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中国术语学建设研究会专栏 • 上一篇    下一篇

对术语学理论建设的认识与建议

王翠叶   

  1.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 发布日期:2005-03-15

Understanding and Suggestions on Chinese Terminological Development

Wang Cuiye   

  • Published:2005-03-15

摘要: 科技术语规范化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民族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科技术语传播快、范围广、数量大,没有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将极大地影响和降低信息传播的效率,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一直很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清代时期就有了负责科技术语审定工作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使科技术语审定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年来,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认真组织下,在各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自然科技术语乃至社会科学术语的规范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中也做了许多工作,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基础性标准,并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国术语的标准化。教育部(国家语委)也一直很重视这项工作,多年来积极配合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全国术标委等部门开展了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参加全国科技名词委的领导工作,协助全国科技名词委进行语言学术语审定工作,与名词委共同召开研讨会确定术语用字问题(“象与像”用法的区别、化学元素符号用字);参与全国术标委和中国术语网工作,组织民族术语特别分会开展少数民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去年又成立了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今后将会积极开展汉语术语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与会的许多专家学者们也都是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当然,实现科技术语规范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历史任务,虽然我们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术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科术语规范化还有待开展,少数民族语科技术语规范化更需加强。而这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有赖于术语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学研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就有过术语的论述,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但严格地说,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术语学理论。我们的术语应用和术语规范化工作常常因缺乏理论指导而遇到困难。因此,加强中国术语学理论建设是开展术语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可以说,全国科技名词委和黑龙江大学组织召开这次研讨会很及时也很必要。希望今后能够经常召开这样的会议,在全国掀起一个术语学研究的新高潮。对于术语学理论建设,我从科研的角度,谈四点认识与建议:
1.术语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联合攻关。术语学研究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与语言学、哲学、逻辑学、词典学、文献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紧密相关,具有文理融合的综合性学科特点。这就决定了术语学研究,如同术语标准化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一样,需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友好协作,并且要走向世界,加强与国际术语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2.术语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术语应用和规范化工作的具体实践。术语学研究不要仅仅为了建立一门学科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术语应用与术语规范化工作,只有结合术语应用和术语规范化工作进行的术语理论研究,才最具有生命力。譬如,术语的形成规律及相互关系、术语的命名原则、定义的表述方法、名与实的关系、学理与俗实的关系(也是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最棘手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现实理论难题。
3.术语学研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实现成果集成与共享。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世界已成地球村,这既是时代的挑战,也是研究者难得的机遇,数字化为专家们联合攻关创造了方便优越的条件。大家只要联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科学运用术语数据库和语言资源库,从高起点、深层次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并把成果加以集成与共享,其获得的学术成果将会远远超过分散的手工研究。(当然,集成与共享需要解决知识产权问题,这需要国家用制度来保障,更需要专家们靠智慧来处理。其实有些领域的学者已经摸索出了不少的好经验,可以加以借鉴)
4.术语学研究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为了加强术语学理论研究的长远发展,希望高校能通过招收研究生进行术语学人才培养,并逐步开展术语学的本科教育。只要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界就有责任加以培养。教育部语信司的李宇明司长在全国科技名词委2004年的常委会上就有过这样的提议,许多委员都很赞同。我在此再呼吁一下,建议黑龙江大学能够像举办这次研讨会一样带个头,在新成立的术语所招收术语学研究生,希望其他高校也能够积极响应。
注释: ① 本文摘自于作者在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