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2025, Vol. 27 ›› Issue (4): 3-11.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4.001
• 理论研究 • 下一篇
收稿日期:
2025-03-29
出版日期:
2025-07-06
发布日期:
2025-07-06
作者简介:
张晓峰(1965—),男,文学硕士,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涉海术语学。通信方式:xiaofengzhang@dlmu.edu.cn。
王安(1996—),男,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涉海术语学。通信方式:458038890@qq.com。
黄馨慧(2001—),女,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涉海术语学。通信方式:SisterandV@163.com。
ZHANG Xiaofeng(), WANG An(
), HUANG Xinhui(
)
Received:
2025-03-29
Online:
2025-07-06
Published:
2025-07-06
摘要:
文章以具有比喻意义的涉海类英汉术语名词为研究对象,从其本体、喻体、喻词的逻辑关系上对该类术语名词进行分类,并通过其三者背后的文化视角,还原命名的认知规律以及逻辑推演规律。研究旨在找出比喻类涉海术语中本体、喻体、喻词的深层关联,总结比喻规律,分析命名过程中的认知思维和逻辑推演机制,为比喻类涉海术语词的规范提供帮助。
张晓峰, 王安, 黄馨慧. 涉海类比喻含义术语认知思维过程逻辑推演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5, 27(4): 3-11.
ZHANG Xiaofeng, WANG An, HUANG Xinhui. Case Study on Logical Deduction of Cognitive Thinking Processes for Terms with Metaphorical Meanings in the Maritime Field[J]. China Terminology, 2025, 27(4): 3-11.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A形机架 | 船舶轮机 | 由于机架下宽上窄像字母“A”而得名,该名称起源于西方,其英语名称为“A frame”,目前该汉语术语已广泛使用。 |
8字结 | 水手工艺 | 这种绳结的形状因酷似阿拉伯数字“8”而得名,由于阿拉伯数字在西方也使用,因此无法判别该术语词的起源。 |
D形锅炉 | 船舶轮机 | 这种锅炉因立起时的形状像字母“D”而得名。 |
工字钢 | 船舶工程 | 这种类型的钢因横截面如同汉字“工”字而得名,目前的火车铁轨就是工字钢。该名词的英语为“I-beam steel”,很显然喻体是西文字母“I”。 |
门字吊 | 船舶工程 | 这种船用吊因特别像汉字“门”而得名。其英语名词为“gantry”,是不一样的命名体系。 |
D Shackle | 水手工艺 | 这种卸扣(shackle)起源于西方,采用了以西文字母为参照的命名方式。目前在汉语术语中也使用“D形卸扣”来命名。 |
D ring | 船舶结构 | 这种设备是一个半圆式结构,因特别像字母“D”而得名,汉语中采用了其音译名“地令”。 |
U Shackle | 水手工艺 | 这种卸扣因像字母“U”而得名。汉语中由于其形状酷似马蹄,因此取名为“马蹄形卸扣”。 |
V-shaped formation | 船艺 | 船舶编队中的一种方式,如同空中大雁飞行的形状,特别像字母“V”。汉语术语“V形编队”也采用了相同的内涵。 |
Y-△ connection | 船舶电气 | 一种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启动前像字母“Y”的形状,而启动后变成三角形。汉语中为“星形-三角形启动”。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A形机架 | 船舶轮机 | 由于机架下宽上窄像字母“A”而得名,该名称起源于西方,其英语名称为“A frame”,目前该汉语术语已广泛使用。 |
8字结 | 水手工艺 | 这种绳结的形状因酷似阿拉伯数字“8”而得名,由于阿拉伯数字在西方也使用,因此无法判别该术语词的起源。 |
D形锅炉 | 船舶轮机 | 这种锅炉因立起时的形状像字母“D”而得名。 |
工字钢 | 船舶工程 | 这种类型的钢因横截面如同汉字“工”字而得名,目前的火车铁轨就是工字钢。该名词的英语为“I-beam steel”,很显然喻体是西文字母“I”。 |
门字吊 | 船舶工程 | 这种船用吊因特别像汉字“门”而得名。其英语名词为“gantry”,是不一样的命名体系。 |
D Shackle | 水手工艺 | 这种卸扣(shackle)起源于西方,采用了以西文字母为参照的命名方式。目前在汉语术语中也使用“D形卸扣”来命名。 |
D ring | 船舶结构 | 这种设备是一个半圆式结构,因特别像字母“D”而得名,汉语中采用了其音译名“地令”。 |
U Shackle | 水手工艺 | 这种卸扣因像字母“U”而得名。汉语中由于其形状酷似马蹄,因此取名为“马蹄形卸扣”。 |
