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中国科技术语2001 Vol.3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会议照片(封三)

    管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合影

    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合影

    北京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英涛先生

    本刊编委会召开会议
    水产加工品术语的规范与统一
    谭乐义;李晓川;王联珠
    摘要 当前水产科技术语的混乱严重阻碍了水产业的向前发展,对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规程的制订和执行等均十分不利,因此水产科技术语的规范化亟待解决。本文简要叙述了当前水产加工品术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水产加工品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几点意见。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新概念。然而,由于地域、学科、翻译等许多因素,原有术语和新产生的术语都存在着使用和定名的混乱现象。因此,如何对各行各业的科技术语进行规范和统一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随着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开展,以及计算机在科技图书文献的编撰、检索和科技信息交流中的普遍应用,也对科技术语的统一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本文针对水产领域的科技术语,结合我们在制订行业技术标准《水产品加工基本名词术语》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拟对水产加工品术语的规范化工作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赐教。
    一、当前水产品术语存在的问题
    1.一物多名和一名多物
    与其他学科领域类似,水产加工品术语中“一物多名”与“一名多物”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有人叫做“饲料”,还有人称为“铒料”;这边说“甲壳质”,那边却说“甲壳素”或“几丁质”;“西加毒素”和“雪卡毒素”两个同是表示ciguatera的词却出现于同一科技文献中等等。
    2.中英文互译上的混乱
    由于“习惯势力”、“外来语的移植”、“翻译新手命名的后果”[1]或因为“不是由统一机构定名,而是由翻译家或科学家自己译出或定名”[2]等原因,水产品领域中对同一术语的英译或汉译十分混乱。例如“水产加工品”的对应英文便有aquatic product、fishery product、fish product、marine product等不同翻译;“冷藏”的对应英文也有cold storage/preservation、cooling storage/preservation、chilling storage/preservation、refrigerated storage/preservation等不同翻译;“HACCP”的中文翻译有“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与重要管制点”[3]等几种叫法;也曾有过把crawfish与fresh water prawn均译为“淡水虾”而导致一项对外贸易合同作废,使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例子。
    3.产品名称上的混乱
    由于一些厂家乱用产品名称甚至是生搬硬套,更是加剧了产品术语上的混乱。如直接用日文汉字作产品名称并在产品包装和报刊杂志上出现的“天妇罗”或“添福乐”,其实就是鱼糜制品;标着“海苔”的产品往往使一般消费者误认为是海带,实际上是日文的紫菜的直用;还有的将“海带”标示为“昆布”,使消费者不知为何物,而“昆布”实为海带的日文。
    4.海峡两岸术语的不统一
    中国大陆与台湾省由于长期缺少交流沟通等种种原因,水产加工品名词术语不一致之处也相当多。如“墨鱼”在台湾称为“花枝”;“冻鱼糜”称为“冻海鱼浆”;“鱼糜制品”称为“炼制品”;而“琼胶”则称为“洋菜”等,且这种不一致的状况在书刊和科技文献中大量存在。
    凡此种种问题,对我国生产领域中技术规程的制订和执行,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等等均十分不利。因此,对于水产科技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二、对水产品术语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1.海峡两岸水产科技名词的协调与统一
    如上所述,由于历史原因和科学概念在传播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水产科技名词不一致之处还很多,严重影响了两岸的合作与技术交流。近年来随着两岸水产贸易额的增加和学术交流的加强,这种问题亟待解决。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教授建议,“大陆应该和港澳台联合起来,用超地区的观念来对待汉语的科技术语工作,建立起超地区的汉语科技术语学术机构,统一操作汉语的科技术语工作,共同建立成熟的汉语术语学派。”
    令人欣喜的是,两岸水产业的专家学者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协调统一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东海水产研究所的陆忠康先生等针对这一现象,研究选择出5 000多条名词术语对照在有关杂志上发表,已引起各方人士的重视。
    在海峡两岸水产名词协调工作方面,应该本着“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的方针达到统一。即老词暂以对照为主,逐步达到统一;而新词,两岸可在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取得一致[4,5]
    2.水产科技术语应积极与国际接轨
    当今世界各国的频繁交往和经济全球化,反映在术语上则表现为科技术语的国际化日趋明显。应该说,术语的国际化是术语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各国都很注重本国科技术语向国际靠拢的问题。以我们的近邻之邦日本为例,197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本外来语新词典》收外来语40000条,其中源于英、德、俄等21个语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51个领域;198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编日语外来语词典》收录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军事、美术、科技(包括23个专业)等领域的词目共10万条。所以有人认为:“从日本语言发展的历史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日本语言的发展一直追踪着世界上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今天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说与通过外来语获得某些新的科学概念和提高科学知识水平不无关系,外来语在丰富日本语言的功效上功不可没。”[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领域融入世界大家庭,特别是将来我国加入WTO以后,术语的国际化工作就显得更为迫切了。因此,必须要积极同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逐步使我国科技名词同国际接轨。我国水产品的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水产品每年进出口总量超过2000万吨,价值40多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便相应出现了诸如“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贝类净化”等一大批新的水产术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密切跟踪国外水产术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规范化地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制定标准术语时,要根据汉语表达方式的特点,在使术语形成体系的原则下,吸收国外术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而不是一概照搬。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所说,“开展术语学研究和术语规范化工作,既要注意和国际上术语学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相衔接,又要符合本国的语言文字特点和科技状况。对于像我国这样有着独特语言文字的国家,更要使术语的国际化和民族特色结合起来。任何形态的文化,包括学术研究在内,都是只有充分而准确地体现民族的国家的特色,才更具有国际性,才能对世界具有更大的意义。”[7]
    3.做好水产加工品规范术语的推广工作
    科技术语是学术性强的基础工作,许多专家、学者以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如何使众多专家的多年劳动成果得以推广应用,成为全国各有关单位、行业、部门和公民自觉遵守的规范,是重要而急需加强的工作。并且,规范名词只有为广大群众熟悉和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推广工作就成了十分重要的环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水产科技名词的推广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目前,水产科技名词的推广主要是借助于新闻媒体和书刊,但覆盖面十分有限。一方面出版单位销售困难而不愿多印,另一方面不少单位需用时却难于买到。这一矛盾需要有关方面(特别是出版单位)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宣传,使已公布名词的发行量有大的突破[8]。还有,主管部门应多召集各水产科研院校、新闻媒体和加工企业召开名词术语讨论会,或以标准的形式发送到各有关单位,以此来扩大规范水产术语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如正在制定的行业标准《水产品加工基本名词术语》,就是为了通过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名词加以宣传及推广。
    另外,随着因特网(Internet)技术的日益普及,利用网上传播应成为我们今后名词宣传的主要方式。因相比于其他方式,网上传播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将发布的规范名词发送到全世界用户手里,从而加速了科技名词的宣传推广。
    (2)各类工具书应带头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
    工具书(特别是权威工具书)代表了我国的文化和学术水平,其社会影响极为广泛。更多读者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查阅工具书,而不是去翻阅科技名词刊物或标准。所以,在推广使用规范科技名词方面,各类工具书理应率先垂范。
    然而,我们平常查阅工具书(包括权威工具书)时,发现其中有不少科技名词不规范,并且不同的工具书对同一名词的解释或写法有时还不同。仍以水产加工领域的名词为例,如minced fish这一单词,《英汉食品科技词汇》解释为“鱼糜”,《英汉食品工业词汇》则解释为“绞碎的鱼肉”,而“鱼糜”和“绞碎的鱼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水产品”这一名词,《英汉食品科技词汇》翻为fishery product,《英汉水产词汇》为marine product。由此可见,各类工具书在编纂和修订时应充分采用规范科技名词并相互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应把“是否使用已公布的规范词”作为衡量该书的质量指标之一。
    (3)广大新闻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认识,主动、积极使用规范名词
    因为科技名词的推广不是靠强制手段,这就要求全社会提高认识,充分了解使用规范名词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新闻和科技教育工作者更应首当其冲。因为,新闻媒体与广大读者有最广泛而密切的接触,许多名词会出现在各种报道、文章中,成为广大群众获取新信息、新概念最直接的途径,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近几年才出现的“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新名词一般是通过此渠道而获得。而教材是提高文化素质所不可或缺的出版物,特别对处于求知初期的青少年来说,从教材中接受的知识会在其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接受的是不规范的名词,纠正起来十分费力。因此,新闻工作者在编纂教材和科技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知识时使用规范的名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被引次数: Baidu(1)
    对宇航、航天、太空、空间等名词的商榷
    任新民
    编者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大气层以外空间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此领域的某些术语一直不统一,例如常见的“空间”、“太空”、“外空”等等,成为一些比较混乱的多学科常用词,给大家带来很多困扰,使用时无所适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认为应当适时地解决这个问题(包括相关的重要词)。本刊特辟专栏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书面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组织专门的研审会,力争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统一的意见。此项工作得到许多专家热情的支持,在此谨向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里我们先选登一部分稿件。欢迎读者来稿发表新的意见,以便科学地、民主地、全面地研究,做好定名工作。
    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近45年的历程,参与这一事业的人们,对中国航天所经历的事与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于航天等名词的理解和认识同样有异同。尤其是中国航天这个行业比俄、美及欧洲一些国家起步晚,涉及航天行业一些事与物的名词,由外文引进译出也是自然的。由于译者的知识、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同一外文的译法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又没有合适的机会组织各方面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所以现在对同一事与物出现的“叫法”未能统一。由此造成出版书刊混乱,在国际交流中也带来诸多不便。时至今日,应该将这些名词的统一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制订一个计划,按照民主与科学的原则,逐步达到统一。
    在此仅就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及见解一并述及,同有关人员商榷。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的主要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在编订《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时对“航天”这类名词就存在分歧,几经研究,采用了通融、通用的说法,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弥补了当时的争论和分歧。例如:航天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在航天这一条目中还写到:“有人把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在该书中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的条目中也指出:“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在《航空航天》卷的开篇中也写到:“随着航天飞机和其他新型空间运输系统的使用,空间组装和检修技术的成熟,人类将有可能在太空建造各种大型空间系统。在近地空间建立起永久性航天站、太阳能电站和空间工厂,甚至可能建立空间城市和开展空间旅游,太空将成为人类频繁往来的新场所。”
    总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对航天、太空、空间、宇航等名词采用相容的办法,对航天、航天学、宇宙航行、星际航行、航天工程、空间技术等,都作了专门的诠释。但也可以看出,对“航天”、“太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将“宇宙航行”和“空间技术”都统一到了“航天”和“航天工程”的条目之中。
    二、钱老(学森)的有关论述及历史情况
    钱老当年提出“航空是航空气,航天是航天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上热门的说法是星际航行或宇宙航行(似乎是日语译过来的);英国还设立了星际航行学会,还有《星际航行》杂志;美国最初是火箭(推进)协会,后来是Astronautical学会。中国科学院60年代曾组织过星际航行座谈会。1979年成立宇航学会时,钱老没有参与,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和坚持,所以按照最远阔的思想,取名为宇航学会。后来,钱老将“航天”界定为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把“宇航”,即在宇宙航行界定为在太阳系外的航行。
    三、分歧出在“航天”和“空间”两个词;“航天”的含义已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空间一词出自于space。在Webster词典中释space,第5条:The region beyond the earth atmosphere or beyond the solar system(地球大气层外或太阳系外的区域)。在1979年修订版的《辞源》中对“宇”和“宇宙”有相类似的解释。《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天”的释语中,天是地面的上空,与“地”相对,“天空”——无际空阔,“天穹”——天空高远。“空间”一词的释义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
