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术语与知识工程的结合

E.Oeser   

  • 出版日期:1991-06-15 发布日期:1991-06-15

The Combination of Terminology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石立坚(摘译)   

  • Online:1991-06-15 Published:1991-06-15

摘要: 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管理等一切领域,知识正在不断大量增多。因此,作为知识单位的概念也在与日俱增。毫无疑问,信息工程学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它一方面为知识的提供和知识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信息潮的流速,并使信息传播的空间不断得到扩大。对于能够广泛传播的信息来说,尤其是如此。当前的重要问题并不是信息量“过多”,而是信息潮被调整得“太少”。
知识的整顿是不同领域间合作,即跨学科合作的根本目的。这里所说的“不同领域”并不直接关系到知识的具体内容,只涉及到知识的贮存和管理。因此,知识的整顿便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正常传播知识的基础。术语与知识工程是诸如文献学、图书馆学、语言学、翻译理论和信息学等的核心。术语与知识工程的结合已经成为人们所说的“科学与技术的精神工程”。
术语与知识工程应该是分别发展的两个不同领域。但是,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所谓的“聚合现象”。当前,由于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必须使他们结合在统一的实用体系之中。
在使术语与知识工程结合的一切尝试中,应该以术语作为出发点。术语在这种结合中的关键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知识库离不开计算机的话,那么通过对术语的协调来说明概念则是一切知识工程都不能缺少的。术语与知识工程之间有机的内在逻辑关系决定了术语是知识的产生、知识的掌握、知识的体现和知识的传播这些过程的先决条件。知识工程上述领域中某个方面都是与系统术语工作中的某个方面相适应的(见附图):
1.知识的产生是以概念的形成为前提的;
2.通过由专家制定的体系来掌握知识是以在术语方面得到协调的知识领域的存在为前提的;
3.知识的体现与知识的整顿是以作为概念关系体系的知识领域中的方法和知识的分类为前提的;
4.知识的传播则是以适用于一个国家和适用于国家之间的调整术语的原则为前提的。
上面谈到的关系模式并不拥有静力学方面的层次性。他们之间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从属关系。著名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不存在感观的概念是驾空的,而不存在概念的感观则是盲目的”。我们可以把这句经常被引用的格言改为“不存在术语的知识工程是驾空的,而不存在知识工程的术语则是盲目的”。
如果不使术语在广义上直接为实用的知识工程服务,那么术语工作中的术语标准化任务便会失去意义。现代知识工程的出现是人们借助现代信息工程学来改善相互交往,并使之变得易行的所作努力的结果。
附图:术语与知识工程结合的模式
注:本文摘译自E.Oeser 1989年的学术论文《术语是知识工程的前提》(Terminologie als Voraussetzung der wissenstechn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