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会议纪要 •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3年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纪要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 出版日期:1993-06-15 发布日期:1993-06-15

Summary of ’93 First Meeting of the Congress of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Natural Scientific Terms (CNCNST)

CNCNST   

  • Online:1993-06-15 Published:1993-06-15

摘要: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委)于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1993年第一次常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新任主任卢嘉锡教授以及章综、林振申、王冀生、鲁绍曾、苏世生、黄昭厚等副主任。林泉、刘皋、胡兆森副主任因事请假,分别派代表邵立勤、石家金、袁海波等同志出席,科学院出版委谢淑莲同志也列席了会议。此外,办公室樊静、卢慧筠、王宝瑄同志也列席了会议。
会议在卢嘉锡同志主持下,首先听取了黄昭厚同志关于委员会1992年工作总结汇报。主要内容如下:
1.全面开展名词审定工作
遵照国务院批复的(84)科发出字1242号文的精神,全国名委负责“广义的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和统一工作”。自1985年委员会成立以来的七年间我们先后成立了44个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它们是:天文、数学、力学、物理、化学、地质、地理、古生物、地球物理、大气、土壤、测绘、海洋、动物、植物、微生物、生化、生物物理、生理、细胞、遗传、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农学、林学、医学、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石油、煤炭、公路、铁道、航海、土木、建筑、水利、化工、电工、电力、船舶、冶金、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史、药学及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等,另有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等三个委员会正在筹备中,近期将分别成立。
1992年公布出版了人体解剖、植物、细胞等名词。至此我们共公布出版了天文、大气、地理、地球物理、微生物、物理学(一)、化学、土壤、林学、遗传、生理、测绘、海洋、古生物、生化、生物物理、植物、人体解剖、细胞、医学(一)、自动化等21个学科的基本名词,共约6万余条。另有医学(口腔部分)、力学、电子学、地质学、农学等学科都在出版印刷或最后定稿中,即将公布出版。我们还先后出版了天文、地理等七个学科的海外版(繁体字本)。
由上可见,按照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从1985年开始的前五年时间我们先重点抓了物理、数学、生物学、地学、化学等一批基础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经验。从1990年以后我们在继续抓好基础学科的同时,陆续组建了一批技术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一批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技术学科名词正在审定中。全国约有1500多位各学科的专家应聘参加审定工作,现已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有权威、高水平的名词审定工作的专家队伍。我们已在理、工、农、医及部分交叉学科等广义的自然科学领域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的名词规范化工作,其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1992年我们还对天文、大气等学科进行第二批名词审定工作的试点,重点工作是普遍加写名词的定义和增补新词。这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积累了新经验,将使公布的名词日趋完善。
2.提高审定质量,做好协调工作
宋健同志曾指示:“希望名词审定委员会能干预一下当前的混乱。对当前的一些名词术语的概念、称谓方面的混乱现象能作出某些规定。”按照“一义一词”及科学性等的要求,各分委员会审定中统一(或正名)了一部分词,如计算机名词委员会将“菜单(menu)”正名为“选单”;将“电子计算机”作为正名,“电脑”明确为俗名;对某些几个学科之间长期不统一,或全国名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定名不一致的名词,我们多次组织协调讨论会。例如长期比较难统一的“质量”(mass)、“重量”(weight)、“重力”(gravity);“压力”与“压强”(pressure)等常用基本名词的命名混乱问题;“原子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同义词命名等问题,通过不同学科、部门的专家深入讨论有了比较明确的意见,除个别同志持保留意见外,受到与会绝大多数科研、教学及编辑出版等部门专家的赞同和欢迎。
事实证明大家在一起从科学概念出发,立足于使下一代不要再混乱的思想基础上,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对个别一时难于统一的词提出有倾向性的意见。
3.抓好宣传推广工作
经过审定后公布出版规范的名词,应该通过宣传、推广,促进广泛使用才能产生社会效益。我们主要通过与科技、出版单位,教育部门的联系,印发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办好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以及举办名词术语研讨会、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并适当搞些推广发行以弥补发行渠道不畅。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单位或专家到全国名委办公室查询或索取资料。
4.加强与台、港、澳科学界及有关部门的联系,促进两岸在名词方面互相交流和了解,早日实现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
我们利用科学家的联系、互访和世界华人学术活动等机会开展宣传和交流。如通过参加世界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使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台湾科学家称赞大陆的名词审定工作是“了不起的工程、很细致、很认真”。新加坡和香港教育部门表示愿用大陆的汉文名词。1992年我们与台湾化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学者或学会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双方开展名词方面的学术交流、资料交换,共同编订海峡两岸名词对照表以及探讨两岸名词协调统一等工作。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保持与国际术语标准化等机构的联系,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芬兰召开的术语学术研讨会及有关术语标准的研讨会。与奥地利国际术语标准化机构建立了资料交换和人员培训等合作关系。
黄昭厚同志还汇报了当前名词审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经费不足且来源不稳定,审定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审定工作中各学科进度不平衡,宣传推广工作不够等)以及1993年工作计划。
会议充分肯定了过去几年的工作,并讨论了今后工作计划。
大家结合当前深化改革的形势,进一步讨论分析全国名委及其办公室的性质。一致认为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面向四化,面向世界(主要是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面向未来的长期性并且是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委员会是社会公益性的非盈利基础性事业单位,必须由国家给予稳定的事业费支持,并且全国各有关部门也应给予赞助和支持才能保证这一事业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提出办公室应搞活一些,开展提供咨询服务、扩大出版发行等工作。
1993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
1.请领导进一步明确在当前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全国名委的性质、体制;解决稳定并随物价上涨而相应增长的经费。请科学院明确全国名委办公室与挂靠单位的关系。
2.拟于今年四季度召开全国名委第二届委员会工作会议和第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①总结第二届委员会工作。②成立第三届委员会,并讨论工作规划。③交流名词审定工作经验。
3.继续做好审定工作
①力争完成力学、电子学、地质学、农学、组织胚胎学、数学等学科名词的公布、出版。
②争取完成化工、石油、动物、航海、建筑、计算机、科学技术史名词的终审。
③成立机械、航空、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审定工作,并视条件与可能,再组织3-4个新的学科名词委员会,如中医、针灸、畜牧、兽医等。
④部分有条件的工程技术学科第一批名词审定公布时就加上定义或注释(如船舶、煤炭、水产等)。
⑤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学科分委员会,可视条件陆续开展第二批名词审定(修订、补充、加注必要的定义)。
⑥摸索组织新词审定试点工作。
4.继续保持与国际组织来往,加强与台湾学者或有关部门的联系,促进海峡两岸名词的交流合作。
①有条件的分委员会可有选择地聘请港、台或海外华人专家为特约委员。
②有条件的分委员会,可组织编订大陆与台湾统一的名词对照性出版物。着手进行已有协议的化学、林学、农学、土壤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
③保持与国际术语标准化及其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5.搞好宣传推广工作
①利用工作会议及换届会议前后举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工作。
②在一些中心城市召开宣讲座谈会、散发材料,介绍全国名委工作,广泛联系教育、图书情报、新闻出版等部门和有关人士,以及各学科专家。
③搞好已公布名词的推广发行工作。
④加强应用术语学研究,针对社会上混乱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介宣传正名。
⑤进一步办好《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刊物,扩大内容。
⑥出版已公布名词部分的合订本和索引本。
6.加强办公室建设
①补充调整人员,搞好领导班子建设。
②加强术语数据库建设。
③制订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措施,拟建立科技术语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咨询服务,扩大出版发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