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广角
-
韩美玲
(《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
一段时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成为出圈热词,不但频现各类媒体,而且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热词有什么准确含义呢?作为您的术语小伙伴,让我们一一来为您解码。
从字面看,“碳”即CO2,是消耗煤、石油、天然气等主要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产生的排放。碳达峰指CO2排放总量的增长在某一个时点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平稳下降,是CO2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目前已有部分国家实现了碳达峰,例如英国于1991年实现碳达峰,美国于2007年实现了碳达峰。
而“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CO2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形成“碳中和”。技术层面讲,碳中和是一个节能减排术语,指通过碳汇、碳捕集、CO2利用与封存等方式,抵消全部的CO2或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1]。
“双碳”目标是指在“碳达峰”之后,逐步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称为中国3060)。这既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各行业“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着力推进这一系统工程。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对本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给出了预计如下时间表[3]。
部分国家和地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3 “碳中和”术语发展历程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一词1997年出现于欧洲,由环保人士提出,受到各国政府重视,成为实际绿化行动。之后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4] 。
2006年,《新牛津美国词典》将“碳中和”评为年度词汇,获选主要原因在于它已经从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的一项概念,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支持,成为受到美国政府当局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5] 。
2007年1月2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在巴黎会议结束后发表的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报告中,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到4.5摄氏度,全球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到0.58米。还提到过去50年来的气候变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6] 。
2007版的《新牛津英语词典》中,“carbon neutral”这个词组被正式编入,意指通过植树等方式把CO2的排放总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2013年7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提出的航空业“2020年碳中和”方案浮出水面。该方案提出航空业三大承诺目标为:
2009—2020年,年均燃油效率提高1.5%;
202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不再增长;
2050年将排放量削减至2005年的一半。
该方案对各国各航空公司最实质的影响是要为2020年后超过排放指标的部分买单,交纳 “碳税”[6]。
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把升温控制在1.5度之内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领域展开快速和深远的改革[7] 。
2002年,南极洲一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的冰架脱落,并且在35天内融化消失;另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最新数据,格陵兰岛平均每年要融化掉221立方千米的冰原,是1996年融冰量的两倍[4]。
而已经过去的2020年和即将过去的2021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我们还有什么特殊感受?对,气候异常!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3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6月,北极圈内的一个西伯利亚小镇居然达到了38摄氏度的高温,是北极圈内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其实不只是北极,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大约1.2度,气温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2021年7月,更是发生了天方夜谭一样的极端现象——沙漠发洪水!而且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00多平方公里全部被淹,相当于50个西湖水域,淹没了中石化新疆轮台的油田,约50辆勘探车辆和3万套设备被淹。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平均每年的降水量都低于100毫米,最干旱的时候几乎全年都不下几滴雨,每年还要蒸发掉2500毫米的水量。以前这里下过暴雨,但从没有发过洪灾,那么导致这场洪水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答案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冰雪融化和暴雨一起给塔克拉玛干沙漠带来了洪水。
而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在平时热到在大街上扔一个鸡蛋都能直接被烤熟的喀麦隆,一天之内突然下起了暴雪,随之而来的是零下5度的气温和冰雹,穿着短袖的非洲人民一脸懵圈,因为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雪。暴雪让常年居住在炎热环境中的非洲人民完全吃不消,因为常年高温他们几乎没有准备棉被或者棉衣,农作物也无法正常生长,给当地造成经济损失。
2021年7月,同处于热带地区的巴西南部30多个城市 “喜迎降雪”,很多巴西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经历过这么冷的一天,一时间南里奥格兰德州南部地区40多个城市结冰,积雪最深的地方达到了1米。
