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探讨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Virtual的意义主要是实,不是虚

钱文浩   

  1. 中软总公司 北京 100081
  • 出版日期:1999-12-15 发布日期:1999-12-15

The Meaning of “Virtual” Is real in Essence,Not Fictitious

Qian Wenhao   

  • Online:1999-12-15 Published:1999-12-15

摘要: 提要
只是在中国才把 virtual 认作虚,而在英语国家都认作“实际上的”(不论一般场合或科技领域)。虽在科技名词中不适用“实际上的”,但正确的译法还很多。
“虚”只勉强可作非真解;而 virtual 是指,在无限多的非真事物中,那少数可视为真的。在较多情况下,real / virtual 并非反义词,而是近义词。
“虚拟”搀和了传统的“虚”和日本的“假想”。虽然假想和虚都适用于虚功原理等个别领域,而在计算机、通信等多数科技领域,virtual 都无假想含义。因此,常见“虚拟”很难理解或解说。误解,误用,滥用的事比比皆是。
一、Virtual的一般含义
以下摘自英语国家出版的词典:(方括号[]内为笔者所作汉译)
(1)《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983).书中对virtual释义第一条为:Being such in essence or effect,though not formally recognized or admitted[在实质或效果上就是这样,虽然没有正式这么认识或承认]。原例1:a virtual dictator[实际上的独裁者。意即虽没有被正式认定为独裁者,但就其作为而言,实可称之独裁者。(在涉及历史的英语著作中,常见virtual dictator这样的用语)];原例2:a virtual promise[实际上的允诺——虽没有作正式允诺,但实际上等于允诺了]。
(2)《Longman Active Study Dictionary》(1983).释义:almost what is stated[几乎就如所述],in fact though not in name[事实上是,虽然名份上不是]。原例:The king was so mu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wife that she was the virtual ruler of the country.[国王受其妻影响如此之深,以致她成了这国家的实际上的统治者]。
(3)《BBC English Dictionary》(1992).释义1:Virtual means that something is so nearly true that for most purpose it can be regarded as true[Virtual是说某事物那么近似真的,以致在多数情况下可视为真的];例:...the twenty-four hour general strike which brought the province to a virtual standstill[使该省陷于实际上停顿的24小时总罢工]。释义2:Virtual also means that something has all the effects and consequenses of a particular thing,but is not officially recognized as being that thing[Virtual还有这样意思: 某事物具有所述事物的所有作用和后果,但还没有被正式认作该事物];例:The peasants remain in a state of virtual slavery[农民仍处于实际上的奴隶状态];a virtual revolution in organization[机构内部一次实际上的革命]。
(4)《Penguin English Student's Dictionary》(1991).释义:almost what is described by the noun that follows[几乎就如后随名词所说的那样]。原例:We had met once but we were virtual strangers to each other.[我们曾见过一次,但是实际上彼此还陌生。——这是适应汉语习惯的译法;如必须把virtual译为形容词,则为:彼此对于对方还都是实际上的陌生人]。
(5)《Reader's Digest Universal Dictionary》(1987).释义:Being as specified in essence or effect though not in actual fact,form,or name[在实质上或效果上正如所述,虽然在事实上,形式上,或名义上并不是]。例:He resigned from his job,but it was a virtual dismissal[他辞职了,但那实际上是开除。——如把virtual译为形容词,则为“那是一次实际上的开除”。]
以上只以五本词典为例。当然还有许多其他英语词典,但所有词典对virtual的解释只不过措辞上有所不同(说明各词典都有自己版权,不互相抄袭),而在意思上却非常相似和一致。
除释义词典外,还有许多同义词词典。如在《Longman Synonym Dictionary》(1986)中,与virtual意义相近的有:practical[可行的,实用的];essential[实质的,关键的];substantial[实质的,充实的];effective[有效的];in effect[效果上的];functioning as [功能像……的];operating as[运作如……的];tantamount to[相当于……的];equivalent to[与……相等的];equal to[等于……的];等等。所有这些同义词也都在说明 virtual 的含义是“实”,不是“虚”。
