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请梅里亚姆—韦伯斯特(Merriam-Webster)辞典的出版人约翰·莫尔斯说出一个最具20世纪末特色的词语,他脱口而出:Internet(因特网)。
他说:“再没有哪一个词语能如此之快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或是拥有这么大的影响。”
莫尔斯认为,因特网一词迅速进入美国的词汇并衍生出许多新词(如网民、聊天室、主页),因此它代表了社会史上的一个时期。
显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因特网一词已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词汇。
莫尔斯说:“我们最初是在1994年开始发现这个词被多次引用,到1998年它就被收入了辞典。这令人震惊。”他说,还从来没有哪一个新词能以如此快的速度被广泛接受。
就在20世纪之前,另一种通信形式迅速融入了人们的语言中。在1888年出版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大学生辞典中,最热门的新词是“telephone(电话)”。
莫尔斯说:“电话就像今天的因特网,在当年给社会带来了巨变,改变了人们进行商务及交际活动的方式。”电话一词是一个不容易仿效的语言行为。它衍生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新词和习语——如忙音、错号、语音邮件、移动电话等。电话还让美国人有了一个标准的问候语:Hello。
因特网也在衍生自己的词语,其中一部分是从旧有的科技词汇中借用过来并赋予了新义的,如书签、地址、拷贝和浏览器。
莫尔斯说:“词语就是这样演变的。通过使用更为贴切的比喻,让概念更易理解,这是人的天性。”
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杰克逊维尔的麦克默里学院的教授艾伦·梅特卡夫帮助美国方言学会汇编出了2000年新词目录。他说因特网这个词是最能体现20世纪末特色的词语之一。但是他还倾向于另一个选择:以字母e作前缀的词语,如e-mail(电子邮件)或e-commerce(电子商务)等。
按梅里亚姆—韦伯斯特辞典的选词标准,某个新词只要被大众出版物反复使用,就能在辞典中占有一席之地。该辞典的编纂人员要把日常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阅读报纸、杂志上,如今还要阅读因特网等网络出版物。他们浏览从《体育画刊》杂志到《华尔街日报》到《连线新闻》的所有出版物,寻找值得采用的新词。每个新词和习语,连同表明其用法的出版物一起被输进一个电子数据库。一条新词在收入辞典之前,编纂者必须收集到足量的例句来证明它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接受。
莫尔斯说:“人们一直在改变和更新语言,这就是语言总是如此鲜活的原因之所在。人类从不会落入传统的窠臼。”
(摘编自2000.3.9《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