V-shaped formation | 船艺 | 船舶编队中的一种方式,如同空中大雁飞行的形状,特别像字母“V”。汉语术语“V形编队”也采用了相同的内涵。 |
Y-△ connection | 船舶电气 | 一种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启动前像字母“Y”的形状,而启动后变成三角形。汉语中为“星形-三角形启动”。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大关”与“小关” | 船舶工程 | 船舶的双吊杆中较大的一个称为“大关”,较小的一个称为“小关”。“关”字是指三国名将“关羽”,有着忠贞英勇的美好形象,在船舶领域中“将军”又是“立柱”的代名词。英语中“大关”“小关”对应的术语词分别是“hatch boom”(舱口吊杆)和“cargo boom”(货物吊杆),失去了比喻意义。 |
苦力结 | 船艺 | 苦力活需要大量人力,如明清时期长江三峡的纤夫等,因此汉语中的“苦力”是大规模、费力气、苦难的代名词。英语中对应的术语词是“man-harness knot”(束缚人的绳结),亦有“苦难”的含义。 |
神仙葫芦 | 轮机工程 | 该术语在命名时,头脑中有传说中“八仙”铁拐李的酒葫芦形象印记,故此将其定名为“神仙”用的葫芦。英语中对应的术语是“chain block”(链条滑车)。 |
同心结;中国结 | 水手工艺 | 该词表述的是水手绳结的一种,该术语在业界的英语表述是“Chinese knot”,首先该绳结发明人是中国人,其次中国文化中有着兄弟同心的文化传统,故此得名。 |
devil’s claw | 船舶工程 | 该英语术语是船舶甲板锚机设备“掣链器”的英语名称,还称为“chain stopper”。其俯瞰如同西方神话传说中魔鬼伸出的双爪,因而得名。由于认知不同,在汉语使用者中规范名词则无此比喻。 |
“female thread”与 “male thread” | 轮机工程 | 分别以“女性”“男性”为喻体,因为“女性”“男性”分别有内敛、外张的特征,在汉语中,喻体换成了方位词“内”“外”,即“内螺纹”“外螺纹”。 |
guy | 水手工艺 | 从国际海事公约等相关资料来看,“guy”是指船舶的“钢丝绳”。由于其结实耐用,如“小伙子”一样有力气而得名。 |
Jack | 轮机工程 | “Jack”(杰克)是普通人的名字,在工程领域代表“千斤顶”,轮机工程作为工程领域的分支也使用该术语,相当于中文中的“张三”。 |
Jack knife | 水手工艺 | 该英语术语词是救生艇配备物品中的“水手折刀”,同样采用“Jack”(杰克)这一普通人作为修饰词,代表普通人的刀具。但是“Jack”本身却无水手的比喻意义。 |
Jack flag | 船舶工程 | 该术语也用“Jack”(杰克)作为喻词,其含义为“旗杆”,隐喻意义是普通人升旗的旗杆,通常是指位于船首的小旗杆。 |
Jacob’s ladder | 船舶工程 | “Jacob”(雅各)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由于其睡梦中梦见一个立起来的梯子而得名。该术语在中文中则使用“绳梯”,无比喻意义。 |
“master station”与 “slave station” | 航海通信 | “master station”(主台)是发送信号的主要电台,“slave station”(副台)与主台相对,两个词分别用“master”(主人)、“slave”(奴隶)作为喻词,是把奴隶社会的印记带到术语中的表现。 |
messenger | 水手工艺 | 在水手工艺术语词中,“messenger”以“信使”为喻词,比喻该缆绳的“穿针引线”作用,体现出欧洲中世纪“信使”的作用。对应的汉语术语词为“引缆”,起到将大缆导进来的作用。 |
old man | 船舶管理; 船舶工程 | “old man”(老人家)是对船长的背地称谓,在汉语中有点儿像儿女之间称呼自家父亲“咱家老爷子”的感觉,是以老人为喻词的术语,有“年岁长、经验多”的隐喻含义。在船舶结构上,“old man”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导向缆桩”,从形态上说如同老船长伸出手,导引缆绳从中间穿过,因此该词是介于明喻和隐喻之间的术语词。 |
purser | 船舶管理 | “purser”是“管事”的意思。而“purser”(持有钱包的人)又是以钱包为喻体,说明管事的工作是掌管船上的账务。 |
Smith | 轮机工程 | “Smith”(史密斯)是英国最普通的姓氏,如果追溯其起源,也许其祖先与打铁有关,其术语的中文含义为“铁匠”,是行业技术的代名词。 |
thief knot | 水手工艺 | “thief knot”是绳结中的一种,在西方人认知中该绳结打法简单快捷,竟然和“thief”(小偷)联系起来。在我国,该术语词用“平结”来表达其简单而快捷之意,毕竟在汉语使用者看来,采用“小偷”为喻词非常不雅。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大关”与“小关” | 船舶工程 | 船舶的双吊杆中较大的一个称为“大关”,较小的一个称为“小关”。“关”字是指三国名将“关羽”,有着忠贞英勇的美好形象,在船舶领域中“将军”又是“立柱”的代名词。英语中“大关”“小关”对应的术语词分别是“hatch boom”(舱口吊杆)和“cargo boom”(货物吊杆),失去了比喻意义。 |
苦力结 | 船艺 | 苦力活需要大量人力,如明清时期长江三峡的纤夫等,因此汉语中的“苦力”是大规模、费力气、苦难的代名词。英语中对应的术语词是“man-harness knot”(束缚人的绳结),亦有“苦难”的含义。 |
