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术语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术语学之父——欧根·维斯特

邱碧华 译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北京 100717
  • 出版日期:2001-09-15 发布日期:2001-09-15

The Father of Terminology—Eugen Wüster

Translated by Qiu Bihua   

  • Online:2001-09-15 Published:2001-09-15

摘要: “标准化工作将把人们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把人们从对人类智能的滥用中解放出来”。
——欧根·维斯特的预言
虽然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从未真正引用过“Terminology”(术语学或术语)这个词,但是,是他最早开始系统研究术语问题的。他将其研究成果以《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为题,整理成一部书于1931年出版。这部书的出版推动了全世界的术语活动,并为协调奥地利国内和跨国的术语工作制定了规则和指南。
维斯特为术语学所作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对全世界范围内所开展的术语工作进行了协调,此项工作以在维也纳成立Infoterm(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为发展顶峰。Infoterm的工作是维斯特在奥地利维瑟尔堡(Wieselburg)术语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在此地维斯特有其私人研究中心。
维斯特还积极投身于许多与应用语言学有关的奥地利国内和国际的活动。这些活动以下会慢慢提到。
欧根·维斯特生平
欧根·维斯特于1898年10月3日,出生于维瑟尔堡(下奥地利州的一个小城镇)。他的父亲是一位企业家,其母亲是维瑟尔堡一个著名啤酒酿造家族的后代。
1918年离开中学以后,维斯特去了柏林,在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高等技术学校学习电工学,1927年他在该校获得工程师毕业文凭。1931年他获得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同一年,他回到奥地利,效力于他的家族公司,成为他父亲的合伙人。1951年他成为其家族公司唯一的业主。除了经营家族公司(他一直经营到逝世)之外,他对术语学作了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与术语学有关的文献——这被称为“维瑟尔堡集”(the Wie selburg collection),很快他就成为了世界上占有术语学资料最多的人。
1972年,他成为维也纳大学语言学系的词典学和术语学教授。他在该大学任教近20年。
维斯特是奥地利国内和国际上许多科技社团和工业企业的主席(或成员),他一生拥有很多荣誉:
如:1960年他获得“报效奥地利共和国荣誉金奖”;1963年,奥地利工程师和建筑师协会(IAV)授予他荣誉金奖;1973年荣获“奥地利科学研究十字勋章”;同年,德国翻译家协会授予他金奖。
德高望重的维斯特先生于1977年3月29日去世,享年79岁。
他是一位终身有着执着追求的人,一位天才的科学家,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究者,一位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他相信,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协调与合作,许多科技和经济问题能够得以解决。
维斯特和他的工作
维斯特在很多领域都很活跃,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其最杰出的两项成就是:术语学研究和在国际上对术语工作所作的协调。他既是一位理论家又是一位实践家。
术语学基础研究和术语原则标准化(ISO/TC37)
在柏林的技术大学取得大学毕业文凭以后,维斯特决定用他掌握的知识以及在那时已收集到的资料准备其论文。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课题,研究成果就是前面提到的那部书:《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一共10卷)。这部著作马上就成为应用语言学的标准性著作,成为影响维斯特此后一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先驱性文献。
四年以后,即1935年,他的这部书由苏联科学院译成俄文,成为苏联术语学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目前,这部书仍是此专业学生的重要课本。苏联标准化办公室后来向国际标准协会(ISA)建议成立技术委员会ISA 37,旨在处理术语标准化问题。该委员会的发源地是维也纳(Vienna),其第一次会议在1930年举行,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德国标准协会(前身是DNA,今为DIN)。但是,该委员会的许多工作是在奥地利的维瑟尔堡由维斯特做的。
1939年“二战”开始时,委员会已做了不少工作,如:
技术术语构成规划的草案、介绍标准化技术词典的草稿、术语学国际参考文献书目的草稿都已准备好。国际标准协会(ISA)词典的18份草稿也已成形,其中的两份词典草稿是在奥地利编辑的。但是,战争的突然降临使这些工作被迫中断。
“二战”结束后,由维斯特收集的资料成为开始新工作的基础。国际标准协会(ISA)更名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承接其原来的工作。
1950年6月在巴黎作出重组ISO/TC 37的决定。1951年9月,在罗马召开的国际文献联合会(FID)第42届大会上,维斯特提交了题为“日益集中的国际术语工作”的论文。这次大会促成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37“术语学(原则和协调)”(ISO/TC 37)的成立,它继续ISA 37的工作。ISO/TC 37的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10月9日~11日在哥本哈根举行。
