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溯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编纂《新编华英工学字汇》缘起

詹天佑   

  1. 民国4年(1915年)
  • 出版日期:2002-06-15 发布日期:2002-06-15

The Origin of Compiling A New Chinese-English Glossary for Engineering

Zhan Tianyou   

  • Online:2002-06-15 Published:2002-06-15

摘要: 窃维工程学术之发达,必待名词之统一。西学东来,历时虽久,工学名称,迄未准定。南北既异其方言,文俗复不同乎称谓。且扶桑三岛,文化蹶兴,所用名称,多系汉字,而其义则不尽与中国合;留东学子沿而用之,本义尽失。于是西文一名,中国则有文义俗义之分,南言北言之异,以及日本名词之别;搀杂错乱,莫衷一是。学者既苦其纷纭,事业亦因之阻滞。天佑夙鉴于此,不揣浅陋,久欲编译工学名词,以便实用。自服务北洋,从事工程之际,凡关于工学之名称,辄随时记录。至修筑京张铁路时,复偕该路工程司时相讨论,搜辑渐多。任粤路后更参酌彼间习惯名称,逐次增益,积二十年之岁月,勉得成编。至于所译名词,或根据旧籍,或沿用俗名,中国所未译出者,必征集众意,方始决定,斟酌损益,易稿屡矣。惟是天佑学识多疏,见闻尤狭,遗漏舛谬,正复不少,不敢遽以所译者作为定名,出而问世。乃前岁中华工程师会成立,各会员闻天佑辑有是篇,屡促付梓,以符会章审定名词之旨;辞不获已,乃重加校勘,以付梨枣,冀以供研究统一名词者之采择;且备技术家之便于应用而已。并将凡例数则列后:
(以下略)
本文选自詹同济(詹天佑的孙子)先生编著的《詹天佑创业著述精选和创业哲学思想研究》(1999年4月广东地图出版社出版)一书。詹同济先生在该书中注明:“本文引自詹天佑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1915年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之专著。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英汉工程词典。本文反映词书作者,在西学东渐的年代,对工程技术名词汉译工作的重视。词书之编著,是为了工学事业之实用;而在我国现代化工程事业发展中,工程技术名词标准化之贡献,自应同时记入史册。”——本刊注 ① 1888年詹天佑先生开始在北洋铁路(即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工作。
② 当时的技术职务名,即有行政管理职权的工程师。
③ 指当时的粤汉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