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卷首语 • 上一篇    下一篇

为钟南山更名“非典”叫好

  

  • 出版日期:2004-03-15 发布日期:2004-03-15

“Feidian(a Chinese Expression for SARS)”Ought to Be Modified to Be More Scientific—Jumping at Mr.Zhong Nanshan's Suggestion

  • Online:2004-03-15 Published:2004-03-15

摘要: 2002年底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发生了一种突发性的危害极大的新型肺炎,其紧急性、未知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人们来不及研究,为其确定一个准确的名称,致使前后有十几种叫法(或意见),例如“原因不明肺炎”、“非典型肺炎”、“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病因不明肺炎”、“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等等。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也有多种称谓,例如“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其中SARS在国内外华文媒体按音译有“萨斯”、“沙司”、“沙士”、“沙斯”、“沙示”等多种用法。经过一年使用中选择,目前国内媒体流行的叫法为“非典”,而医学界很多专家直接用SARS。这两个名词的共同特点是简洁、上口,很快通过各种媒体流行开来。但是绝大多数专业内外人士都普遍认为“非典”不准确、不科学,SARS也有缺点。本刊曾于2003年第2期组织16位专家讨论SARS的命名。大家一致认为不应叫“非典”。多数专家认为暂时用SARS、萨斯[病],也有专家建议学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但一直没有确定规范性的命名。
这一问题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由政协委员钟南山院士提出,在医卫界委员的热烈支持下,钟院士当即写了紧急提案。一个疾病命名的问题在国家最高层会议上受到政协委员和科学家们的重视,并作为紧急提案提交,我们为此叫好。
科技名词在科研、教学以及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准确、不科学的名词会影响人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会给教学、科研和交流带来障碍。钟南山等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有关部门应尽早确定公布SARS的汉语规范名。
本刊编辑部
相关链接:钟南山称“非典”提法不科学(本刊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