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广角

    好文荐读 | 花卉术语变体与商业术语规范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方的链接,可获取该文PDF文件


    《花卉术语变体与商业术语规范》由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Iulaterm研究所的扎西桑珠、Mercè Lorente Casafont和徐颖丰撰写。3位作者均来自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Iulaterm研究所。Iulaterm 研究所(词典与技术)由Teresa Cabré1994 年创建,主要研究术语学、新词学、专业词典学、专业领域话语分析、语言变异和词汇变化、词典学(形态学、语义和句法)、语言技术、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目前,该研究小组由 21名博士研究人员、7名实习学者和另外 8名博士生组成。


    文章简介


    该文有3处创新:


    (1)基于交际术语理论,对商业领域术语规范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从对术语单位的描述性研究为起点,分析切花领域术语的实际交流需求,从而在最大程度保证术语交际性和自然性的同时,减小商业领域的交流障碍。


    (2)推动学科细分,将鲜切花行业作为独立领域进行研究和深挖,提供了一个术语研究的新方向:反思来自科学领域的标准化术语在其他领域实际使用出现的问题,从而寻求术语规范的新思路;


    (3)从双语种、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术语的对比研究,寻找共性和差异性。


    交际术语理论


    交际术语理论(Teoría Comunicativa de la Terminología, TCT)常常被用来和维斯特的通用术语理论(TGT)进行对比,其实我们更愿意定义交际术语理论是语言学、社会学、交际学、认知学等学科发展下术语学科的思考和进步。首先,与一般术语理论不同,交际术语理论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知识(或认知)理论或交际理论为依据,对术语在不同交际语境中的使用进行术语研究,该理论认为术语的不同用途取决于交际目的。


    近年来,维斯特的通用术语理论受到了许多术语学家的批评,尤其是批评其范围过于具体,目标过于理想化。在 Cabré 等人于 1998 年出版的著作中,通用术语理论在逻辑主义、普遍主义、静态主义、还原主义和理想主义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凸显。从认知角度看,通用术语理论坚持术语属于特定的科学领域,并通过打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术语从一般知识中分离出来。同时,通用术语理论强调术语与一般词语的区别,即术语仅限于在特定的具体语境中使用。然而人类的话语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在通用术语理论中,术语只被用于专业交流,忽视了术语作为自然语言一部分的固有特征,例如变体。


    此外,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乔姆斯基范式之外,近代语言学还出现了一些运动,它们基于语用学、文本语言学和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发展了一些替代或补充模式,对术语和专门交流的研究很有意义。与此同时,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方法得到深化,对于认知模型、概念、范畴化、隐喻的研究也对术语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交际术语理论除了基于术语单位的研究,还研究术语变体、专业领域中的术语、术语提取、术语与文本的关系、术语学的历时和对比研究、术语学与翻译学等以及术语相关产品如术语语料库开发、机器翻译等。


    研究背景


    随着进一步深入探究语言学的应用性,人们对语言政策和语言规范的反思与探究也似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语言层面的标准化工作反映了人们对无障碍交流的渴望。然而在专业学科的交流之中,术语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往往不能毫无障碍地满足人们对于精确度的需求,因此人们也一直寻求以标准化的术语去优化学科之间交流。语言层面的标准化工作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科学家们通过创造一种独立于实际语言的“科学术语”来确保交流的统一性,然而直到几十年前,由于专业知识还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术语的使用和传播仍然非常容易受到控制。但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学科之间不断分化,各个学科、行业涌现了大量新概念,“知识爆炸”的发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术语爆炸”,传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不仅对术语变化加以控制更加困难,术语编纂和描述也成为更加复杂的任务。


    维斯特理论因其理论范围狭小、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受到许多术语专家的审视和质疑。维斯特理论一方面追求世界范围内术语概念的统一,其工作的主要方面仅限于命名,加上极端重视术语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术语的语法特征, 否认术语作为语言单位可能出现的多种变体形式,从而否认了术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而应该表现出来的合理的交际特征。


    交际术语理论(TCT)与以往术语学研究的最大区别在于:以往术语学研究侧重术语的规定性,而交际术语理论则侧重术语的描写性,并认为术语学本质上是跨学科的,术语学的研究对象是术语,涉及语言学、认知学、符号学和交际学。而语言学、认知学和交际学也正是构成术语的三个层面。所以,交际术语理论被称为“可从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理论”。交际术语理论不否认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认为术语应当有标准化的表达形式,但不能以标准化来限定术语的使用,而且专业领域的对话不能抹杀术语作为自然语言在表达上的一部分多样性。同时Cabrè也强调了术语规范的目的是便于交流,而术语作为自然语言的组成部分跟其他语言单位一样不可避免自身变体的存在,因为术语变体可以满足交际目的和需求,场合变化同时也代表了更深层的意识结构。


    在术语规范方面,交际术语的理论框架中具有工业、科学和语言层次三种标准化类型。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贸易层面进行术语规范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类似鲜切花这类会对经济和生活都会产生影响的混合产业。


    文章理论框架


    该文以术语的自然性为基础,承认术语作为自然语言的组成部分其变体的不可避免性,采用了交际术语理论中的两大原则:术语变体原则和适用性原则。


    术语的变体不仅存在于不同专业领域,而且存在于同一领域用来满足不同交际需求的场合。术语单位也不单单属于一个专业领域,而是在一个专业领域的各种不同话语表现中被使用,并且术语会因为地缘差异、时间差异、社会差异、技术差异、功能差异甚至黑话问题产生变体。总的说来,专家们会通过最适合特定交际场合的体裁和文本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术语单位来表达和传递专业知识。因此,变体和充分性原则基于术语的自然性,同时又保证了术语的自然性。


    该文的研究方法基于交际术语理论的术语描述性研究,主要分以下几步:(1)筛选出纳入研究范围的概念;(2)从切花领域、植物学领域、中药领域以及一般词汇层面,多维度地深度挖掘这些概念的跨学科变体;(3)对北京的两家花市、成都一家花市进行实地调研,并调研了巴塞罗那鲜花市场;(4)收集数据,建立了切花术语库。



    谨此推荐。


    作者简介

    扎西桑珠(1994—),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翻译学硕士,现为庞培法布拉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IULA)在读博士生。资深自然系风格花艺师、花艺老师,研究方向为植物术语、术语变体与术语规范。通信方式:sangzhu.zhaxi@upf.edu。



    Mercè Lorente Casafont(1960—), 女,博士生导师,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IULA)所长,IULATERM研究小组组长,加泰罗尼亚语研究会成员,加泰罗尼亚语学院语言学部秘书,Terminàlia杂志主编。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术语学、短语学、词典学等。曾参与30多个研究项目并负责其中9个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50余篇,参写、参编10 余部著作和词典。通信方式:merce.lorente@upf.edu。


    徐颖丰(1982—),女,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翻译和语言科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联合博士生导师,中西翻译官方硕士学术导师,硕士论文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词汇学、专业领域翻译和外语教学 。发表学术文章数篇。编著《商务汉语900句(西班牙语版)》(2013)。译著《额尔古纳河右岸(西班牙语版)》(2014)。

    通信方式:yingfeng.xu@upf.edu。


    阅读原文

    /attached/file/20240520/20240520113958_12.pdf


  • 发布日期: 2024-05-20  浏览: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