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医学术语字词审定浅释

冯宋明   

  1.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 出版日期:1995-06-15 发布日期:1995-06-15

A Primary Explanation About the Unification of Medical Terms

Feng Songming   

  • Online:1995-06-15 Published:1995-06-15

摘要: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谱写过光辉的篇章。汉字为瑰宝之一,是表达概念,传播信息的载体,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不仅是象形表义的拼形文字,也具有拼音特色,能使人起双重联想[1]。每个字、词有其内涵,彼此结合组成概念不同的术语,体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特点,言简意赅,蓄意深切。审定科技术语主要考虑其科学性、系统性和简明通俗性,具体审定时,结合诸因素加以衡量,订出推荐用名,以期达到规范统一之目的。笔者参加生物学有关学科和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对其中一些字词的审议核定,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浅释如下,以飨读者。
一、“耳郭”与“耳廓”
耳是人和哺乳动物感觉器官系统的位听器官。人耳有双重功能,既是听觉器官,又是平衡感觉器官[2]。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耳郭(auricle)主要由软骨组成,外观直视即能看清其形状和大小。耳郭一词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称谓,人体解剖学一直称它为“耳郭”。早在194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国立编译馆出版的《人体解剖学名词》订名“耳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正式出版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中亦订名“耳郭”。1980年中国解剖学会讨论通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人体解剖学名词》中也订名“耳郭”。在医学、动物学和人们日常用语中,称“耳廓”和“耳郭”的都有。在高等学校试用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中称之为“耳廓”。我国大陆出版的专业书籍和英汉对照的工具书中,两种称谓都有,如《英汉医学词典》(上海科技版,1984),《实用医学大词典》(人民军医版,1989)和《英汉生物学词汇》(科学版,1983)均将auricle译为“耳廓”。而《汉英医学大词典》(人民卫生版,1987)、《辞海》(上海辞书版,1989)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均订名“耳郭”。台湾和香港出版的专业工具书,如《英汉医学百科辞典》(台湾徐氏基金会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重印)和《新英汉医学大辞典》(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均订名“耳郭”。两词内涵相同,都是指外耳的一部分,有收集声波作用的耳壳。它们的差别在“郭”与“廓”字。
汉文术语遣词用字要表词达义,用字不同,造成术语内涵差异。汉字的表义性决定了字、词取舍更要慎重,应正确选择。查阅我国辨词释义较有权威的《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语词工具书关于“郭”、“廓”两字的释义[3,4]
“郭”主要为:
(1)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如城郭、东郭。
(2)物体的外框,外壳;物体的四周,外部。如《汉书·食货志下》:“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也”。《广雅·释器》:“郭,剑削也”。剑削,即剑鞘。
(3)姓氏。如郭子仪、郭沫若。
(4)历史上的国名。如春秋时期的国名。
“廓”主要为:
(1)广大;空阔。如寥廓。
(2)空寂;孤独。如廓落。
(3)开展;扩张。如《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4)清除。如廓清。
(5)外部;外周。如轮廓。
综观“郭”、“廓”的字义及字、词释义的前后主次,考虑到名词用字的涵义及其历史继承性,术语用字应能准确体现内涵,表达词义。笔者与解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查证经过审定委员会讨论,决定推荐用名为“耳郭”(auricle),考虑到一些学科和人们日常用语有称“耳廓”的习惯,故其又称名为“耳廓”,以便逐渐过渡统一称之为“耳郭”。
二、“智牙”、“迟牙”修订为“第三磨牙”
