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术语 ›› 2021, Vol. 23 ›› Issue (4): 41-52.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1.04.007
收稿日期:
2021-05-05
出版日期:
2021-10-05
发布日期:
2021-09-29
作者简介:
叶湘(1980—),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子课题、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自贸区项目等15个法学与翻译学项目,在《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外语》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美国纽约市华尔街金融区佩斯大学任教2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网络空间法、自贸区外国法查明、欧盟语言政策、中美条约史。通信方式: yexianghello@126.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21-05-05
Online:
2021-10-05
Published:
2021-09-29
摘要:
比较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这三个近义术语才能厘清《民法典》术语“个人信息”的名称与内涵。“个人信息”之“实”主要反映在立法文本中“个人信息”的定义之中,作者分析了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定义方式、定义要素以及主体权利的内容,从词典、立法文本以及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三个层面考察“个人信息”之“名”,发现信息/数据/资料的名称在《民法典》中有着统一且有规律的表述,且在通用汉语词典释义中未造成混淆。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资料在中国立法文本中具有一定使用规律,但是在中文法学著作和论文中三个术语彼此干扰、互相混淆的情况较为明显。文章总结出干扰原因主要有三个,同时挖掘出这类术语在中文立法文本中的使用规律,为中国地方立法以及中国学者在著作和论文中引用域外法规提供指引。
中图分类号:
叶湘. 《民法典》术语“个人信息”的名与实: “个人信息/数据/资料”辨析[J]. 中国科技术语, 2021, 23(4): 41-52.
YE Xiang. On Name and Natur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s a Legal Term in The Civil Code:Discrimination of Chinese Synonyms Personal Xinxi/Shuju/Ziliao[J]. China Terminology, 2021, 23(4): 41-52.
法律法规(国家/地区/组织) | 定义方式 | 定义要素 | 主体权利 |
---|---|---|---|
《民法典》(中国) | 概括+列举 | 存在形式、可识别 | 查阅、复制、异议、请求更正、请求删除 |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国) | 概括 | 存在形式、可识别 | 知情、决定、限制、拒绝;查阅、复制、请求更正补充、删除、要求解释规则、请求说明拒绝受理理由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中国 香港) | 概括 | 有关联、可识别、存在形式 | 查阅、更正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澳门)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载体 | 查阅(包含更正、删除、销毁、封存)、反对、不受自动化决定约束、损害赔偿、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台湾)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 | 查询或请求阅览、请求复制、请求补充或更正、请求停止汇集或利用、请求删除 |
《个人数据保护法令》(新加坡) | 概括 | 真实、可识别 | 查询、更正 |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 | 概括+列举 | 相关、可识别 | 查询、更正、删除或封存、拒绝 |
《隐私权法》(美国)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检索、(联邦行政机构或独立管理机构)机构控制 | 决定、知情、更正 |
法律法规(国家/地区/组织) | 定义方式 | 定义要素 | 主体权利 |
---|---|---|---|
《民法典》(中国) | 概括+列举 | 存在形式、可识别 | 查阅、复制、异议、请求更正、请求删除 |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国) | 概括 | 存在形式、可识别 | 知情、决定、限制、拒绝;查阅、复制、请求更正补充、删除、要求解释规则、请求说明拒绝受理理由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中国 香港) | 概括 | 有关联、可识别、存在形式 | 查阅、更正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澳门)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载体 | 查阅(包含更正、删除、销毁、封存)、反对、不受自动化决定约束、损害赔偿、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台湾)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 | 查询或请求阅览、请求复制、请求补充或更正、请求停止汇集或利用、请求删除 |
《个人数据保护法令》(新加坡) | 概括 | 真实、可识别 | 查询、更正 |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 | 概括+列举 | 相关、可识别 | 查询、更正、删除或封存、拒绝 |
《隐私权法》(美国) | 概括+列举 | 可识别、检索、(联邦行政机构或独立管理机构)机构控制 | 决定、知情、更正 |
原文 | 能指(形式) 法工委译文 | 法宝译文 | 所指(内容) |
---|---|---|---|
信息,57次 | information,57次 | information,57次 | 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内容,57次 |
数据,10次 | data,10次 | data,10次 | 一种财产,1次 |
一种电文(message)的发送、传递形式,9次 | |||
资料,30次 | materials,17次 | materials,16次 | (技术领域中)具有提高、改进作用的学理、研究知识 |
information,6次 | information,7次 | 加工、组合或解读之后被赋予明确意义的一种描述 | |
data,2次 | data,6次 | (医疗领域中)事实、数目、字母及符号 | |
records,5次 | records,1次 | (医疗领域中)事实描述 |
原文 | 能指(形式) 法工委译文 | 法宝译文 | 所指(内容) |
---|---|---|---|
信息,57次 | information,57次 | information,57次 | 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内容,57次 |
数据,10次 | data,10次 | data,10次 | 一种财产,1次 |