    由此看来,space一词译为空间容易和物理的空间相混淆,显得不够确切,译成外层空间倒还好些。对这些名词如何使用,我的意见是将名词的含义,指的是何事何物搞清楚。遇到外文只要词能达意即可,不必拘泥于哪个英文必须对哪个汉字。时间久了,自然会统一的。
    正是由于将space直译成空间,1968年成立的从事卫星等研制工作的新研究院取名为“空间技术研究院”(后为七机部五院)。1978年,为了便于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建议英文的名称为: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简称CAST。现在习惯上将卫星、飞船涉及的技术,包括卫星上的有效载荷,如通信载荷、遥感等涉及的技术统称“空间技术”。如果按专业技术分工讲,空间技术称为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或卫星平台更符合实际。而通信、遥感、摄像技术是卫星的有效载荷,属于其他的技术领域。
    1982年,第七机械工业部改为航天工业部之后,“航天”这个词使用得越来越普遍,现在航天已包括我国所有导弹、运载火箭、卫星、飞船、测控、发射场及各协作单位的工作、任务和产品。尔后,航天政策、航天规划、航天队伍、国家航天局等复合名词接踵而至,全国上下很容易理解航天所指的内容。
    “航天”是动宾结构的名词,“空间”是位置范围的名词,用“航天”可以取代大多数“空间”这个词,如当前所指空间技术,就可以由航天技术覆盖。又如航天医学比空间医学更反映实际,因为要研究发射时和下降时人对过载的承受能力,而空间医学则不能反映这方面的问题。至于shuttle译成“航天飞机”时,并不确切,实质上是火箭飞机,外形像飞机,内部是火箭。等到spaceplane研制时,只好译成空天飞机,很勉强。如理解带翼的飞行器,包括用火箭动力、用火箭-吸气式复合动力、核动力和其他动力,只要是在外层空间飞行的,统称为“航天飞机”,可能更合适些。当然有的复合名词为其他学科所惯用,如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等,这些位置特征显著的词不必强求用航天代替。
    四、“太空”这个词是好词,比“空间”更能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
    “太空”的释义是极高的天空。当年台湾先将space译成太空,后来我们没有采用。现在看来,我赞成用“太空”描述大气层外的空域,比“空间”更合适、更准确,比“天”、比“宇”、比“空间”更形象。
    总之,我建议将航天作为我们这一行业与技术领域的基本词,能用航天取代的都用航天取代;宇航(航宇)、太空这两个词及由此衍生的复合词,视需要给予保留,如太空工厂、太空站等;不再使用“空间”这个词;有些专用名词,如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空间局(ESA)等,人们都已习惯,不再改动;空间这个词基本被“航天”和“太空”两个词取代,个别由空间衍生出的复合名词,特别是有些机构已长期使用,可作为专用名词保留,如空间法、外空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
    空间、太空和航天
    都亨*
    一、空间和太空
    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空间”(space)一词都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其中都包括了“宇宙空间”的意义。用“空间”来表达“宇宙空间”、“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在英文中,没有另外一个专用名词来表达这一具体的含义,space一词并无争议。但是在中文里,却另有一词:“太空”,它自古以来就是专门用来表述“宇宙空间”这一层意义的(尽管当时人们对“太空”的理解和现代人们的理解相去甚远)。
    《辞源》(1915年版):
    太空,谓天也。指包围地球之空间而言。天本积气。望之无际。故曰太空。
    空间,常与时间对举。横至于无限者。空间也。纵至于无限者。时间也。空间犹言宇。谓上下四方。时间犹言宙。谓往古今来。
    《辞海》(1999年版):
    太空,又名“空间”、“外层空间”、“宇宙空间”。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
    空间,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于是就产生了哪一个词更贴切的问题。从词意来分析,“空间”应更广泛,任何物质存在的区域都是“空间”,不仅仅是“宇宙空间”。而“宇宙空间”即“太空”应是“空间”的特定区域:“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区域。因此,在表述“宇宙空间”这一概念时,“太空”应比“空间”更贴切、更清晰。
    但是并不是所有与宇宙空间有关的词都要用“太空”,在很多情况下,虽然涉及到“宇宙空间”,但并不是整体上,而仅仅是指它的局部区域,这时采用“太空”就不合适了,例如“行星际空间”是指“行星之间”的那一个“空间”区域,而不必称为“行星际太空”。同样,“日地空间”、“地月空间”、“近地空间”等。推而广之,凡是前面有限定词来限定其范围的,后面都可采用“空间”而不宜用“太空”。
    二、太空和航天
    在上一世纪,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飞上蓝天,于是出现了“航海”和“航空”,人类进入太空以后,自然出现“航天”。它们分别表示“在海上航行”、“在大气层内飞行”和“在太空航行”。这三个词的共同侧重点是“航行”,由此定义的“航天”的主要意义也是清楚的。

    由上表列出的几本词典中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现在流行的中文里,有两个相近的词:“航天”和“宇宙航行”。《中国大百科全书》没有对这两个词加以区分,在1999年版的中文《辞海》中,“航天”等同于“宇宙航行”。而《英汉词海》则分别有不同的但意义十分相近的解释。
    在英文名词中,相应的也有两个英文词:space flight和astronautics。几本词典都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各词典在文字上不完全相同,但意思是一致的。astronautics强调“航天器”和航天中的科学和技术,而space flight则泛指“在宇宙空间的飞行”,与“航天”的含义似乎略有差别,含义更广泛一些。因此和“航天”相对应的英文能否专用astronautics,而space flight保留两种译法,“航天”和“太空航行”。
    在确定译名时确切地表达内涵,无疑是最主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与相关名词的关系,即合理的名词体系。如“航海”、“航空”、“航天”即构成非常和谐的体系。与之相似的有space science、space application、space technology三个词汇。space science是指研究太空的科学,只能译为“太空科学”,尽管太空科学研究也离不开“航天”提供的手段,但显然不能译作“航天科学”。space application是指太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译作“太空应用”自然可以,如译作“航天应用”也是可以的,但容易被理解为“航天技术的应用”,它的范围似乎又比“太空应用”稍小一些,两者兼容可能更适应各种需要。space technology译作“航天技术”应是恰当的,但是似乎不能把在太空进行观测和探测技术、试验技术甚至一些制造技术都包括进去,这种情况下,保留“太空技术”可能更宽容一些。于是,从“太空”的角度出发,“太空科学”、“太空应用”和“太空技术”构成一个系列。从“航天”的角度出发,“航天应用”和“航天技术”构成另一个系列,两者在意义上略有差别,以并存为好。
    三、值得讨论的几个特例
    几十年来航天技术和太空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殊的名词,英文都采用了space一词,但中文的译法“航天”、“太空”、“空间”都不是很恰当,例如:
    Space borne,意思是指“装载在航天器上的”设备,曾经译作“星载”、“天基”,如space borne cooler,译作“星载致冷器”还比较能反映该词的意思。
    Space based,意思是指“以太空为基地的”,“天基”的译法也是可取的,如Space Based Infrared Systems是以太空为基地的红外监视系统的名称,通常翻译为“天基红外系统”。
    Space weather,原意是“太空环境状态及其变化”,译作“空间天气”(或“太空天气”),很直接、很形象,也很容易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仔细追究起来,“天气”是指大气中的现象,太空中既无大气,何来天气,也容易引起对太空的误解。又曾译作“宇象”,作为“宇宙现象”之简称,和“气象”并列。比较科学和简洁,但不形象,不易为公众接受。
    这一类名词的确定需要仔细斟酌。
    * 都亨研究员是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4)
    航天名词统一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朱毅麟*
    20多年来,航天名词的规范和统一,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若干问题,有待继续努力解决。
    一、关于“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名称
    航天,狭义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的航行活动;广义是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
    航天定义的核心在于:人类活动的场所不是陆地,不是海洋,也不是大气层,而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对这一特定的场所的命名目前流行的有3种:
    1.太空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分册、国家军用标准《卫星术语》等均采用这个词,同时说明,又称“外层空间”或“空间”。“太空”是汉语固有的词汇,指“极高的天空”(见《现代汉语词典》)。现在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深化,给“太空”以科学的定义,用它表示“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是顺理成章的事,具有汉语的特色,民族的特点。
    “太空”一词在科普界,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中使用较普遍。国内科技界,包括航天界自己使用尚不普遍,可能认为“太空”一词,不够专业,不够学术。
    2.外层空间、外空(outer space)
    联合国设有一个专门协商和推进各国航天活动的机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它的常设执行机构叫“外空司”。该委员会颁发的文件、资料常使用“外层空间”或“外空”。为了与联合国的文字、语言接轨,我国外交系统、外事部门等习惯用“外层空间”或“外空”。常用的组合词有:外空条约、外空法、外空武器、外空军备竞赛等。
    3.空间
    “空间”一词是英语space的直译,在国内科技界,特别是空间科学界用得较多。“空间”一词前面不加任何限定语,单独使用,容易同“空间”一词的本义——“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相混淆,引起误解。几年前,就曾有一位教授在接受某权威性报纸记者的专题采访时,把充分利用高度,发展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以节约平面面积的方法,也叫做“空间技术”。
    通常,在“空间”之前加上限定语以后,含义比较明确,不至于产生歧义,例如:外层空间、近地空间、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深空间等。
    “太空”、“外空”或“空间”是航天学科中最基本的术语,使用频率非常高,应力求统一。为此,建议将“太空”作为名正言顺的科技术语推广使用,让“太空”堂而皇之地步入科学的殿堂;表示“大气层以外”时,不再单独使用“空间”,只在其前有限定语或修饰语时才用,例如,外层空间、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等。
    2000年10月,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理事扩大会上,部分院士和专家强烈呼吁将“空间”改为“太空”,例如将“空间物理学”、“空间科学”改为“太空物理学”、“太空科学”等。
    二、关于“航天”、“空间”作为限定语与其他名词的组合
    20世纪60~70年代,在钱学森教授的建议和倡导下,将先前常用的“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星际航行”、“宇航”等名词统一为“航天”,同时将作限定语用的英语单词space基本上译成“航天”,而不用“空间”,例如:
    用“航天活动”代替“空间活动”(space activity);
    用“航天技术”代替“空间技术”(space technology);
    用“航天飞行”代替“空间飞行”、“太空飞行”(space flight);
    用“航天器”代替“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spacecraft);
    用“航天站”代替“空间站”(space station)、“轨道站”(orbital station);
    用“航天员”代替“宇宙航行员”、“宇航员”(astronaut);
    用“航天服”代替“宇宙服”、“宇航服”(space suit)等。
    该建议得到了国内航天界学者、专家和国家权威部门的赞同和响应,使大量有关航天和空间的组合名词在以“航天”为限定语的基础上逐渐统一,其成果体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航天技术》分册、国家军用标准《卫星术语》等权威性出版物的编撰;国务院将第七机械工业部更名为航天工业部;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完成了第一批航天学科名词的审定。
    但是,近年来,代表同一事物的“航天××”和“空间××”频频同时出现,例如,“航天技术”与“空间技术”、“航天局”与“空间局”、“航天工业”与“空间工业”、“航天时代”与“空间时代”、“航天遥感”与“空间遥感”、“航天合作”与“空间合作”等等。名词不同易导致人们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或不同的含义。这不仅会使业外人士产生误解,也使业内人员在写文著书时,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就空间遥感、航天通信等航天技术开展国际空间合作”这样的词句,一会儿“航天”,一会儿“空间”,其实,本是一回事。
    无论从科学概念,还是从实践需要来说,“航天”不可能覆盖,也不应该代替space的全部含义。space有时必须译成“空间”或“太空”,例如:“空间探测(space exploration)”、“空间辐射(space radiation)”、“空间物理学(space physics)”、“空间天文学(space astronomy)”等,就不能分别译成“航天探测”、“航天辐射”、“航天物理学”、“航天天文学”等;又如“航天环境”与“空间环境”、“航天系统”与“空间系统”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能互换;“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碎片”等词已约定俗成,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也不宜改为“航天科学”、“航天应用”、“航天碎片”。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讨论和制定一个准则,使“航天”和“空间”两词作为限定语时有所分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航天”,什么情况下用“空间”。
    本人建议:当一个名词表示出入太空,进行探测、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活动及与航天器有关的事物时,用“航天”;当一个名词表示太空这一特定场所、位置,太空中的自然事物与固有特点及有关它们的描述与研究时,用“太空”或“空间”。至于“外空”和“宇航”二词,不能废除,但只限于特定情况下使用。“外空”一词,如前所述,主要用于与联合国外空委及国际裁军谈判对口的文件或文章及有outer space的译名;“宇航”一词,只在需要与“astronautics”对应时才用,目前已很少使用,大概只有“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和《宇航学报》等专有名词中还保留。至于“astronaut”则应规范地译为“航天员”,不用“宇航员”。但多年来,由于新闻界(主要是新华社)坚持用“宇航员”,所以一直改不过来。
    航天与空间科学两大学科关系极为密切,有许多科技术语是两个学科共用的。这些术语需要进行协调以取得一致。中国宇航学会负责航天名词的统一工作,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负责空间科学名词的统一。建议打破学会的界限,组织航天和空间科学两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与航天及空间科学都有关的科技名词的统一问题。
    三、关于“航天”概念和释义的变异和扩展
    “航天”和“航天技术”的定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等权威辞书和国家军用标准中均有准确的表述。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原有名词所对应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相继出现一些与原定义不一致的概念或释义:
    1.将航天划分为“大航天”与“小航天”
    “大航天”除“航天(技术)”的本义外,还包括导弹(技术);“小航天”才是原定义下的“航天”。由于“大”、“小”航天不是科技语言,为了有所区别,航天科技工作者有时不得不把“大航天”(技术)叫“航天技术”,而把“小航天”(技术)叫做“空间技术”。
    2.将航天(活动)概括为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项(活动)组成
    “航天活动”与“空间活动”、“航天技术”与“空间技术”本是同义词,这样一来,将空间技术(活动)降格为从属于航天技术(活动)的一部分,与航天技术原定义不一致。
    此外,还出现“航天科技”、“航天空间科技”等新词。这些词与“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有何区别,需要给出准确的释义。
    3.将有一段飞行路线经过外层空间的弹道式反导导弹划入太空武器
    根据原来的定义,太空武器,或外空武器,是指以太空为基地(在太空部署、使用或发射)和以空间系统(航天器)为攻击目标的武器。太空武器是不包含弹道式导弹的。
    上述这些关于航天概念的变异、扩展及最新出现的与原有定义不一致的名词,都需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认真研究、讨论,以便实现航天名词的规范、协调和统一。
    四、关于外国航天器名称的翻译