Virtual有个派生词,即virtually。按英语惯例,形容词后加-ly一般只改变词性,意义不变。Virtual也如此。(上面最后两本词典的例句还说明,有时要把virtual译成副词才更合汉语习惯)。然而,在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的译文中,虽然对virtually都译为“实际上”,但对virtual却多数译成了“虚拟”或“虚”。这样译,究竟对不对?
二、Virtual 在科技中的含义和正确译法
在以上例句的汉译中,“实际上”的意思都很易理解,所说的事也是都能体会的。但如把它改为“虚拟”,则可看到:武则天是“虚拟统治者”;某省陷于“虚拟停顿”等等。这样的话岂不荒唐?
Virtual在英语中是否多义词?是否在某些场合应译“实际上(的)”或“实质上(的)”,而在另一些场合应译“虚拟”或“虚”?
严格地说,virtual并不是单义词。它的历史也很悠久,也有古义。加上现代使用很频繁,还可能会有新义产生。但如只说较常用的含义,那就只有一个,即上述“实际 (或实质)上”的意思。这也是前述第2,4,5词典都只有一条释义的原因。
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是:在目前最常使用virtual这词的计算机及通信等科技领域里,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大概在所有的英语词典中,要数《The Oxford Dictionary》最具权威性了。在它的1989年版(共20卷)中,对virtual这词的释义共分四个组,共13条。前三组为罕用或已废弃,只有第四组是现代人所用的,其中第一条a是一般情况下的意义,摘录如下:
4.a.That is so in essence or effect,although not formally or actually;admitting of being called by the name so far as the effect or result is concerned.[在实质上或效果上就是这样,虽然不是正式或真实的,但就效果或结果而言,却可以用这样的名称来叫它]。
这意思和其他词典对virtual的解释完全一致。后面的c条至h条,则是分别对光学、力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计算机和其他领域里所用的virtual作了解释。现在把其中g条(计算机领域) 的解释照录如下:
g.Computers.Not physically existing as such but made by software to appear to do so from the point view of the program or the user;specially applied to memory that appears to be internal although most of it is external,transfer between the two being made automatically as required.[并不是在物质上的存在就是这样的(东西),但用软件做到了,使它由程序或用户看来,表现正是这样。特别用于那种虽然大部是外存,但表现像是内存的存贮器,在需要时二者之间会自动进行传递。]
由此可见,正是在计算机领域,virtual这词的含义与在一般情况下并无实质区别。就virtual memory而言,它虽不是真的内存,但在实际上的表现与效用如同内存,因此称为virtual(实际上的)内存。
在通信领域里常见的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则在多数有关通信的课本中都有几乎一致的说明。以下摘自ISO TC97工作文件:
In packet switching,those facilities provided by a network that give the appearance to the user of an actual connection.[在包切换中,网络提供的一项方便措施,给用户的印象就像是作了真实的连接。]
此处“give the appearance...”的说法,与其他词典的“虽不是真的,但很像真”的说法没有实质区别。在包切换的网络中,本来不存在固定的电路和连接。但是通信双方在进行了所谓的连接之后,在他们之间就好像建立了一条固定的电路和连接。这种虽不是真的,但在实际上可当真的一样看待和使用的电路,就称为virtual(实际上的)电路,亦称virtual(实际上的)连接。
“实际上的”很通俗,但用于科技名词,可能难以被接受。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参考virtual的同义词来翻译。例如前面已提到许多 virtual的同义词。使用那些同义词,virtual memory就等同于memory in effect[效果上的内存],或(something)functioning as memory[功能与内存相同的],或operating as memory[运作如内存的],或equivalent to memory[与内存等效的]等等。因此,也可考虑把“virtual...”译成“效用××”,“等效××”或“实效××”
根据前述各词典的解释,可看到virtual有两层意思:(1)不是真的,(2)但因表现或效果有如真的而可视为真的。前一层是从属的 (衬托),后一层才是主要的 (结论)。以前译作“虚”,是只译从属的意思(不是真的),却丢掉了主要的意义(表现如同真的)。现在应先译出主要意义,即应首先考虑译为:“表现如真的”,“可视为真的”,或“很像是真的”;或更短些,即“如真”,“似真”。令人意外的是,这样译就无须再补充“不是真的”意思了。原因是,像“似真”,“如真”这些词的意思里,已经隐含了不是真的意思(因为我们如果已知某物是真的,就不会再说它很像真的了)。因此,上述virtual memory,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就可译为“如真内存”,“似真电路”和“似真连接”。也可进一步缩短为“如内存”,“如电路”或“似连接”⑤⑥
以下的英语片断很能说明,把virtual译成“如真”或“似真”确实很切合原意:
...an Architectural Simulator,which enables developers to create and test software in a virtual Power PC environment prior to the availability of hardware platforms.Programs that run on these simulators will behave as if they were run on a real Power PC microprocesor.[……一种架构模拟器,它使开发人员在硬件平台还不能提供之前就能在一个如真的Power PC环境中创制和测试软件。在这些模拟器上运行的程序,其表现就像是在真的Power PC微处理器上一样。]
这段文字原是Motorola公司为推广Power PC芯片而散发的资料。Power PC在当时是一新型CPU,因指令与其他CPU不同而无现成软件可运行。要开发它的软件,又因Power PC刚刚推出,还没有装配完整的Power PC机。所以推出了上述模拟器(一种软件)。把它装到一般PC机或Unix平台上,就可像是在真的Power PC机上似地进行Power PC的软件开发。因为所述环境在物质上并不是真的Power PC环境,但使用起来却和真的Power PC环境一样,所以译为“如真的Power PC环境”,非但切合原意,而且对读者来说,一看就明白了译文的意思。反之,如译成“虚拟的Power PC环境”,读者就不知道怎么虚拟,由谁虚拟,或虚拟成什么样。越虚拟越糊涂。
近年来,随着Java语言而来的Java virtual machine一语,已很常见。常见译成“Java虚拟机”。究竟什么是“虚拟机”? 往往难予说明。但Java virtual machine不过是一个能够执行Java指令,即像真的Java机似地运行的机器,所以应可译为Java如真机 (或似真机)。
同样,virtual reality不过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环境,置身其内,就像真的处于那种环境似的。因此应可译为“如现实”,或“似真现实”。
最近湖南大学与邮电部门合作,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网上高校”其实,这就是国外早已称为virtual university的那种大学。创办该校的同仁们想必早已知道国外通行的这个名称。但按目前流行的译法——“虚拟大学”,必定会招致许多误解:“虚拟”的大学,能让人学到知识吗? 他们不会不考虑“虚拟”两字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当然,如译“如真大学”,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但译“网上大学”也很不错。其实,近年来网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如virtual mall,virtual office,virtual corporation,virtual hospital,virtual community,virtual space等等,与其把它们译为“虚拟××”,实在不如译为“网上××”。
把virtual译作“如真”或“似真”,初见也许令人感觉不习惯。但无论如何,这是很准确的译法。
三、关于“虚”
大概在咸丰(1853)年间,国内曾出版张福僖译 <光论> 一书。其中把现代所称的空气译为“风气”,现代所称的“焦点”则译为“聚光点”,而由于光折射而形成的象(即virtual image)则为“假象”。
到了光绪末期(1905-1908),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科举制度已完全废除,全国兴办了许多中小学。所用课本大多翻译国外的,包括日本的。因为在日本的课本里本来使用汉字,所以许多名词 (特别是物理名词) 就按日本的译法照搬了过来。因此,上述“风气”,“聚光点”和“假象”,就被“空气”,“焦点”和“虚象”所替代了。同时也开始有了“虚焦点”(virtual focus)。
从这时开始,我国就把“虚”和“virtual”匹配起来。
在过了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日本虽在“虚象”和“虚焦点”这两个词组中仍保持着“虚”,但在其他场合的virtual都已改用了不同的译法。而在中国,却把当初“虚象”和“虚焦点”的“虚”进一步推广到了几乎所有的virtual。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这样做的,目前尚未能深究。但见当前的事实已至于如此:绝大多数的科技与教育工作者,只知virtual就是“虚”(或“虚拟”),而对它的原意主要是“实”这点却完全不知道了。
不应该把virtual都译作“虚”。除因它的原义并不是“虚”外,还因“虚”常带贬义。例如:空虚,心虚,虚伪,虚名等,都有贬义。Virtual这词本身原无褒贬,因此在译为汉语时,特别用于科技成就时,不应该带贬义。
“虚”在译词中还很费解。如“虚漏”,“虚接地”和“虚电路”,其中“虚”都不知作何解。只得对照那些传统词语,如“虚掩”:看似关着,但等于没关;虚设:看见有,但不起作用;“虚焊”:表面上焊了,实际上没焊住;……;归纳下来,认定“虚”有否定的意思。于是,勉强用这样的否定意思来理解“虚漏”(virtual leak),就是:“看似漏了,但实际没有漏”。
对照virtual leak所说的现象(参看19页注③),似乎这样的说法也对。但按virtual原意却应是:“虽然不是真漏,但实际上等于漏了”。前后两种说法似乎差别不大,但前者注重说它并未真漏 (暗示无大碍,还可用),而后者则说它等于漏了 (隐含不能用)。
“虚接地”(virtual earth)和“虚电路”(virtual circuit)则极易使人理解为如同“虚焊”那样极不可靠的接地或电路。勉强把它们解说为“不是真的”虽也可以,但仍有上述“虚漏”同样的问题:那是只强调不是真接地,不是真电路,而virtual...的意义重心却是可充当真接地或真电路一样来看待和使用的。
许多科技工作者不但认为virtual就是“虚”,而且把“虚”和virtual都解说为“不是真的”。
下图说明“真”,“非真”与“virtual”三者间的关系。显然,除了真是某事物,世间所有不是该事物的都属“非真”(即图中“真”以外的无限空间)。在所有非真的事物中,有一些在效用或表现上很像是某事物的,就被称为“virtual”。virtual的东西当然是“非真”的,但“非真”的东西却不一定是virtual的。(人是动物,但动物未必是人。)所以,把virtual译为“虚”,并且仅作“不是真的”解,实在是很不准确的。

