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溯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末民初(1901~1932)无机物中文命名演变

何涓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06-06-15

The Chinese Terms for In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901~1932)

He Juan   

  • Published:2006-06-15

摘要: 摘要 论述了1901~1932年中文无机物命名史上的两种命名风格:类属式命名与某化某式命名,及两种命名法的演变与发展。
在中文化学术语形成的历史上,1932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其重要性在于1932年教育部颁布了《化学命名原则》,确立了系统的元素、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结束了此前中文化学名词的混乱局面,并为此后中文化学名词的发展与改进奠定了基础。就无机物名词而言,1901年又是特别重要的一年。因为是年益智书会提出了第一个系统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方案《化学名目与命名法》(Chemical Terms and Nomenclature)。对1901~1932年中文无机物名词的演变历史不但知者不多,研究亦几近阙如,爰著此文,以飨读者。
一、中文无机物命名史上的两种命名风格:类属式命名与某化某式命名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无机物名词中,如氯化铁(FeCl3)、氯化亚铁(FeCl2)、四氧化三铁(Fe3O4)等命名方式可称之为某化某式命名,这类命名几乎是中文无机物命名的核心。另有一类名词,如硫酸、硝酸、磷酸等命名方式,可称之为类属式命名。从这类名词中我们很容易判断这些物质属于“酸”这一类别。类属式命名在现代化学名词中的痕迹几殆消失。
在历史上,基于类属式命名和某化某式命名都曾提出过一套系统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方案。它们最初的创制者分别是新教传教士组织益智书会与中国学者虞和钦。
19世纪末,中文无机物命名大多采取“连书原质之名”的做法,这等于没有命名。第一个系统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方案由益智书会于1901年的《化学名目与命名法》[1]中提出。该方案在1899年就已完成,它有两个要点。第一,确定类名或属名,以表征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这些属名共5个,它们是酸、鹽、礬、锈、沎、洽,分别对应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酸、卤化物、含氧酸盐、二元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除二元金属氧化物外的其他二元化合物及某些三元及以上的化合物。第二,确定修饰属名的词头,以示明同类物质之间的联系。这些词头有:下(hypo-)、次弱(between hypo-and -ous)、弱(-ous)、中(between -ous and meta-ic)、次强(meta-or between -ic and 中)、强(-ic)、合(-ous and -ic)、上(per-)、烘(pyro-)等。益智书会的无机物名词示例见表1。

益智书会制定的属名“鹽”“礬”“锈”等取自中国传统物质名词,自然是为了方便中国人的理解。他们制定的名词较直译分子式的做法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然而,他们对类属的划分有时过窄,有时又过宽。如卤化物、含氧酸盐、硫化物等都属于盐类,但却赋予不同的属名鹽、礬、洽。同是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命名为锈,非金属氧化物命名为洽。这都是划分过窄的例子。除二元金属氧化物外的其他二元化合物及某些三元及以上的化合物都命名为洽,这是划分过宽的例子。另外,他们制定的词头与西方化学名词的定性词缀相对应,因而沿袭了西方名词本身存在的混乱和弊病。单纯根据他们的名词,写出准确无误的分子式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益智书会的无机物名词存在的缺陷。
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早在日本学者宇田川榕菴的译著《舍密开宗》(1837)中就已经出现。在1891年的《化学訳語集》与1900年的《化学語彙》中,它被确立为日文无机物的命名方式。留学日本的虞和钦最早将这种命名方式引入并应用于无机物的中文命名上。1901年,虞和钦在《普通学报》第3期上发表《化学命名法》[2],论述了根、二元化合物、三元或三元以上化合物(包括酸、碱、盐)的命名法。这一命名系统显然是受了日文命名的影响,诸如酸化(即氧化)、盐化(即氯化)、水酸化(即氢氧化)等用法不遑枚举。1903年,虞和钦在《科学世界》上发表《化学定名表》[3],给出了大量中文无机物名词,使某化某式命名法更加具体明朗。不过他在元素译名上不再使用酸素、水素、盐素等日译名,而改用养、轻、绿等,因此相应的出现养化、绿化、轻养化等用法。虞和钦的无机物名词示例见表2。

