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第八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收官
  • 2021年7月17—18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及《外语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以“东西方科技文化交往中的术语互动”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约120人共襄盛举,参加了现场研讨, 约 200人次通过线上会议平台参与了会议。

    在17日开幕式环节,黑龙江大学钟卫东教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刘青编审、俄罗斯科学院维诺格拉多夫俄语研究所A.M.莫尔多万院士分别代表大会主办单位致辞。
    澳门理工学院周荐教授、《中国科技术语》执行主编崔金中编审、复旦大学高永伟教授、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易绵竹教授等专家做了主旨报告,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影浦峡(Kyo Kageura)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舍洛夫(C.D.Shelov)教授在线做了报告,国际术语网(TermNet)负责人肖伯乐(Gabriele Sauberer)博士、黑龙江大学郑述谱教授分别为会议发来录像、贺词及报告全文。
    在18日举行的报告会分4个小组进行,分别由解放军总医院赵敏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张俊萍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许明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寰教授,复旦大学李定钧副教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张晖副编审,黑龙江大学陈雪博士、湖北民族大学黄兵教授主持,约80位专家做了报告。议题涉及术语学理论研究、术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研究、术语政策与规划研究、外来术语的吸收与本土化、术语翻译与传播研究、文化视角下的术语翻译、人文学科术语研究、学科术语及术语史研究、计算术语学与术语资源库建设、术语知识工程与术语编纂、术语管理与教育等。

    图 第1小组会场照片

    图 第2小组会场照片

    图 第3小组会场照片

    图 第4小组会场照片

    图 北京语言大学张俊萍副教授主持小组报告会

    图 北京语言大学许明副教授主持小组报告会

    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张晖副编审主持小组报告会

    图 湖北民族大学黄兵教授主持小组报告会

    分组报告会结束后,全体与会代表齐聚一堂,进行大会总结。大会总结由三峡大学周卫华副教授主持。赵敏主任、孙寰教授、李定钧副教授、陈雪博士分别对4个小组的报告和讨论情况进行了小结。

    图 三峡大学周卫华副教授主持大会总结

    图 大会总结会场

    图 解放军总医院赵敏主任做小组报告会小结

    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寰教授做小组报告会小结

    图 复旦大学李定钧副教授做小组报告会小结

    图 黑龙江大学陈雪博士做小组报告会小结

    图 叶其松教授在总结会上发言

    图 与会专家们在小组报告会上探讨交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王琪副编审做大会总结:本次会议是继2018年在广州举办第七届术语学建设研讨会后的又一次高水平术语学会议,体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术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中国术语学事业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沃土。本次会议的丰富议题和丰硕成果,充分说明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术语学领域大有可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竭尽所能,为推进中国术语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平台,为中国术语学人才走向国际舞台提供发展渠道,以推进中国特色术语学事业为己任,增进合作,共图发展。衷心期待越来越多的机构及个人加盟中国术语学建设事业,为我国术语学学科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共同推进术语学这项国际性事业的快速发展。

    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王琪副编审做大会总结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国内外专家在现场和移动端进行了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与互动,内容丰富。此次高水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必能活跃术语学研究氛围,促进学界探索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推动我国术语学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 发布日期: 2021-07-21  浏览: 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