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广角

    “话语”的意义与阐释
  • 作者江久文(1967—),男,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20世纪西方文论。通信方式:jjiuwen@swjtu.edu.cn


    何谓“话语”?

    (一)话语的词典意义

    1. 汉语中“话语”的意义

    很多汉语词典并没有收录“话语”词条,说明其使用范围不够广。其实,“本世纪前,我国学界特别是新闻界很少使用话语这一概念。”[1]汉语词典对“话语”的解释倾向于描述其静态特征,即陈述或表达结果。比较典型的解释是:

    ①语义上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或思想的一句以上的话或书面上成段的文句。[2]506

    ②运用中的语言。[3]1125

    2. 英语中“discourse”的意义

    “话语”对应的英语单词是discourse。学术意义上的discourse在英语世界出现的历史也不长,加之其用法丰富,使用范围较广,“定义纷繁多样”[4]222,其外延与内涵很难简而化之。查阅比较权威的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5]527和《新英汉词典》[6]349,discourse大概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讨论、辩论;

    ②一段连贯的话、语段;

    ③篇章(文本)或交谈。 

    (二) 话语的语言学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Z. S. Harris)于1952年在《语言》(Language)上发表了《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标志着现代话语分析进入了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法国学者萨尔法蒂(Georges-Elia Sarfati)[7]7-8将语言学,特别是话语分析中的“话语”意义,进行了系统梳理,形成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与索绪尔“语言”和“言语”的二元结构相联系:话语与“言语”相通,是“语言”的现实应用,是为了实现交际意图而使用的完整而连贯的语言单位。二是与句子和文本的关系相联系:话语是句子组合的使用, 具体表现形式是语篇。三是与对话特征相联系:话语就是对话,是以言者和听者为前提的叙述过程,不是自言自语的叙述。四是与社会、文化语境相联系:话语是社会文化语境互动过程的产物,包含语言使用、思想传递和社会情景中的交际等多方面。五是相对于其语言学狭义的词义来说,可泛指所有的非语言符号系统。

    (三)话语的社会与意识形态意义

    福柯于1970年在法兰西学院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话语的秩序》,认为话语的制造或曰生产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和分配的[8]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这种权力通过外部排斥系统、内部控制程序、话语权限制条件三方面发生作用。综合福柯的观点,话语似可以定义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9]159

    总体上看,话语既体现为陈述与表达行为的动态特征,也体现为陈述与表达行为所产生的言语成果的静态特征。福柯赋予话语文化、政治、宗教、道德、权力的内涵,使其成为体制化、意识形态化的产物,从而使得话语的意义变得更加复杂。



    国内学界对“话语”的阐释

    (一)关于“话语”的阐释

    国内学界近年来对话语及话语分析的研究风生水起。进入21世纪来,话语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在CNKI对 “话语”进行关键词检索,仅北大核心和CSSCI收录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有1500余篇。关于“话语”的界定,国内学界尚未形成定论,有的甚至相互抵牾。同时,很多学者又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突破、扩延了话语的词典、语言学和社会学经典意义。试举3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①文化话语研究学者施旭认为:话语是特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人们运用语言及其他手段和渠道所进行的具有某种目的和效果的社会交往活动[10]4

    ②传播学学者刘建明认为:话语与语言有本质的区别,它虽然也表现为短语及其简要的句子,但突出体现为某种信念和立场的表达,“宣誓价值追求,凸显意识形态,实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以至整个社会的仪式性传播”[1]

    ③西方文论学者陈永国认为:话语就是一种言语或书写,它们构成了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构成了对经验的组织或再现,构成了用于再现经验及其交际语境的语码;话语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把信仰、价值和范畴或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强加给话语的参与者,而不给他们留有其他选择[4]

    (二)关于话语体系的阐释

    尽管国外学界基本上没有话语体系一说,因为话语本身就是有体系的表达,但国内学界关于话语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讨论,开展得如火如荼。关于话语体系的界定,也举三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①话语体系是一定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文化传统的综合表达[11]

    ②话语体系是人们在一定社会语境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形式,用以表达特定的思想立场和价值观念[12]

    ③话语体系是由字词、句式、信息载体或符号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13]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话语研究的浮华与话语理论的重构[J].新闻爱好者, 2018(9):4-9. 

    [2]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3]辞海(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陈永国.话语[C]//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PEARSALL J. 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27.

    [6]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7]萨尔法蒂. 话语分析基础知识[M].曲辰,译.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8]FOUCAULT M. The Order of the Discourse[C]// YOUNG R.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1:51-78. 

    [9]王治河. 福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0]施旭. 什么是话语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11]王莉. 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维度[N]. 光明日报,2017-09-25(11). 

    [12]岳亮.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三要素[N]. 学习时报, 2016-08-08(3). 

    [13]张国祚. 中国话语体系应如何打造[N].人民日报,2012-07-11(7).


  • 发布日期: 2022-11-08  浏览: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