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分享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目前存在与学科名词审定同步的新词工作实践、新词工作委员会的新词工作实践、自动抽取与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新词工作实践等三种形式。文章基于自动抽取与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新词工作实践,认为科技新词标准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应该是:时点价值、规范价值、时段价值,即从新出现的术语中进行初选,然后考察其使用情况,优先规范使用混乱的,特别是已经进入大众生活领域的术语,对于可能兼具时段价值的术语加以重点规范。
术语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程度,术语的跨语域使用自有其科学、社会、功能、认知等方面的原因。“期望值”作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术语,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映射到其他领域,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语义扩大功能增多,从专门术语领域进入普通词汇,并成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
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是对世界术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学派,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由于其创始人欧根·维斯特一生不懈的努力,使得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这个学派依旧对现代术语学,特别是对西方术语学理论和实践起着领导作用,并且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文章主要探讨到20世纪末已经成形的,并便于与其他学派进行比较的基本理论要点,以飨读者。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层级联系的复杂系统,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者在这一体系中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各学科门类都可根据其研究对象、目的和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在这一体系中为自身定位。文章梳理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分类的几种经典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钱学森先生的科学技术体系“梳型结构”的分类原则和大体框架,同时也为未来的术语学学科定位及其体系构建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非常规油气是指在20世纪70—80年代用传统的技术无法实现经济开采的油气资源。致密油气广义概念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煤层中的油气资源,狭义概念仅指致密砂岩中的油气。页岩气与页岩油可密切共生/伴生。目前能开采的页岩油都是相对轻质的,因而亦称轻质致密油 (light tight oil, LTO)。油页岩是固体矿产,其中并不含石油(oil)且其干馏产品也不是原油而是油品。
文物行业的国际化带来一些基础概念术语,如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论是报刊媒体,还是行业内部,甚至是官方文件在这些术语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概念术语的混用或替代现象。文章分析了这些术语的定义和起源,以及这些术语与中国固有基础术语的关系,提出了在国际化的形势下保持中文特有概念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取向和工作方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四个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追求军民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区别是所处的角度不同,需在一定的条件下推行,是国家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政府采购和招标领域中的“废标”和“流标”没有被严格地区分,导致采购与招标过程中产生一些混乱现象,故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区分,以避免误用。
术语翻译是科技翻译的基础,而近义术语的辨析尤为重要。在生物医学领域中,in vitro和ex vivo在学术论文的翻译中常常被混用。文章从词素、英文释义和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三个方面辨析二者的差异。
针对石油天然气类科技期刊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问题,对黏土、黏度、蹩钻等几个较易错用的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进行了探讨。
麻黄碱(麻黄素)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最重要的药物之一。但早期研究均以外文发表,由于译者的不同,ephedrine一词在中文翻译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多种音译名和意译名。虽经过长期使用和两次官方的译名审定,至今“麻黄碱”“麻黄素”两个中文译名仍然并存。ephedrine一词中文译名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的译者群体对科技名词本土化的不同作用与影响。
20世纪初,中国早期科技工作者在介绍国外新发现的元素时,会用新造字来代表。有些新造字成为学科规范,也有一些早已被人淡忘。文章回顾了三个天文相关元素的新造字的使用和流传情况,发现它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这直接影响到科技史和科技术语的现代表达,是有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语言学名词(2011)》的出版标志着语言学名词的规范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对推进科技名词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名词审定工作具有开拓性和示范性意义,对语言学科自身来说也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在未来的语言学名词规范工作中,应在尊重传统、注重历史连续性与规范的系统性的同时,克服“事后规范”的矛盾,并在数据库建设、提高推广应用等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