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 • 上一篇    下一篇

群策群力,把名词审定与释义工作做好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发布日期:2005-09-15
  • 通讯作者: 祁国荣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Published:2005-09-15

摘要: 1990年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生物化学名词》只有1531条。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1)较古老的“生物化学”与较新的“分子生物学”两门分支学科的密切关系已被广泛接受,两者相结合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从1991年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IUB)改名为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国家的和地方的生物化学学会都基本改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同时,许多“生物化学系”、“生物化学学报”等也都相应改了名。(2)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和化学奖的绝大部分奖项都是与生物化学领域相关的,例如,发现一种新型致病因子prion(朊病毒)是一类特异蛋白质、发现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功能,称作ribozyme(核酶)、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以及发现断裂基因、发明PCR(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等等。(3)“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基本完成。假设1个基因表达得到1个蛋白质(酶)或者1个RNA,人体中的约30000个基因就至少产生30000个不同的蛋白质(酶)和RNA,因而,新的蛋白质和RNA名词大量涌现。(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大量更准确、更快速、更微量的技术与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于2001年6月决定成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一些微调,委员会现有顾问5名,委员31名(其中先后退休的委员15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9月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暨第1次会议,会上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待审定和释义名词区分为12大类(见下表),每大类设负责人1~2名。其后,分别于2002年9月、2003年11月和2004年10月召开了第2次、第3次和第4次会议。每次会议参加人数在2/3~3/4之间。
经过4年的努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审定,从收集名词、初选名词、一稿、二稿,现已得到了“送审稿”,并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复审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审定和释义是在各小组工作的基础上,主要以会议形式进行的。每次会议后,各负责人则根据会上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组织本组成员对条目具体讨论修改,并广泛征求同行意见。然后汇总给主任和秘书。主任和秘书则对各大类名词进行协调和平衡,指出可能存在的定名或释义错误,提出转变类别的意见,而更多工作则是进行技术处理,包括名词查重、查找出互不统一的定名和释义等。然后反馈给各大类负责人参考修改,为下次会议作准备。如此循环。每次会议不可能讨论太多问题,需要主任和秘书整理出一些最需要讨论、统一和解决的共性问题。经过多次会议讨论,我们总的认为:要基本确认1990年公布的第一批《生物化学名词》的定名;努力避免一词多名,尽量不用或少用“又称”;区别意义相近的名词或前缀的定名是很必须的,如repression(阻遏)、suppression(阻抑)与inhibition(抑制),response(应答)和reaction(反应),anti-(反)和reverse(逆),di-(二)与bi-(双)等。对一些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命名不一的新词,尤其需要进行取舍和统一,如:prion(朊病毒)、ribozyme(核酶)、ubiquitin(泛素)、shuffling(混编)、alignment(排比)等。对复合词、同类词的收集,很难制定一个统一标准,但达到了共识,即收集其中“重要的”。
至于名词的释义,大家认为一定要准确或努力做到准确,宁缺毋滥;除少数外,释义不能过长;释义中一律不可以用“可能”、“可能是”、“功能未知”等字句表述(早先的几稿多次出现过)。还有,释义中一律不列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送审稿)于2005年6月完成,约5700条,分12大类(见表1)。这次审定和释义的词量是1990年审定出版的(没有释义的)1531条的3.7倍。其中,蛋白质和酶类约1700条,核酸和基因类约980条,技术与方法类约1000条,3类相加占总条数的65%以上。事实上,这次审定与释义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远不足现在理论上应该存在的名词的1/10,因此,任重而道远!来日方长!!

此外,以我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为基础,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双方协商进行的海峡两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的对照版本,也正在讨论和修改中。
经过4年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和释义,有以下几点肤浅体会:
(1)一定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审定委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的积极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老、中、青委员组成,他们知识渊博、一丝不苟。必须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尤其是老委员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科学的发展使真正的同行越来越少。有大同行、中同行和小同行。为了使各大类名词之间的委员们相互交流和加强协调,在经费许可情况下,组织会议集体讨论,甚至争论问题是有效的。所以我们4年开了4次全体会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需要有一个比较熟悉电脑软件的秘书,这对加快和完善名词审定和释义工作,非常重要。无论传递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绝大多数是以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形式进行的。除了主任、秘书外,各大类负责人最好也能自由地使用电脑。
(4)除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拨款外,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寻找赞助。我们争取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2个基金会,以及个人的一些赞助。推动了工作开展和进行。
最后提一个建议:鉴于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在内的各个学科的新名词不断地大量出现,靠各分支学科10~15年一个周期集中进行名词审定,显然是满足不了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约定俗成”的名词往往不是好的定名,有时造成混乱,日后改也难。因此建议要定名于名词出现的早期、更早期。《科技术语研究》中有“公布科技名词”栏目,很好。但尚不突出、也不够集中。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下设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联系各分支学科,进行新名词的收集和定名,定期(例如每年)出版不分学科(例如区分为理科、工科、医科等)的专集或专刊,以罄社会需求,而不是只将其“隐藏”在《科技术语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