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溯源 • 上一篇    

一词之立 费三百载——logic定名评述过眼录

杨全红   

  1. 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2006-03-15

300s Years Be Taken for Establishing a Term-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Logic”

Yang Quanhong   

  • Published:2006-03-15

摘要: 严复曾叹:“一名之立,旬月踯躅!”译名之难,由此可见。不过,译名难,定名亦不易。以西人所云logic一语为例,据说至清末,其在我国即有50种译名之多。一个术语在一个国家之译名竟达半百,其混乱是怎么也难免的了。为规范和统一该术语,我国学人一直在努力,商榷和争鸣即时有所闻,据称民国初年报刊上还因此上演过一段“文斗”呢。该词之“逻辑”译名最终为国人接受已是二十世纪下半叶。难怪有人要说:“一词之立,费三百载”!
笔者对词语之翻译殊感兴趣,平日学习中发现,国内学人对logic一词及其传译实在情有独钟,不仅过去难以割舍,今亦念念不忘。在有关文献中,不仅有剖析logic之含义者,更有谈其翻译方法,论其翻译过程和评其译文优劣者,用成果丰盈形容之实不为过。今且将平日所作有关笔记借《科技术语研究》一隅刊出,供有兴趣的读者品读与玩味,当然,如拙文还能引来读者诸君之添补甚或分析,那更是美事一桩。
王克非(以下言论的作者,下同)
“逻辑初至我国,译曰‘辨学’,继从东籍,改称‘论理’;侯官严氏陋之,复立‘名学’。”(章士钊语)严复译这种词特别慎重,细考其源,必求译名与原词之深度、广度相符,故选用我国古代表概念的重要逻辑名词‘名’来译logic。(《论严复<天演论>的翻译》,《中国翻译》1992年3期。页8)
陈福康
他(章士钊)以为“以义译名”(意译)常常不能吻合原意。他举的例子便是logic(逻辑),当时或义译为“名学”,或义译为“论理学”,而后者已被严复在《名学浅说》中斥为浅陋。章氏认为“名学”一译,“足尽亚里士多德之‘逻辑’,未能尽倍根以后之‘逻辑’也”。……章氏从英国回国后,1912年初起为《民立报》撰写社论。……尤其是在4月18日发表的《论逻辑》、同月21日发表的《释逻辑》等文中,他再次提出日本人将logic译作“论理学”,严复译作“名学”,还有人译作“辨学”,均未能恰当地表达原词的意义,倒不如严复曾提到但又被他抛置的音译“逻辑”。(《章士钊<论翻译名义>等》,《中国翻译》1992年3期。页52)
1914年2月15日天津《庸言》杂志发表了胡以鲁的长文《论译名》后,章氏(即章士钊——引者)才在同年5月10日主编的《甲寅》杂志创刊号上,以“秋桐”笔名再次发表专文《译名》,论述自己的见解。……胡氏提出,宜由专家讨论抉择,复由政府审定而颁行之。章氏认为:“此浅近习语,法诚可通;若奥文深义,岂有强迫?愚吐弃‘名学’而取‘逻辑’者也,决不能以政府所颁,号为斯物,而鄙著即盲以从之。且政府亦决无其力,强吾必从。”……他在该文所附“注释”中,还阐述了译者在译名问题上应取的正确态度:“近来文人通病,每不肯沿用他人已定之名;愚则颇戒之。‘名学’之名,创于侯官严氏,愚不用之,非以其为严氏所创,乃以其名未安也。故‘逻辑’二字,亦严氏始用之,愚即沿而不改,是即音译可免争端之证。”在同期《甲寅》的“通信栏”里,章氏还发表了读者吴宗穀的《逻辑》,并加了长篇按语。……逾一月,在《甲寅》第二期上,章氏又发表读者吴市来稿《逻辑》,赞同章氏见解,并提到“我国翻译事业,首推佛典,而考《翻译名义集》,则有‘五不翻’之例。……‘逻辑’一语,兼跨‘多含’、‘此方无’、‘尊重’三例之域。”其实,章氏有关音译的理论,正是远绍玄奘“五不翻”之论的。(《章士钊<论翻译名义>等》,《中国翻译》1992年3期。页53~54)
傅季重