神仙葫芦 | 轮机工程 | 该术语在命名时,头脑中有传说中“八仙”铁拐李的酒葫芦形象印记,故此将其定名为“神仙”用的葫芦。英语中对应的术语是“chain block”(链条滑车)。 |
同心结;中国结 | 水手工艺 | 该词表述的是水手绳结的一种,该术语在业界的英语表述是“Chinese knot”,首先该绳结发明人是中国人,其次中国文化中有着兄弟同心的文化传统,故此得名。 |
devil’s claw | 船舶工程 | 该英语术语是船舶甲板锚机设备“掣链器”的英语名称,还称为“chain stopper”。其俯瞰如同西方神话传说中魔鬼伸出的双爪,因而得名。由于认知不同,在汉语使用者中规范名词则无此比喻。 |
“female thread”与 “male thread” | 轮机工程 | 分别以“女性”“男性”为喻体,因为“女性”“男性”分别有内敛、外张的特征,在汉语中,喻体换成了方位词“内”“外”,即“内螺纹”“外螺纹”。 |
guy | 水手工艺 | 从国际海事公约等相关资料来看,“guy”是指船舶的“钢丝绳”。由于其结实耐用,如“小伙子”一样有力气而得名。 |
Jack | 轮机工程 | “Jack”(杰克)是普通人的名字,在工程领域代表“千斤顶”,轮机工程作为工程领域的分支也使用该术语,相当于中文中的“张三”。 |
Jack knife | 水手工艺 | 该英语术语词是救生艇配备物品中的“水手折刀”,同样采用“Jack”(杰克)这一普通人作为修饰词,代表普通人的刀具。但是“Jack”本身却无水手的比喻意义。 |
Jack flag | 船舶工程 | 该术语也用“Jack”(杰克)作为喻词,其含义为“旗杆”,隐喻意义是普通人升旗的旗杆,通常是指位于船首的小旗杆。 |
Jacob’s ladder | 船舶工程 | “Jacob”(雅各)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由于其睡梦中梦见一个立起来的梯子而得名。该术语在中文中则使用“绳梯”,无比喻意义。 |
“master station”与 “slave station” | 航海通信 | “master station”(主台)是发送信号的主要电台,“slave station”(副台)与主台相对,两个词分别用“master”(主人)、“slave”(奴隶)作为喻词,是把奴隶社会的印记带到术语中的表现。 |
messenger | 水手工艺 | 在水手工艺术语词中,“messenger”以“信使”为喻词,比喻该缆绳的“穿针引线”作用,体现出欧洲中世纪“信使”的作用。对应的汉语术语词为“引缆”,起到将大缆导进来的作用。 |
old man | 船舶管理; 船舶工程 | “old man”(老人家)是对船长的背地称谓,在汉语中有点儿像儿女之间称呼自家父亲“咱家老爷子”的感觉,是以老人为喻词的术语,有“年岁长、经验多”的隐喻含义。在船舶结构上,“old man”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导向缆桩”,从形态上说如同老船长伸出手,导引缆绳从中间穿过,因此该词是介于明喻和隐喻之间的术语词。 |
purser | 船舶管理 | “purser”是“管事”的意思。而“purser”(持有钱包的人)又是以钱包为喻体,说明管事的工作是掌管船上的账务。 |
Smith | 轮机工程 | “Smith”(史密斯)是英国最普通的姓氏,如果追溯其起源,也许其祖先与打铁有关,其术语的中文含义为“铁匠”,是行业技术的代名词。 |
thief knot | 水手工艺 | “thief knot”是绳结中的一种,在西方人认知中该绳结打法简单快捷,竟然和“thief”(小偷)联系起来。在我国,该术语词用“平结”来表达其简单而快捷之意,毕竟在汉语使用者看来,采用“小偷”为喻词非常不雅。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斑马鱼;小斑马 | 远洋渔业 | 斑马鱼因其身上有类似斑马的条纹而得名,我国台湾省渔民则称之为“小斑马”,比喻类型属于明喻的一种。 |
花鼠 | 远洋渔业 | 我国台湾省渔民称之为花鼠,其外形让渔民联想到老鼠的形状,该术语词具有明喻特征,其余各地渔民称之为“杂色兵鲇”,只具备较弱的明喻特征。 |
枪乌贼 | 远洋渔业 | “枪乌贼”就是俗称的乌鱼或者乌贼。其游泳形状如同带枪的鱼,受到惊吓还可以喷出墨汁,因而得名,属于明喻的一种。其英语名称是“squid”或者“calamari”,无比喻意义。 |
驼背太阳鱼;嫦娥 | 远洋渔业 | 在我国多地渔民称该鱼为“驼背太阳鱼”,具有明喻特征,我国台湾省渔民称之为“嫦娥”,具有借代的比喻特征。 |
银马甲 | 远洋渔业 | “银马甲”是我国台湾省渔民的称谓,但目前主要称之为“小鳞毛足鲈”。鱼的颜色发亮,如同穿上了银色马甲,因而得名,属于明喻的一种。 |
air bottle,air trunk, air reservoir | 轮机工程 | 在船舶轮机中用于打气的蓄气装置,在英语术语中可以用bottle(瓶子)、trunk(树干)、reservoir(蓄水池)等喻词进行比喻,bottle(瓶子)具有明喻和隐喻两种特征,而其余则均为隐喻特征。汉语术语采用“空气瓶”则更多具有明喻特征。 |
coat | 船舶工程 | 在英语名词中,比作给人穿外套一样,具有隐喻特征,该术语指船舶涂装中上油漆的次数,称之为“度”或者用名词称之为“层”,具有弱化的隐喻含义。 |