    航天器名称虽然不是基本词,但是一种常见词,常出常新。国外新的航天器不断出现,航天器名称的翻译工作也不会终止。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对航天器名称的翻译基本上采用意译,只是在没有对应的、合适的汉语词汇情况下,才采用音译。但也不尽然,例如,早期的“阿波罗”(Apollo)月球飞船,就没有按其意义译成“太阳神”。
    航天器名称在意译中经常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例如,2000年7月俄罗斯为建造国际空间站发射的Звезда(相当于英语star)服务舱,就有“星辰”、“恒星”、“星”等不同译法,引起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质疑;又如欧空局发射的“Cluster”卫星,汉语名称开始用一个字,译成“团”或“簇”,但一个字,读起来不顺口,航天器名称至少由两个汉字组成为好。“Cluster”后改译成“团星”或“星团”,而以后者为好,因为“团星”对应的英语易理解成“Cluster Star”。
    有的航天器名称是英文(或法文)多个单词的缩写词,而不是一个单词。如把它当作一个单词,译成汉语有时反而不顺。例如,POSEIDON实际上是法语Project d'Observatoire de Surveillance et d'Etudes Integrees de la Dynamique des Oceans.的缩写词,却根据英汉字典译成“海神”,是否有点画蛇添足了,不如像“SPOT”(也是法语多单词的缩写)卫星那样音译成“斯波特”。
    美国航天飞机上曾携带一种廉价的试验装置,取名为Getaway Special。如按字面意译很难准确表达,后根据该装置的实际特点,译为“小型自主装置”,就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航天器名称如何翻译得确切、通顺,又符合汉语的习惯,也是值得研究讨论的。我们不可能“一器一议”,但是不妨集思广益,提出几条翻译规则,以便指导和协调外国航天器名称的翻译,促进航天器译名的规范和统一。
    五、扩大参与航天名词统一讨论的专家范围
    最后,航天名词的统一工作,还应有香港、台湾的航天和空间科学界的学者、专家的参与,使确定的航天名词具有更广泛的统一性和实用性。几年前两岸有关学者曾对空间科学名词进行过交流与探讨,而航天名词似尚未作过专题交流。建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牵头,空间科学学会参办,召开有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航天专家和空间科学家参加的全国性航天科技名词研讨会,研究、处理航天名词统一中存在的问题,更广泛地推动汉语航天名词的交流与统一。
    * 朱毅麟研究员是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8)
    关于space等词的汉文规范名问题
    杨嘉墀*
    我国有关航天技术的汉文名词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空间、太空、宇宙、航天、宇航等,是从西文space、cosmos、astronautics、cosmonautics等意译而来。我认为空间和太空是通俗应用的名词,而作为学科名词应为航天,是从航海(navigation)、航空(aeronautics)发展而来的。但从我国现已习惯的用法,空间飞行器是指大气层外的飞行器,而航天飞行器是指从地面飞向空间的所有飞行器,这样,航天技术也就包含了空间技术。宇航这个名词应继续保留,因为有些单位如“中国宇航学会”已用了这个名词。
    * 杨嘉墀院士是自动化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科学的需要 时代的责任——“太空”与“空间”之我见
    李龙臣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在古代,根据明显的物理概念,将时间划分为年、月、日和小时,将空间区分为天和地,就完全可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划分渐渐地不能满足需要。
    我们先来看时间的划分。现代科学诞生后,首先在科学研究上,科学家需要将时间再细分为分和秒。随后,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相继出现,工业化时代到来了,又将分和秒的时间细分扩展为全社会的需要。而现代的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将时间细分到微秒和毫秒。时间往大里划分还有年代(10年)、世纪(100年)和千年等。
    我们再来看空间。直到飞机诞生和航空时代开始后,将宇宙空间划分为天和地仍然能满足需要。但航天技术诞生后,人们不仅可以离开地面进入空中,而且可以冲出地球大气层进入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天和地的划分已不能满足需要了。从人们都接受的航空和航天的区分来看,实际上已把宇宙空间划分为“空”和“天”。对此似乎没有多少歧见。这除了有约定俗成的一面外,主要是因为有严格的物理概念界定,“空”就是地球大气层空间,“天”就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宇宙空间。
    可能是由于“天”这个词过于生硬和缺乏口头语言的韵味,在不同场合,人们又采用太空、空间、外层空间和深空等多种称谓。“天”的范围过于广大,细分一下是必要的,但上述称谓实际上都是指“天”——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宇宙空间。
    与时间的划分一样,空间的划分也必须有精确的物理概念界定,给人们以清晰的思路,这既是科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责任。
    在已有的关于大气层以外宇宙空间的称谓中,“深空”和“外层空间”中的“深”和“外”都没有确定的物理性质界定,过于模糊和笼统。而“空间”与组成宇宙的总空间一词相同,空间的一部分不宜再叫空间,同时它也与日常语言中惯于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空间”相混同。本人拙见,采用“太空”一词为宜,理由有以下5点:
    1.“太空”一词我国古来有之,有深远的历史渊源,而且其含义是指极高的天空,与“天”的含义相近,含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成份;
    2.对“太空”一词,我们可以赋予它“太阳系宇宙空间”的简称的含义,这样就有了明确的物理概念。目前我们的航天活动,也正限于太阳系宇宙空间;
    3.可为空间的进一步划分留有余地。当人类冲出太阳系在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活动时,我们可以相应地将“银河系宇宙空间”简称为“银空”,将“河外星系宇宙空间”简称为“外空”;
    4.“太空”一词非常优美,具有诗的韵味;
    5.这样明确的空间划分,完全可以与精确的时间划分相呼应。
    下面谈一下关于“航天员”一词的看法。
    在中国大陆,将驾驶航天器和在太空工作的人员称为“航天员”或“宇航员”。在港、台地区也有称为“太空人”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将宇宙航行划分为航天(在太阳系范围内活动)和航宇(在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活动)两个阶段,因此,称“航天员”和“宇航员”均无不可。“太空人”的称谓则过于含混,容易歧解为“太空中的人”,那就与外星人混同了。
    目前,“航天”这个词已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如航天事业、航天活动、航天技术、航天部、航天总公司和航天局,航天(空间)站、航天(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等。以此类推,将驾驶航天器和在太空工作的人称为“航天员”更顺理成章,“航天飞机上的航天员”似乎比“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更一致一些。
    有人将整个宇宙航行也称作“航天”,那么,“航天员”的称谓就更理所当然了。
    空间物理学中部分关键名词的译法
    曹晋滨
    一、Space
    空间科学中最有争议的是space的译法。space在英文中有两种基本含义:(1)泛指在广义空间(包括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范围或区域。它既可作为可数名词,也可作为不可数名词用。在一维空间中可译为“距离或间距”等,二维空间中可译为“面积”,三维空间中可译为“空间”,时间上可译为“之间”;(2)特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只能作为不可数名词用,经常被译为“太空”或“空间”,有时也被译为“航天”。
    Space在空间科学中常常译为“空间”,例如space physics译为空间物理。优点是与英文完全对应,缺点是容易与其他意义上的空间相混淆。因为这里空间物理研究的是地球低层大气以外的空间中物理现象,而不是其他空间(例如细胞内的空间)的物理现象。为了区分这两种空间的含义,有很多人建议将这种涉及地球低层大气以外的space翻译成“太空”。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理由有三个:(1)可以与一般广义的空间区分开来;(2)可以较好地反映英文的原意。如果译为“航天”,等于将英文一个表示区域或范围的名词译为一个词义不完全相同的合成词;(3)有利于海峡两岸名词的统一。
    英文中还有一个合成词outer space,被译为外空或外层空间,其英文原意与space的英文原意几乎完全一样。例如在英国剑桥字典上,关于space和outer space的定义是这样:space是地球大气以外的区域(Space is the area beyond the atmosphere (=air) of the earth); outer space是地球大气以外的宇宙 (Outer space is the universe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在美国学术出版社科学技术字典(Academic Press,Diction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space在天文学上有两层意思:(1) 在所有方向的三维扩展,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所有物质在其中存在,所有现象在其中发生(the three-dimensional expanse in which all matter is located and all events take place,extending in all directions and variously described as extending indefinitely or as finite but immeasurably large.)。(2)即外层空间,这种扩展在地球大气层外的那部分,这也是它在许多像太空技术、航天飞机、飞船等合成词里的意思(also,outer space,the portion of this expanse lying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this is the sense of the term space as it is used in compounds such as space technology,space shuttle,spacecraft,and so on.)。所以space和outer space两者几乎同一个意思。但我们美国同行告诉我们outer space在语气上有一种离地球较远的感觉。
    根据以上所述,在即将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space physics中文版一书中,我们对前面附有限定词的space仍按照它的第一种含义译为“空间”,如电荷的空间分布,行星际空间等。对于不带限定词的,表示外层空间的space,一律译为“太空”。如太空物理学,太空等离子体物理等。结果表明这种译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出英文原意。
    二、Bow Shock
    在空间物理学中,还有一个争议较大的英文词就是地球磁层中bow shock一词。这个词现在常常译为“弓激波”。可是英文bow一词既有“弓”的意思(这时读[bou]),又有“舷”的意思(这时读[bau]),根据英文的原意,bow shock应该译为“舷激波”。这一点在国际学术报告会上很容易得到证实,都将bow读成[bau]。
    以上是从英文原文来谈bow shock的命名问题。但是从科学上来讲,磁层向日面激波形状既不像“弓”这样一维结构,也不像舷这样二维结构,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结构。所以有人建议用“锅盖”来描述这个立体结构,把这个激波叫做“锅盖激波”。但锅盖这个词实在太俗,而且同英文不能对应。所以还是叫作“舷激波”为好。
    怎样称呼“大气层外的领域”的刍议
    梁赞勋
    Space这个词,按其本意,可以任指一维、二维、三维的一定的领域,甚至可以指一段时间间隔。它所指的领域或区间,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见牛津和韦氏英语辞典)。在这个意义上,把space译为“空间”,应该是恰当的,无疑义的。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人类的活动“空间”从地球大气层内发展到地球大气层外,相应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的时候,space这个词又被赋予了一个特定的含义,它可以专指“地球大气层外的领域(the region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见《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0th ed.,1995,P.1125)。这样,在我们称之为“航天”这个重大科学技术领域的文献中,经常看到space这个词及其派生词,如space shuttle,space technology,space station,space probe,等等。这些名词中的space,目前在汉语中多数译为“航天”,有时译为“宇航”,有的译为“太空”,译为“空间”也很常见。这样,“space”出现一词多义,常引起概念不清。到底采用哪种译法较好,这就值得商榷了。
    我国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编撰过程中经过认真研究,对不少名词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例如,在大气层内、外的活动分别称为“航空”和“航天”;大气层内的空间(air,aero-)称为“空中”,大气层外的空间(space,astro-)称为“太空”;贯穿地球大气层内、外的飞行活动则总称为“航空航天”,如aerospace plane译为“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aerospace medicine称为“航空航天医学”。这一系列处理办法,我认为基本上是合理的,多年来已为多数(航空、航天和有关专业)业内人士所接受,应该作为阶段成果,基本上肯定下来,并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化。今后,还要逐渐与港、澳、台湾和海外华语地区沟通,争取做到比较一致,以利于交流。
    但是,在“航天”、“宇航”、“航宇”、“太空”,特别是“空间”等名词及其派生词的使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是有些词“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以及界定不明确造成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2001年1月18日《羊城晚报》载:“四名中国宇航员目前正在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紧张进行训练。”业内人士自然了解,这里所指的“航天员”与“宇航员”是一回事(即astronaut)。但读者会提出:一句话里出现的这两个词是什么关系?使人大惑不解。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都是同一类机构,“S”都指“space”,但中译名为什么一个作“航天”,一个作“空间”?
    ——空间法(space law)、空间防御(space defence)、空间环境(space environment)、空间测地系统(space geodetic system)等名词中的“空间”,都是指“太空”,但读者会认为是指一般意义的三维“空间”。如果改为太空法、太空防御、太空环境、太空测地系统,就能使人望文生义,一目了然,岂不更好?
    同时,请看最近出现在媒体中对space处理得比较好的几个例子:
    ——2001年1月19日《环球时报》第15版所载“三大国太空争雄”一文,题目选用“太空”一词,这使人一看就懂。但如果改为“空间争雄”,那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争雄了。
    ——2001年2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美国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于太空”。这里用“太空”是对的,如果改为“起源于空间”,那就失其原意了。
    ——2001年2月2日《参考消息》第5版的一篇文章:《2017年的太空较量》,文中有21处提到space的地方都作“太空”,可读性就较好。如果仍用“空间”,就会概念混淆,不知所云了。
    世纪之交,舆论界、科技界讨论“大气层外的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词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解决怎样称呼它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根据以上情况,我有几点想法:
    一、当space在组合名词中用作限制词,指地球大气层外的活动时,应该尽量采用“航天”,如航天(space flight)、航天器(spacecraft)、航天服(space suit)等。与它基本同义的“宇航”一词,可以逐渐改过来,如“宇航员(astronaut)”一律称“航天员”;“宇宙航行”都叫“航天”。
    Aerospace这个词,我们已在许多正式文件中译为“航空航天”,它已体现了aero和space的正确含义,应该稳定下来。有人建议,因为上下四方谓之“宇”,aerospace(贯穿大气层内外的飞行活动)可否称为“航宇”?我个人考虑,目前汉语中,宇航与航天同义,恐怕还会并行一段时间,现在又加进一个航宇,航宇又易与宇航混淆,就会纠缠不清。
    二、当space在组合名词中用作限制词,指地球大气层外的位置、环境、或一定领域时,应选择一个适当的词。“太空”,是可以考虑的一个选择。“太空”这个词,汉语沿用已久,泛指极高的天空。把从事航天活动的领域称为“太空”,space junk译为太空垃圾,space communications译为太空通信,space particle radiation译为太空粒子辐射,等等,无疑是可以接受的。
    笔者翻阅1996年11月14日台湾航空太空名词审查委员会主编、台湾编译馆正式公布的《航空太空名词》,书中有关名词凡是space作限制词用的(不论是在space的活动、科学技术,或指space的位置、环境),都称为“太空”,这与我们上面所建议的做法,有一部分互相一致。如太空站、太空法、太空舱、太空物理学、太空天文学等,两岸用语都可以一致起来。但书中把aerospace简称为“航太”,aerospace industry称为“航太工业”,aerospace engineer称为“航太工程师”,我个人以为是不可取的。因为,“太空”中的“太”,是一个程度副词,不宜把“太空”简称为“太”,就像“大脑”不能简称为“大”,“小麦”不能简称为“小”一样。