一种电文(message)的发送、传递形式,9次 | |||
资料,30次 | materials,17次 | materials,16次 | (技术领域中)具有提高、改进作用的学理、研究知识 |
information,6次 | information,7次 | 加工、组合或解读之后被赋予明确意义的一种描述 | |
data,2次 | data,6次 | (医疗领域中)事实、数目、字母及符号 | |
records,5次 | records,1次 | (医疗领域中)事实描述 |
洲 | 国家/地区/组织 | 中文 | 英文 |
---|---|---|---|
欧洲 |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欧盟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
欧洲理事会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在巴黎,欧洲与北美共20国参加) | 隐私 | privacy | |
德国 | 数据/资料 | data | |
英国 | 数据 | data | |
卢森堡 | 最少数据 | nominal data | |
俄罗斯 | 个人数据 | information of personal character | |
南美洲 | 阿根廷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巴西 | 数据 | data | |
乌拉圭 | 数据 | data | |
智利 | 个人生活 | private life | |
北美洲 | 美国 | 隐私权/隐私 | privacy |
加拿大 | 隐私 | privacy | |
大洋洲 | 澳大利亚 | 隐私 | privacy |
新西兰 | 隐私权 | privacy | |
亚洲 | 菲律宾 | 隐私 | privacy |
日本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韩国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中国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中国香港 | 个人资料(私隐) | personal data (privacy) | |
中国台湾 |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 | |
中国澳门 |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葡文:dados pessois) | |
新加坡 | 个人数据[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 | |
以色列 | 隐私 | privacy |
洲 | 国家/地区/组织 | 中文 | 英文 |
---|---|---|---|
欧洲 | 欧盟大部分成员国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欧盟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
欧洲理事会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在巴黎,欧洲与北美共20国参加) | 隐私 | privacy | |
德国 | 数据/资料 | data | |
英国 | 数据 | data | |
卢森堡 | 最少数据 | nominal data | |
俄罗斯 | 个人数据 | information of personal character | |
南美洲 | 阿根廷 | 个人数据 | personal data |
巴西 | 数据 | data | |
乌拉圭 | 数据 | data | |
智利 | 个人生活 | private life | |
北美洲 | 美国 | 隐私权/隐私 | privacy |
加拿大 | 隐私 | privacy | |
大洋洲 | 澳大利亚 | 隐私 | privacy |
新西兰 | 隐私权 | privacy | |
亚洲 | 菲律宾 | 隐私 | privacy |
日本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韩国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中国 | 个人信息 | personal information | |
中国香港 | 个人资料(私隐) | personal data (privacy) | |
中国台湾 |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 | |
中国澳门 |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葡文:dados pessois) | |
新加坡 | 个人数据[ 个人资料 | personal data | |
以色列 | 隐私 | privacy |
法律名称 | 中文定义(笔者注:原文本为繁体) | 外文定义 |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中国香港) | 資料(data)指在任何文件中资讯的任何陈述(包括意见表达),并包括个人身分标识符。(笔者注:中国香港使用“身分”;英文“data”系官方中英对照文本原有) | Data(資料)means any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an expression of opinion) in any document, and includes a personal identifier.(笔者注:繁体字“資料”系官方中英对照文本原有)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澳门) | “个人资料”:与某个身份已确定或身份可确定的自然人(“数据当事人”)有关的任何资讯,包括声音和影像,不管其性质如何以及是否拥有载体。所谓身份可确定的人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尤其透过参考一个认别编号或者身体、生理、心理、经济、文化或社会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被确定身份的人。 | «Dados pessoais»: qualquer informação, de qualquer natureza e independentemente do respectivo suporte, incluindo some imagem, relativa a uma pessoa singular identificada ou identifi- cável («titular dos dados»), sendo considerada identificável a pessoa que possa ser identificada directa ou indirectamente, designadamente por referência a um número de identificação ou a um oumais elementos específicos da sua identidade física, fisiológica, psíquica, económica, cultural ou social.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台湾) | 个人资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护照号码、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病历、医疗、基因、性生活、健康检查、犯罪前科、联络方式、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识别该个人之资料。(笔者注:中国台湾使用“身分”) | “personal data” refers to a natural person’s name, date of birth, ID Card number, passport number, features, fingerprints, marital status, family inform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occupation, medical records, healthcare data, genetic data, data concerning a person’s sex life, record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riminal records, contact information, financial conditions, data concerning a person’s social activities and any other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used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dentify a natural person; |
