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科技名词工作论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名字与精神之间

方兴东   

  • 出版日期:1999-12-15 发布日期:1999-12-15

Between Name and Spirit

Fang Xingdong   

  • Online:1999-12-15 Published:1999-12-15

摘要: 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写道:“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事物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如今全新的互联网领域何尝不是如此?新技术、新产品、新内容挟带着一批批新名词、新术语,向我们的生活涌来,共同构成了IT业新奇而瑰丽的色彩。
一个新领域,统一命名如同统一语言一样,易于理解,便于沟通。但变化是如此之快,人们应接不暇。于是专家们出手了。当然,他们出的是“后手”。当然,他们要正本清源,要一呼天下应。这当然需要,这也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可是,他们却忽略了这场革命的特殊性,无法理喻互联网这股新兴力量的真谛。于是仓促之中,出现了“因特网”这个实在没有互联网精神的名字。于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极有意味的情景发生了。
8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互联网推出OSI模型,欲取代原有的TCP/IP协议。TCP/IP简单易用,是一只自由的小灵雀;而OSI复杂庞大,是一大堆委员会中出产的“大骆驼”。虽然欧洲美国都将OSI定为官方标准,IBM、DEC、HP也都采用了OSI。但开放的TCP/IP依靠互联网的民间力量最终战胜了OSI,并成为互联网腾飞的最重要翅膀。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但总是不断重演。
这就是网络的力量!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开放、自由、共享的力量。依靠这种力量,互联网才有辉煌的今天和明天。它是技术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质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因此互联网的初期主要是自己发展,自我规范、自我完善。当然,它也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合理的规范。但是面对这股力量,我们所能做的,只能顺势而行,不能“顶风作案”。“互联网”这个名字就来自于网络自身,有着独特的生命力。没有人知道它是谁起的。因为这并不重要,因为那个人不起,别人也会起。而“补一手”的“因特网”则完全忽视了这股网络的内在力量。“因特网”的贸然介入不但没能统一名字,反而陡增了混乱和噪音。使“Internet”进入中国,还得陷入旷日持久的正名之战。使它不得不长期绞着于两个名字之间,造成它的事实混乱和“精神分裂”。用“计划经济”的心态强行推广“因特网”,在其他领域也许可行,但在互联网中,实在是有点走错了门。
无论从形、声、义的任何一个角度,“互联网”都是网络中最贴切、最合理的术语,它带着天然的成分,是互联网“亲生”出来的名字。而“因特网”半土半洋,带着一半的洋皮,还摆着另一半的架子。缺乏网络术语基本的亲和力。
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平民意识。与富有生命力的“互联网”相比,“因特网”明显是一个摆着知识分子姿态搭成的,一个毫无意趣、毫无生机的名字。不论我们上网、看书还是读报,我们最常相遇的就是“互联网”。我们是老朋友了,见了面很自然,很亲切。可碰到“因特网”,怎么看心里都有一种别扭,那感觉就像一个令你厌恶的人非要与你套近乎。
我天天置身校园。这里,你几乎听不到“因特网”,“互联网”已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当我每一次回到县城,回到农村,这里只有“互联网”,没有“因特网”。想想看,如果你跟一个普通工人、一位农民,讲文绉绉的“因特网”,能让他们摸得到头脑吗?不纯粹是戏弄他们的知识吗?而“互联网”既浅显又通俗,普通老百姓既可意会,也可言传。
几年了,依靠行政力量,“因特网”这个名字顽强地扩大着地盘。它的力量之大超乎我的想像。刚出炉时,我想当然地认为:“因特网”这个名字将会永远留在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中。但它将是无数个笑料中的一个,而且会愈久愈可笑。自己使用“互联网”的自由不会受到真正的侵犯。但是,随着“因特网”的地盘越来越大,自己开始担忧起来。自己在各媒体的文章还没有受到强制执行,但是出版社这边却正式遭遇阻力。我们在出版《数字论坛丛书》时,原先大家就一致约定,非“互联网”不用。但是出版社却不能置规定于不顾。他们的处境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处境。原本简简单单的小细节,变成了一个费脑筋的大问题。既然我们从来没有认同过“因特网”,从来用的都是“互联网”,为什么要逼迫我们的思维重新“格式化”。最后,我们别无选择,只得让所有的“互联网”返朴归真回英文“Internet”。
如今,我难以预知,我们使用“互联网”的地方会剩下多少,能使用的日子还会有多久。我开始怀疑,“互联网”会不会丢失传统媒体这块领地,进而清除出互联网,最后被“赶尽杀绝”。我们没有“恋名癖”,我们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极为普通、极为贴切的词汇,都难以让它合理地存在。
可以说,“互联网”和“因特网”之争不仅仅是两个词汇的较量。而是一场必然的冲突,在这场命名的博斗后面,代表着两种力量和两种思想的正面冲突。这种冲突与意识形态无关,只是因为我们缺乏最基本的平民意识。它将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思想和心态,很多很多。可以想像,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互联网”和“因特网”彼此“打劫”,谁死谁活,分晓难见。这场较量将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继续延续下去。最后的谁胜谁负无关紧要。即使最终“因特网”取得胜利,它也享受不到胜利的欢呼和花环。
一个词汇的命运,昭示着更丰富的时代内涵。词汇可以强行改变,但这种内涵任何人都不可能更改。这是这场争夺的核心所在。
本文转载自《计算机世界报》99.7.26 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