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毅. 涉海类专题博物馆的发展思考:以中国港口博物馆建设运营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 3(3):210-214.
|
[2] |
周墨兰. 涉海类博物馆展示传播与价值诠释研究:以香港海事博物馆为例[C]// 开创文博发展新理念: 涉海类博物馆工作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2018: 105-113.
|
[3] |
李庆明, 李佳念. 三维转换视角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研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2):6-13.
|
[4] |
孙毅, 白洋, 卜凤姗, 等. 博物馆介绍词隐喻概念的英译:以《陕博日历》为例[J]. 上海翻译, 2020(3):34-39.
|
[5] |
邱大平. 大英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对中国文物英译的启示[J]. 中国翻译, 2018(3):108-112.
|
[6] |
陈智淦, 王育烽. 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文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缺失[J]. 当代外语研究, 2013(3):58-67.
|
[7] |
黄忠廉. 我国外语界术语学研究综述[J]. 辞书研究, 2010(2):100-110.
|
[8] |
黎土旺. 术语的翻译现状及其规范化[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491-495.
|
[9] |
刘迎春, 王海燕. 中国航海工具名称的英译探讨[J]. 中国翻译, 2014(1):111-113.
|
[10] |
高永伟. 谈冬奥会项目术语的收录和翻译:以冰壶术语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22(2):33-3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2.02.005
|
[11] |
冷冰冰. 科技术语在线检索策略的实证探究[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3):173-177.
|
[12] |
吴云涛, 刘迎春. 基于“术语在线”的科技术语多义表征研究:以航空和航海术语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4):13-18.
doi: 10.3969/j.issn.1673-8578.2019.04.002
|
[13] |
黄晖菲. 略论市舶司制度及其对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之影响[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4 (5):35-39.
|
[14] |
王华锋. 乾隆朝“一口通商”政策出台原委析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169-177.
|
[15] |
郭琪. 乾隆二十二年“一口通商”上谕[J]. 历史档案, 2024(2):2.
|
[16] |
廖声丰. 乾隆实施“一口通商”政策的原因:以清代前期海关税收的考察为中心[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51 (3):89-94.
|
[17] |
吴昊. 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J]. 中国边疆学, 2018 (1):54-66.
|
[18] |
滨下武志.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M]. 朱荫贵, 欧阳菲,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9] |
吴昊. 朝贡与海禁:明代海外贸易政策述论[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 36 (5):93-101.
|
[20] |
顾宇辉. 船钞稽考[C]// 国家航海:第1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34-47.
|
[21] |
孙修福. “关余”之由来及其真正含义[J]. 民国春秋, 1994 (3):64.
|
[22] |
戴鞍钢. 孙中山与“关余”之争[C]// 近代中国:第2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73-84.
|
[23] |
康之国. “关余”产生的实践[J]. 史学月刊, 1999 (3):83.
|
[24] |
梁国昭. 不必禁止广州 Canton 译名的使用[J]. 热带地理, 2009, 29 (2):197-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