cocked hat | 航海学 | 该术语词面意思是“公鸡冠”,因为在三线定位时通常三条线相交为一个三角形,在国外航海中人们喜欢拿“cocked hat”(公鸡冠)作为明喻,对应的汉语术语为“误差三角形”,失去了比喻意义。 |
clove hitch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非常像盛开的丁香花,因而得名。汉语术语词沿用这一比喻,称为“丁香结”。 |
compass rose | 航海学 | 在海图中其磁差曲线特别像玫瑰花,因此外国航海界用玫瑰(rose)作为喻词。该比喻属于明喻,我国航海界沿用了这一明喻方式,称之为“罗经花”。 |
dolphin | 船舶工程 | 在船舶缆桩布局中有一种缆桩是圆顶的,可以承受更大的缆绳力量,由于其形状酷似“dolphin”(海豚),故以“dolphin”为喻词。该比喻属于明喻,但在汉语中使用“系缆桩”,失去了比喻意义。 |
eye of line | 水手工艺 | 由于缆绳的端头是一个环状结构,其作用是带缆时可以扣在缆桩上,因此以“eye”(眼睛)作为明喻。但在汉语中以中国乐器“琵琶”为喻体,而称为“琵琶扣”。 |
frame | 船舶工程 | 在船舶工程中船体需要有“肋骨”加强或者支撑,因此英语使用者命名该术语时选择“frame”(肋骨)作为喻词。该比喻兼有明喻和隐喻双重喻义。汉语术语采用了英语术语中的比喻,称之为“船肋板”。 |
leg | 海上搜救 | 海上搜救轨迹经常是三角形的,其相邻的两边在海图上看起来如同人的两条腿,因此英语使用者选用“leg”(腿)作为喻体,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则没有采用比喻,而称为“航路分支”。 |
monkey island | 船舶工程 | 驾驶台上面的甲板也称为“compass deck”(罗经甲板),该词采用“monkey”(猴子)作为喻体,利用了猴子可以爬高的属性,属于隐喻。汉语中该词采用“罗经甲板”或者“顶甲板”,失去了比喻意义。 |
monkey face | 水手工艺 | 一种三个眼的作业板,由于特别像猴子脸而得名,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不用猴子作为喻体,称为“三眼板”,失去了比喻意义。 |
monkey fist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由于酷似猴子握紧的拳头而得名,采用猴子拳头主要因为其形状、大小合适,如果采用大猩猩等体型更大的动物的拳头则不合适,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采用其功能作为名称,即“撇缆头结”,失去了比喻意义。 |
pecked line | 航海学 | 在海图上有很多虚线,让人联想到小鸡把原本的实线“啄”成了虚线,因此以“pecked line”(鸡啄线)为喻词来形容,而汉语术语则称为“虚线”。 |
squat | 航海学 | 将船尾下沉比喻为人的“squat”(下蹲),属于明喻现象。而汉语术语称为“艉下沉量”,失去了比喻意义。 |
starving | 船舶消防 | “饥饿”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将燃烧三要素“燃料、热、氧气”中的燃料切断而灭火的方式称为“starving”(饥饿),汉语中没有专业称谓,目前普遍称为“切断火源法”,作为临时术语词。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斑马鱼;小斑马 | 远洋渔业 | 斑马鱼因其身上有类似斑马的条纹而得名,我国台湾省渔民则称之为“小斑马”,比喻类型属于明喻的一种。 |
花鼠 | 远洋渔业 | 我国台湾省渔民称之为花鼠,其外形让渔民联想到老鼠的形状,该术语词具有明喻特征,其余各地渔民称之为“杂色兵鲇”,只具备较弱的明喻特征。 |
枪乌贼 | 远洋渔业 | “枪乌贼”就是俗称的乌鱼或者乌贼。其游泳形状如同带枪的鱼,受到惊吓还可以喷出墨汁,因而得名,属于明喻的一种。其英语名称是“squid”或者“calamari”,无比喻意义。 |
驼背太阳鱼;嫦娥 | 远洋渔业 | 在我国多地渔民称该鱼为“驼背太阳鱼”,具有明喻特征,我国台湾省渔民称之为“嫦娥”,具有借代的比喻特征。 |
银马甲 | 远洋渔业 | “银马甲”是我国台湾省渔民的称谓,但目前主要称之为“小鳞毛足鲈”。鱼的颜色发亮,如同穿上了银色马甲,因而得名,属于明喻的一种。 |
air bottle,air trunk, air reservoir | 轮机工程 | 在船舶轮机中用于打气的蓄气装置,在英语术语中可以用bottle(瓶子)、trunk(树干)、reservoir(蓄水池)等喻词进行比喻,bottle(瓶子)具有明喻和隐喻两种特征,而其余则均为隐喻特征。汉语术语采用“空气瓶”则更多具有明喻特征。 |
coat | 船舶工程 | 在英语名词中,比作给人穿外套一样,具有隐喻特征,该术语指船舶涂装中上油漆的次数,称之为“度”或者用名词称之为“层”,具有弱化的隐喻含义。 |
cocked hat | 航海学 | 该术语词面意思是“公鸡冠”,因为在三线定位时通常三条线相交为一个三角形,在国外航海中人们喜欢拿“cocked hat”(公鸡冠)作为明喻,对应的汉语术语为“误差三角形”,失去了比喻意义。 |
clove hitch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非常像盛开的丁香花,因而得名。汉语术语词沿用这一比喻,称为“丁香结”。 |
