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大会经验 • 上一篇    下一篇

计算机名词审定工作汇报

张伟   

  1. 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
  • 出版日期:1996-06-15 发布日期:1996-06-15

Report the Examination Work of the Computer Terms

Zhang Wei   

  • Online:1996-06-15 Published:1996-06-15

摘要: 我写了一份“计算机名词审定工作汇报提纲”,大会已经发给各位了,所以在提纲里边有的,我就不详细讲了。计算机名词是1994年完成了第一稿的审定,今年初正式出版。第一批名词收进了2907条。数量显得少了一些。这里边把计算机的主要分支学科基本都包括了,特别是有些新的分支学科也收进了一些,比如,在我们审定过程中,把新的、发展比较快的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象处理、安全保密等等,加进去了,所以第一批名词有18个分支。我本来是要汇报四个部分:(一)几点体会;(二)我们在名词推广方面做了点工作;(三)我们跟香港电脑学会在名词审定方面的一些协作;(四)关于第二批计算机名词审定工作的一点想法,最后提几点建议。
关于体会方面,首先是要分析本学科名词特点,在名词收集和选择方面要跟全国名词委发给大家的收词和审词原则保持一致。这里着重强调一下计算机名词涉及的面太广,发展太快。过去一说计算机应用来都可以指出来计算机应用有多少门类,可到现在,可能就得反过来说,现在可以找出什么地方不用计算机,就是说什么行业、什么领域不用计算机,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说计算机涉及面是非常之广泛,影响非常之大。从娃娃开始一直到咱们老科学家,从家庭到社会各方面都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名词确实对社会有影响,涉及面太广。根据这种情况,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一开始就觉得我们没有经验,应该稳扎稳打,不要一下就想抱个大金娃娃。因此在名词审定过程中,我们最初草稿搞了5千多条,经过多次讨论,不断筛选,最后剩2千9百多条。第二点体会是要确定选词原则并坚持执行。因时间关系这里不讲了。第三点体会,就是充分利用学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因为广泛征求意见对保证审定的名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一共由31位专家组成,多数是大学、研究所的,也请了一些企业、新闻单位参加。委员会开一次全会很不容易,我们就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基本上一个分支学科一个人负责,有的一个人负责2个分支学科。这个工作组经常开会,是个常委性的,负责具体的收词,调研,征求意见、分类等。全体委员会开过4次,工作组一共开了8次,可见次数比较多。按照审定程序来讲,我们基本上是按名词委的规定,现在看来比名委规定的程序还多走了几个环节,就是审查的次数多了一些。我们中国计算机学会是比较重视名词审定工作,在学会里边专门组成了一个名词审定委员会。理事长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每届都把名词审定作为学会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在审定过程当中利用学会这个有利条件就容易推动工作。我们在审定过程中,做了这么几项。有了初稿后我们向全国一百多位专家征求意见,发了征求意见稿,这是比较广泛性的初步征求意见。在这之后,经过整理,修改,又向学会160位理事征求意见,因为160位理事恰恰来自计算机领域各行各业,研究单位,教学单位,使用单位,生产单位以及很多用户单位都有代表,因此这160位是广泛性的,也是高水平的。我们还把这个稿子(我们学会有30个专业委员会)送过30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还送给29个地方学会。专业委员会起码在学科上是权威性的,29个地方学会起码有地区性、广泛性。在这次审查之后,我们经过工作组和委员会的研究又搞出一个稿,送给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审批,请他们提出最后审查意见。看看这稿子能不能报全国名词委,是否可以发表。我们一共有33位常务理事,最后收回17份意见(除了在国外,特别忙的领导以外大部分回来了)。他们都写了,同意上报发表。从学会来讲这是最高级的一次审查。计算机名词在国内确实比较混乱,一是地域性有差别,二是单位上有差别,另外,有些名词,科研单位跟公司企业的叫法也不一样。因此在审查过程中困难是比较大的。常常有些名词翻来复去,翻了好几次,第一次这么改,第二次提出意见又要改回去,甚至到交稿时也还有人提出某某名词需要再研究,总觉得这项工作不易结尾。我们大家开玩笑说这项工作“上船容易下船难”,开始觉得这项工作比一般科研大概应该容易点,但实际上做起来是非常之难。我们常常因为一个词吵得面红耳赤。一个词讨论半天定不下来,下次会再订,经常是这样子。这说明定义一个名词确实需要大家来做认真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收集和翻译过来。我们坚持按照全国名词委的规定在讨论当中确实也克服了一些困难,解决了一些名词规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讨论名词中,要克服感情上的困难,不少人对一些名词有感情了,用惯了舍不得改,比如有一个词叫“外围设备”。这个词用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打印机、显示器、键盘都属于外围设备,我们定名定“外围设备”,可是过去很多人叫“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原先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我国恰好有一个研究所叫外部设备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出一本杂志就叫“外部设备”。他感情深了,也用惯了,因此希望保留“外部设备”名词。“计算机”这个词,对我们来讲是个主词,最重要的一个词,不少人提出来是否叫“电脑”,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这个词仍然定为计算机,把电脑作为俗称从这么几方面考虑,一是从其内容涵义上,它的起源就是计算机。英文没有改它的名字,没有改成“电脑”。在20年前英文文献里用过“电脑”,但没有推广,很快也就消失了。