    三、尽管这样,在大气层外,在某些情况下,把space译为“空间”,也不能完全废弃。这是指:在太空中特殊位置,或特定状态下的space,当它在一个组合名词中,当作一个被限制的名词性词素使用时,仍应译为“空间”,如gravity-free space应译为“无重力空间”,field-free space译为“无场空间”,而不宜译为无重力太空、无场太空。
    四、我个人还有一个意见,将space(the region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译为“太空”,虽然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太空”见于古今哲学和文学作品中,泛指无际的天空,不具有明确的科学含义。苏东坡在“喜雨亭记”中说道:“太空冥冥”,文中把太空喻为居于造物神之上的空冥之物,给人一种茫茫然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文学家的语言)。但它没有把大气层外的下限表达出来。space实际上就是outer space。因此,我建议也可以考虑用“外空”来代替“太空”。这样一来,概念就比较清楚了:
    air,aero-,指空中,大气层内;其飞行活动是航空;
    space,astro-,指外空,大气层外;其飞行活动是航天;
    aerospace,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指贯穿大气层内外的整个领域,其飞行活动是航空航天。
    这种选择是否可行,建议加以考虑。
    关于space的译法
    黄志澄
    1984年我在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的编写时,就深感space的译法值得深入研讨。1997年我在参加《高技术辞典》的编写时,更觉得应该把space的译法通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规范下来,便于正确地使用。无疑,这样做,对我国航天技术和太空科学的发展,很有建设意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将space flight译为航天,spacecraft译为航天器,space shuttle译为航天飞机,space station译为航天站,space remote sensing译为航天遥感,aerospace译为航空航天;而space technology译为空间技术(也可译为航天技术),space probe译为空间探测器,space environmental simulator译为空间环境模拟器,space communications译为空间通信,space law译为空间法,space defence译为空间防御等。
    在这些译法中,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space译成空间好不好?由于space和空间都是多义词,space译成空间容易产生误解。例如空间法,就可能误解为它是关于人的活动空间的法律。根据Longman英文字典(1978年版)space的注释第4条what is outside the earth's air,我觉得将space译成太空较好。太空是一个单义词,是指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从而不易引起误解。其次是space在什么地方译成太空好,在什么地方译成航天好?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是:航天是对应航空、航海而言的,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对应的英文是space flight。当space译成航天时,实际上包含space flight的意思。因此,在强调到太空或在太空中的航行活动时,译成航天较好;在强调航天器或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时,译成太空较好。当然,在翻译时还要尽可能考虑我国的习惯用法。以下将根据上述考虑,讨论前述一些名词的具体译法。
    在强调到太空或在太空中的航行活动时,spacecraft应译为航天器。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s由于它既包括由地面到太空的运输系统,也包括在太空中的运输系统,译为航天运输系统较好。space shuttle的译法需进一步讨论。space shuttle直译为航天往返运输器,大写的Space Shuttle可认为是美国哥伦比亚号这种构形(包括轨道器、外部燃料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航天往返运输器,航天飞机的英文为space plane,可以认为Space Shuttle是航天飞机的一种型式。目前我国已习惯把space shuttle称为航天飞机,我认为也可接受。台湾将space shuttle译为太空梭,是有其特点的,但这里的space变成强调它的位置了。aerospace译为航空航天,因此美国的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应译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宜译为美国国家宇航局。aerospace plane应译为航空航天飞机,我国已习惯称为空天飞机。
    在强调航天器或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和环境时,space station应译为太空站,space probe译为太空探测器,space environmental simulator译为太空环境模拟器,space remote sensing译为太空遥感,space communications译为太空通信,space law译为太空法,space defence译为太空防御等。
    我倾向space technology译为航天技术,因为目前space technology主要是指到太空或在太空中进行航行活动的技术;space science译为太空科学,因为目前space science主要是指研究太空本身和利用太空资源的科学。而研究太空本身和利用太空资源的技术,是不是称为太空技术,可以进一步讨论。
    被引次数: Baidu(2)
    对space汉译的几点看法
    林元章*
    一、在天文学领域space应译作“太空”
    Space的中文译法目前有“空间”、“太空”、“外空”、“宇宙”和“航天”等多种。汉语中“空间”一词通常指任何具有长、宽和高的三维场所。它可以指整个宇宙大空间,也可以是房间里的小空间。在汉语中“太空”一词的固有含义为“极高的天空”,与space的原意“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领域”(见Longman英文词典,1978年版)相当接近。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完全可以把“极高的天空”具体化为“地球大气层外的空间领域”,从而把space与“太空”对应。把space译作“外空”比译作“空间”要好,因为它具有把地球上人们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空”排除在外的含义,但仍不如“太空”确切。“宇宙”通常指整个宇宙大空间及其中的所有物质,与space强调指场所和位置不完全等同。至于“航天”,通常指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它是一种行为,而非单指场所,与space强调的场所是两码事。
    天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物体(称为天体),也就是太空中的物体,通常不涉及地球大气层和地面空间领域。因此在天文学中,把space译作“太空”是非常合适的。例如,提到“太空的物质分布”和“太空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天文学的研究课题。而“空间的物质分布”和“空间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就不知道是指何处。“彗星在太空中运行”也比“彗星在空间运行”更确切和生动。
    至于有些人认为“太空”是通俗名词,不像科技术语,这似乎是一种偏见。笔者与台湾同行一起开会时,听见他们讲“太空物理学”和“太空天文学”,并无通俗用词的感觉。其实只要用惯了,都会认同它是科学术语。
    二、在某些场合space可以译作“空间”
    如上所述,“空间”作为多义词,容易引起误解。但若对space加上限定词,其意思就很明确,可以译作空间,例如近地空间(space near the Earth)、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 space)和星际空间(interstellar space)等。而当space本身作为限定词时,如space physics、space astronomy、space flight和space exploration等,照理也应分别译作太空物理学、太空天文学、太空飞行和太空探测。但目前国内普遍译为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文学、空间飞行和空间探测,因此保留原译或者二者并存,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不赞成把space译作“航天”
    把space译作“航天”是难以理解的。正如本文第一节所述,space是指场所和位置,而航天是一种行为,二者属不同词类。当用space作限定词时,尽管在许多场合把它译作“航天”能行得通,例如把space technology和space shuttle分别译作航天技术和航天飞机(其实译为太空技术和太空飞机也未尝不可)都过得去。但把space flight译作航天飞行就近于画蛇添足了,因为“航天”中已有飞行的含义。而若把space physics和space astronomy分别译作航天物理学和航天天文学,当然就更离谱了。因此,即使space作为限定词时,原则上也不能允许把它译作“航天”,至少应当规定在何种场合可以译作“航天”,何种场合译作“太空”或“空间”。
    * 林元章研究员是第6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关于space译名的商榷
    赵梦熊*
    Space译作空间是一般常用词的译法,但在空间技术专业范围内随名词的不同,具有特殊的含义。
    太空(space)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称空间或外层空间。宇宙空间是无限大的,为便于划分,可将太阳系内的宇宙空间称之为太空,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称为宇空。有时人们把地球静止卫星轨道高度(约3.58万公里)以下的空间称为近地空间,把大于地球至月球距离(约38.4万公里)的空间称为深空。
    航天(space flight)是指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航行活动。而航空(aviation)是指航空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钱学森院士曾提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航宇。这样区分是恰当的。
    航天器(space vehicle)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航行的各类飞行器。现有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航天飞船(space-craft),航天站(space station),航天飞机(space plane),航空航天飞机(aerospace plane),航天探测器(space probe)等。为统一起见,各种航天器尽可能冠以航天称谓,而不另给空间、太空、外空和宇宙等称谓。如航天站不需再叫空间站、太空站和宇宙站等。驾驶、维修和管理航天器并在航天过程中从事科研、生产和军事等活动的人员可称为航天员(astronaut)而不宜称宇航员。因为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人们还只能在太阳系内航行,故在太空内航行称航天较合适。将来到太阳系外的宇空去航行称航宇较合适。
    * 赵梦熊研究员是航天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3)
    关于“空间”术语的看法
    肖佐*
    一个科技名词的确定,涉及对历史和现实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学科发展趋势的前瞻,有关“空间”一词的讨论也是如此。现就此谈点个人看法,内容仅限于该词在基础研究中的使用问题。
    的确,“空间”作为对远离地球环境的泛指,它不是唯一的一个词,宇宙、乾坤、天等等都有相同的含义,而后者的使用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另一方面,“空间”一词在特殊限定的情况下又具有专指的含义,这种含义由于历史的原因,似乎没有必要用一个新名词来代替,例如“日地空间”,“地球外层空间”,“星际空间”等,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在这种专指的意义下,研究这些特定区域的学科也冠以“空间”二字,如空间物理、空间化学等。在这些特定区域内发生的不同于地面的现象,以及从这些区域对地球和其他天体进行的研究也常加上“空间”,如空间天文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微重力科学,空间遥感等。就上述例子而言,这些词似乎也已经约定俗成,专业同行决不会发生误解。但对不同领域的人,以空间作为修饰词的组合名词可能产生某些歧义,这也许是问题讨论的焦点,例如,“空间科学”可能被认为是讨论某种数学抽象的(点、线、面、空间)科学,甚至联想到与建筑空间结构有关的科学,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一词多义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外语也是如此。“空间”来自英语space,所有上述歧义在英语中同样存在,如要换一个新词,其原则应当是,或者新词的歧义少,或者原有的歧义存在严重误解的可能,而且,新词尽可能不要太冷僻。其次,同一术语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内涵也是难以避免的,要想在不同学科中对相同的词都加以特殊的限定会使术语变得非常累赘,因此除特定场合外,一般不加限定并无大碍,例如“容量”,不同领域的人很自然的会有各自正确的理解,不必在任何场合下都要严格地用“水库容量”,“电机容量”,“交换机容量”,反而增加麻烦。
    另外,空间一词已在许多场合下被广泛使用了多年,形成了大量的组合名词,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在任何场合下都用一个统一的新词来代替,少量的组合词经过同行讨论适当代换是可以的,如空间物理、空间天气、空间碎片改为太空物理等,优点是歧义较少,非专业人员也许更易理解,但也仅此而已,倒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文献检索问题,一个曾经大量使用过的名词,在某个时刻换成了另一个词,将会给通过关键词或主题词开展文献检索及统计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总的说,“空间”一词存在多义、不严格等缺点,但并没有严重的问题,多年来已经通用了,现在做一个统一的变动似乎既不可能,必要性也不大,个别组合词的重新命名可以考虑,但需要十分慎重,比较多方面的利弊后再做决定。
    * 肖佐教授是地球物理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3)
    Space对应的汉语名词
    李竞*
    Space是个多义词。在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诸如哲学、数学、物理学、宇宙学、天文学、计算科学、航天和宇航等等,都有space的身影,但它们的内涵却不尽相同。与之对应的汉语词,主要是“空间”和“太空”。有时二者同义,可以混用,有的则完全有别,不容混淆。
    在哲学领域,对应的汉语词是“空间”、“空”、“宇”等。例如,时空(space-time)、无限空间(infinite space)、空间本原(the nature of time)。这里的space没有尺度大小的限制,对应的汉语词决不能用“太空”。
    在数学内,对应的汉语词也只能是“空间”、“宇”等。例如,矢量空间(vector space)、方位空间(director space)、相空间或相宇(phase space)、空间群(space group)。
    在物理学中,对应的汉语词有空间、宇、方等。例如,空间电荷(space charge)、空间量子化(space quantization)、空间坐标(space coordinates)、空间点阵(space lattice)、象方(image space)、立体象(space image)。
    在宇宙学和天文学的术语中,最多的对应汉语词也是“空间”。诸如,时空结构(space-time structure)、空间曲率(space curvature)、空间分布(space distribution)、空间密度(space density)、空间速度(space velocity)、空间反演(space inversion)、空间红化(space reddening)、星系际空间(intergalactic space)、星际空间(interstellar space)、行星际空间(interplanetary space)。
    在计算技术中出现的space一词,往往对应的既不是“空间”,更不是“太空”。例如,空白位(space bit)、空格键(space key)、分区(space sharing)、空行调整(space suppression)、间隔标记(space-to-mark)。
    在航天-宇航领域,对应的汉语词,在大多数情况下用“空间”或“太空”均可。例如,space age(空间时代/太空时代)、space observatory(空间天文台/太空天文台)、space telescope(空间望远镜/太空望远镜)、space science(空间科学/太空科学)。
    笔者还认为,凡指地球大气之外的,属 space exploration(探测)、space technology(科技)、space flight(飞行)、space mission(任务)、space engineering(工程)、space environment(环境)、space support(保障)等方面的space一词,用“太空”更为贴切,以有别于具有抽象内涵的“空间”。遇下列一类的词组时,用“空间”反而会词不达意,例如:space debris(太空垃圾)、space walk(太空行走)、space pollution(太空污染)、space suit(太空服)。
    * 李竞研究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原任第三、四届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还是叫“空间”好
    刘式达
    “Space”一词的直译就是“空间”,space science和space physics分别译为“空间科学”和“空间物理学”。这种译法比较确切和广义,且不带有人为的色彩。假如把“space”译成“太空”,它就仅限于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这就把空间科学中比较重要的诸如大气电离层的研究排除在外了。假如把“space”译成“航天”,这就夹杂着人为的因素,“航天科学”和“航天物理学”就变成只有人航行时的研究学问了。尽管有人在中文文字上下了功夫,将“space”译成“宇空”,但它已不完全是“space”一词确切的含义。把“space weather”译成“宇象”,恐怕更令人不解了。所以我建议“space”一词还是叫“空间”好!