compass rose | 航海学 | 在海图中其磁差曲线特别像玫瑰花,因此外国航海界用玫瑰(rose)作为喻词。该比喻属于明喻,我国航海界沿用了这一明喻方式,称之为“罗经花”。 |
dolphin | 船舶工程 | 在船舶缆桩布局中有一种缆桩是圆顶的,可以承受更大的缆绳力量,由于其形状酷似“dolphin”(海豚),故以“dolphin”为喻词。该比喻属于明喻,但在汉语中使用“系缆桩”,失去了比喻意义。 |
eye of line | 水手工艺 | 由于缆绳的端头是一个环状结构,其作用是带缆时可以扣在缆桩上,因此以“eye”(眼睛)作为明喻。但在汉语中以中国乐器“琵琶”为喻体,而称为“琵琶扣”。 |
frame | 船舶工程 | 在船舶工程中船体需要有“肋骨”加强或者支撑,因此英语使用者命名该术语时选择“frame”(肋骨)作为喻词。该比喻兼有明喻和隐喻双重喻义。汉语术语采用了英语术语中的比喻,称之为“船肋板”。 |
leg | 海上搜救 | 海上搜救轨迹经常是三角形的,其相邻的两边在海图上看起来如同人的两条腿,因此英语使用者选用“leg”(腿)作为喻体,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则没有采用比喻,而称为“航路分支”。 |
monkey island | 船舶工程 | 驾驶台上面的甲板也称为“compass deck”(罗经甲板),该词采用“monkey”(猴子)作为喻体,利用了猴子可以爬高的属性,属于隐喻。汉语中该词采用“罗经甲板”或者“顶甲板”,失去了比喻意义。 |
monkey face | 水手工艺 | 一种三个眼的作业板,由于特别像猴子脸而得名,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不用猴子作为喻体,称为“三眼板”,失去了比喻意义。 |
monkey fist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由于酷似猴子握紧的拳头而得名,采用猴子拳头主要因为其形状、大小合适,如果采用大猩猩等体型更大的动物的拳头则不合适,该比喻属于明喻现象。汉语术语采用其功能作为名称,即“撇缆头结”,失去了比喻意义。 |
pecked line | 航海学 | 在海图上有很多虚线,让人联想到小鸡把原本的实线“啄”成了虚线,因此以“pecked line”(鸡啄线)为喻词来形容,而汉语术语则称为“虚线”。 |
squat | 航海学 | 将船尾下沉比喻为人的“squat”(下蹲),属于明喻现象。而汉语术语称为“艉下沉量”,失去了比喻意义。 |
starving | 船舶消防 | “饥饿”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将燃烧三要素“燃料、热、氧气”中的燃料切断而灭火的方式称为“starving”(饥饿),汉语中没有专业称谓,目前普遍称为“切断火源法”,作为临时术语词。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American whipping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是一种由美洲人发明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绳头结。以美洲人作为一种借喻的方式。汉语中直译为“美式绳头结”。 |
Australia ladder | 船舶工程 | 该术语所指物件是澳大利亚人发明的一种下舱梯,通过视线遮挡可以克服下舱时人们的恐高心理。汉语术语中无此词条,推荐汉语术语命名为“之形下舱梯”或“澳大利亚梯”。 |
Danforth anchor | 船舶工程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军上尉Howard Danforth(霍华德·丹福斯)发明了这种锚。这种锚具有抓力大、无杆转爪的特点。由于酷似燕尾,汉语术语中又称为“燕尾锚”。 |
Diesel engine | 船舶轮机 | 这是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之父Rudolf Diesel (鲁道夫·狄赛尔)的姓氏命名的机型。该机器在中文术语中命名为“柴油机”。 |
Hall anchor | 船舶工程 | 1885年,英国船长Hall(霍尔)发明了这种锚。这种锚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强的优点,还可以将锚收进锚链筒中,这种设计使锚泊装置的操作大大简化。汉语中称之为“无横杆铰接锚”,因外形像“山”字,也称“山字锚”。 |
Manila rope | 水手工艺 | 这是一种细小而结实的绳索,由于制作该种绳的材料来自菲律宾的马尼拉,英语术语中就称为“Manila rope”(马尼拉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借喻现象。汉语术语中则命名为“白棕绳”。 |
Panama lead | 船舶工程 | 因巴拿马运河对拖带的要求而得名,是一种以地名为喻词的借喻。该术语又名“centre lead”。因该物件的位置在船首部位,在汉语术语中称之为“船头导缆孔”。 |
Portuguese bowline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是葡萄牙航海船上首先使用的一种绳结,直译为“葡萄牙式称人结”,是一种以海员群体为喻词的借喻现象。在汉语术语中该绳结被称为“双套结”。 |