明明都在说全球变暖,为什么赤道地区反而降温下雪,甚至下冰雹了呢?这可以概括为北半球气象异常的一个缩影,从全球的角度看,冰雹的出现是全球变暖的证明,而这些极端天气就是地球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很多人会想,全球平均气温仅上升1度,能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数千年来,地球的气候一直保持稳定。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地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维持气候的动态平衡,这也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地球生态系统内在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将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要知道,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这会导致像巴厘岛、马尔代夫这样海拔较低的海岛或沿海地区面积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岛上的居民将不得不迁往别处。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度,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接近墨西哥国土面积的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将变得极度紧张。还有研究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度,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所以,平均气温每上升1度,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此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减缓全球变暖做贡献,因为就算人类文明发展得再高级,地球的一次发烧就可能摧毁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
目前,减排CO2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CO2,人类所能做的是植树造林;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以减少一个行业的CO2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抵消量的计算单位是CO2当量吨数。一旦彻底消除CO2排放,我们就能进入净零碳社会[7]。
具体实施步骤是:
第1步:计算碳足迹,建立低碳体系。
碳足迹计算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搜集,以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数据信息。碳排放报告核查由第三方对盘查所得出的数据信息的担保陈述提供正式的书面声明[8]。
第2步:减少碳排放。
通过对企业排放源清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源及量,相应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因企业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8]。
第3步:实现碳中和。
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即交易的中和方式。碳中和的实现通常由买方(排放者)、卖方(减排者)和交易机构(中介)三方来共同完成[9]。
根据媒体报道,一些机构和个人在为实现“碳中和”付出实际行动,比如:
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斯科超市的商品上,甚至贴上显示“碳足迹”的标签,消费者可知该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中产生的CO2总量[10]。
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悉尼开始停电一小时,以此警醒世人,全球变暖已经是现实,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些什么。4月,英国的阿什顿·海斯这个拥有1000多人口的小村庄表示,15个月前,这里建成了英国第一个“碳中和”村[11]。
2009年3月9日,演员周迅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区亲善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倡导碳补偿活动见面会,并自掏腰包购买可抵消其2008年航空里程排放CO2所需要的238棵树苗[12]。8月5日,天平汽车保险公司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来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13]。11月17日,上海济丰完成我国首笔碳中和交易[14]。
那么,我们每个人日常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呢?主要数据如下[5]:
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克的CO2。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生产食物消耗的CO2与通过呼吸释放的CO2基本保持平衡。
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公里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CO2为2吨。发动机每燃烧1升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CO2为2.5千克。
而植物在白天吸收CO2,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CO2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千克的CO2。
电脑使用1年平均间接排放10.5千克的CO2。
用煤油作燃料的暖气一年排放的CO2为2400千克。使用天然气的暖气其CO2排放为1900千克,电暖气的排放则只有600千克。
洗衣机的间接CO2排放量年均7.75千克。
冰箱的间接CO2排放量年均6.3千克。
参考文献
[1] 碳交易研究所.“碳中和”必须知道的名词大科普![EB/OL].[2021-11-05]. (baidu.com).
[2] 林伯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未来五年如何发力?深度·看两会.[EB/OL].[2021-11-05].新华网.
[3] 世界各国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碳排放重要协议一览-三个皮匠报告文库(sgpjbg.com). [EB/OL].[2021-11-05]. (sgpjbg.com).
[4] 遏制全球变暖,你碳中和了吗?(sgpjbg.com).[EB/OL].[2021-11-05].新浪.
[5] 碳中和. [EB/OL].[2021-11-05].百度百科词条.
[6] 航空"碳中和"方案浮出水面 发展中国家为西方碳排放埋单.[EB/OL].[2021-11-05].国际在线.
[7] 欧盟计划到2050年达成零排放.[EB/OL].[2021-11-05].新华网.
[8] Carbon Neutrality/碳中和.[EB/OL].[2021-11-05].参考消息.
[9] 企业如何实现低碳管理?[EB/OL].[2021-11-05].中国碳交易网.
[10] 住绿色碳中和酒店 环保“补”碳游成潮流.[EB/OL].[2021-11-05].新浪.
[11]“碳中和”村带来绿色福音.[EB/OL].[2021-11-05].搜狐.
[12] 捐238棵树苗抵消飞行里程,周迅购买碳排量.[EB/OL].[2021-11-05].四川新闻网.
[13] 天平保险"签"动绿色出行新风尚.[EB/OL].[2021-11-05].中国经济网.
[14] 上海济丰完成我国首笔碳中和交易.[EB/OL].[2021-11-05].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