    “空间”
    关洪
    Space的意思是“空间”,这个名词除了有科学上的意义外,也经常在日常生活里使用。国际科学界常常故意采用一些生僻的单词,甚至从古拉丁文或者希腊文里找字来构成科学名词,就是为了意义明确,免得同日常生活里的意思混淆。
    我国也有这个好传统。例如,在物理学里把parity译为“宇称”,这简明的称呼本身含有“空间(反演)对称性”的意思,又不易同“空间”一词的多种常见用法相混。在今天的日常用语里,除了“宇宙”和“楼宇”这两个词组之外,“宇”字已经很少使用,拿来组成同空间概念相关的科学名词,的确是很合适的。
    因此,我建议把“space——大气层以外的空间领域”译为“宇空”。这一名词亦作outer space,有人叫“外层空间”,失之繁复。叫“太空”,不大像科学名词;而“宇宙”已经专门用作universe的对应名词。现在叫宇空,一看就知道是大气层以外的意思,也可以认为是“宇宙空间”的简称。汉语里已经有“宇航员”的说法,这个“宇”字用得很好,指的是航行于大气层之外,并非一般的飞机驾驶员。
    不过,“宇航员”这一词组,似乎不大合乎汉语普通话语法,应当叫做“航宇员”才对。这同“航海家”不宜称呼为“海航家”是一样的道理。海上航行不叫“海航”叫“航海”,空中航行不叫“空航”叫“航空”。所以,宇宙航行也不应当称“宇航”,而应当称做“航宇”。
    顺便说说,现在讲大气层外的“航天”也不准确。天和地本来是相对的,我们常说“飞上蓝天”(到了大气层外,即使在“白昼”,看到的天也不是蓝的而是黑的),为什么大气层以内就不能算“天”呢?所以,也应当是“航宇”。或者,可以进一步把“航天”这个名词的意义拓广升级,让它包括大气层外的“航宇”和大气层内的“航空”。如果这个意见被采纳,就不必有“航空航天局”和“航空航天大学”那样累赘的称呼,就叫“航天局”、“航天大学”好了。
    确定了“宇空”或者更简单的“宇”这类用法,亦便于组成有关的复合词组。我很高兴看到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通过把“宇象”作为space weather的一个译名*。“宇象”和“气象”分得很清楚,一看就明白。西方的observatory,可以是天文台,也可以是气象台。我国古代的“观象台”,兼管天文与气象,合起来说,观察的就是“天象”。今天香港的“天文台”仍然管着气象,可惜名字叫错了,不如回复到古代“观象台”的名称。
    把space定为“太空”或“外空”,不利于组成复合词组。你看,如果把“太空航行”简称为“太航”或“航太”,或者把“外空航行”简称为“外航”或“航外”,那有多么别扭。与此相似,如果把space weather说成“太象”或者“外象”,就更不知所云了。而“宇”字除了不易与日常用语混淆之外,它本身就有空间的含义,的确优于已经流行和已经提出的space的其他各种称呼。
    最后,我觉得有必要指出一点。有的作者在讨论科学名词的时候说:“‘空间’一词的本义——‘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等等。但是,“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这句话,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陈述。我们在讨论科学名词的时候,似乎不必从这样的哲学论断出发。当然,我并不是说哲学不重要,我自己就写过不少哲学论文,我只是说要分场合说话而已。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别作者持有的误解。因为,半个世纪以来,国内的几乎所有基础物理学教科书上,在谈到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时候,都着重引述了这一哲学命题,用它来代替本应给出的科学含意的阐释。这种情况是应当得到纠正的。
    * 全国名词委未作定论,只作征求意见——本刊注。
    地理学中的space
    黄润华**
    地理学文献中,在论述地理现象时一般将space译作空间,论述地球大气层以外的事物和现象时则将space译作航天或太空。在名词委审定颁布的《地理学名词》中,与space有关的词共9条:空间经济spatial economy,空间组织spatial organization,空间体系spatial system,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空间差距spatial disparity,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空间主权spatial sovereignty,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spati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航天遥感space remote sensing。前8条均涉及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均用“空间”表述。只有第9条涉及大气圈的上方,用“航天”表述。
    这种多义性是由于space原文的多义性造成的。据查,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space就有7种用法;在《The New 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中,space作名词时有18种用法,意思与《Longman》大同小异。总之,英语中space一词包括了地方、空间、太空、空格、(时间)间隔、距离、位置等含义,是一个多义词。几乎一切学科都要使用space一词,恐怕很难有一对一的译法,即使在同一学科中也难以统一,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即是一例。因此,各学科在名词审定时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传统作不同的界定,并按常用的次序列出几种译法。例如,在地理学名词中,和space对应的中文为“空间”(指地球表面的领域)、“航天”(人类在大气层以外的活动)和“太空”(大气层以外的领域)三个词。 ** 黄润华教授是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Cyberspace的译名探讨
    宫力
    一、关于cyber-的目前译法
    Cyber-一词作为前缀,目前一般被翻译为“计算机(的)”或“电脑(的)”。也有的译作“信息(的)”,“虚拟(的)”等等。
    例如《英汉计算机综合词汇》(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把cyberculture译为“计算机带来的影响”,把cybernate译为“计算机控制化”。
    在《英汉计算机词汇大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当中,有CYBERNET(CYBER计算机网),CYBERNET system(CYBER网络系统)和CYBER 170 system (CYBER 170系统)等词汇,在这些词汇中,CYBER作为专用名词大写,专指计算机网络系统。
    在国内广为流传的计算机软件词典中,对cyber-为词根的译法也都是“计算机的”或“电脑的”。下面是国内目前广为流传的“金山词霸”软件中关于cyber-及其相关词汇的译法。
    cyber-(前缀) 表示“计算机,计算机的”之义
    cyber-chat 发生在计算机时空(cyberspace)的交谈
    cyberculture n. 电脑化社会,电脑化文明(对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电脑化影响
    cyberholic 指迷恋于计算机时空(cyberspace)的人,数字式瘾君子
    cybernate v. 使受电脑控制,使电脑化
    cybernation 计算机控制化
    cybernetic adj. 控制论的
    cybernetist n. 控制论专家
    cyberphobia 恐惧INTERNET中计算机世界(cyberworld)的人
    cyberpunk 计算机朋客,以发匿名电子邮件为乐事的网络迷
    cybersex 计算机空间的“性”
    cyberspace n. 电脑空间
    cyberworld 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世界
    cyborg 电子人,半机械人
    cybraian 电脑族
    上述译法在Internet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今天,已经显现出了词不达意和片面的问题。
    二、cyber-的正确译法探讨
    如果翻阅一下比较新的词典,我们就会发现时代已赋予了cyber-以不同的含义。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1995年)当中,对于cyber-的解释已发生了变化。在这本词典中cyber被注释为 “connected with computers,especially with the sending of messages on the INTERNET(与电脑连接的,特别是与在因特网上传送信息有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山词霸》中这些词汇的大部分译法是值得商榷的。例如:cyber-chat的准确含义应该是“网上聊天”或“网上交谈”,而不应该是“发生在计算机时空的交谈”;cyberholic主要指迷恋于网上生活的人,并不一定是“数字式瘾君子”;cybersex也应该是“网上性爱”,而不应该是“计算机空间的‘性’”;cyberphobia的原意应该是“患有网络恐惧症的人”,但cyberphobia并不一定害怕使用计算机;而cyberpunk一词,更不是计算机朋客。根据《Global English英汉网上词典》。cyberpunk本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William Gibson和Bruce Sterling的科幻小说,描述的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所控制下的非理想化的未来。该词用来特指那种幻想对计算机系统或利用计算机系统做一切事情的人。也许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以翻译成“计算机朋客”,但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该词译作“网上朋客”更加贴切。
    以上译法的主要问题出在对cyberspace以及cyberworld等词的理解上。根据《Global English英汉网上词典》:cyberspace由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于20世纪80年代初杜撰,是虚构的电子通讯空间,实际并不存在,指的是一种心态。如,当你和别人通话时,你就像在屋里和对方对话一样。同时,如果你的精力集中在对方的声音上,你会更注意你的通话对象而不太注意你的实际环境。在你的意识中,你会觉得你更接近对方。这样你进入了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假想空间——cyberspace。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更加普及,cyberspace正在因特网上实现。它实际上是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计算机所构成的用户之间的互通和互操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yberspace应该译作“网上空间”,而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时空”或“电脑空间”。同样的道理,cyberworld也应该翻译成“网上世界”而不是简单的“计算机世界”或“电脑世界”。
    这样,与因特网有关的,由cyber-作为前缀的词汇都可译作“网上”,如Shawn Holley所著的《英语新词新义The New Word Revolu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中的cybercafes(网吧)、cybergeeks(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因特网上的人)、cyberluddites(想回到原来所有基于文本的交流方式,反对万维网和网络商业主义的网络用户)和《Global English英汉网上词典》中的cybernaut(信息空间旅行者或因特网旅行者)、cyber citizen(网际公民)等等。
    另外还有一类与cyber-词根有关的词汇:如cybernetic(控制论的),cyberneticist(控制论专家),cybernetics(控制论),cybertron(控制机),cyberware(控制件)等等,这些词被翻译成“控制”。关于控制的解释,以cybernetics(控制论)一词为例,《英汉计算机技术词典》(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中这样解释:“把生物中和机器中关于通信和控制的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一门科学。”《朗文英汉双解科技大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的解释为:“The study of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in complex electronic system and in animals esp.humans.控制论。对复杂的电子系统和动物尤其是人类的控制和通信的研究。”两者的解释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对于cybernetics(控制论)解释的关键都在于“通信与控制”。《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给出了cybernetics一词的来源。cybernetics由希腊语“kubernete=steersman(舵手)”演变而来,相当于“kubernan to steer(舵手去操纵)”。词汇的构成为:control(控制)+ICS.该词由美国数学家Nobert Wiener于1984年制造。cybernetics作为词根组成了许多同族词汇。例如,据同一词典,cybernation(电脑化,自动控制)的构成是:“CYBERN(ETICS)+ATION”,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Donald N.Micheal于1962年所造。而cybernate(vt.)在同一词典中的译法是:使电脑化,用电脑自动控制(工业过程等)。这类词的译法仍以“控制”为主,且正在向由电脑控制或网络控制方向发展。
    总之,cyber-及其相应的同族词汇是被译作“网上的”还是“控制的”,应根据上下文来考虑,但不应译作“计算机的”或“电脑的”,否则会引起误解。
    被引次数: Baidu(1)
    对两个天文学名词汉译名的质疑
    林元章*
    最近因写作需要,参阅“英汉天文学词汇”(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发现有两个名词汉译欠妥,现提出与同行商榷。
    其一是“azimuth mounting”,该书译为“地平[式]装置”,笔者认为应译作“经纬仪[式]装置”,理由如下。实际上azimuth mounting与equatorial mounting是并列的两种不同的类型,后者在该书中译作“赤道[式]装置”,更准确地说应是“赤道仪[式]装置”。equatorial mounting的望远镜可以绕极轴和赤纬轴转动来对准任何方向的天体,赤道仪就是采用这种装置。而azimuth mounting的望远镜则可以绕垂直轴和水平轴转动来指向天体,经纬仪就是采用这种装置,故应称为“经纬仪[式]装置”。虽然azimuth不是经纬仪,而是方位角或地平经度,但它们是用经纬仪才能测量的球面坐标量。反之,若译作“地平[式]装置”,则在讨论太阳观测仪器时,很容易与太阳望远镜和光谱仪的光路是垂直式(vertical,即太阳塔)或是地平式(horizontal)中的后者相混淆。
    另一个词是“poloidal(magnetic)field”,该书中译作“角向[磁]场”,笔者认为应译作“极向[磁]场”。poloidal(magnetic)field是与toroidal(magnetic)field并列的,后者在该书中译作“环形磁场”,最好也应改为“环向[磁]场”。这两个名词是在太阳发电机理论中出现的,它们是太阳内部磁场(磁流管)的两种形态。toroidal field的磁力线环绕太阳自转轴;而poloidal field的磁力线则是在太阳子午面内,大致沿太阳极轴(自转轴)方向,而且字头polo-也与pole-(极)相近,因此应译作“极向[磁]场”。反之,若译作“角向[磁]场”,则不明确。因为在球坐标系的三个分量(γ,θ,φ)中,沿θ和φ都是角向,不能区分是哪一个角向。而且poloidal field中允许有γ分量,并不是纯角向,即可以含有径向分量。因此译作“极向[磁]场”比“角向[磁]场”要优越得多。
    * 林元章研究员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养猪学名词存在的问题和呼吁
    冯明朗
    养猪学是畜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现代养猪生产和发展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在养猪学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对一些报刊上的论文、大中专教材和科技专著中有关养猪学的名词作过分析,发现其定名、定义和使用,不但用语混乱、名不副实、定义分歧点多,而且构词欠妥等情况亦十分普遍,与国家科技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要求相差甚远。比如仔猪一词,现行还有哺乳仔猪、断乳仔猪、乳猪、奶猪、断奶仔猪、翻翻儿猪等名词,目前养猪学界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明确的讨论和科学规定。例如哺乳仔猪,就不应是一个词。因为“哺乳”一词是对哺乳动物中一切母性动物所具有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母性行为特征的一种概括和反映。在养猪学上,构成哺乳母猪一词,是专指带仔母猪,即处于产仔后带仔猪生活在哺乳期的母猪。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较特定的词。而仔猪是在母猪哺乳期靠吸食母猪乳汁而生活并正常生长发育,显然母猪哺乳与仔猪吸食母猪乳汁是两码事。所以不能把在母猪哺乳期吸食母猪乳汁的仔猪称为哺乳仔猪。由此可见,养猪学名词当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斑。
    养猪学名词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整个畜牧名词的规范化还没有正式列入国家科技名词工作的议事日程。我们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有关工作报告了解到,迄今为止,国家已建立起53个学科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52种规范名词。同时更了解到国家早已明确批示要求“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新闻、出版等单位应遵照使用(国函[1987]42号)”。然而畜牧学科的名词规范化却尚未列上日程,令人遗憾。随着世界畜牧经济的迅猛发展,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水平会愈来愈高,有关畜牧学的现代新理论、新技术、新概念必将会更加层出不穷地产生,养猪学也一定会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尽快把畜牧名词的规范化工作开展起来,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呼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以及养猪学分会、养猪行业协会能尽快把全国畜牧学界的专家、学者、专业工作者们组织起来,开展全国性的名词(包括养猪学名词)规范化工作。首先应尽快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牵头,组织全国畜牧界各学科名词专家建立畜牧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使我国畜牧各学科名词规范化工作能尽早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从spitz(dog)的译名谈起
    杨枕旦*
    对外来术语引进的方式大多数人主张应以“意译”为主,即应按科学概念的内涵定出“名符其义”的译名,以反映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但是,事物的属性往往包含不止一个方面。试以英语中spitz(dog)这个术语为例,它曾被译作“尖嘴狗”、“丝毛狗”、“尖嘴丝毛狗”、“狐狸狗”、“花嘴狗”和“波美拉尼亚狗”……。这些不同的译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spitz(dog)的多种特性。例如:有的译名突出了该种动物嘴脸的形状;有的译名侧重于该种动物皮毛的质地;有的译名抓住了该种动物的类属或产地;有的译名则通过类比的方法说明该种动物的特征……。从以上一些译名来看,很难得出哪个译名最准确的结论,也难于把这些译名统一起来。最近出版的《英汉大词典》(下卷)将其“音译”为“斯皮茨狗”似有可取之处。所以,笔者赞同有的学者提出对“音译和意译的利弊,需要重新加以衡量”的说法。
    * 杨枕旦编审是名词委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9)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工作*
    李京**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对具有空间位置含义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这些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利用理论、技术、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优势,逐步形成的新兴科学技术领域。自从1962年加拿大科学家Roger Tomlinson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领导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anad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GIS)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理论研究、技术发展和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已日趋成熟,并正在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都可集结在统一规格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为规划、管理、决策提供现代化手段和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科学和信息科学间的边缘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地理信息,并不是仅指与地理学有关的信息,而是指具有空间位置含义的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空间信息。然而在中文里“空间”一词具有多义性,既有与“时间”对应的“空间”含义,又有“宇宙空间”的含义(英文中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用spatial,后者用space;而中文里不加区别都用“空间”一词。目前台湾为区别起见将后者译为“太空”)。为避免词汇多义性可能带来的误解和更准确地表达其含义,人们也称之为地理空间信息或地球空间信息。不管使用什么词,其含义通常都是指地球表层(一般是指从地幔莫霍面到电离层之间的立体空间)中具有地理意义的地物或现象的几何信息、属性信息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发现,记录这类空间信息与记录非空间信息完全不同,后者可用数字和文字描述得十分准确、清楚,而前者欲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清楚就十分困难,必须使用图形来直观地描述。例如欲描述几个不规则多边形的准确形状、大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用语言文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用一幅简单的图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心理学家Larkin等人在题为“为什么一个图形可抵一万个字”的论文中从认知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其原因,使用地图来记录描述这类空间信息具有简单、清楚、信息量大、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等优点。因此,几千年来它一直是描述空间信息的基本手段。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特别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这种模拟式的信息记录手段面临着挑战。非数字式的方式使得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及用网络进行传输遇到困难。地图本身绘制、出版周期长,局部修改困难等特点使之也难于表现当今世界变化迅速的动态特征。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它既可以以数字形式存储、管理、分析以及传输空间信息,生成数字地图,又可以用人们熟悉的二维地图形式和更接近现实的三维显示方式表达空间信息,因此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只要需要空间数据和需要地图,诸如城市、交通、电力、公用设施、测量、国土资源、环境、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地质矿产等领域,地理信息系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海湾战争更使地理信息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为世人所瞩目。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走过了信息存储、管理、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制图表达等基本功能实现的初级阶段,正向着实用化的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专业化综合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开拓发展。其应用也正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出现仅三十余年,进入中国不过二十年左右。由于学科新,大量新词不断涌现,很多在这一领域目前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等,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由于这一领域里的词汇基本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但如何翻译并无统一标准。甚至至今还没有一本专门的英汉地理信息系统词典问世,只有一本含有地理信息系统词汇在内的“英汉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词典”刚刚完稿,尚未跟读者见面。因此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使用。造成该领域里用词比较混乱,既不统一,也不规范,给应用带来很大不便。有的同一个英语词就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geomatics一词,译法就有“地理信息学”、“地理信息工程”、“地学信息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等;coverage一词,则有“图层”“覆盖”等多种译法,又都觉得不能令人满意,至今找不到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满意的词,使很多人至今仍直接使用英文。有的多个英语词译成同一个词,如network GIS、internet GIS、Internet GIS和Web GIS常常都译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然而分析这几个英文词汇的组成可以看出,这几个词都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复合词中第2个词“GIS”对应的是“地理信息系统”,第1个词则分别是“网络”、“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这几个词的含义是有明显区别的,组成的复合词显然也是有区别的。万维网上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与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internet GIS)显然是有差异的,统统译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似有不妥。我们自己的用词如此,与台湾的用词比较差异就更大了。一些老的学科,由于很多基本词汇及其组合词两岸用法是一致的,只有少部分新词可能有不一致之处,问题相对简单一些,且两岸都出版了一些词典,进行对比、统一有很好的基础;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全新的学科,除部分词汇从其他学科“借用”过来外,大部分词汇是新产生的,双方差异很大。阅读台湾同行发表的该领域的学术文章时,有时会发现几乎每句话里都有用法不同的词汇。一句短语中出现几个不一致的词也是常事。例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很多专业会议上都列出这样一个主题:“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台湾的用法是“遥测/地理资讯系统之整合”。注意“遥测”一词大陆上使用时是与“遥感”完全不同的含义的另一个词。再如“数字化得到的数字高程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数据,台湾的用法是“数化(法)得到的数值高程图”。凡此种种不可胜数。加之双方都没出版发行过地理信息系统的辞典,对比都难于下手,更不用说统一了,这些都给两岸交流带来不便。由于地理信息系统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新词仍在不断出现,不及早审定、规范这些词的用法,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难解决。