Prusik knot | 水手工艺 | 19世纪初的Dr.Karl Prusik(卡尔·普式加鲁博士)发明的一种为攀岩和救援使用的绳结,是以发明者的姓氏命名的借喻术语词。考虑到发明者所在地的使用人群与“抓手”的特征,汉语术语定名为“普鲁士抓结”,因此从汉语术语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借喻。 |
Suez canal projector | 船舶工程 | 船舶在穿过苏伊士运河时,需要强制检查探照灯,而且有规定的型式,因此得名,目前也简化为“canal projector”(运河探照灯)。汉语术语中沿用了其翻译“运河探照灯”。 |
Yagi Antenna | 海上通信 | 以其发明人的姓氏“八木”(Yagi)命名的天线。这种天线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作为电视接收天线。汉语术语中沿用了其翻译“八木天线”。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American whipping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是一种由美洲人发明并广泛使用的一种绳头结。以美洲人作为一种借喻的方式。汉语中直译为“美式绳头结”。 |
Australia ladder | 船舶工程 | 该术语所指物件是澳大利亚人发明的一种下舱梯,通过视线遮挡可以克服下舱时人们的恐高心理。汉语术语中无此词条,推荐汉语术语命名为“之形下舱梯”或“澳大利亚梯”。 |
Danforth anchor | 船舶工程 |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军上尉Howard Danforth(霍华德·丹福斯)发明了这种锚。这种锚具有抓力大、无杆转爪的特点。由于酷似燕尾,汉语术语中又称为“燕尾锚”。 |
Diesel engine | 船舶轮机 | 这是采用了柴油发动机之父Rudolf Diesel (鲁道夫·狄赛尔)的姓氏命名的机型。该机器在中文术语中命名为“柴油机”。 |
Hall anchor | 船舶工程 | 1885年,英国船长Hall(霍尔)发明了这种锚。这种锚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强的优点,还可以将锚收进锚链筒中,这种设计使锚泊装置的操作大大简化。汉语中称之为“无横杆铰接锚”,因外形像“山”字,也称“山字锚”。 |
Manila rope | 水手工艺 | 这是一种细小而结实的绳索,由于制作该种绳的材料来自菲律宾的马尼拉,英语术语中就称为“Manila rope”(马尼拉绳),是一种以产地命名的借喻现象。汉语术语中则命名为“白棕绳”。 |
Panama lead | 船舶工程 | 因巴拿马运河对拖带的要求而得名,是一种以地名为喻词的借喻。该术语又名“centre lead”。因该物件的位置在船首部位,在汉语术语中称之为“船头导缆孔”。 |
Portuguese bowline | 水手工艺 | 该绳结是葡萄牙航海船上首先使用的一种绳结,直译为“葡萄牙式称人结”,是一种以海员群体为喻词的借喻现象。在汉语术语中该绳结被称为“双套结”。 |
Prusik knot | 水手工艺 | 19世纪初的Dr.Karl Prusik(卡尔·普式加鲁博士)发明的一种为攀岩和救援使用的绳结,是以发明者的姓氏命名的借喻术语词。考虑到发明者所在地的使用人群与“抓手”的特征,汉语术语定名为“普鲁士抓结”,因此从汉语术语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借喻。 |
Suez canal projector | 船舶工程 | 船舶在穿过苏伊士运河时,需要强制检查探照灯,而且有规定的型式,因此得名,目前也简化为“canal projector”(运河探照灯)。汉语术语中沿用了其翻译“运河探照灯”。 |
Yagi Antenna | 海上通信 | 以其发明人的姓氏“八木”(Yagi)命名的天线。这种天线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作为电视接收天线。汉语术语中沿用了其翻译“八木天线”。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top dead centre/ bottom dead centre | 船舶轮机 | 二冲程或者四冲程柴油机在活塞运转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就不能再往上或往下运动了,换言之,出现了dead(死亡)点,就是代表活塞只能转而向下或向上运动了。这属于用dead表示“轮回”的屈折性隐喻,喻体使用“底/顶”“轮回”,位置加生命两种喻体,让使用者明白其术语创造的理念。 |
donkey engine | 船舶轮机 | 在内燃机发明之初,命名者就不自觉地将动力推进与马拉车比较,而船舶副机从外形上看比主机小,但是工作原理相似,都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整个命名过程存在二次对比现象,先比“马”,再以“马”比“驴”,该比喻现象属于隐喻的一种。汉语术语则采用“副机”或者“发电机”,失去了比喻意义。 |
donkey boiler | 船舶轮机 | 先由donkey engine的donkey(驴),引申到donkey(副的、辅助的)作为修饰语的含义,再修饰锅炉,用来形容辅助锅炉,该比喻属于隐喻。汉语术语则采用“辅助锅炉”,失去了比喻意义。 |