1960年柏林会议以后,ISO/TC 37推荐的所有标准草案(编制这些草案的决定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的)只待进行最后的表决。
这些草案包括:
术语学词汇
定名原则
概念和术语的国际统一
编制分类词汇指南
多语言分类词汇设计
在词汇中使用的不同语言、国家和权威机构的符号
词典学符号
1967~1973年间,ISO/TC 37出版了6项ISO推荐的标准(ISO/R)和一项术语学ISO标准,一共约300页。这些标准草案的大部分都是由维斯特准备的,是他在“维瑟尔堡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加工形成的。
近些年,ISO/TC 37的活动重点转到了应用方法上,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方法。ISO/TC 37的活动涉及到许多组织和机构,诸如:国际性的和跨国的组织或协会、其他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ISO/TCs)、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委员会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的成立
为了提高术语质量,维斯特考虑到,除了要精心制定国际标准化的术语原则之外,成立一个协调术语工作和从事术语学文献编集工作的国际中心势在必行。
他为建立国际术语信息中心(Infoterm)长期所作的努力没有白费,1969年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委托,为该中心的成立开始制定计划。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是197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奥地利标准学会(ON)共同签署的一份合同的基础上成立的。维斯特的一位老同事——赫尔穆特·费尔伯(Helmut Felber)教授受命负责ISO/TC 37“术语学(原则与协调)”秘书处的管理工作。维斯特本人担任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的科学董事,直至去世。
术语学的创立
维斯特很早就意识到了术语标准化的重要性。当为术语工作制定详细的“国际标准化的术语原则”被提上日程的时候,科学地统一术语的必要性就变得更加明显了。
维斯特精心写成了《术语学概论》这部书。《术语学概论》与一般语言学、逻辑学、本体科学、信息科学和其他专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末,维斯特创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术语学概论。
术语学讲授
20世纪70年代,维斯特着手准备一套名为《术语学理论》的大学教材。他于1972年到1974年间,在维也纳大学讲授“术语学概论和术语词典学入门”这门课程,这是术语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首次在大学里讲授。1975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术语学概论和术语词典学教育”的论文。
电气工程术语学词典的编纂者
战后,除了为ISA 37和ISO/TC 37工作之外,维斯特继续从事他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特别是在IEC第一委员会——“词汇”委员会)的工作。这个委员会当时已收集了不少国际电工词汇(IEV)——在战前已出版了一卷词汇的第一版。“二战”结束后,IEC开始着手第二版的工作。尽管战后困难重重,维斯特还是积极参与了“词汇”委员会的工作。
机械工具词典
维斯特把他的理论首次运用于电气工程领域。他将词典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一个例子,就是代表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筹备机械工具词典。1951年在日内瓦提出术语标准化的基本纲要。此后,以此纲要为基础,产生了一份词典筹备合同。编纂这部词典所依据的理论及其实践过程,直至今日,仍被编纂词典的人们视为经典指南。
维斯特的根本思想是:术语学是增进技术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擅长通用十进制分类法(UDC)的科学家
维斯特认为:词汇应该根据概念的内在逻辑系统(即:根据这些概念的分类)进行排列。维斯特是一位精通通用十进制分类法的专家,通用十进制分类法很适合于概念和图书文献的分类。在维瑟尔堡办公室的图书馆里,图书文献都是根据UDC进行分类的。
维斯特积极参与了奥地利关于扩充UDC表并使之现代化的活动。他与负责德语UDC表的官员和德国标准协会的官员关系密切。有一段时间,通用十进制分类法委员会的秘书处就设在维瑟尔堡。
由于UDC的连接符号:冒号、括号、斜线、逗号等不存在内在的顺序联系,所以,维斯特提出了一种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辅助符号,它能自动分类而不会给UDC数字造成麻烦。1974年,这条原则被载入奥地利NORM A 2700标准中。后来,在计算机程序中它作为一种算法被使用。
维斯特和词语汇编
维斯特一直对词语汇编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与描述符相互关系的表述有关的词语汇编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想把对概念间关系的术语处理方法转化为词语汇编理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向ISO/TC 46(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建议,请求制定词语汇编的标准。今天,在相关的ISO德国标准和奥地利标准中可以看到其制定的词语。
目录学家
维斯特在其早年工作的基础上,于1952年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同,开始收集有关术语标准的新资料,以便为编纂参考文献目录作准备。
