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分享
人类认知常以概念及其关系总和的形式体现,而概念在语言中借助于术语表达。术语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研究术语既为术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认知语言学开辟了新的应用空间。
术语的词性,不论以显式标注还是以隐式推知,对术语的正确定名、汉英对应、行文搭配及准确定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各学科的术语集中,名词性术语自然占绝大多数;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术语所占比例虽然相对较少,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小视;其他词性(副词、数词、介词和连词)的术语在不少学科中也偶有所见,不能绝对排除。本文对所见的每一词类的术语都给出例证。
树枝状化合物dendrimer因其独特的完美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性能, 在最近20多年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关于dendrimer中文名的使用却非常混乱,在中国大陆至少有36种不同的中文名。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了这门新兴边缘学科在中国的交流与发展,亟需规范统一。综合考虑dendrimer今后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及名词的实用性等因素,建议将“树状物”作为dendrimer的中文定名。
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与环境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科技领域,二次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际间有关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催生并带动了该领域科技用语的广泛传播与翻译活动的开展。适时对这一领域的学术用语及其翻译进行必要的探讨,将为从事同类科技文献研究及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二次资源科技术语的统一,提升这一领域的专业翻译水平。
“手性”是当今化学和药学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在立体化学中 “手性”起先是用以表达分子结构的几何属性,但现在它和它的衍生词语已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了应用。文章对这些词义从基本概念到合理的应用扩展,以及中文名的表达作一简要的讨论。
近年来meme的研究在国内渐有起色。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根据meme的词源、起因和传播方式,建议用“模因”为汉译名,同时探讨meme与语言、翻译的密切关系。
由于世界动植物的多样性,人们对于动植物名称的了解往往不太确切,动植物“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给动植物名称的翻译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译者缺乏专业知识或严谨的工作态度都会导致误译。以拉丁语为中介进行动植物名称的翻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错误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