不难看出,虞和钦的某化某式命名法引入了数字词头修饰根基名称,使由名称准确书写分子式成为可能。但他采用若干某化某来命名二元化合物时,只用数字修饰阴根,而不修饰阳根,致使在S2O7(七养化硫)、P2O5(五养化燐)等的命名上又显得不完全确当。此外,也容易发现虞和钦对于单价态元素的含氧酸盐的命名比较有条理,对于多价态元素的含氧酸盐,则以酸名连缀金属氧化物的名称而成,显得有点繁长。总之,虞和钦的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方案在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二、类属式命名的流变及影响
益智书会的类属式命名自提出之后,可以说一直颇受“冷遇”,知者不多,影响也极为有限。对益智书会的无机物命名方案作出重大改进的是杜亚泉。1905年,杜亚泉在他编译的《化学新教科书》[4]中提出基于元素化合价的无机物命名方案。该方案与益智书会的方案一样以确定属名和词头为主要特征,但不尽相同。
第一,制定的属名仍取自中国传统物质名词,但有所增多。这些属名共13个,它们是酸、锈、盐(鹽)、丹、鹼、礬、硝、垩、、砂、硄、砒、硼,分别对应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酸、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其他属名未包括的某些盐类)、硫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氯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砷酸盐、硼酸盐。
第二,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相应的词头,直接修饰变价元素,置于其前。具体规定是,第四列以前的元素,列数即正价;第四列以后按列递减者为正价,列数则为强价。于正价减一、二、三价者称亚、次、下价,增一、二、三价者称中、过、上价。对于第八列元素,规定高价和低价。其中,强价、高价、低价中有增减者,则称过强、次强、过高、次高价。另外,杜亚泉还规定了命名时,元素书写的顺序。一般来说,金属元素置于前,非金属元素列于后。杜亚泉的无机物名词示例见表3。