法律名称 | 中文定义(笔者注:原文本为繁体) | 外文定义 |
---|---|---|
《个人资料(私隐)条例》(中国香港) | 資料(data)指在任何文件中资讯的任何陈述(包括意见表达),并包括个人身分标识符。(笔者注:中国香港使用“身分”;英文“data”系官方中英对照文本原有) | Data(資料)means any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an expression of opinion) in any document, and includes a personal identifier.(笔者注:繁体字“資料”系官方中英对照文本原有)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澳门) | “个人资料”:与某个身份已确定或身份可确定的自然人(“数据当事人”)有关的任何资讯,包括声音和影像,不管其性质如何以及是否拥有载体。所谓身份可确定的人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尤其透过参考一个认别编号或者身体、生理、心理、经济、文化或社会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被确定身份的人。 | «Dados pessoais»: qualquer informação, de qualquer natureza e independentemente do respectivo suporte, incluindo some imagem, relativa a uma pessoa singular identificada ou identifi- cável («titular dos dados»), sendo considerada identificável a pessoa que possa ser identificada directa ou indirectamente, designadamente por referência a um número de identificação ou a um oumais elementos específicos da sua identidade física, fisiológica, psíquica, económica, cultural ou social. |
“个人资料保护法”(中国台湾) | 个人资料:指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国民身分证统一编号、护照号码、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病历、医疗、基因、性生活、健康检查、犯罪前科、联络方式、财务情况、社会活动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识别该个人之资料。(笔者注:中国台湾使用“身分”) | “personal data” refers to a natural person’s name, date of birth, ID Card number, passport number, features, fingerprints, marital status, family inform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occupation, medical records, healthcare data, genetic data, data concerning a person’s sex life, record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riminal records, contact information, financial conditions, data concerning a person’s social activities and any other information that may be used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dentify a natural person; |
[1] | 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020-11-03)[2021-03-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03/c_1126693293.html. |
[2] | 罗培新. 数据立法的基本范畴:数据权属及数据处理的头部、中部及尾部规则[EB/OL]. 中国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2021-04-29)[2021-04-29] |
[3] | 申卫星. 论数据用益权[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1): 110,112,118. |
[4] | 叶名怡. 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范畴[J]. 清华法学, 2018, 12(5):149-150. |
[5] | 程啸. 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J]. 中国社会科学, 2018(3):102. |
[6] | 崔聪聪, 巩姗姗, 李仪, 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5:25. |
[7] | 肖登辉. 行政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探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1:16-17,39. |
[8] | 王利明.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J]. 现代法学, 2013, 35(4):62. |
[9] | 程啸. 论侵害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2(2):39. |
[10] | 童明. 互文性[J]. 外国文学, 2015(3):86. |
[11] | 李正亚. 孔帕尼翁“引用”互文性理论与汉英翻译作品研究[J]. 上海翻译, 2016(1):65. |
[12] | 何瑞清. 翻译研究中的互文性误读、误用与滥用[J]. 上海翻译, 2018(6):2-3. |
[13] | 甄晓非. 篇际互文性研究的动态系统理论进路[J]. 外语学刊, 2016(6):46. |
[14] | 王秀哲. 信息社会公法保护研究[M]. 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6:170-172. |
[15] | 皮勇, 王肃之. 智慧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246-283. |