后来在维瑟尔堡,术语参考文献目录又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包括约2 000个标题。
因收集资料之故,维斯特与国际文献联合会(the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Documentation)(FID)进行了合作。他促成奥地利成立了一个类似FID的机构:1953年,奥地利文献和参考文献目录协会(GDI)成立。
一年以后,即1954年4月26日,由于他的倡导,奥地利图书馆员资格和文献标准委员会成立。1958年,他成为奥地利文献协会的董事长。13年后(1971年),当他离开此职位时,他被协会聘为名誉会员。
在当时的图书馆里,用以描述参考文献目录的通则不够完善,所以,维斯特在维瑟尔堡为参考文献目录的条目制定了一套内容广泛却又容易使用的规则,这套规则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称赞。
根据字母顺序安排作者或关键词索引的问题,几十年来,在说德语的国家中一直在进行深入讨论。维斯特去世后没几年,对此问题的讨论结果就体现在一项奥地利标准(NORM)中,此标准为:A 2725“字母顺序的规则(ABC—Rules)”—1982。
语言学家
世界语和计划语言
早在1917年,当维斯特还在希尔施贝格(Hirschberg)的学校里学习的时候,他就对人工语言(特别是世界语)产生了兴趣,他还自学了世界语。后来,他称这一人工语言为“计划语言”。
维斯特编纂了一部大百科全书式的《世界语词典》。其中的几个部分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
今日尚存的,由维斯特收集的有关卡片档案的资料,几年前由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在其主任加林斯基先生的组织下)从维斯特在维瑟尔堡的家中阁楼上找了出来。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的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集了这部分资料,在这些资料被添加到数据库之后,它们将被整理成《世界语词典》余下的卷册出版。
这么多年过去了,维斯特的《世界语词典》仍然是当今内容最广泛的世界语词典!
德语拼字法
维斯特是德语拼字法改革的倡导者(德语拼字法最近刚被通过)。1961年,他是奥地利修订拼字法委员会(由奥地利科学院组建)的成员。他生前为简化德文拼字法所出版或投稿的文章达35篇以上。
文件归档规则的国际统一化
维斯特是奥地利国内和国际文件归档规则统一化的倡导者。目前,有关他这方面的思想还未完全研究清楚。
“术语钥匙”的开拓者
在战前ISA 37内部的谈判中,世界语的技术术语一直遭到科学家和标准制定者们的冷遇,这一现象给维斯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有志对以欧洲语言共同词根为基础的重要术语做一些收集工作。这项成果被收藏在名为“全世界词/术语”的档案里。所谓“术语的钥匙”是指:术语是由词源学的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这两部分都是根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安排的。1947年,维斯特向计划语言标准化分委员会呈交了500个词根草稿供讨论。
术语哲学家
在维斯特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对术语概念间的关系进行了彻底研究。通过研究,他提出了一个代表概念间不同关系的特定符号系统。这一项研究成果已被出版。
维斯特深受索叙尔(Saussure)语言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受“作为一个系统的语言与真正用于交流的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一思想的影响。索叙尔对符号和信号的研究启发了维斯特,使他精心研究了信号和符号的概念体系,这一成果后来成为DIN标准草案2338。维斯特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形成了另一个ISO标准:ISO 1951“专门用于定义词汇的词典学符号”。
在对概念和概念体系实行标准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每一种语言仅有几千个词素,却要描述数百万个概念。因此,在描述概念时,我们不可能运用到新的词素,而只能组合现有的词素或给予现有的词汇以新的涵义。德国标准DIN 2332就是以维斯特的这一术语学思想为基础的。
维斯特一直认为,术语主要是以概念为基础的。他作了如下的解释:所有的术语加工过程都是以概念开始的。形成术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各种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从术语学角度来看,概念领域与命名(名称)领域是彼此独立的。所以,为什么术语学家谈概念,而语言学家谈词的内容,这就是其中的缘故。对于一个术语学家来说,一个命名单位包含一个词汇,概念是作为一种涵义附加到这个词汇上的。但是,对于许多现代语言学家来说,词是一个起源于词的内容的不可分离的单位。
1998年8月24~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专业交流·术语学·计划语言”科学大会,此次大会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促进术语学与邻近相关学科的沟通与交流;二是为了纪念“术语学之父——欧根·维斯特”诞辰一百周年。
由于维斯特从事术语学研究的工作量巨大,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又具有很强的开拓性质,所以,直到今日,维斯特的许多思想和建议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但是,他的人格力量却时时在术语学、分类学和资料学这些学科中闪闪发光。
摘译自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AND HARMONIZATION VOLUME 10(1998),NO.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