根据杜亚泉对化合价命名的规定,只要掌握了元素周期律表和化合价等基本化学知识,就大致可以由名称准确书写分子式。因此,名词实际上能够间接反映出物质组成的信息。这较益智书会的名词来说是个进步。但是杜亚泉的名词也存在一些弊病。譬如,第一,由于他对某些特定盐类制定了过多的属名,导致他的名词系统中盐的命名非常混乱。第二,由于名词建立在元素化合价的基础之上,因此难以对同价态元素形成的不同化合物给出命名。杜亚泉的无机物名词在他编译的《简易格致课本》(1906)[5]和《理化示教》(1907)[6]中有所使用。
除此之外,就笔者目前所查阅的文献来看,类属式无机物命名还可见于吴仰曾翻译、董濬川代笔的《化学新编》(1905)[7],瑞典新常富讲授、徐鸿宝和习观枢等编纂的《无机化学》(1908)[8],1906年《北洋学报》上的《化学粹言》[9],及《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年报告》(1908)[10]等。总的来说,这类命名影响不大,在杜亚泉之后未见有重大发展和改进。事实上,杜亚泉本人后来也放弃了类属式命名。1908年杜就田编辑、杜亚泉校订的《实验化学教科书》[11]中杜亚泉已经改用某化某式命名了。
三、某化某式命名的流变及影响
与类属式命名受到“冷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化某式中文无机物命名一直“大受欢迎”。经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它终于被确立为中文无机物的命名方式。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转向日本学习西方科学,大量日文化学书籍被译介过来。中文化学术语受到日文化学术语的极大影响。无机名词尤其如此。某化某式命名在当时的书刊中几乎放眼皆是。这对某化某式命名的最后确立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同一无机物的中文名称,虽然都采用某化某式命名,表达形式却多种多样。准确而完善的某化某式命名法的建立还有待不断地摸索和试用。
19世纪末,中文化学术语,尤其是元素译名,十分混乱。1896年,益智书会成立了科技术语委员会,试图统一术语译名。1901年,他们制定了类属式无机物命名方案。稍后,虞和钦提出了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方案。1906年,王季点于东京中国学生工业研究会出版的《工业会志》第1期上发表了《无机化学命名法私议》[12]。1907年,薛蛰龙在《理学杂志》上发表《化学命名法》[13],论述了根名(根之分类、根之名称及根之符号、单根之名称、复根之名称、基名、错根之名称)及由这些根基所组成的四类物质(与根为同名称者、连结二个或二个以上之根名者、示组成不单独之名称者、连结上三类之名称二个或二个以上者)的命名法。这一命名法明显是译自此前日本化学会颁布的《化学語彙》。1908年,清末学部颁布《化学语汇》[14],这是第二次统一化学术语的尝试。《化学语汇》所收录的无机物名词没有采纳类属式命名,而是采纳了某化某式命名。部分名词如绿化第一铁(FeCl2)、绿化第二铁(FeCl3)、二养化锰(MnO2)、四养化二淡或四二养化淡(N2O4)、过养化轻(H2O2)等。
1915年,教育部审定的无机物名词也采纳了某化某式命名,但与此前把阴根名至于“化”字之前、阳根名至于“化”字之后恰恰相反,他们的某化某式名词是按照分子式的顺序来命名的。如:MnO亚锰化氧,MnO2锰化二氧(或正锰化氧),NBr3氮化溴,CuCl亚铜化氯等[15]。这是第三次统一中文化学术语的尝试。1918年,科学名词审查会也开始审定无机物名词,仍然是以某化某式命名为主。这是第四次统一中文化学术语的尝试。
1920年,郑贞文出版了《无机化学命名草案》[16]。全书分三篇,详细论述了元素及单质(元素、单质及异性同素)、根基及其化合物(单根及二元化合物、复根及其化合物、错根及其化合物)、复合物(合金、二种独立物质以上之复合物、含水复合物、含硵复合物)的命名。这一方案在探讨无机物命名法的深度及广度上大大超越了前人。此外,郑贞文在中国当时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先后任编辑和理化部主任长达14年(1918~1932)之久。这些因素都使得郑贞文制定的无机物名词对此后中文化学名词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继后,梁国常[17]、吴承洛[18,19]等人也对某化某式无机名词提出各自见解。至1932年《化学命名原则》颁布,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就被永久确立了。
四、结语
新教传教士组织益智书会于1901年为中国人制定了第一个系统的中文无机物命名方案——类属式命名方案。该方案的命名思想被中国学者杜亚泉所采纳。1905年,在他编译的《化学新教科书》中,杜亚泉提出了基于元素化合价的类属式命名方案,对益智书会的方案有所改进。与此同时,留学日本的虞和钦从日本引入了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在中国译介日文化学书籍非常盛行的20世纪初期,这一命名方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类属式命名。继益智书会首次统一中文化学术语之后,历次统一化学术语的方案无不是采纳某化某式命名。1920年,郑贞文出版《无机化学命名草案》,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某化某式无机物命名法。郑贞文所在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当时最大的出版商之一,它所出版的化学书籍绝大多数采纳了郑贞文的无机名词,这对某化某式命名法的确立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总之,某化某式命名经过广泛的使用和不断的完善,终于在1932年的《化学命名原则》中被永久确立了。
本文仅仅对1901~1932年中文无机物名词的发展与演变作了非常粗略的探讨。诸多问题,如日文无机物名词对中文无机物名词究竟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某化某式命名细致的演进过程如何,类属式命名与某化某式命名为何遭遇如此迥异等,或者轻描淡写,或者语焉不详,实乃笔者目前力所不及,诚盼更多学人关注并探讨个中问题。
① 相关研究有:刘广定.中文化学名词的演变(上).科学月刊,1985,第190期.刘广定.中文化学名词的演变(下).科学月刊,1985,第191期.王扬宗,近代化学的传入,载越匡华.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wo types of Chinese nomenclatures for inorganic compounds,generic nomenclature and Hua(化)nomenclature,and their respective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