    有鉴于此,全国名词委在1998年成立了“地理信息名词审定委员会”。应邀参加该委员会的,既有国内长期从事该领域工作的著名学者和来自港台的专家,也有长期在国外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华人学者。在各方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之下,开始着手开展了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名词的审定工作。
    由于至今整个华语界没有一本英汉对照的地理信息系统词典,使本项工作不得不在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在“英汉地球信息科学技术词典”的作者大力支持下,我们从该词典还在编辑修改的手稿中挑选出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词汇作为开始工作的基础。很多委员还从自己收集到的词汇和英文词典中挑选了一些新词,克服了基础差的困难。为克服经费紧张和很难把国内外的委员召集起来专门开会的困难,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多数委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如全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的机会,在会议主办者的支持下,在会议期间召开各种座谈会、讨论会、审定会,以抓紧时间完成词汇的收集和整理。目前名词审定工作正在进行,两岸名词对照工作也已开始起步。
    地理信息名词审定工作开始的时间短,与其他学科比,不仅基础差,经验也不足。我们将学习其他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的丰富经验,力争高质量地完成其名词的审定和两岸名词的对照工作,以推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名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本文是2000年6月1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 李京教授是地理信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关于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和电脑定名的说明
    张伟*
    时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台湾把计算机(computer)称为“电脑”,不是很好吗,而且在社会上,很多人把计算机称为电脑,我们为什么不定为电脑,偏要定为“计算机”呢?这说明,很多人十分关心名词的定名,同时又可能不大了解大陆和台湾对计算机定名的实际情况。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点说明和介绍。
    一、首先看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标准:
    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颁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中,有关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和电脑及几条相关名词的定名为:
    计算机 computer
    电子计算机 electronic computer 俗称“电脑”
    智能计算机 intelligent computer
    神经计算机 neural computer
    光计算机 optical computer
    量子计算机 quantum computer
    2.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GB2382-1,基本术语中定名为:
    计算机 computer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计算机名词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术语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二、定名为计算机是符合其内涵的,是正确的,其原因如下:
    1.从以上列出的6条名词中可看出,“计算机”是一个泛指名词,或者说是能进行计算的各种类型的机器的总称。计算机可根据其主要构成或器件的不同而称为不同种类的计算机。早期曾有机械计算机、电动计算机、流体计算机、卡片计算机、继电器计算机(第一台继电器计算机于1941年制成)等。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开发的计算机有:主要是利用光技术和光器件实现的光计算机;主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成的神经计算机;主要基于分子器件构成的生物计算机;主要采用量子器件构成的量子计算机等等。按工作原理和数的表示形式,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两大类。同样,光计算机也可分为数字光计算机和模拟光计算机两类。从而可以看出,将电脑与计算机并提,是不合适的。
    2.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主要是由电子器件(现在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它是上列各类计算机中的一种。电子计算机这个名词从出现到现在已约定俗成,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名称,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和系的名称,几乎全使用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因此仍然定为“电子计算机”。考虑到社会上比较流行“电脑”的说法,又因为“电脑”这两个字比较简捷,易说,易记,所以在定名时,把它定为“电子计算机”的俗称。因为电子计算机已经普遍用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已习惯简单地称为“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分为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两大类,当前用得最为广泛的主流机种是电子数字计算机。因此,在一般人概念中的,或者人们常说的计算机首先是电子计算机的简称,而实际上,应该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
    3.在台湾方面,其教育部门1998年公布的《电子计算机名词》的书名,已经表明他们也将electronic computer正式定名为“电子计算机”,与大陆完全相同。只是对computer的定名,两方存在差异。大陆将computer定名为“计算机”,而台湾将computer定名为“电脑,计算机”。这就是说,台湾将“电脑,计算机”定为同义语,而大陆是将“电脑”定为“电子计算机”的俗称。但是,在使用计算机和电脑这两个名词方面,两岸又有相似之处,在一般口语或一般材料中,在商业或一般群众中,多使用电脑,而在官方文件、正规场合多使用计算机。例如台湾一些大学里的计算机系或专业名称,政府部门的名称,不用电脑,而用计算机。在科技期刊里,计算机和电脑常常混用。在组成复合词时,常用计算机,如数位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类比计算机(analog computer)、并合计算机(hybrid computer)、机械计算机等。
    4.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规定,名词的定名应从概念出发,要符合术语的体系和层次定出汉语名词。因此说,不把计算机(computer)定为电脑是十分合适的,否则就会影响今后发展的其他类计算机名称的定名,例如不宜把神经计算机定为神经电脑,光计算机定为光电脑,量子计算机定为量子电脑,机械计算机定为机械电脑。显然,这无论从名词的概念及其组合,还是从工作原理来看都是不科学的。
    * 张伟研究员是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被引次数: Baidu(2)
    现代术语学的主要流派
    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术语学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术语学的流派。本文简单地介绍国际上现代术语学的4个主要流派,以便大家了解术语学的基本理论。
    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日趋活跃,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更加重要,出现了国际性的组织来协调术语工作。1906年建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开始编纂多语种的《国际电工词典》。193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建立了第37技术委员会,又称术语学委员会。195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承了ISA第37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建立了术语学原则和协调委员会,仍称第37技术委员会(ISO/TC37),它的秘书处设在奥地利标准化研究所。该委员会一直在国际范围内协调和组织术语工作。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上术语标准化工作的进展。
    在这个时期,现代术语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初具雏形。奥地利著名科学家维斯特(E.Wüester,1898—1977)对于现代术语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31年写成了第一篇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在工程技术中(特别是在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Internationale Sprachnormung in der Technik,besonders in der Elektrotechnik),提出了现代术语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了术语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为现代术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术语学的论文,如《术语学的基本概念,系统化的定义词典》(Grundbegriffe der Terminologielehre,Systematisches Definitionsworterbuch,1955),《普通术语学——一门界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情报学和专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Ein Grenzgebiet zwischen Sprachwissenschaft,Logik,Ontologie,Informatik und den Sachwissenschaften,1972)等。在他八十高龄时,还写了《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引论》(Einfuhrung in die Allgemeine Terminologielehre und Terminologische Lexikographie,1979)一书。维斯特对于现代术语学有着极大的贡献。
    现代术语学可以分为四个学派,即德国-奥地利学派、俄罗斯学派、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加拿大-魁北克学派。
    一、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维斯特、达尔伯格(I.Dahlberg)、魏尔西希(G.Wersig)和费尔伯(H.Felber)。
    维斯特是现代术语学的奠基人。他在柏林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后,于1931年以术语学论文获得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接着他回到他的故乡——奥地利南部的维森堡,经营一个生产木制工具和带钢的工厂。他在这里收集世界各地的术语研究文献,创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术语综合图书馆。1977年维斯特逝世后,这个图书馆由奥地利标准化协会接管,并且从维森堡迁移到维也纳的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维斯特在维森堡建立了一个民间的研究所,专门从事术语研究,他还吸收了维也纳的一些术语学研究人员参与这个研究所的工作。这种研究后来又进一步扩展到联邦德国,逐渐形成了术语学中的德国-奥地利学派。维斯特倾其全力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制定术语学原则的国际标准,当时总共有230页的ISO推荐标准和标准草案,几乎全部出自维斯特之手。维斯特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术语、术语标准化、术语索引、术语文献编制、译音和转写、符号理论、分类法、计划语言、词汇学、词典编纂法都是他感兴趣的问题。1972年至1974年,维斯特担任维也纳大学普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的名誉教授,开设了“术语学理论与术语词典学入门”的课程,这门课的教材后来形成了一本专著,于1979年作为维也纳技术大学文集第八卷出版。
    德国-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强调概念在术语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首先要划分概念,然后才能划分概念的名称,概念系统是术语的基础。因此,术语学的研究应该先从概念出发,即先从概念的定义开始,而不是先从词语开始。术语学应该研究概念的本质、概念的产生、概念的特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概念系统的结构、概念的描述和定义、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概念与名称的关系等等问题。由于概念王国是不依赖于词语王国而独立存在的,必须对概念王国的研究给以特别的注意。
    2.在语言学方面,术语学的研究一般只限于词汇的范畴,术语的形态变化和句法规则与全民语言是一致的,它们应从全民语言中吸取。
    3.术语学的方法是共时的方法,它只关心概念体系的现状而不涉及概念体系的发展历史。
    4.强调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他们认为,术语学与语言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学只对语言进行描写,而术语学不仅要对语言进行描写,而且还要对语言进行规定,目前,ISO国际标准和其他标准化组织编纂的标准化词汇表已达一万份左右,这些标准都对术语进行了这样或那样的规定;语言学一般不对语言进行评价,而术语学则要对术语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评价,以便筛选现有的术语并创制新的术语;语言学特别重视对本民族语言的描写,一般并不强调语言的国际化,而术语学则强调要用国际统一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各国的术语工作,这种国际性的原则和方法不随着国家的不同或语种的不同而不同;语言学既要重视书面语的研究,也要重视口头语和语音的研究,而术语学则以术语的书面语研究为主,并不强调术语的口头形式。
    5.定义在术语学研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术语定义的一致性,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定义方法。
    6.强调术语学各门科学和各个学科分支中概念系统的原始基础。术语是传递知识、技术和不同语种之间的概念的工具。
    二、俄罗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洛特(D.S.Lotte)、德雷森(E.K.Drezen)、戈龙文(B.Golovin)、丹尼连科(V.Danilenko)等。20世纪30年代初,俄罗斯学者开始从事术语学的研究,他们把维斯特的著作《工程技术中(特别是电工学中)的国际语言规范》翻译成俄文,建立了技术术语委员会,后来改名为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术语委员会(KNTT),这个委员会负责阐述术语学的基本理论,制定术语结构和概念术语体系的原则,制定术语标准和术语表,汇编收集到的推荐术语,制定使用术语和创造新术语的原则。
    俄罗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术语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语言范畴的。解决术语学问题的方法应该从语言学中去寻找,应该在术语学中大量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俄罗斯学派研究术语的方法,一般是先从某一领域的语言单位出发,建立概念体系,而不像德国-奥地利学派那样,概念的划分总是先于名称的划分。
    2.术语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应该研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首先要解决俄语和独联体其他各国的语言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术语标准化问题和创造新术语的问题。
    3.术语学的研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俄罗斯的高等学校和俄罗斯科学院都十分重视术语问题,大部分俄罗斯的术语学研究人员不是属于某大学,就是属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直接抓术语工作,他们总是把术语问题当作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
    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莫斯科,由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全俄技术情报分类和编码研究所具体负责。在第一分委员会的主持下,起草了《术语学词汇》、《术语命名原则与方法》、《概念与术语的国际统一》等重要的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三、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包括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代表人物是哈夫拉奈克(D.Havranek)、霍列茨基(J.Horecky)、克库莱克(K.Kocourek)、鲁登尼(M.Roudny)等。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现代结构语言学中的三大流派之一。布拉格语言学派主张从实用的观点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也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从人类文化、文明和技术交流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规范问题。语言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改善语言的使用状况,促进语言的规范。术语学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学派受到布拉格语言学派这些观点的强烈影响。
    捷克斯洛伐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继承了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传统,强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术语问题。他们认为,要有意识地推广多数人认可的语言习惯,加强约定俗成的社会影响,消除少数人乃至于个别人使用的不符合多数人习惯的、或者是不精确的、重复累赘的语言现象。
    2.重视术语的社会交际功能的研究。为了发挥术语的社会功能,他们主张:术语不要与日常使用的词语发生过多的联系,以免产生歧义:从几个同义术语中挑选标准术语时,要选派生能力强的术语:不要过多地干预术语的国际化,吸收外来语可以丰富本民族语言的术语。
    3.注意术语特性的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研究术语的特点,是正确地创造、翻译、移植术语的前提。
    捷克斯洛伐克的术语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形成和发展同保护捷克和斯洛伐克两种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学派实际上是语言学中的布拉格学派在术语学中的代表。
    四、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隆多(G.Rondeau)。这个学派是现代术语学中后起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他们批判地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并将其应用于术语工作的实践之中,在建立术语数据库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加拿大术语数据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术语数据库。隆多教授在魁北克的拉维尔大学开设了术语学讲座,并培养术语学的硕士和博士。
    加拿大-魁北克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概念是术语的基础,概念单位是术语分类和定义的对象,又是术语命名的出发点,术语工作应该建立在概念层级体系的基础之上。
    2.术语在本质上是由概念和名称两个方面组成的语言符号,它之所以能作为特定的概念总体的一部分,是由于在概念总体中它同其他的概念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术语标准化工作应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在术语标准化工作中,要注意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的区别。
    4.术语工作应该同语言规划的政策紧密地联系起来。
    5.术语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术语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新术语的研究。
    加拿大-魁北克学派对世界上的术语工作,特别是对于维斯特的工作,进行了批判性的综合。这个学派在国际术语学的研究中一直是十分活跃的。国际标准化组织TC37委员会第二分委员会秘书处设在魁北克法语管理局内,负责研究专业词汇与术语词典的编辑方法,他们组织和起草了《单语种分类词汇的编排》、《分类词汇编辑指南》等重要文件和标准,在国际术语工作中很有影响。
    * 冯志伟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被引次数: Baidu(44)
    简述科技术语规范化的基本环节
    刘青
    科技术语规范化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繁荣社会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术语规范化既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它以研究术语模型构建规律和制定术语规范的方式参与文化创造,同时又以审定公布等方式形成社会定约,使术语成为人类共有的知识财富。科技术语规范化是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和重要内容。
    术语规范化的过程,包括建立术语审定机构,进而开展术语的收集、分类、鉴别、选择等工作,将术语编辑成册并通过国家授权公布以成为社会定约等基本环节。术语工作是由这些环节构成的,术语规范化也是在这些环节中得以实现的。
