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两岸词苑 • 上一篇    下一篇

为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而努力

周其焕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发布日期:2006-03-15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Published:2006-03-15

摘要: 一、两岸科技名词差异的类型
1.用字不同 大陆已经采用了简体字,台湾仍用繁体字,因此双方交流中存在一些障碍,双方年轻人不易互相读通,在书刊出版、屏幕显示、键盘输出等方面不是一套模式。但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具有明确固定的对照关系,所以还是一个具有解决办法的问题。除此之外,尚有其他不同习惯的用字,列举如下:
(大陆用/台湾用)信/讯、景/境、耦/偶、影/阴、径/迳、踪/纵、迹/踪、沉/沈、硅/矽、千/仟……。此外大数制的用字也有不同。大陆:兆=106;台湾:兆=1012。因而ppt=10-12,大陆称万亿分率,台湾称兆分率。
计量单位上大陆用米、千米、千克、吨;台湾用公尺、公里、公斤、公。台湾尚用某些双音组合字,而大陆已不用,例如:呎、哩、浬、瓩、糎……
2.使用原产词的差异 原产词指不是从外语译得,而是在早期自产的名词,也没有简单的外文词语与之完全对应。在这方面台湾使用较多。大陆经过仿学苏联和引进西方两个潮流,许多原产词被淹没了。具体例子如:勤务、机务、航务、场务、庶务、地勤、空勤、机师、航站、飞航、守助……。这些词语在大陆已很少使用。又如“三角皮带”属原产词,大陆已改用V形传动带;反过来,大陆上使用自产词“夏令时”,台湾使用译名“日光节约时”。
3.基本词的差异 这里指日常使用广泛的某些普通名词,或者说某些常识性名词,它们本身是非专业词语,但经常作为基本词用于术语中,和其他词的不同组合构成专业名词,这些基本词不同就影响了一大串组合名词,举例如下:服务/业务、操作/作业、情报/资讯、通告/公告、通报/公报、决断/决定、转变/转换、速度/速率……;还有表/计、计/仪、机/器、件/体、种/类、性/度……
4.新词语的差异 计算机和数字化兴起的时代正逢两岸隔离状态延续着的时期,所以有关计算机/电脑、数字/数位领域的名词两岸各行定名,差异极大[1]
5.译名采用不同译法 双方在选择音译和意译上有所不同,例如:

6.音译多数不同 音译名词多数不同,而且对带有人名、地名音译的名词也随之不同。这些事实大家熟知,不再举例。
此外台湾较多地采用人名缩略译法,例如Runge-Kutta method为容库法,Kelvin temperature scale为克氏温标;大陆也采用缩略译法,例如卡介苗,但相比之下,缩略音译较少。
7.意译也有不同 出自不同人翻译,由于对概念和内涵掌握不一,看事物出发点不同,深入浅出程度不同,使用字眼不同,其结果往往不同。举例如下:

8.修饰词的不同 有时名词中表义的主词语相同,仅在修饰用词语上不同。例如赤潮/红潮、近地/贴地、共谱/协谱、增强/补强、高峰/尖峰、正点/准点……。几种不同程度上的比较,采用修饰词差异例如:亚、近、跨、超/次、近、穿、极等[2]
9.取词繁简不同 从词语表达效率角度上来说,在不致发生歧义情况下允许作适当的字长简缩,这里两岸各有独特方法,但因而也产生了差异,举例如下:风切变/风切、比例尺/比尺、水文地理学/水理学、绝对极值/极端值、余度/余赘度、道肩/跑道肩……
10.词序不同 不论平行的或串行的多层含义组合表达的词语,究竟如何按重要性、实质性、表里层次、因果关系等排序,孰先孰后没有统一标准,产生差异是必然的。例如离解/解离、风挡/挡风、波导/导波、傅里叶逆变换/逆傅立叶转换……。复合层次越多,越容易造成各用不同义序去表达。所以交流和统一、规范化工作非常必要。
11.一义多词问题 两岸都存在一义多词问题,越是普通常用名词,往往同义词越多。某些名词不仅两岸使用了不同名词,双方不同专业上不一致,即使本专业也有不同名词同时使用着。例如“normal”作为“法向”义项两岸相同,另一义项上就有“正常、正规、常态、正态、标准……数个词语”;“canonical”也有“典型的、典范的、规范的、标准的……数个词语”,任何用它们之一组成的组合术语,就会产生一义多词。这个问题和本节第3种情况相仿,很难处理,有时认为允许不同场合不同用词,只能相对统一,不能绝对统一。某些问题要专题讨论去统一或区别使用场合,例如位/势、矢量/向量、天空/太空/宇宙等词语。
12.受媒体干扰问题 两岸都有专业名词受媒体用词干扰的问题。有时某些名词差异并非两岸名词不同,而是媒体和专业对名词发展变化上的响应不同,往往专业上已经改用新的规范术语,但媒体尚未响应,或者对旧词有所偏爱,有时媒体又热衷于某些流行语词,脱离了规范语词。例如:发动机、动画、仪表着陆/仪器降落、火花塞等,媒体喜用引擎、卡通、盲降、电咀等旧词;又如对调制解调器、鼠标器/滑鼠,媒体喜用猫、鼠等流行语词。
二、促进交流开展研讨
同种语文两地差异的主要成因是由于两岸长时期的隔离。随着双方交流的增进,这种差异可以减少。虽然从方言角度来看,保留语词差异属自然现象,但对科技名词而言,为了便于沟通,应该取得一致。增进交流是大前提。
2002年9月中国民航学院与台湾的航空院校在天津就两岸航空教学召开了研讨会,两岸航空名词的交流与对照作为一个议题,引起了双方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双方有意争取立题,首先解决与通航相关的民航应用名词对照本。会前在将论文分类时就发现了术语差异造成的困难。例如对“航太”我们理解为航行于太空中,等于“航天”;并对“品保”不知其义。后经询问才知:“航太”为“航空太空”的缩略语;“品保”为“品质保障”的缩略语。2005年5月,中国民航学会与开南管理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时,发现对方的两篇报告中就有25个名词和我们不同。交流能消除隔阂造成的影响,增强互相理解。
但随机的交流效果有限,其原因为,两地增加交流后,有的词语互相模仿改用,会使双方形成一义多词的局面,在一定时间后,弄不清对方以何词为主。例如台湾版李滌民、任约翰合编的五洲出版社1999年印行的《航空名词辞典》,比国立编译馆审定的水牛出版社1996年发行的《航空太空名词》增加了许多和大陆一致的同义词,一义多词现象增多。大陆的新本词典一义多词的现象也有所增多。
因此,需要开展专业性的专家研讨,对有差异的旧词和新词通过切实研讨和权威机构的审定,公布对照表和推荐名,从而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像昆虫、大气、航海、计算机等专业已先后开展了这些工作,起到了积极效果。因此从随机性的交流发展到有组织的专业性研讨非常必要。
三、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
2002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路甬祥为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作序提出了“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具体为“对于两岸已各自公布、约定俗成的科技名词以对照为主,逐步取得统一”,“对于新产生的名词,则争取及早在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定名,避免以后再行对照”,“在两岸专家的及时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和一致,两岸同时公布”。这个建议非常恰当。
各专业应该积极地开展两岸的交流与研讨,选编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是双方互相沟通和对照统一的好办法。今后在逐步统一的路程上,对照本将成为过渡中的主要参照。对同义异名的术语,双方都能自由选择,某些名词如果双方选择相同,就减少了差异,双方一致和公认的名词就能确立起来,相对统一就能达到,个别不同的选择也会存在并允许存在。如此按“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原则推进下去,经过一段有引导的动态发展阶段,定能达到双方的科技名词基本一致的共同目标。
在交流与研讨中,双方列举新产生的名词,通过对比择优和互相补充,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推荐一些新词定名,同时在两地公布。由于新词产生不久,尚未俗成,没有习惯势力的排异因素,统一起来较易。
两岸三通工作中重视了科技名词的交流和对照工作,虽然两岸民航已决定双方直航飞机和塔台之间的管理制用语统一用英语,但对其他管理层和业务层面上的磋商,领导层和行政交往以及合约协议文本都需要用汉语名词,所以编订对照本势在必行。新词语通过研讨,产生一致定名也有必要。例如中国民航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常任理事国,参加了各个专家组及各种会议,采集国际通用的新名词较多,应及早将这些新名词提出来研讨定名。像新航行系统(又称CNS/ATM系统)的名词属于这一类。
四、重视人为约定的作用
约定俗成是语言规律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名词工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语言发展和演变中人群不期而然地形成了某些约定,即相互承认并且稳固下来形成既定的共同规约。但语言发展是动态的,约定及其既定的规范都是相对的,原有约定既被人们尊奉,也被人们选择、修改、变异。对约定俗成来说,主要是从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自然约定,但也能有权威性的人为约定。我国古代从四书五经、孔孟墨老诸家论著到古文观止、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都蕴含着丰富的文言约定。就近代书面语词约定的典籍来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字典和词典往往起到约定的典范和依据的作用。好的典籍、工具书发行量大,多次再版、增订,影响面大。某些选编不好,不符时宜,没有及时修订的,就逐渐不为人采用而失落。国家颁布的简化字总表、异体字整理表、科技名词等都是约定的依据,必然是权威,能起到法定性的引导作用。
* 周其焕教授是航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