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名词术语工作刍议

郑振声   

  1. 机械术语信息中心
  • 出版日期:1991-06-15 发布日期:1991-06-15

Some Opinions About the Work of Terms and Terminology

Zheng Zhensheng   

  • Online:1991-06-15 Published:1991-06-15

摘要: 有幸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度科技术语研讨会,受益匪浅,作为专业术语工作者,切望能多有此种机会,向专家们学习讨教。
改革开放使我国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名词术语工作在中央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短短几年内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工作体系和研究规模,其工作成果已逐步被采用,对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开始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从事术语工作不长,但工作中颇有些感受,不懔管窥蠡测,略陈微词,就教于诸前辈。
一、加强名词术语规范化的宣传
在接受术语工作前,我在其他科技工作中,也曾遇到过术语的选用和外语新名的翻译问题,但因不知国家有此类机构和文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和方法,既使目前,处于这种状态的科技人员亦非少数。我曾就近询问过一些科技图书、手册及教材方面的编辑人员,他们除知道国家标准外,鲜知有国家审定公布的各种学科名词。因此,对于名词委的工作,除国家的政令外,还需辅以有力的宣传措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法定计量单位的实施可谓前车之鉴。名词术语规范化既然是造福子孙的大事,似应从现在起打好基础。
二、注意订名的协调
据我之薄知寡闻,国外大多数国家术语订名(包括各种标准的制定)皆由民间学术团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其成果被国家和社会采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该工作机构的权威性和专家的知名度。我国因长期受单纯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诸事皆赖于政府出面。另外我国各种管理机构繁多,财政上“分灶吃饭”,难免发生一项事物多头支持的情况。如名词术语方面的机械工程术语数据库,是在机电部领导亲自倡导下筹建的,我们的上面还有国家级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然工作范围各有侧重,但在具体词条上难免有交叉,对少数歧义词条则需协商,好在两委在过去的活动中已有良好的协作风气,而且就机械工程名词术语来说,机械工程术语数据库、机械术语标准化、机械工程名词审定三者所聘请的专家很可能大部份是相同的。
三、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我国名词术语工作几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目前的活动还是“内部”较多,据知,关心名词术语者不乏其人,从过去举办的术语学术报告会到会者的踊跃可见一斑。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范围,加强协调,将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集中起来,对推动名词术语工作不无裨益。
四、勇敢地举起中国术语学(派)大旗
从我看到和听到的国内外有关术语学方面的情况看,我认为中国的术语学体系已逐渐形成,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曾使外国人瞠目,正像外国谚语所说,“钱袋在犹太人手里,智慧在中国人手里”。“汉语是世界上最科学的语言”的提法虽然尚未被广泛认可,但汉语的术语学功能却与西方语言明显不同,这方面我国学者已有多方论述。因此将我国的术语理论和实践系统化,集中于汉语术语学的大旗下,高高举起,她必将是迥异于西方术语学派的崭新的更高层次的中国术语学派。
五、几点建议
1.成立中华术语学会:学会可以把全国各行各业的术语工作者团结在一起,摆脱行政、行业等系统的影响,互相切磋、群策群力地促进我国术语工作的发展;并以学会名义团结港、台学者以及海外汉语工作者共同开创汉语术语学的新局面。
2.加强术语学学术刊物出版发行工作:据知,目前除术语委的“术语标准化简讯”和名委的内部简报外,“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是国内唯一的术语学术刊物,自1985年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但因内部发行,其影响面及社会满足程度必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建议改为公开发行,并增加刊期,以给广大术语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争鸣的广阔阵地。
3.刊物中增辟新词研讨栏目:自然科学名词审定、术语标准的制、修都有一定的时限,而当今科技的发展造成新名词出现不论在量上而且频度上都在增加,如不及时统一,势必给科技术语应用带来影响,因此建议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不论是否公开发行)增辟新词研究栏目,随时公布新科技名词,供各行各业研究讨论,一旦成熟即可正式订名提供统一使用,免去批式公布处理的滞后问题。
4.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研讨会,进行各种范围的经验交流、学术研讨、论文评选及有关的各种活动,活跃术语学领域的气氛,有条件时可在华举办国际术语学研讨会,以显示我国术语学的实力,促进术语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