图中“非真”包括virtual,其区域远大于virtual
事实上,目前英语中被译为“虚”的词,并不只是virtual一个。例如“虚数”原为imaginary number,航海业的“虚极”原为fictitious pole。那imaginary和fictitious原是想象或虚构的意思。把那样的意思译为“虚”,却是至今尚未发现有何不妥。 (待续)
---------------------
第19页
① 不应把switching译为“交换”。“交换”相当于exchange,而switching的意义实为切换(或称转接)。
② 我国造船界就把virtual pitch和virtual metacenter分别译为“实效螺距”和“实效稳心”。可见在我国普遍把virtual误译为“虚”或“虚拟”的大形势下,也有坚持正确译出的。
③ 在某些情况下,译为“如真”甚至比“实际上的”更确切。例如,真空器件的virtual leak,本来不是真漏了,而是器件内部物质在封口前吸附了气体,在封口后逐渐释放出来,导致真空度降低了。如译“实际上的漏”,就似乎是说真漏了,而表面看不出来;但事实是完全没有漏。改译“如真漏”或“如漏”则正如所述。又如,电子线路中的virtual earth,虽不是真接地,但因负反馈而可保持该点的电位几乎等于地。如译“实际上的地”也比不上“如真接地”或“如接地”那么贴切。
④ 换言之,“如真”、“似真”都自带非真的意思。也等于说,这样译已兼顾了virtual的两层含义。
⑤ 这是孙强南教授的建议。他指出,过去汉语中有“如夫人”的说法;“似”字也可单用。
⑥ 另据 <现代汉语词典>,“准”字有如下含义:“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例如)准将,准平原”。这意思与virtual很接近,故也可考虑译为“准内存”,“准电路”和“准连接”等。
--------------------
第20页
① <北京广播电视报>1998.2.17第29版。
② 绝大多数译为“假想”或バ-チャル (virtual的音译)。少数译为“见挂けの”,也有个别译为“实际”,“相当”或“真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