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ergonomics”的定名讨论

全国名词委办公室   

  • 出版日期:1991-06-15 发布日期:1991-06-15

Discussion on the Denomination of "Ergonomics"

The Office of CNCNST   

  • Online:1991-06-15 Published:1991-06-15

摘要: 近年的科学发展中,ergonomics引起多方面的重视。据初步了解,它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及自动化、计算机、电子学、航空、航天……等各种工程技术学科,是一门边缘性综合交叉的学科。但至今ergonomics尚未有确切、规范的中文定名。我们粗略翻阅一下国内现有的词汇、词典。已出版的24种词汇、词典中,ergonomics有23种中文定名,如人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功效学、尔刚学……等。有关的国家标准中定名为“人类工效学”。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定名为“人机工效学”。考虑到这名词跨越多个学科,为慎重起见,需要共同协商统一。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于8月30日召开了各有关学科的科学家参加的ergonomics定名讨论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黄昭厚主持了会议。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王发庆、王子平教授,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吴鸿适、沈宜春教授,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吴忠明教授,航天医学工程所的龙升照、吴国兴教授。医科院基础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环境科学》编辑部、机电部自动化所情报室等单位都派人出席了讨论会。北大力学系朱照宣教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陈信、魏星河、姜洪远教授,心理所徐联康教授等都热心地寄来了书面意见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与会者怀着极大的兴趣一起讨论了ergonomics的内涵。经过许多同志的调研,首先追朔了英文词ergonomics的词源。它来自希腊文ergon(work)+nomos(law),有泛指工作规律之意。而英文词的构成是erg+(ec)nomics,erg现音译为尔格,economics和效率也有关系。在国外,ergonomics与humanfactors engineering是同义词(《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ica》1988年),美国称为ergonomics,欧洲称为humanfactors engineering,它们基本涵义是研究在人-机器-环境之间相互调解,使之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其中“人”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考虑人的因素,包括其心理、生理及至人体解剖特点等。在人、机器、环境三者之间寻求更好的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安全、健康、舒适的目的。与会者多数认为ergonomics定名为“工效学”较贴切、简明,不需冠以“人机”、“人类”之词。若加上“人机”,易与计算机科学中“人机……”等词的概念混淆,误认为“人与计算机”之意;若加上“人类”,使词的范围又太宽。由于科学在不断发展,每个领域随之不断开拓,新概念、新科学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名词的定名由学科概念出发,考虑其科学性、系统性。一个新发展出现的词,开始就定得太宽,学科发展后,新名词的系列定名就会发生困难。如高频、超高频、甚高频……的系列定名。开始定为高、超高,易产生到达“顶峰”之意,技术再深入发展,给以后的定名造成很大局限性。会上也谈到定名“工效学”亦有一定弊病。如该词所指的提高工作效率,不包含改造机器自身、改进工作和生产的流程及人的自身改造,而指用与人的各种因素有关的数据,改造工作环境与之相匹配,着眼于这些因素、条件之间的界面问题。会议认为,一个学科专用名词,在字面上不可能也不能包罗万象。中文字有其表义性,定名用字上应考虑较贴切地反映概念的内涵,至于更多的内容由它的定义给出。
会议热烈地讨论了“工效学”的简明定义,经过逐字逐句地推敲,会后又经有关同志再三斟酌,给出如下定义:
工效学 ergonomics
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健康、舒适为目的的学科。
会后,办公室将讨论会的情况向钱学森教授作了汇报,并附上有关资料,进一步征求钱先生的意见。钱先生很快给办公室复函,表示同意简短些定名为“工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