    1.建立专职术语工作机构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劳动的逐步社会化,人们需要经常交流思想,密切协作,正是基于这种交往与合作的要求,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语言。自从人类创造语言以来,就已存在了语言的规范问题,即语言的正确性与标准性问题。语言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道德、意识、风尚等社会现象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行为,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转。
    语言规范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发的规范。由于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为满足交际的需要,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集团中的每一个体不得不与周围其他人保持一致,否则就难以完成交际的目的。这种比较零碎的、局部的,或为一时一事而习得用语的现象带有较大的自发性,因此可称之为自发的规范。另一种与自发规范相对应的是自觉的规范。这种自觉的规范是由国家机关、语言决策机构、语言研究机构和语言专家所发起和从事的宏观的、全局的、大规模的规范活动。它以国家民族的总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目标,是在研究语言文字构成、发展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要推行一种本语言应用区域中所有人共同使用的标准语,从而消除语言差异所形成的障碍,以促进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语言规范化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文化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语言规范化活动大都仅有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意义,而不可能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而我国近代的科技术语规范化是在统一语言载体的宗旨下,力求建立、推广和普及规范的共同语和标准语,把这一目标同国家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进程联系到一起,并成为其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
    中国近代的科技术语规范化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自觉的规范化活动,因而十分强调国家机关和专家群体的介入,旨在建立一个稳定、专职的审定工作机构来开展这项工作。例如,我国早在1909年就成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28年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1932年成立了国立编译馆。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设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其任务和职责都是一致的:作为国家授权的专职、权威性机构,推进科技术语规范化,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建立权威性的术语工作机构,成为实现科技术语规范化的首要环节。
    2.开展术语审定工作
    术语收集是建立审定组织之后所要首先完成的任务。任何社会文化,都是人类共同劳动的成果,都是人类通过长期劳动创造,逐渐累积而成的。现代社会文化是在前人劳动成果之上取得的,倾注着历史上每一代人辛勤劳作的心血,放射着无数先人智慧的光辉。科技术语也是如此,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在保存下来的各类文献(如科学专著、辞书、教材、专利文献、科技文献、国家标准等)中都使用和保有了大量的术语,在收集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科框架和学术特点,在确定收词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术语的性质有组织地加以甄别和收录。
    在收集术语过程中,确定收词方案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中作了一些规定:如,各学科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本学科的专有名词。这是因为科技术语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此系统中各子学科均与其他子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各学科在确定本学科收词时一定会有一些同其他学科重复的词,因此定名时就有可能对同一个概念确定了不同的术语。例如,对物质世界中“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量”这一概念,物理学中称其为“矢量”,数学中称其为“向量”,这样就同审定名词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一个概念只有一个对应的术语”,也就是“单义性原则”相矛盾。因此我们确定了一条原则,这个概念主要属于哪个学科就由哪个学科去审。专有名词是指具有本学科学术特点、构成本学科概念体系的名词。本学科的专有名词可系统收录,从其他学科渗入或借用的名词应尽量少收,并注意协调一致的原则。又如,要注意选收科学概念清楚、相对稳定的新词,使审定工作能反映当前学科发展水平。这点也非常重要。由于审定机构集中了一大批处于学科发展前沿的专家,这是一般的辞书编纂工作所难以具备的优势,所以一般辞书中都没有收集到的,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词汇要注意收集和审定。此外,已淘汰的、无现实意义的术语一般不审定。通过贯彻这些原则,既保证了所收集术语的学科完整性、先进性,又保证了审定工作的整体性、权威性,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术语的分类、选择和修订是审定工作中关键的环节,这是一项由科学家和术语学家一道,按照审定术语应遵循的命名原则进行筛选、确认、扬弃的创造性活动。例如,“ergonomics”这一英文词汇,表述的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以安全、健康、舒适为目的的学科。过去在15家出版单位出版的21部词典中就有“人机学”、“劳动经济学”、“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体功率学”等22种称谓。全国名词委在审定这个词时,按照单义性、科学性等原则,组织专家按概念进行研讨,最后选择了“工效学”作为表述这一概念的定名,并给予了严格的定义,有效地消除了混乱。又如,石油工程中有个“Wild Cat Well”,过去曾称为“野猫井”,审定中根据此术语指称概念的内涵,修订为“预探井”,使人可以根据这个术语,理解事物的特性,很快明白其所指,最后在《石油名词》中予以公布。
    术语审定工作中还包括术语的创新过程。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术语层出不穷,如果不及时予以规范,在交流中往往不知其意,有的需通读全文后才能确切地知其所指,有的甚至必须查对原文才明确其准确语义,这些显然都会降低交流效率。新术语的命名是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名言,反映了其中的艰辛。这句话还只是道出了个人苦思求句的艰难,如果一个术语要征得大多数专家的同意,取得社会的认可,就是难上加难了。确立术语不仅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涵义,还要考虑到汉字结构、读音、书写以及定名的诸项原则,并且要集各家之长,于优中选优,因此,“每确立一条术语,均可成就一篇科研论文”当在情理之中。例如,目前风行全球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主要采用TCP/IP协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由于它是一个专指的网络,是个专有名而不是一类网络的通称。Internet一词从1994年引进至1996年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产生了15种不同的汉语称谓,如国际互联网、全球互联网、交互网、网间网、网际网络、国际电脑网络等,造成学术界和一般读者,特别是各种媒体的术语应用严重混乱,亟须统一。为此,全国名词委专门召开了四次会议,先后聘请了几十位专家反复研讨,将Internet命名为“因特网”,明确了其专指性。确定之后,经全国名词委予以正式发布,取得较好效果,得到广泛使用。术语定名过程中需考虑的众多因素,可从此例略见一斑。
    3.推广普及规范术语
    经审慎定名而得到的术语如何取得社会的普遍承认而成为全社会的定约,也是术语规范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术语工作者在术语的收集、整理、审定、创新工作之后,还要为术语建立传播模式,以得到社会的公认。这里主要有两种传播模式:一是以术语标准的形式进行规定和以行政方式进行普及;二是将规范术语编辑成册,以“辞书”的形式向社会推广。
    (1)以国家颁布标准的形式进行规定和推广。
    一般的通用语言有些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表达,体现了语言的丰富多彩。而术语与此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不允许有歧义。因此,对重要的、基本的术语,要求以一定的社会法令形式予以公布,要求社会共同遵守。
    在汉字、标点、数字符号方面,国家颁布了《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数字用法》等一系列行政法规、文件和规章,起到规范社会用语的作用。
    在科技术语规范方面,国务院授权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有关的科技术语,至今已有40多个学科的术语,在实现术语规范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1998年8月全国名词委向全国公布101~109号元素名称,就是采用颁布标准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约定。1997年8月全国名词委收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对101~109号元素定名的决定后,即组织重新拟定101~109号元素的新的中文名称。在全国征集意见过程中,各方面专家提出了40余个汉字供选择。1998年1月13日在京召开了101~109号元素中文名称审定会,最后确定了这些元素的中文定名意见,并征得国家语委同意。在此基础上,全国名词委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发布,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采用,如词典、各类教材等均编发了新的元素表,使新的元素名称很快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2)通过编纂辞书推广规范术语。
    中国最早的语文辞书是战国时期的《尔雅》,东汉中期的《说文》则奠定了中国辞书的基本格局。在此之后近两千年间,语言规范化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靠辞书这一跨越时空的“无言之师”完成的。作为文化载体的辞书同其他书籍相比,具有信息量大、读者范围广、流传历史久的特点,因而在传播术语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科技类辞书是科技术语的主要传播媒体,众多的辞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术语,成为人们统一用语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例如,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科学技术词典》自1978年成书以来,共发行出版5个版本,60个印次,发行近160万册,在科技人员中广为流传。又如《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后,共印行180多个印次,发行总量达2800多万册。近期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字、词6万余条,其中7000余条科技条目在修订过程中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在传播规范术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编纂科技辞书应当注意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保持一致,以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使用。为此,中国辞书学会从首届中国辞书奖评选活动开始,即把科技类辞书的名词是否符合全国名词委已公布的,作为评奖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一规定进一步强调了辞书的规范化,使科技类辞书更好地发挥推广普及规范术语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和随意性,人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可能自然地趋向整齐划一,然而社会交际的效率原则又要求人们对语言文字的选择和使用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这种规范和标准当然不能由个人制定,而只能在对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发生和发展规律作充分调查研究之后,汇集众多专家学者的意见,由国家职能部门组成专门委员会草拟出方案,然后通过一定的渠道下达实施和推广普及,逐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定约,这一过程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科技术语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这首先是因为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日每时都在产生新的科学概念,原有的概念也会产生变化或衰亡,因而表达上述概念的术语也因此需要时常修订或创新。其次,科技术语用于表达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要求有非常精确的表述,否则将会在交流中形成歧义而造成巨大损失。再则,由于术语是某一个学科中的专用语言,使用频次低于日常用语,为了使交叉学科或社会其他成员能了解和懂得其内涵,更应慎重用语并严格遵守社会定约,才能达到传播和交流科学知识的目的。由此,我们应当通过上述的科技术语规范化的基本环节,在研究、遵循术语学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科学概念确定名符其义的定名,使科技术语规范化工作发挥好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被引次数: Baidu(12)
    简讯
    高素婷
    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会议于2001年2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召开。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赵寿元,副主任吴常信,委员戴灼华、杜荣骞、张爱民、刘一农、张晓、安锡培出席了会议。赵寿元主任主持会议。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代表卢嘉锡主任祝贺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并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他介绍了全国名词委的工作,希望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要做好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审定工作,尽快命名,收集反馈、正式公布。全国名词委办公室副主任邬江介绍了科技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赵寿元主任就遗传学名词的收集、定名、统一、宣传等问题做了发言。会议决定2001年4月初召开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安排规划、进行分工,确定学科框架,明确选词原则和选词范围,全面启动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计划在三年内完成遗传学名词的汉语定名及释义工作。 (高素婷)
    新世纪十大科技发展趋势
    中科院研究小组
    由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日前预测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
    这十大科技发展趋势分别是:
    一、物质科学领域
    新世纪里,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物质科学的进展,将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对世界复杂性和宇宙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以研究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为基本任务的物质科学,在21世纪将在3个方面继续深入发展并将获得新的认识:向微观领域深处探索的粒子物理学将继续致力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理论,并期望有新的进展;向宏观领域原点追踪的宇宙学将继续致力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并期望有新的突破;向宏观领域广度扩展的物性研究将继续致力于非线性和复杂性的理论,并期望有根本性的突破。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上述进展对社会的影响首先将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宇宙起源问题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粒子物理学的进展将进一步加深人类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物质科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也将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原理。物性研究方面的进展无疑会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甚至可以渴望通过中微子和引力波研究的进展获得新的通讯手段。
    二、生命科学领域
    21世纪,生命科学将发展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命的中心,并将跨越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之统一起来。
    21世纪,生命科学仍将向最基本的、最复杂的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和量子生物学将广泛地向其分支学科领域渗透;另一方面,生态学又向研究具有复杂功能的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方向发展。最后,必将把微观与宏观整体地联系起来,即把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群落等生命不同结构层次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脑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思维智慧的本质,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作用。
    在人类获得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后,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阶段。重大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会得到治疗,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能得以解释,人的生理素质等能得到改善,以致引起生物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同时,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发展将使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发育与进化、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从而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连接和统一起来。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生命形式和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命信息的解读、生命奥秘的揭示有赖于数学理论、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的进展。方法与技术的革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地球系统科学领域
    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将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
    计算机、GPS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在继续深化对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集成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重大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全球变化中最活跃的物质——碳和水,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圈紧紧联系在一起,围绕全球碳循环、全球水资源与水循环、食物与纤维三大主题,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集成研究,必将极大地推动地球科学及其新生长点——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近年来,对资源、环境、灾害的认识深度、广度和研究重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资源找寻的视野越来越大,逐步从地球表层走向深部,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单纯地注重矿产资源的找寻逐步转移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从局部走向全球;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也从单一灾害走向群发灾害的研究,从单纯的监测、预报走向集监测、预警、预报、灾情评估于一体的综合研究上。技术科学的进步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数学、化学、物质科学的发展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主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地球系统科学内部学科的交叉以及与其他科学的交叉为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大陆动力学、短期气候预测、地球系统的非线性研究、可持续管理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数字地球将成为新世纪地球科学的重要特征,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从对自然现象的定性描述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四、认知神经科学领域
    揭示人脑奥秘,探索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这是人类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21世纪,人类将在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了解脑的组织构造原理,通过实验来研究与分析导致意识的新的概念和新的思想,掌握认知和智力活动等机理,攻克脑的疾病,利用人脑原理研制智能计算机,制造脑型器件和结构以及仿脑的信息产生和处理系统,开发出能识别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计算机以及能理解人的希望和意图,像人一样思维和动作的机器人。
    认知神经科学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领域,不仅仅是神经生理学界的事,还需要具备数、理、化、计算机、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带动一大批学科和半导体产业、计算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为解决信息社会和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问题作出贡献。
    五、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石燃料。21世纪,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和价值观的改变,人类将不断追求与自然更加协调的生活方式。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是21世纪能源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源供给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可以预见,核能的研究与利用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可控核聚变能将成为现实;氢能和太阳能是最理想的取之不尽的能源,甚至可以设想仿造太阳,运用核聚变研究开发一种同环境兼容、持久、不含二氧化碳的能源形式;地球本身到处都存在着的温差,科学家称由此产生的能源为“自然冷能”,并设法开发利用。从人类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水能等再生能源的过程预测未来,21世纪,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满足世界未来能源供给的50%。此外,储量超过已知的石油、煤、天然气总和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六、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
