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峡两岸科学家谈物理学名词

卢慧筠   

  1.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 出版日期:1993-06-15 发布日期:1993-06-15

Discussion on Physical Terms Among Scientists from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 Province

Lu Huijun   

  • Online:1993-06-15 Published:1993-06-15

摘要: 时值金秋季节,台湾大学物理系王亢沛教授和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林明瑞教授来京访问,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委员与王教授和林教授关于物理学名词进行了座谈。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凯华教授介绍了大陆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概况。他谈到物理学名词工作有悠久的历史。自从30年代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以来就设立了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前辈物理学家艰苦的工作奠定了统一的中国汉字物理学名词的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物理学名词工作断断续续,但始终坚持不懈。1974年在王竹溪先生主持下修订和增补了《物理学名词》,以适应新发展的需要。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后,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面对物理学科名词进行审定。由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基础物理名词的统一有助于其它各学科审定工作的进行,因此1988年首先审定公布了第一批物理学名词,即物理学基础名词。第二批物理学名词包括了各物理专业的词汇,不少是近10年新学科趋于成熟的词,预计明年可望完成。同时,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交流增加,物理学名词工作已考虑并着手做了两岸名词的对照工作。
台湾大学王亢沛教授介绍了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工作。在1980年,他们感到使用1971年编制的物理学名词已有很多“过时”了,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着手重新修订和增补,为此成立了“物理学名词编辑委员会”。收集词条,参考了大陆的、日本的物理学名词,综合成全稿,送交台湾“国立编译馆”。由台湾各大学物理界同仁组成“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审定,王亢沛教授任委员会主任。1983-1985年每周六下午用5-6个小时逐条讨论,于1990年,公布出版了《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到此,大家都会心地笑了。海峡两岸的物理学名词同宗同源,乃至工作讨论的方式都相同。王教授兴奋地说,现在讨论海峡两岸统一会遇到一些障碍,但科技名词的统一应是最易做的。正如大家所说,物理是基础,第一步应是物理名词的统一。它的影响大,范围广,涉及到单位、计量、经贸活动等。建议海峡两岸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做好物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王教授还表示愿意去联络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联系他们一同来做,让东南亚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都用统一的物理学名词。王教授说“这是一件好事,理应得到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的支持。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存浩主任谈起这事,张先生表示一定积极促成这项工作。”王教授还说科技名词要统一,各个学科领域都要做,物理学应率先做出个典范来。
赵凯华教授谈到大陆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台湾的物理学名词已做了对照工作,约有80%的词是相同的,20%的不同,不少是科学家译名上的差异,真正定名不同的是少数。物理学内横向的统一,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在讨论定名的争议中,我们已注意到台湾的定名。特别在两个定名争执不下时,参考台湾的定名,增加一方的权重而择其一。多年的名词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名词统一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工作要放眼未来,着眼于下一代。今天从其科学性、通用性上修改定名有一定困难,但从中小学课本做起,未来的统一是无疑的。台湾师范大学林明瑞教授也介绍了台湾的情况。他谈到台湾的大学课本都是英文的,而中小学课本是统一用台湾“国立编译馆”公布的科技名词,这是在法律上强制执行的。有些民间流传的俗语是不能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正式传播媒介上使用的。如无线电移动通讯的手机,俗称“大哥大”。“大哥大”来源于黑社会的黑话,在正式场合这种称谓不应使用。台湾对统一名词的推行,还注重名词的读音。对一些社会上读白了的字,中小学有专门的“正音”内容,要严格按字典上的读音念。
大家谈了双方的情况,都感到海峡两岸物理学名词统一工作有很好的基础,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是能很快出成果的。这对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增进两岸科学技术交流、经贸来往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双方约定,会后各自做准备,包括讨论的方案、方法和原则以及经费的筹集。希望明年初有个眉目,准备海峡两岸双方和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物理学家坐到一起,共同研究、讨论,为统一汉语物理学名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