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分享
近些年来,中国术语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相关成果公布出版、术语工作开展、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国内外术语信息沟通不够,对于中外术语事业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队伍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合力,术语事业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术语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术语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中国术语事业发展可考虑与国家政策、国际发展相结合,与科学研究、市场需求相结合。
术语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对术语数据来源提出了新要求,专用语料库在术语知识库编纂中发挥了愈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气象学科为例,通过与通用语料库比较,从类型定位、语料规模、语料选择和语料加工四方面明确了如何设计面向术语知识库编纂的专用语料库。
研究关于环境科学的多语言术语知识库EcoLexicon,总结其对于术语学研究及术语知识库构建的启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针对EcoLexicon网站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梳理EcoLexicon术语库的理论背景和结构框架。总结出对术语学研究及术语知识库构建的四点启示:多语言、领域性、可视化、互操作性。
翻译教学研究中有关术语翻译学习者能力的研究是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研究运用翻译能力与术语翻译相关理论,对国内4所学校西班牙语专业153名本科生的术语翻译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旨在了解西班牙语专业大学生西班牙语—汉语双向翻译中的术语能力构成要素。量化和质化的数据分析显示:(1)西班牙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中术语工具运用能力、术语管理能力较低,显著影响西班牙语文本的汉译质量,与术语处理和术语识别能力形成显著性差异;(2)术语处理能力不足的西班牙语—汉语翻译中,语篇错误更多;(3)术语知识不足、术语意识缺乏导致术语处理能力不足。最后,文章指出,为提高科技文本翻译质量,翻译教师一方面需要增强学生的术语管理和工具运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相关科技知识的传授。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领路人,也是军语翻译家。他在军语翻译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军语翻译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军语翻译要紧密结合军队作战和建设的现实需要,坚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准确严谨的质量要求。
新时代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军事概念及其指称形式的嬗变,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聚焦军事术语语形变化,分析了新军语定名在要素标识性、词长逆增律、简称正名化、数字统括式、指称精准度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探索了新时代军事术语语形演变的基本规律。
比较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这三个近义术语才能厘清《民法典》术语“个人信息”的名称与内涵。“个人信息”之“实”主要反映在立法文本中“个人信息”的定义之中,作者分析了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定义方式、定义要素以及主体权利的内容,从词典、立法文本以及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三个层面考察“个人信息”之“名”,发现信息/数据/资料的名称在《民法典》中有着统一且有规律的表述,且在通用汉语词典释义中未造成混淆。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在中国立法文本中具有一定使用规律,但是在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中三个术语彼此干扰、互相混淆的情况较为明显。文章总结出干扰原因主要有三个,同时挖掘出这类术语在中文立法文本中的使用规律,为中国地方立法以及中国学者在著作和论文中引用域外法规提供指引。
调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呼吸病学名词在电子病历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观察疾病、体征或症状类标准医学术语及其关联的同义词在呼吸疾病电子病历中的分布,发现标准医学术语在使用频次上高于非标准医学术语,但整体而言,同一医学概念在不同来源的病历中表达多样,标准化程度不高。此外,《呼吸病学名词》收录的标准医学术语及其同义词对电子病历中所使用的医学术语覆盖度偏低,需要扩充和完善。
文章首先简单梳理了涵义与指称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了专名、通名和术语之间的关系,就中医术语而言,有少部分核心术语由通名转化而来,比如“气”,一词多义性突出,与其他词汇组成双字词或多字词术语,意义不固定,因此应将其置于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分析其组合方式对其进行范畴化。其次,以“气”为例,根据其与不同词的搭配及位置可以初步对由该词构成的术语进行范畴化。最后,指出对中医术语范畴化是中医英译的首要任务,有助于国内外中医学习者更轻松地理解中医概念。
智慧城市定义是认识其知识单元和理解其本质特征、构建共识的基础。文章采用ISO 704:2009的理论框架,分析了ISO、IEC和ITU-T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通过解构定义的智慧城市对象、利益相关方、涉及领域、智慧城市实现目标及愿景和实现路径,得出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慧城市核心概念、概念关系和其认知视角,通过对三大标准化组织14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分析摸清了智慧城市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基于系统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多维度构建统一智慧城市定义的建议,为三大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定义的标准化协同和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