明朝李之藻同傅汎济合译并于1631年刊行的《名理探》,为西方逻辑的第一中译本,以“名理”译logic。明末来华之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向中国读者介绍亚里士多德的logic时,将其译为“辨学”(亦谓“辩学”,见于《辨学遗迹》)。清道光四年(1824),乐学溪堂刊行的佚名译《名学类通》中,则将logic译作“名学”。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1900),严复在作名学讲演时开始使用“逻辑”一词,并着手翻译《穆勒名学》。他既首创“逻辑”这一音译名,又不摈弃意译的“名学”,因为他认为在中国只有“名”这个词才与西方的logic含义相近。1902年在《穆勒名学》的按语中,严氏说:“逻辑最初译本为固陋所及见者,有明季之《名理探》,乃李之藻所译,近日税务司译有《辩学启蒙》。曰探、曰辩,皆不足与本学之深广相副。必求其近,姑以名学译之。”(见:胡晓翔,《浅议译名的是非及翻译的标准》,《上海科技翻译》1996年3期。页45)
许崇信
翻译史告诉人们,在本族语文化中寻求外来文化的对应物、往往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以古代今、以偏概全、甚至以己度人的消息后果,读者容易因而产生错觉,被误导入歧途。历史上有许多实例说明这类不惬人意的情况,例如:“logic”一词早期之所以译为“名学”,无非想借助于中国古典哲学有关“名”与“实”的探讨,让读者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在两种文化中找到“相当”或“相对应”的东西,这当然有所助益,对加深理解有积极意义。可是,当代翻译并没有采用这个译名,原因是译成“名学”之后,必然会联想起战国时期那段名实之争的历史及其具体内容,这和当代逻辑学所研究的对象,当然无法划上等号。(见: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页47~48)
陈原
借词从音译转化到意译,这是看得出来的一种趋势;同这种趋势相反的现象也有,例如“逻辑”(logic的音译借词),原先有作“名学”的,后来也意译为“论理学”,但是都不流行,让位于纯粹的音译“逻辑”两字。还派生出“形式逻辑”(“形式”是意译),“辩正逻辑”(“辩正”是意译)这样的术语。(《语言与社会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页69~70)
姚红
培根在随笔《谈读书》一文中有这么一句:“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ry witty;mathematics subt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ity grav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钱歌川的译文是“历史使人聪明;诗人使人遐想;数学使人精细;格致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严;理则和修辞使人能够争论”。……钱氏的译文……但也有一些不足,如“logic”译为“理则”,似已不大通行,而“poetry”译成“诗人”也似不妥。(见: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页231)
周有光
logic,严复按意义翻译为“名学”,日本按意义翻译为“论理学”。后来,中国改按声音翻译为“逻辑学”;这个译名译得不好,如果望文生义,可能误认为“巡逻之学”(“逻”字可否改为“罗”)。可是,名词是符号,用惯了也就无所谓好坏了。译名一般是先有“音译”,后有“意译”,“逻辑”先有“意译”而后有“音译”,是例外。(《语文闲谈》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页87)
章士钊
今吾学子,似惧审逻辑为一学科矣;其名胡取,尚无定论!然则足下所谓“一学成科之始,学者为之授名;后其学递衍递变,名则循而不易”。以译事论:音译诚将有然,义译似未易语是。(《答容挺公论译名》,见:陈建生,《英语词汇研究史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页22)
论理学从西文逻辑得名,日人所译称也。窃谓其称不当……吾国之译斯名,有曰名学,曰辩学,亦俱不叶。二者相衡,愚已辩犹较宜……侯官严氏译《穆勒名学》,谓名字所函,奥衍精博,与逻辑差相若……前请教育部设名词馆,王静庵氏国维欲定逻辑为辩学。时严氏已不自缚奥衍精博之说,谓:“此科所包至广,吾国先秦所有,虽不足以抵其全,然实此科之首事;若云广狭不称,则辩与论理俱不称也。”(此数语,吾从名辞馆草稿得之,今不知藏何处)……(《逻辑指要》,1961年三联书店修改本,页2。见:孙应祥、皮后锋,《<严复集>补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页100)
