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探讨与争鸣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spitz(dog)的译名谈起

杨枕旦*   

  1.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00710
  • 出版日期:2001-03-15 发布日期:2001-03-15

Talking about the Chinese Denomination of “Spitz (dog)”

Yang Zhendan   

  • Online:2001-03-15 Published:2001-03-15

摘要: 对外来术语引进的方式大多数人主张应以“意译”为主,即应按科学概念的内涵定出“名符其义”的译名,以反映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但是,事物的属性往往包含不止一个方面。试以英语中spitz(dog)这个术语为例,它曾被译作“尖嘴狗”、“丝毛狗”、“尖嘴丝毛狗”、“狐狸狗”、“花嘴狗”和“波美拉尼亚狗”……。这些不同的译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spitz(dog)的多种特性。例如:有的译名突出了该种动物嘴脸的形状;有的译名侧重于该种动物皮毛的质地;有的译名抓住了该种动物的类属或产地;有的译名则通过类比的方法说明该种动物的特征……。从以上一些译名来看,很难得出哪个译名最准确的结论,也难于把这些译名统一起来。最近出版的《英汉大词典》(下卷)将其“音译”为“斯皮茨狗”似有可取之处。所以,笔者赞同有的学者提出对“音译和意译的利弊,需要重新加以衡量”的说法。
* 杨枕旦编审是名词委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