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广角
-
施阿玲
《英汉大词典》第1版在1991年出版,《英汉大词典·补编》在1999年7月出版,《英汉大词典》第2版在2007年3月出版。
本文以《英汉大词典·补编》中的计算机术语为语料,了解其计算机术语的翻译策略,并将第2版与《补编》中的计算机术语进行对比,探析翻译的嬗变。
1 计算机英语术语的汉译策略
1.1 直译法
《补编》中的210个计算机英语术语当中的113个术语是直译的。其中,70个复合词中55个直译,48个缩略词中33个直译,15个派生词中10个直译,9个拼合词中4个直译。
表1 直译而来的词汇
在复合词和派生词中,有些词语虽然是直译,但是做了调整,例如复合词bozo filter(傻瓜过滤器),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personal organizer(个人整理器),派生词coprocessor(协处理器)、remailer(回邮器)均在译文的末尾添加“器”以表征该词与计算机的关联。在缩略词和拼合词中,词语均是先还原成原来全写的形式或者恢复拼合前的形式再进行直译,如缩略词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规划)、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常问的问题),拼合词abend(abnormal+end拼合异常中断)、(system+operator拼合系统管理员)。
1.2 意译法
《补编》中的210个计算机英语术语当中的50个术语是意译的。其中,20个是旧词新义的词,9个是复合词,7个是缩略词,4个是拼合词。
表2 意译而来的词汇
1.3 转译法
《补编》中54个通过旧词新义产生的计算机英语术语中30个是转译的。
表3 转译词汇普通释义与术语释义对照
1.4 其他翻译策略
《补编》中有8个词采用音译的方式。如Archie(阿奇[工具])、hacker(黑客)、router(路由器)。此外,《补编》中的少数词汇未做翻译。如Java(Java语言)、SCSI(SCSI接口)、Unix(Unix操作系统)。这些词通常是商标名,或是译文较长,不如不译。《补编》中的有些词是上述多种翻译策略的混用。如BITNET译为比特网,BIT为音译而NET为直译。
2 计算机英语术语的译文对比
《英汉大词典》第2版部分词参考了《补编》。就计算机术语而言,《补编》中的210个词收录了183个,剔除了包括abend、author、back door、humanware、magic cook等28个词。其中95个词的释义原封不动保留在第2版中,如add-in(<计>附件[的];附带物[的])、agent(<计>代理人程序)、role-playing game(<计>角色扮演游戏)。
第2版有16个计算机术语的译文在《补编》基础上进行了删减。如表4所示,第一类是删除计算机的学科标签,如DVD-ROM、ERP、multimedia、Netcast;第二类是删减释义,如client-saver、desktop、flashmemory、megaflops、Netcast等;第三类是删除括号中的注释,如surf、warez。表4 译文删减
第2版有19个计算机术语的译文在《补编》基础上进行了增加,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增加释义,如在backup由“备份”改为“备份的数据”,coprocessor由“协处理器”改为“协同处理器”;第二类是增添注释,如在bozo filter在“傻瓜过滤器”之前增加括注“用以过滤电子邮件的”,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在“所见即所得”之后增加括注“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的首字母缩拼词,意即:‘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像是出版物的准确再现’”。
第2版有53个计算机术语的译文进行了更改,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删繁就简,如将post原来的“贴子,粘贴的文字;粘贴,公布”只保留“帖子”,后面改为“公布的信息”。第二类是体现学科特点,如将WAIS原来的“广域信息服务系统”改为“广域信息服务器”,将footprint原来的“脚印,底面积”改为“(计算机硬件所占的)台面”。第三类是贴近应用实际,如将upload原来的“上载” 改为“上传(文件)”,将Webcam原来的“网络摄像机”改为“网络摄像头”。
作者简介:施阿玲(1993—),女,复旦大学词典学在读博士。邮箱:shialing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