逻辑称辩学者,始于前清税务司所译《辩学启蒙》,而字作辨,不作辩。其实辩即辨本字,二者无甚择别。明末李之藻译葡萄牙人傅泛际书半部,号《名理探》……马相伯讲授逻辑,以致知二字牒之,未定专称;所撰《致知浅说》小小册子……逻辑史之见于此土,可言者寥落如此。逮侯官严氏大张名学,同时盛称逻各斯logos,谓:“精而微言,则吾生最贵之一物……此如佛氏所举之阿德门,基督教所称之灵魂,老子所谓道,孟子所谓性,皆此物也。故逻各斯名义,最名奥衍。而本学之所以称逻辑者,以如培根言,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明其为体之尊,为用之广,则变逻各斯为逻辑而名之。”(原注:见《穆勒名学》)寻严氏所持阿德门、灵魂、道、性之说,微嫌混沌,不易执持;至其称说逻各斯及逻辑本谊,不中不远。惟国人震于名学之号,不言逻辑,东译入而本义益晦。吾于三十年前,勤勤唱道,自后亦锲而不舍,今日始成为学者公认之名。或谓吾实创之,则严氏之美,吾何敢掠。(《逻辑指要》,1961年三联书店修改本,页1~4。见:孙应祥、皮后锋,《<严复集>补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页100)
容挺公
记者足下:顷读贵志《译名》一首,《逻辑》二首;音译之说,敬闻命矣。如“依康老蜜”,如“逻辑”,……学名术语,兼示其例。……‘逻辑’及‘依康老蜜’二语,倘指科学,用作学名,则愚颇以音译为不适。(《致甲寅记者论译名》,见:陈建生,《英语词汇研究史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页22)
王彬彬
就是严复,也有过音译西方术语的成功尝试,如将“logic”音译成“逻辑”,据说便出自严复之手。“逻辑”二字,在音、形、义三方面都选择得绝妙,所以能站住脚。对“logic”,日本也有意译和音译两种译法,意译作“论理”,但后来还是音译更流行……在日本,“逻辑”一词,是中、日、西三种文化的混血儿,即中国的字,日本的音,西方的意。(见:林大中,《九十年代文存》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页219)
陈鸿儒
在《穆勒名学》头条按语中,严复说明其译“logic”为“名学”理由在于,“盖中文惟‘名’字所涵,其奥衍精博与逻各斯字差相若,而学问思辨皆所以求诚、正名之事,不得舍全而用其偏也”,“必求其近,姑以名学称之”。这实际上是想引导当时的人们联想到从而发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中国古代名辩之学。但是,这只是对中国古代有逻辑学的暗示。到译述《名学浅说》时,严复对中国古代有逻辑学作出了明确的、科学的论证。这个论证是从论辩和逻辑之间关系的角度作出的:“夫名学为术,吾国秦前,必已有之,不然,则所谓坚白同异、短长捭阖之学说,未由立也。孟子七篇,虽间有不坚可破之谈,顾其自谓知言,自白好辩,吾知其于此事深矣。至于战国说士,脱非老于此学,将必无以售其技。盖惟精于名学者,能为明辨以晰;亦惟精于名学者,乃知所以顺非而泽也。”(见:习近平,《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页55~56)
钱玄同
若严先生者。不特能以周秦诸子之文章。达西人发明之新理。且能以中国古训。补西说之未备。如论理学译为名学。不特可证西人论理。即公孙龙惠施之术。且名教名分名节之义。非西人论理学所有。译以名学。则诸意皆备矣。(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页203)
刘半农
西洋的logic与中国的“名学”与印度的“因明学”:这三种学问,性质虽然相似,而范围的大小,与其精神特点,各有不同之处。所以印度人既不把logic攫为己有,说它是原有的“因明学”。严先生(严复)译“名学”二字,已犯了“削趾适屦”的毛病;先生又把“名教,名分,名节”一箍脑儿拉了进去,岂非西洋所有一种纯粹学问,一到中国便变了本《万宝全书》,变了个大垃圾桶么?……以“逻辑”译“logic”也完全是取的音,因为“逻”字决不能赅括“演绎法”,“辑”字也决不能赅括“归纳法”;而且既要译义,决不能把这两个连接不上的字放在一起。(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页204~205)