另外,从发展角度看,电子计算机是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有人说下一代是光计算机,那么是否可以简称光脑,再继续发展是神经元计算机,是否叫神脑。“电脑”名词是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叫响的。从计算机型谱角度讲,还有超大规模并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如果都简称“巨电脑”、“大电脑”、“电脑网络”、“小电脑”,就很不合适。有人说港台地区都叫“电脑”,也不尽然。香港、台湾的很多大学,都是计算机系或计算科学系,没有叫电脑系的,台湾有些公文都是叫计算机,没有叫电脑,但是商业界大部分叫电脑。北京电子一条街基本上叫电脑。关于汉字英文对应名词问题,因为汉字对计算机处理来讲是一个重要方面,有汉卡、汉字输入、汉字键盘,用汉字的名词很多很多,但是英文怎么叫才好,过去很多人用Chinese character<中国符号>。中国符号可以包括很多,少数民族符号也可以,这个词很广义。我考虑到汉字的专有性,以及与一般意义下的中文字之区别,在定名时,特选用汉语拼音字母“Hanzi”,希望这一对应英文词能得到推广。为了照顾到过去的习惯和便于外国人理解,用Chinese character为注释。下面介绍一下跟香港电脑学会合作的问题。
计算机名词在卢老报告里提到了跟台湾、香港差别很大,大约80%,这是相当大的。我们跟香港、台湾计算机学会接触过多次,希望在这方面能够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取得共识,缩小差距。我们跟香港电脑学会合作是比较好的,已有实质上的合作,跟台湾方面只是学者民间来往,官方一直建立不起关系,这涉及到他们学会名称问题,通过这段时间来看,与港台名词交流工作非抓不行,迟早是要抓的,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计算机的名词通过一定交流,稍微靠近了一些,但差别非常之大,要想统一可能非常非常之困难,因为有很多关键的基本词不一样。比方说我们叫程序,他们叫程式。还有data、word、base很多基本词都不一样,所以非常之困难。但通过交流之后,会取得一些谅解或共识,比如激光盘,他们叫镭射盘,他们说还是你们的词好,以后我们叫激光盘吧,镭射不好听。有些词,互相感觉到还是可以接近的,比方说磁盘、磁碟,盘、碟本身都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只是大点小点,习惯问题,像这些问题好统一。中国计算机学会跟香港电脑学会几年以来把名词审定作为两个学会合作之中的重点工作。在95年我们已经开了两次交流会,今年10月份又开一次碰头会。我们跟他们开展这么几项合作,跟香港电脑学会组成了一个计算机名词合作委员会,各方出5个人一共是10个委员,这个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就想通过这个委员会推动汉语计算机名词一致化问题,包括台湾、新加坡和用华语的一些国家,这个汇报稿里列了六项工作。香港电脑学会本来没有计算机名词审定工作这个委员会,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资讯科技名词统一化委员会。在香港电脑学会里边成立这个委员会,为了跟计算机学会相互协作。从名字来说,他叫资讯,它不叫计算机,也不叫电脑,它不能叫审定,只能叫统一化。另外他们同意免费替内地宣传内地公布的名词。他们准备搞一个服务器,搞一个词库,首先就把咱们审定的2907条名词输入到机器里边去,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华人服务(免费)。这点也得到名词委的支持。这样对推广咱们公布的名词非常有好处,这点是实质性的。然后我们按规定每年开一次会,大家一块讨论名词,不断收集新名词,特别是希望在新名词方面别再出现差异,起码有这样一条,大家都取得了一致意见。
现在汇报第四个问题,第二批的名词工作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工作组已经组织了,工作组的成员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29个专业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推荐一名委员。第二批名词的选词的一些基本想法规模已有了初步意见,只是现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正在换届,正在改选理事长,这项工作可能稍向后推一点,等理事长选定之后,我们正式开展。下边提几条建议。
①建议大力宣传推广,使公布的名词真正起到规范的作用。我们也觉得公布名词只是工作的起点,大量工作是推广使用,这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觉得国家应该对这项公益性工作加大投资强度。
②这种出版物不能按照常规的出书规律去出版,它是个标准,是个规范,是希望大家用的。比如计算机名词第一批印了5千册,我们知道全国搞计算机的,销售计算机的,用计算机的,跟计算机直接相关的单位起码有一万家以上。全国每个大学都有计算机课。所以,5千册是绝对不够的。另外现在书店是买不到的,像海淀图书城也没有卖的,所以想买也买不到。计算机学会为了推广买了550册,专门送给有关方面。建议全国委员会把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比方说,印一些袖珍本,小一点,便宜一些,就容易卖掉了。另外,采用一些有力的办法推销,我看还是能够推销的。
③全国名词委这几年确实做了重要工作,组织名词统一,特别从科学系统出发,推动各分委员会工作,这方面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但是我们觉得他们人力不够,希望还要加强力量,希望全国名词委多召开几次名词审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这些工作对提高工作质量还是有好处的。比方说这个大会几年才开一次,四年才学一次其他分委员会的好经验,这不行。如果一年开一、二次的话,就会更好,可以把别的经验、方法及时地用在审定工作中去。另外,刚才提出新名词问题,我们希望从全国委员会来抓,特别是联合一些分委员会或者由一个委员会牵头,最好由全国名词委牵头,联合起来一块审查这些名词。方才吴鸿适先生说的一些名词跟计算机很密切,跟通信很密切,跟自动化很密切,我们第一批名词没收Internet,为什么没收呢?因为这个词当时不好翻,另外这个词又有名称性质,它是一个网络的名称。我们定了一条,设备的名称、型号不收,但是这个词现在用得非常之广,看来不收可能也不行了。特别是一些跨学科的新名词,应由全国委员会多召开一些相关的分委员会参加的协调会进行讨论,能够早一点试行公布,这样对分委员会也有好处。我就汇报这些,因时间有限,讲得很零碎。谢谢大家!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