donkey man | 船舶管理 | 先由donkey engine的donkey(驴),引申到donkey(辅助的)的修饰语用法,再修饰人,表明是专门从事“辅机工作”的轮机部船员。 |
dead rackoning | 航海学 | 由dead(死亡)来描述的船舶定位的状态,再由“死马当活马医”的语境,推理为采取“最后一搏”的措施,属于曲折式多喻体的隐喻。汉语术语则没有选用此比喻,而用“推算船位”表示其做法的实质。 |
gangway | 船舶工程 | 该比喻词采用了两个喻词,gang表示人员之少,就是登船时只有少数人员才能攀爬,way是比喻其路径,而二者结合就转义,如同山寨通道一样,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境。汉语术语舍弃其比喻意义,从功能的角度命名为“舷梯”。 |
horse engine | 船舶轮机 | 柴油机在驱动船舶之初,命名者喜欢将其与马拉车进行比照,因此主机在过去也称为“horse engine”(似马驱动的机器),是一种用了两个比较型喻体的隐喻方式。 |
horse power | 船舶轮机 | 与horse engine类同,既然是推动船舶行进的主机与马拉车相比较,其功率大小就用成年马的拉力表示了。 |
landfall | 航海学 | 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极目远眺时总认为远方比所在地高。形成该词时首先联想到的是water fall,水流从天而下,而从茫茫大海首次看到的陆地则是land fall,这个通过water fall的曲折比喻,形成了独特的隐喻现象。 |
术语词 | 使用领域 | 释名 |
---|---|---|
top dead centre/ bottom dead centre | 船舶轮机 | 二冲程或者四冲程柴油机在活塞运转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就不能再往上或往下运动了,换言之,出现了dead(死亡)点,就是代表活塞只能转而向下或向上运动了。这属于用dead表示“轮回”的屈折性隐喻,喻体使用“底/顶”“轮回”,位置加生命两种喻体,让使用者明白其术语创造的理念。 |
donkey engine | 船舶轮机 | 在内燃机发明之初,命名者就不自觉地将动力推进与马拉车比较,而船舶副机从外形上看比主机小,但是工作原理相似,都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整个命名过程存在二次对比现象,先比“马”,再以“马”比“驴”,该比喻现象属于隐喻的一种。汉语术语则采用“副机”或者“发电机”,失去了比喻意义。 |
donkey boiler | 船舶轮机 | 先由donkey engine的donkey(驴),引申到donkey(副的、辅助的)作为修饰语的含义,再修饰锅炉,用来形容辅助锅炉,该比喻属于隐喻。汉语术语则采用“辅助锅炉”,失去了比喻意义。 |
donkey man | 船舶管理 | 先由donkey engine的donkey(驴),引申到donkey(辅助的)的修饰语用法,再修饰人,表明是专门从事“辅机工作”的轮机部船员。 |
dead rackoning | 航海学 | 由dead(死亡)来描述的船舶定位的状态,再由“死马当活马医”的语境,推理为采取“最后一搏”的措施,属于曲折式多喻体的隐喻。汉语术语则没有选用此比喻,而用“推算船位”表示其做法的实质。 |
gangway | 船舶工程 | 该比喻词采用了两个喻词,gang表示人员之少,就是登船时只有少数人员才能攀爬,way是比喻其路径,而二者结合就转义,如同山寨通道一样,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境。汉语术语舍弃其比喻意义,从功能的角度命名为“舷梯”。 |
horse engine | 船舶轮机 | 柴油机在驱动船舶之初,命名者喜欢将其与马拉车进行比照,因此主机在过去也称为“horse engine”(似马驱动的机器),是一种用了两个比较型喻体的隐喻方式。 |
horse power | 船舶轮机 | 与horse engine类同,既然是推动船舶行进的主机与马拉车相比较,其功率大小就用成年马的拉力表示了。 |
landfall | 航海学 | 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极目远眺时总认为远方比所在地高。形成该词时首先联想到的是water fall,水流从天而下,而从茫茫大海首次看到的陆地则是land fall,这个通过water fall的曲折比喻,形成了独特的隐喻现象。 |
[1] |
张晓峰. 涉海术语学研究[M].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23.
|
[2]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83.
|
[3] |
陈茂新. 修辞与翻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2):1-7.
|
[4] |
高辛勇. 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5.
|
[5] |
冯伟年. 论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141-146.