周振鹤
中国学术的发展过程中缺少“逻辑”这样的西方哲学的概念,致该概念引入中国以后其定名花了三百多年时间。在明末,耶稣会士依拉丁语译作“落日伽”(logica),但译名难以见字生义,人们接受起来自然困难。后来传教士想,中国之“道”、“理”等概念似与哲学逻辑有相通之处,遂将其意译为“道”、“理”。然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以及朱子之理学等与西方逻辑的判断推理过程并非一回事,所以,此种译名实在牵强附会。再后来,又有人想到,先秦诸子中的名学与逻辑推理很相像,公孙龙之“白马非马”的诡辩,也是一种推理。至晚清,严复将逻辑学译作了“名学”。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向来对音译表示迟疑,严复之翻译实践亦不例外,他虽也将logic的音译定为“逻辑”二字,但自己却弃之而用意译的“名学”。由于西文的逻辑与中国的名学内涵也不尽相同,故而日本人又将逻辑学译为“论理学”。据统计,到清末为止,逻辑的译名林林总总,计有近五十种,不过,没有一种占压倒多数。民国初年,章士钊力主使用音译的逻辑一词,但不易为人接受,后在报上激烈争吵一番之后,该译名逐渐为人认可,但翻翻二三十年代的英汉词典,其中不少仍以“论理学”和“名学”对译logic,直到五十年代,“论理学”一语仍有人用作书名。最后到20世纪下半叶,“逻辑”二字才得以最终“取胜”,这可真是“一名之立,费三百载”。(见:张隆溪等,《智术无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页161~162)
章太炎
愚吐弃名学而取逻辑者也,决不能以政府所颁,号为斯物,而鄙著即盲以从之,且政府亦决无其力,所吾必从。(见:林行止,《闲在心上》,上海三联书店,2003。页162~163)
近来文人通病,每不肯沿用他人已定之名,愚则颇自戒之,名学之名,创于侯官严氏,愚不用之,非以其为严氏所创,乃以其名未安也;故逻辑二字,亦严氏始用之,愚即沿而不改,是即音译可免争端之证。(见:林行止,《闲在心上》,上海三联书店,2003。页162)
刘大椿、吴向红
所谓名理,即“络日伽”(logic),出自亚里士多德“引人开通明悟,辨是与非,辟者迷谬,以归一真”的工作。(《新学苦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页14)
王力
英语logic这一个词,最初由严复译为“名学”(中国古代所谓“名家”是研究逻辑的),后来一般人没有采用严译,而采用日译“论理学”;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一度改称为“理则学”。现在一般只用音译的“逻辑”。(《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页608)
王秉钦
logic一词,初至我国,译曰“辩学”,继从东籍,改称“论理”,严复又译作“名学”,今言“逻辑”(音译),“辩,名,论三名,抛之吾国学界”。译名混乱之危害,可见一斑。第一个提出讨论这个问题的是章士钊先生,他在《民立报》、《甲寅杂志》(应更为《甲寅》杂志——作者)上发表意见,主张音译,“夫以音定名之利,非音能概括涵义之谓;乃其名不滥,学者便于作界之谓。”而“义译之第一障害,即在定名之事,混于作界”。(《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页28)
译界先贤胡以鲁先生就译名之统一讲过这么一句话:“宜由各科专家集为学会,讨论抉择,折中于国语国文之士,复由政府审定而颁行之。”(《论译名》)幸甚,我国今日译名之统一工作正是循此而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有了推动该项工作的学术刊物——《科技术语研究》,相信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一定能将这项既艰巨也光荣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