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溯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癌”字探源

黄河清   

  1. 浙江省绍兴市广电中心 绍兴 312000
  • 出版日期:2002-03-15 发布日期:2002-03-15

Exploring the Origin of“癌”

Huang Heqing   

  • Online:2002-03-15 Published:2002-03-15

摘要: 编者的话
目前汉语科技术语约有上千万条,它们是历代众多学者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组成部分。几千年以来,这些术语作为科技知识的载体,在促进全民族的科技交流、知识创新以及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术语被一代代流传沿用,有的术语经历多次锤炼、修正后更加科学和完善。研究有关术语的发生、发展及沿革,是汉语术语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为此本刊特开辟了新栏目“溯源”,希望能把这些术语的来龙去脉聚集记载下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因为有许多在这项创新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有造诣的学者已经过世。
“溯源”是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栏目,内容包括记载词、人、物、事等等。希望各位学者,包括自己创造了某些术语的学者,把有关工作记载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王立达[1]说,“癌”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王说曾为一些学者所继承,如胡新化[2]等。然而,据黄金贵[3]、何华珍[4]考证,“癌”字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1170年)。《卫济宝书》是一本外科专著。其中卷七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且附有图示。当时的“癌”是指什么呢?曰:“癌疾初发者,却无头绪,只是肉热痛,过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肿,渐不疼痛,迤逦软熟紫赤色,只是不破。宜下大车螯散取之,然后服排浓败毒托里内外补等散,破后用麝香膏贴之,五积丸散疏风和气,次服余药。”“癌”作为中医的“五发”之一,表示痈疽之属,这与现代意义的“癌”不能同日而语。
“癌”字开始具有现代意义,最早是在1792年日本大槻玄泽的《疡医新书》。在该书中“癌肿”用来翻译荷兰语kanker[5]。19世纪中期,日本的一些英日词典又将“癌”与英语cancer联系了起来。据史有为[6]考证,1857或1862年屈达之助编的《英和对译袖珍辞书》中,即用“癌肿”来对译cancer。
同是在19世纪中期,在中国却是另一种情形:cancer不是用“癌”来指称,而是用了“痈”、“痈疽”这类名称。1857年,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西医略论》:“直肠痈生在肛门上一二寸间,此证不多见,亦无治法。”[7]“直肠痈”,即直肠癌。 在《西医略论》书后所附英汉对照目录中又有:“Cancer,痈疽论”[7]。“痈”、“痈疽”原为中医术语,合信也说:“痈疽论,此借用中土之名以立说。惟乳痈与中土所论同,余则异。”[7]
那么,在什么时候中国开始用“癌”字来表示cancer呢?《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癌”字条下所列的书证均选自鲁迅写于1925年的一封信。史有为说:“大概到了20世纪20年代或其前后,中国才确定使用‘癌’对译cancer,例如1923年《英汉双解韦氏大辞典》即以‘癌,毒癌’来注释cancer。”[8]鲁迅的例证及史有为的说法,都偏晚了一些。
汉语中用“癌”字来指cancer是有一段过程的。1908年,吕珮芬在《东瀛参观学校记》中,曾借用当时的日语词“癌肿”来指cancer:“有牛马病象,如牛肾石、膀胱结石、肾脏结石及马胃之癌肿、马足之纤维肿、马股侧之脂肪肿之属。”[9]
后来由于日本将“癌肿”简称为“癌”,对此中国也受到了影响。据史有为考证,1915年,松井简治在《大日本国语辞典》已说,“癌”为“癌肿”之略[6]。在此后的第三年,即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了一本由孔庆莱、吴德亮等人编写的《植物学大辞典》。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过日本的一些同类工具书(如《日本理科大学植物标品目录》),并且还采用了一些日本译名(见该书“凡例”)。在这本辞典中,收有“白屈菜”条:“此植物有毒,惟其地下部可用为治胃癌之药。”白屈菜根是一种中草药,它破瘀消肿,止血止痛,可医治消化性溃疡病,对胃癌也有一定的疗效[10]
同样都是指胃癌,1908年,吕珮芬称“马胃之癌肿”,但到了1918年,《植物学大辞典》便简称为“胃癌”了,“癌肿”已缩略成“癌”。这种变化显然是受了日本的影响。
此外,关于“癌”字的读音也是值得一提的。“癌”本来读yán。李荣[11]说:“一九六一年,《新华字典》大修。编者考虑到‘癌症’(cancer)跟‘炎症’(inflammation)最好有个区别,就参考某些方言‘岩’读如‘崖’,就是ngai一类的音,北京语音没有ng声母(除非是连读或ng自成音节),就推荐‘癌’读ái。”但史有为[12]说:“‘癌’字在民间很早就读‘白’了。据笔者回忆,上海地区在50年代时大部分人在说普通话时都不由自主地读成ái,笔者那时也是如此。”陈原[13]也说:“五十年代把‘癌’字改读ái,‘胃ái’就是‘胃癌’,大症;‘胃yán’却是‘胃炎’,小病。胃炎、肺炎、肠炎的炎,都按原来读法,读yán,而将胃癌、肺癌、肠癌的癌,改读ái,以示区别。”因此,史有为[12]说:“1961年《新华字典》秉持约定俗成以及同音区分的原则,始改其音,确实是顺乎自然的善举。但绝非简单的‘推荐’,而是先有现实,其后再加以确认的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曾得到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资助,谨此深表谢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