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小词典 • 上一篇    下一篇

有关小康的两个名词

程晞   

  • 出版日期:2002-12-15 发布日期:2002-12-15

Two Terms on Well-off

  • Online:2002-12-15 Published:2002-12-15

摘要: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方面的开支所占比重就越来越小。该定律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而得名。恩格尔定律用公式表示为: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分母为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定律反映了收入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因此被认为是分析消费结构的有用工具。
与该定律有关的恩格尔系数可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家庭可支配收入。系数越大,说明该家庭或国家越贫穷,越小说明他们的生活越富足。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确定了评价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30%~39%为富裕水平;30%以下为最富裕水平。
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线。它的发明者是统计学家洛伦茨。洛伦茨把社会各个居民依其收入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再分别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标明,每个等级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和每个等级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百分比,连接各个等级的这两个百分比率之坐标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就叫洛伦茨曲线,如图1所示。

45°线OY是绝对平均曲线,线上任何一点到纵、横轴的距离都相等,它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有一定的百分比。如果社会收入分配情况正是如此,则说明社会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OPY线是绝对不平均线,它表示社会成员中除一人以外其余人的收入都为零,而这最后一人则得到P——收入的全部。实际分配收入曲线ObY介于绝对平均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此曲线上除了起点与终点以外,任何点到两轴的距离不相等,每一点都表示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洛伦茨曲线(实际收入曲线)越接近OY线,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平均,越接近OPY线则越不平均。这种平均程度可用基尼系数表示。
基尼系数:是指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提出。设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间的面积为B,则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A/(A+B)。当A=0时,基尼系数为0,收入绝对平均;当B=0时,基尼系数为1,收入绝对不平均。实际系数总在0与1之间,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系数越大越不平均。
基尼系数的主要优点是它考虑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状况,任何层次居民收入的变化都会对最终的基尼系数产生影响。对我国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0.3为“相对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
在使用基尼系数进行比较时,必须注意所使用的基尼系数是根据同样的人口及收入分类方法计算出来的,因为不同的分类方法所计算的基尼系数是不同的。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程晞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