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热点词\难点词 •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sepsis的中文名

夏穗生*   

  1.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外科器官移植中心 武汉 430030
  • 出版日期:1999-09-15 发布日期:1999-09-15

Xia Suisheng   

  • Online:1999-09-15 Published:1999-09-15

摘要: Sepsis是一个外科学用的学术名词,是描述致病微生物(主要是化脓性细菌),引发全身性感染中的一种类型,中文名译为败血症,我认为是恰当的。全身性感染可以分为4种情况:(1)致病微生物(指化脓性细菌,以下简称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但不引起(或不足以引起)临床上明显全身性感染症状,细菌和其分泌的毒素存在于血液循环内仅是一过性,很快被机体消灭,叫做菌血症(bacteriemia或bacteremia);(2)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生存繁殖,分泌毒素,从而引发全身性感染的明显临床症状(寒战、高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即为败血症(sepsis);(3)细菌本身并不侵入血液循环内,而留居在坏死局部感染灶,但其分泌的毒素大量侵入血液循环内,引发全身性感染症状,是为毒血症(toxemia);(4)细菌或侵入血液循环内,或处于局部感染灶内,但间歇性地(不时地)有细菌栓子脱落,侵入血液循环内,并传到全身其他组织或脏器内,引起继发性化脓性病灶,形成转移性脓肿,称为脓血症或脓毒症(pyemia)。以上4种是传统的全身性感染的分类及其名词概念。
这里有几点说明:(1)英文还有一些描述全身性感染的名词,如septemia,septicemia,septicoemia,我以为都是sepsis的同义词。(2)若把sepsis和pyemia视为同义词,我以为不妥,因为根据上文所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类型。(3)若把sepsis译为全身性感染,我以为也不妥,因为sepsis仅是全身性感染4种类型中的一种,不能概括。(4)英文还有septicopyemia一词,中文可译为脓毒败血症,即是上述(2)、(3)、(4)类型的混合型的统称。(5)上述4种全身性感染的分类是根据其细菌或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后的病理应答反应的表现,并不涉及临床症状的强度,依照后者则形成另一种分类,如潜在性、隐匿性、轻度、中度、重度感染和极严重的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infection)均另有标准。(6)是否能把外周血培养细菌阳性或阴性作为血液循环内有无细菌存在的指标,我以为不能,因为现在临床多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往往不能培养出细菌,但并不能排除血液循环内细菌的存在。
* 夏穗生教授是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器官移植名词审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