”亦有相通之处。就内涵讲,综合征相当于中医“证候”。
    四、小结
    由上可知,“証”本义并无病象的意思;“證”则有病象的含义,后被俗字“証”代替,同时“證”还被通假为“症”,作症状解。“証”、“證”,在文字上被后世简化规范为“证”字,而在中医学上则被提炼成一个特有概念的专有名词。
    “症”在古代与“證”是混用的,后世被固定释为症状。但作为“癥”的简化字,有待商榷。“征”()本义与医学无关,它是作为“徵”的简化字,被作为西医名词“体征”、“综合征”译入时所选用的汉字,以便与中医名词相区别。
    “证”“症”“征”及相关字词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症即症状(symptom)的简称,是病人患病时所发生的主观的异常感觉。体征(sign),是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客观的异常变化。中医称症状时还包括体征。综合征(syndrome)是西医学名词。证(pattern)、证候(syndrome)是中医学名词。就疾病而言,症状、体征、综合征、证候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并非是疾病的本质,而中医“证”的概念是反映疾病本质的。而且,中医的“证”不仅有病理的概念,还有生理的概念。
    注释: ① 朱建平研究员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被引次数: Baidu(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