[16] | 喻海松.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19. |
[17] | 韩新远. 个人网络行为轨迹信息的民法典定位与分类保护[N]. 人民法院报,2020-10-15(005). |
[18] | 屈文生, 万立.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法令(2012年)[C]//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0卷总第34卷):华东政法大学文集. 上海: 上海市法学会, 2020:285. |
[19] | 冉德勇. 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EB/OL]. (2014-12-17)[2021-01-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3a8b800102vlln.html. |
[20] | 齐爱民. 德国个人资料保护法简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4):465. |
[21] | 齐爱民.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法国际比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2015:6,195,201. |
[22] | 齐爱民. 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 苏州大学学报, 2005(2): 30,35-36. |
[23] | 齐爱民. 论个人资料[J]. 法学, 2003(8):80. |
[24] | EU.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EB/OL].(2016-04-27)[2021-01-09].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qid=1552662547490&uri=CELEX%3A32016R0679. |
[25] | 梅绍祖.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 2005(2):25-26. |
[26] | 周汉华. 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6:1. |
[27] | 齐爱民. 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3-4,6. |
[28] | 梅绍祖. 中国信息化趋势报告(十六)中国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现状与原则[J]. 中国信息界, 2004(11):10. |
[29] | 郎庆斌, 孙毅, 杨莉. 个人信息保护概论[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11-12. |
[30] | 徐丽枝.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9:44. |
[31] | 申卫星. 论数据用益权[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11):110. |
[32] | 许文义. 个人资料保护法论[M]. 台北: 三民书局, 2001:18-20. |
[33] | 范姜真媺. 政府资讯公开法与个人资讯保护法之交错适用[J]. 铭传大学法学论丛, 2005(4):105. |
[34] | 周惠莲. 资讯隐私保护争议之国际化[J]. 月旦法学杂志, 2004(104):112. |
[35] | 陈起行. 资讯隐私权法理探讨:以美国法为中心[J]. 政大法学评论, 2000(64):297. |
[36] | 新加坡个人资料保护委员会及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 资料保护自查核对表[EB/OL]. [2021-01-10]. https://www.pdpc.gov.sg/-/media/Files/PDPC/PDF%20Files/Resource%20for%20Organisation/Business-Checklist-v20-Chi. |
[37] | 屈文生. 新加坡个人数据保护规例(2014年)[C]//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0卷总第34卷):华东政法大学文集. 上海: 上海市法学会, 2020:317. |
[1] | 李向华. 三个平面视角下科学术语泛化概念整合与讨论[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11-17. |
[2] | 王浩学, 王兴隆. 基于Neo4j的语言学术语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18-26. |
[3] | 杨倩. 认知视角下政治话语中缩略式术语的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27-32. |
[4] | 陈海霞, 梁红. 术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3-10. |
[5] | 刘金婷, 韦沁, 代晓明. 基于Gephi的海峡两岸科技术语差异可视化研究——以大气科学术语为例[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33-43. |
[6] | 朱君辉, 王晓菀. 高频术语视角下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72-87. |
[7] | 洪鎏鎏, 朱玉彬. 基于语料库的五禽戏术语西班牙语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3): 88-96. |
[8] | 詹怡然, 王丽, 徐雨濛. 认知术语学视角下《易经》术语的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19-26. |
[9] | 李宗浩.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学科名称及其关键术语规范[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27-31. |
[10] | 韩震. 从思想文化术语看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发展[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3-7. |
[11] | 史金鹏, 王海, 杜振雷. 基于文献计量的自动驾驶名词体系构建方法[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32-43. |
[12] | 宁海霖. 面向翻译的语言知识服务系统构建——核心结构与基本原则[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44-50. |
[13] | 郑剑委. 学术翻译中的术语转移研究:基于过程文档的描述[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51-55. |
[14] | 李浩宇, 梁红.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术语翻译研究热点、前沿与启示[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61-71. |
[15] | 黎昌抱. 试析李善兰的科学术语译名观[J]. 中国科技术语, 2023, 25(2): 72-7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