|
[6] |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14-22.
|
[7] |
|
[8] |
|
[9] |
|
[10] |
杨信彰. 科技名词语篇和科技语篇中的词汇语法[J]. 外语教学, 2001(4):18-21,100.
|
[11] |
节肯·哈吾提. 论口才与逻辑思维的辩证关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S1):134-135.
|
[12] |
邓晓芒. 从隐喻看逻辑推理的起源: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的启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3):35-47.
|
[13] |
束定芳.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98-106,160.
|
[14] |
乐金声. 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 安徽大学学报, 2000(5):75-78.
|
[15] |
冯志伟. 术语命名中的隐喻[J]. 科技术语研究, 2006(3):19-20.
|
[16] |
张晓峰. 海事英汉词汇语言学研究[M]. 上海: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2020:226.
|
[17] |
高永照. 试论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的相对可译性[J]. 中国翻译, 1998(5):23-24.
|
[18] |
束定芳. 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4):253-260.
|
[19] |
宋子寿. 科技术语中的借喻和隐喻[J]. 中国科技术语, 2009(2):8-10.
|
[1] | 吴聪聪, 苗菊. “一带一路”倡议专题双语术语知识库本体构建方法演绎[J]. 中国科技术语, 2022, 24(4): 70-77. |
[2] | 李双燕, 苗菊. 面向技术文档翻译的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1, 23(1): 43-52. |
[3] | 王洁. “压舱石”术语义商补[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 22(2): 50-53. |
[4] | 刘志, 郝克俊. 基于Protégé的人工影响天气术语本体知识库设计与实现[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6): 17-23. |
[5] | 原伟. 面向中亚地区的多语种专业领域术语库及本体知识库构建[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6): 11-16. |
[6] | 邱碧华/编译. 术语本体编纂学:本体建造和术语描述的社会认知方法[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4): 24-29. |
[7] | 何阳宇, 易绵竹, 李宏欣. 老挝政治外交领域本体术语集构建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19, 21(4): 5-12. |
[8] | 邱碧华/编译. 话“术语哲学”[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20(6): 22-27. |
[9] | 祁琪, 张克亮. 面向术语翻译的南海领域本体知识库设计及构建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20(4): 19-25. |
[10] | 龚琪峰. “经济”回溯——本体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术语翻译[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20(2): 5-11. |
[11] | 夏磊, 张顺生. 科技术语翻译中的隐喻现象[J]. 中国科技术语, 2018, 20(1): 49-53. |
[12] | 邱碧华 编译. 谈欧洲学者对国际术语标准化原则的重新审视[J]. 中国科技术语, 2017, 19(2): 11-16. |
[13] | 顾孟洁. 语境与现实——对基本术语“标准”“标准化”核心概念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术语, 2017, 19(2): 5-10. |
[14] | 王彬.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J]. 中国科技术语, 2016, 18(6): 49-54. |
[15] | 邱碧华. 近20年法国学者对现代术语学的贡献——基于术语学研究与构建知识本体交叉的视角[J]. 中国科技术语, 2016, 18(5): 19-2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