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Prion是美国科学家S.B.Pruisiner于1982年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它描述的是一类可使哺乳动物致病的病原物,其特点是:(1)它是蛋白质,不含有核酸,因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病毒;(2)它只是一种构象发生改变的异常蛋白质,在人、牛、羊等哺乳动物体内都存在与之相应的正常蛋白质。
要把prion译成中文,先应正确译出prion相应的正常蛋白质的中文名称。与其相应的正常蛋白质英文称为prion protein,简称PrPC,是一个33~35kDa大小的膜蛋白,其构象富含α螺旋,但没有β折叠。我认为prion protein译为“朊蛋白”较为妥当,其他译法均有复杂之嫌。而prion实际上只是prion protein的构象发生了一些变化,多了一些β折叠,使得构象变化后的蛋白易于聚集,使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病变。根据prion protein的译法,我觉得prion直接译成“朊”最为妥当。“朊病毒”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prion跟其他病毒一样具有病毒的特性。另外,“蛋白感染(侵染)因子(粒子)”等都不甚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