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 •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对照研讨进展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发布日期:2005-09-15
  • 通讯作者: 宋大祥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Published:2005-09-15

摘要: 我国动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于1986年即已开始筹划,起步时间虽不算晚,但由于动物学名词审定小组所依附的中国动物学会本身经费紧缺,更因动物学名词涉及的学科广泛,参加的专家又多,不能不影响到编纂的进度。这项工作前后费时近十年,直到1995年才得以完成。1996年《动物学名词》出版,共收词6709条。
由于考虑到此后还有新词的补充、名词的释义和两岸动物学名词的对照等工作要做,尤其在生物学的领域,另有一项“名称(分类单元)”的审定十分重要,亦有待我们去完成,所以在中国动物学会历次换届时,这一“名词审定小组”一直保留了下来。在此期间,我们确实也曾多次考虑过要开展上述几方面的工作,但终因得不到必要的经费支持,以及专家们本身工作繁忙而拖延了下来。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动物学工作者愈来愈感觉到,随着两岸动物学界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由于名词的差异所带来的不便日益突显。双方一致认为,经费虽有困难,还是应该去努力筹集,尽快共同编著出版《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对照本)。经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和台湾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有关领导和两地专家协商,得到了一致的支持,并确定在2003年启动此项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很快组织了“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大陆的16位专家和台湾的14位专家组成,以笔者(中国动物学会名词审定组组长)和周延鑫教授(台湾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科学月刊社董事长)分别为大陆和台湾方面的召集人。
2003年9月23~30日,在北京召开了海峡两岸动物学名词对照的第一次研讨会,共有大陆的21位专家和台湾的8位专家参加。会议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6年公布的《动物学名词》为蓝本,首先就对照本的收词、增词和词条审定的原则进行了讨论。原先该书的内容包括7个分支学科,为了专家分组的方便,我们把这7个学科按内容归并为三大片。与会专家依此相应分为以下三组:(1)动物生态学组,(2)动物组织和动物胚胎学组,(3)普通动物学、动物分类学、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组。在各自组内,两岸专家分别对该书中的原有词条和专家们补充提供的词条逐一进行讨论。有许多词条在讨论时很快达成共识而予以统一。对一时难以确定的部分词条,大家认为还需要在会后征求更广范围的专家的意见,决定留待下次研讨会予以确定。通过这次会议的充分交流,为下一步名词的对照和统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会后约一年时间的分头对名词的整理和协商的工作,于2004年10月12~17日在台北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大陆的专家12人和台湾各科研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和代表50余人。会议分组对前述的动物学分支学科名词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并获得建设性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和台北的两次研讨会上,两岸动物学专家都能从科学的态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就两岸不一致的名词认真交换意见,本着尊重习惯、择优选用、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原则,使得一些名词达到了统一,对部分约定俗成的名词暂时各自保留,对一些学术上存在争议的名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使认识接近。同样地,由于动物科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与上次会议一样,难免仍有少部分名词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的,大家表示各自在会后分别召集有关专家再讨论,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可以说,两次会议都是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互相学习,达到了促进交流和加深理解的目的,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果。
第二次研讨会后,又经过为时半年多的后续工作,终于在2005年7月形成了对照本的定稿,对稿样进行最后的审改后准备付梓。本书的出版表明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终于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今后继续深入一步做好两岸名词的对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动物学名词对照工作所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应该说与其他学科没有多大区别,有一些在前面也已约略地提及,没有必要再一一叙述。在此,我们仅补充说明几点如下:
1.因作为蓝本的《动物学名词》是公布的一系列审定词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有较严格的学科界限,收词的范围必然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在对照本中就可不必受太多的限制,何况时间过去了十年,学科的发展很快,新词增加很多。如在对照本中完全照搬,于读者不利,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对照本中增补一些词条。例如,“昆虫”一词,原先我们把它归入昆虫学的范畴而未予收录;“线粒体DNA”、“比对”和“自展法”等,是近年来才在动物学中常出现的词。现在对照本中适当收录了一些,相信是有必要的。
2.对照本中对少数词条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变动。例如,原来“栉水母动物”一条在附注中注解为“又称‘栉板动物’”,专家现在的意见认为称呼“栉板动物”更为恰当;甲壳动物附肢的基部两节,两岸专家都认为还是分别称为“底节”和“基节”较能为大家接受,这些经过认真讨论后作了改动。另如,节肢动物中的“角质层”,为与植物学中一词加以区别,这次改称为“角皮”。
3.有不少词在讨论中一方的专家认为对方的叫法更恰当些,但自己一方已经用习惯或早已公布,不便再作大的变动。就将原来的审定词在对照本中仍予以保留,但同时写上对方所用名词,表示也可予以采纳使用。如“photophile”,大陆原名“适光性”,而台湾地区名“嗜光性”。考虑到原文中后缀的含义与“嗜好”很接近,这两种称呼并无原则的区别,现在我们列为“适光性,嗜光性”。反之,台湾方面采用大陆的称呼,或附上大陆的用名也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4.动物学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是由于动物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多样性,造成在动物学尤其是无脊椎动物学中,与同一中文或英文单词相对应的,在不同的类群中常常有不同的英文或中文称呼。这或是属于约定俗成的不同称呼,或是确实代表不同的结构。像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予以保留。这样,在对照本中你会看到,与一个词条相对应的,会出现另一种文字的多个词条。为使读者不致误解,我们在有的词条后以圆括号写明该词条是在什么类群中使用,以示区分。
5.动物学中“名称”虽然也应该有审定的问题,但由于此项工作似乎未列入名词委的工作日程,所以我们一直亦未进行。既然要解决对照或统一,名称的对照其实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动物的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一一开列。但我们考虑为便于两岸交流,至少对于重要的分类阶元(界、门、纲,及重要的目、科)以及一些两岸均有分布的重要经济种类(种名)出版一个名称的对照本仍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我们在会上讨论时曾经计划做这件工作,想以一个书末附录的形式,列出种名的对照。会后也花大力气列出了一个初步名单,但终因时间较紧而不得不放弃。如有可能留待以后进行。台湾方面建议海峡两岸可以考虑再举办一次“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名词对照学术研讨会”来完成此工作。
6.通过这次海峡两岸专家的深入研讨,使极大部分名词得到了统一,其余部分有了可靠的对照。在讨论过程中,使某些名词的用法更为准确,还发现并改正了原来一些错误,收益是很大的。同时在互访的过程中,参观了博物馆、大学和研究结构,进行学术交流和互相赠送学术专著,其收获和意义实已远远超出原先的想象。顺便说一下,台湾方面的专家还希望有关材料能在有关网上使用,使更多的动物学工作者受益。
对照本的出版是值得庆幸的一件好事,但我们感到遗憾的是此书收录的名词尚不足,应补充更多的名词使之完善。当然,就本书已提供的词条而言,难免尚有不妥之处,今后还需要听取海峡两岸更多的动物学界同人的意见。实际上,对极个别的词条在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内部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见解,我们在作决定时可能有取舍不当之处,也有待今后的验证。同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随着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名词会不断涌现,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如何在新名词一出现时,及早达成共识,既能使新拟的中文名更合理科学,又免去了以后的许多不便。
最后,除了感谢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外,还必须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台湾科学出版社事业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在工作过程中,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等单位给予大力的支持,谨此致以深切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