成年人恒牙的足数为上颌16颗,下颌16颗,共32颗。上、下颌左右两侧各有3颗磨牙,司磨碎食物,利于吞进胃内进一步消化。磨牙中,最里面的磨牙总是姗姗来迟,要到成年以后才逐渐长出来。长出此牙的年龄(时间)因人而异,少数人例外,终生长不出来。此牙的拉丁名为Dens Serotinus,汉文名有“智牙”和“迟牙”两种称谓。口腔医学界习惯称之为“智牙”,大概是成年以后身体发育成熟了才长出此牙之故。人们认为长了此牙,表示有智慧、懂事、识世故了。因而此牙的英文名曾用wisdom tooth表示,意味着聪明和才智。解剖学界根据此牙拉丁文名字义,Serotinus的原义是:(1)迟缓,晚;(2)晚来迟到,晚生,晚熟之意。“智牙”一词容易产生唯心的误解,且与该牙的拉丁文名字义不符[5]。众所周知,生物学,包括医学基础的人体解剖学的名词、名称,世界公认以拉丁文订名为准。因此,中国解剖学会1980年决定修订此牙的汉文名为“迟牙”。这次审定人体解剖学名词继承原来订名,未作修改。后来进行的口腔医学名词审定,对此牙的订名持有异议,认为不是所有人成年后都长出此牙,订名“迟牙”不尽合理。两个学科对此牙的汉文订名不一致,其涵义却相同,经过协商,统一认识,按牙的解剖位置订名“第三磨牙”,既科学又合理,其拉丁文名不变,英文名改为third molar,注明又称“迟牙”、“智牙”。口腔医学名词作了修改,《人体解剖学名词》以后修订,应将“迟牙”改为“第三磨牙”
三、“癫”还是“癫痫”
是一种脑部疾病,为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6]。脑部兴奋性过高的某些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引起突发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由于过度放电神经元的部位不同,临床上出现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称为癫发作[7]
“癫”的英文名为epi1epsy,这一神经病学术语在我国广泛使用已有多年历史。本世纪初,博医会出版的《高氏医学词汇》以及后来出版的《起氏英汉医学辞典》均把epilepsy订为“癫”。50年代初期,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将epilepsy订名“癫(读音dian jian)”。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汇编》订名“癫”;后来出版,大量发行,在医学界很有影响的《英汉医学词汇》将epilepsy译名“癲”,说明俗称“羊疯”。事实上,我国近百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医院里,在课堂上,习惯称之为“癫”。据称日本医学界也普遍使用“癫”一词,读音为“Ten Kan”[8]
依据《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刊登文章统计,1955年创刊至1959年用“癫”,1960年至文革动乱期间用“癫癇”,1978年后用“癫痫”。国内影响较大的医学工具书《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版,1979)用“癫”;《英汉医学辞典》(上海科技版,1984)用“癫痫”;《新英汉医学大辞典》(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用“癫”。《英汉医学百科辞典》(台湾徐氏基金会出版,1989)用“癫”。总之,文革动乱前大陆有关出版物用“癫”或“癫”,文革动乱后则多用“癫痫”。为何出现3个名词未能统一的沿革变化?据说系出版原因,编辑未经作者同意,拘泥于古代词书中有“者痫也”的注释,《新华字典》没有收载“”字,便草率地将著述中的“癫”改为“癫痫”(音dian xian),流传社会,形成人们口语中的“癫”变成文字记载的“癫痫”。
近年来,我国著名神经精神病学专家夏镇夷、陈学诗、周孝达、徐韬园等教授,脑科学家张香桐、翟治平等教授,分别致函《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强烈要求神经病学术语恢复“癫”一词,根据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原则,坚持术语用字正确的继承性,将“痫”字恢复为“”字,还其本来面目,使文字读音与口语相一致。1992年,在北京召开中日两国医学大会,笔者利用参加会议的便利条件,与有关的医学专业工作者交谈,询问使用“癫”与“癫痫”两词的意见。他们认为历史上习惯称epilepsy为“癫”,近二十年来出版物中逐渐改为“癫痫”,人们口语说的是“癫”,概念是相同的,在科学性一致的前提下,还是约定俗成好,要求恢复“癫”一词。
神经病学名词审定组的专家慎重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笔者参与查阅了有关的书籍,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有“”字;《康熙字典》疒部有“”亦有“痫”字;《汉字大字典》中有“”为“痫”的繁体字,有“”同“癇”字。90年代最新出版的,我国权威性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中有“”同“”。隋《诸病源候论》、唐《千金要方》中亦可见img=kj9501010zb>”、“”、“痫”实为同义异体字,在古代就通用了。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广大群众口语用字的习惯,在术语内涵科学性前提下用字的继承性,考虑了港台词书用字的可参照性,便利大陆与海外华语地区汉文术语的交流与统一,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神经病学术语的推荐名为“癫”(epilepsy),又称“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