    材料科学已从对成分、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演变为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加工、性能等的综合系统研究,其显著特点是材料科学与材料技术密不可分。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型先进材料的发现和发展。
    21世纪材料科学与技术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超导机理的发现为超导体新材料带来真正的突破;利用DNA技术制备的高性能聚合物纤维具有钢材等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机械性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将创造出最小的机器——分子机器,可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生物工程问题,它将开创生物学与技术的一个崭新时代;智能材料将会具有更强的仿生功能。可以预见,发现新材料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在21世纪也将会有革命性的突破。
    21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将为信息、通讯、医疗、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及军事等领域和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技术平台的宽度和高度。预计未来将形成几个新的生物技术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将使生物技术的发展令人难以预料。
    生物技术已有三个平台,即DNA重组、细胞培养和DNA芯片,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果,培育出了新的生物技术产业。预计在新世纪还会形成几个新的平台。
    第一是基因组平台,目前已有数十种微生物和四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已进入数据库,人类基因全序列草图也刚完成,这意味着有数十万计的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供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从而大大扩展生物技术的产业范围。
    第二个平台是生物芯片,它是分子生物学与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多种高新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从DNA芯片延伸到含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硅片最终将与纳米技术相结合,使离体操作的芯片发展成为可在活体内执行某种功能的组件。
    第三个平台是干细胞生物学,它是克隆动物和克隆组织器官的基础。正在发展的技术关键是控制有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干细胞的分化发育,如神经干细胞可发育成神经系统各种类型的细胞。这一平台的完善将为医学上的器官移植,农业上优良家畜的繁殖带来革命性的进展。
    第四个平台是生物信息学,目前生物信息学已经广泛用于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但是随着大多数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阐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前景,这就是在计算机上模拟细胞内和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甚至模拟进化的历程,这将使生物学真正进入理论生物学的新时期。用计算机设计生物新类型的高技术也将会在21世纪变成现实。
    第五个平台是神经科学,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神经生物学的大科学计划。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如感觉、认知和思维终将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上被解析。在不太久的将来,就会在这个平台上出现新的生物技术,一方面为人类自身的精神疾患带来福音,另一方面也会由此产生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机和机器人。除了可以预计的上述五个平台外,还会有新的平台出现,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
    八、信息技术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出现微电子向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计算机向超高速、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光纤化、数字化、综合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存储器和处理器将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利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技术的超级计算机将被普遍使用;量子效应集成电路制造术的突破使量子计算机逐步进入实用阶段。DNA计算机在21世纪初将有所突破,其运行速度快、存储量大、能耗低,还可实现现有计算机所无法真正实现的模糊推理功能和神经网络运算功能,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创造了条件。以光子技术为支撑的三维全息存储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存储技术。
    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超高速和多功能发展,使信息的传输、处理和交换更加快捷、方便和经济。它将实现高速公共传输平台上的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结合,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新一代通信和网络的实现技术以及信息网应用支撑技术将飞速发展,使之具有极大的总体容量,可以适应新世纪信息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而不受时间、地点或媒体方式的任何限制,有线与无线将使任何地点的实时通信得以实现。网络的管理将高度智能化,网络的安全也将有相应的智能化技术予以监管、处理和保证。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从事商务活动、阅读、交流、娱乐、学习、甚至是工作的基本方式,在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密切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信息革命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使得他们有机会抛开年龄、性别、地域、文化、种族的限制性因素,过一种与他们的祖辈完全不同的、依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开拓和创造的生活。
    九、太空科学技术领域
    20世纪人类登月、火星探测等迈出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人类对地球以外的世界的兴趣、认识以及利用太空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快,也将持久地推动着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继续大规模地、深入研究太阳系,将以新的目标重返月球、深入考察火星,并主要在火星、土卫六和木卫二等天体上探索地外生命现象,人类将到达太阳系的边缘进行探测和研究活动。同时也不断地把目光伸向宇宙的最深处,以探明活动星系核的能源机制、宇宙中的暗物质、反物质、黑洞的证认、宇宙结构的形成、星系起源、宇宙的起源等,并仍将继续艰难地探索地外文明。
    运载系统将发展新的动力源(核能等),耐久的、多发射方式的运载器,建立天体间可靠的往返运输系统;发展新的飞行器系统,包括卫星、行星探测器、恒星系探测器、太空站等;建立大型发射场、太空港、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等。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可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更加充分地利用太空中无尽的资源和极端环境,进行特殊材料加工、生物育种、实现太空旅行等宏愿。
    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愈来愈关注自身及后代的生存环境。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将从分子到生物个体、从种群到景观、从局部时空到区域,甚至到更大尺度的大陆板块和全球,着重进行解决几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长期和大尺度的定位研究,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建立,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和持续生态系统的建立,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来物种的生态安全对策,环境污染整治和清洁水质管理等。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将越来越变得区域化和全球化。
    聚焦贫铀弹
    周健
    摘要 本文介绍了贫铀弹的概念和构成,从贫铀弹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入手,分析了贫铀弹的战术性能及其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指出贫铀弹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强的长期危害。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贫铀弹。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开始用贫铀合金研制常规武器弹药,先后制造了多种贫铀穿甲弹和破甲弹。随后,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也开始研制贫铀弹并开始装备部队。进入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一系列由铀、钛及铀、钼等合金制造的贫铀炸弹、贫铀穿甲弹和贫铀装甲弹等。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并在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贫铀弹。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再次将贫铀弹再次被大规模用于战场。
    贫铀弹是否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世界上是有争论的。下面,就让我们从贫铀弹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入手,分析其战术性能和对人类与环境的影响。
    铀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稀有元素,它由3种同位素组成,即铀-234、铀-235和铀-238。天然铀中的这三种同位素对核辐射能的贡献分别为50.7%、2.2%和47.1%,因而辐射主要源自铀-234和铀-238。贫铀是从天然铀中提取铀-235(供核武器装料或核反应堆核燃料之用)以后的废料,因其99%以上的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贫铀。
    贫铀的硬度高、韧性好、密度大(每立方厘米19.3克),是钢的2.5倍,抗张度为4500~6000千克/平方厘米,具有极其优异的穿透力。贫铀弹,是指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导弹、航空炸弹、坦克炮和航空炮炮弹、子弹等。其爆炸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摧毁坚固建筑物和攻击坦克。1991年海湾战争中,贫铀炸弹主要以A-10对地攻击机作为空载平台,对地面坚固目标进行攻击;贫铀穿甲弹主要以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及地面发射系统对装甲目标进行攻击,最大破甲深度几乎达到1米,而常规铜穿甲弹的破甲深度最大约为0.7米。
    除可直接杀伤目标外,贫铀弹还会产生较强而持久的核辐射危害。生物体(主要是人、动物和植物)受照射后会出现核辐射生物效应,使细胞内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电离和激发,进而导致体内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键断裂而遭破坏;还会使生物机体内水分子电离成自由基,再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变性甚至死亡,直至引起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障碍,使整个机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贫铀弹对人员的杀伤,主要有体内污染和通过弹片嵌入伤口的污染。贫铀弹在爆炸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会使铀形成高度分散的放射性微粒和气溶胶,一部分在大气中飘逸,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另一部分逐渐沉降至地表,进入水和土壤,通过作物和水产品等食物链进入人体。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铀,可沉积于肺部,诱发肺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的铀,主要滞留于肾、肝和骨髓中,引起病变。贫铀的γ射线对人体的危害虽不大,但其主要放射α粒子的能量高达400多万电子伏,在体内射程很短,直接作用于细胞,可对DNA造成很大的损伤,引发白血病和其他癌症。贫铀弹片嵌入伤口,或者普通伤口接触贫铀造成伤口污染,进而造成体内污染,并延迟伤口愈合时间。
    贫铀弹不是核武器,它不是利用核裂变能量来打击敌方目标,所以国际上尚无对其使用的明文规定。然而,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贫铀弹的危害。最近在英国召开的世界禁用贫铀弹会议,呼吁世界各国全面停止对贫铀弹的研制和使用。
    对铀的医学防护,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人体内铀的促排。国内外已研究用于促排铀的药物,主要有碳酸氢钠、喹胺酸、氨羧基类络合剂(如促排灵)和氨烷基次膦酸类络合剂,其中最被看好的是氨烷基次膦酸类络合剂。法国居里研究所对20多种衍生的该类络合物促排铀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效果最好的一种是二亚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促排4天后,大鼠肾和整体铀水平分别仅为对照的9%和41%。其他一些支持疗法,如营养、促进肾功能恢复、纠正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对铀暴露造成的急性肾损伤也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贫铀弹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较强的危害。由于贫铀的半衰期(放射性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长达45亿年,这种危害将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国际社会没有理由对此掉以轻心。
    被引次数: Baidu(3)
    Web*上使用的语言和术语
    邱碧华
    在网络空间里,使用多个语种的趋势在不断上升。1995年,5千万个因特网用户中,有4千万个用户使用英语(被形容为在英文的海洋中冲浪),英语占80%,而其他语种共占20%。三年以后,使用英语的用户人数降到了64.8%,而2000年此比例又下跌到55%左右。正如Infoterm(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几年前所预料到的,其他的语种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一家名为“Der Spiegel”的德国杂志上,一篇题为《各国语言在Web上的反映》的文章中,比较了以不同语种作为母语的人口所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和因特网上用户选用语言的情况,以说明Web用语的变化趋势。
    以不同语种作为母语的人口分布情况(占世界总人口数的比例):

    而在Web上用户选用语显示出另一种情形,即:

    这些数字和我们所面对的大量资料(Web上使用的各语种术语)表明:各语种术语在Web上的使用将更加广泛,研究各语种术语对掌握网络信息的质量,把握其可靠性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专业性的信息交流形成了这些资料的绝大部分,我们能预计,术语(包括术语的资料、方法和工具)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性。
    * 全国名词委已将Web的中文规范名定为“万维网”,是指基于超文本的,方便用户在因特网上搜索和浏览信息的信息服务系统。
    简讯
    高素婷
    第三届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11月20~30日在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召开。与会的两岸专家共30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两岸专家共同编订的《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对照本中的有关问题。会上两岸专家从科学的态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就两岸称谓不一致的名词进行了认真讨论,使一些名词达到了统一。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基本完成了任务。会后两岸专家将分别对存疑问题进行处理后定稿。此书将由大陆出版。 (高素婷)
    《科技术语研究》编委会召开会议
    魏星
    2000年12月27日,《科技术语研究》编委会召开会议。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编委会副主编潘书祥,中科院出版委办公室主任郭志明,北京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本刊协办单位)董事长冯英涛,和编委会委员李行健、吴希曾、粟武宾、周诗健、潘云唐、李竞、冯志伟、章鸿猷、李亚舒、周定国、李志江、杨士强、周明、雷震洲、曹黄强、黄润华、樊静、王宝瑄、卢慧筠以及编辑部部分成员共2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创刊以来的工作,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讨论。
    会议认为,刊物自创办以来,在中科院领导的直接关怀、指导和编委会的组织下,始终坚持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三高”方针,办得很有特色。刊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涉及学科面非常广泛,在国内是首创性的刊物,与国际上同类刊物相比,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科技名词工作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配套的基础性工作,名词不统一,就无法促进科技的传播、交流与发展。该刊通过开放、民主的名词讨论,灵活、具有导向性地发布试用新词,公布规范名词等,拓展了名词审定工作的形式,促进了术语学的研究,对推动科技名词的规范、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刊物现在还得到了北京数码港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与会编委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刊物自创办之后,引起较大反响,例如,我国台湾的同行认为“刊物与名词工作相得益彰,使科技名词工作做得更深入”;新加坡《联合早报》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在介绍本刊时写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讨论外来术语的命名问题时态度认真,思路开阔,理据充分,……刊物上正呈现着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它拓宽了我们的思路,也促使我们检讨某些现用译名,做到精益求精”。刊物对汉语文化圈的术语研究、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委们在总结工作,肯定成绩的同时,为期刊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如加强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介绍,使更多的人关心、参与名词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可在电视上作专题,在其他刊物、报纸上开辟专栏等来扩大影响面;努力扩大发行量,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保持其指导性、权威性的同时,增加一定比例的普及性内容以吸引读者和推广名词工作;丰富内容,增强可读性,使其更贴近读者等等。
    《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将按照这次编委会的意见,落实具体工作,改进不足,使刊物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好地为促进名词审定工作、宣传推广规范名词、研讨术语学理论发挥作用。
    (魏星)
    简讯
    李玉英;邬江;邱碧华
    200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和台湾大学陈泰然教授主持了会议。首先,潘书祥副主任介绍了全国名词委目前两岸名词工作进展情况及已取得的成绩,随后两岸大气专家分别介绍前段工作情况。会上两岸专家对正在编订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二审稿中的词条,逐条进行了严格的审定。会上再次明确了由两岸各派9人组成“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并对即将出版的《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对照》一书的具体事宜进行讨论。会议对未来的新词和选定推荐名工作做了初步规划。 (李玉英)
    第二届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0年12月21日在中科院力学所召开。会议由朱照宣主任主持,王克仁、金和、卢慧筠、解伯民、黄克服、傅德薰、黄兰洁、齐志红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在第一版《力学名词》的基础上,二版的审定工作要解决一版遗漏的难点,同时词目扩大到4000~5000条,60%以上的词目给出定义或注释。增强公布名词的实用性,并反映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会议提出了审定工作的时间表。要更多地利用力学学会网站展开讨论和审定。 (邬江)
    2000年12月22日,管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等单位的领导。会议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马阳主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章综院士代表卢嘉锡主任向委员们颁发了聘书,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致开幕词,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崔俊研究员向大会汇报分委员会筹建经过。大会讨论了《管理科学名词选编大纲》和《管理科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因管理科学涉及面广,学科体系尚不完备,学科框架等问题也还存在争议,统一管理科学名词问题复杂,任务艰巨。因此,确定科学完备的《选编大纲》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审定科技名词工作的纲领,同时对整个管理科学的学科建设均有重要的意义。管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计划在三年内完成汉语定名及定义工作。 (邱碧华)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筹备工作,2001年2月16日,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巴德年院士担任,葛锡锐研究员任副主任委员,王虹峥教授任秘书长。陈慰峰教授等22名专家任委员。本次会议由葛锡锐副主任主持,全国名词委副主任章综院士代表卢嘉锡主任向委员们颁发了聘书,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致开幕词,并全面介绍了我国名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顾方舟教授代巴德年主任向大会汇报了分委员会筹建经过。与会代表分组讨论了“免疫学名词选编框架”,并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大家认为要特别注意审定当代出现的许多新名词。会议决定在2001年12月各小组要确定对名词的初选和释义。免疫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免疫学名词的汉语定名及定义工作。 (邱碧华)
    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天文学名词》(1998,定义版)、《冶金学名词》(1999)、《药学名词》(1999)、《心理学名词》(1999)于2001年2月公布出版。《天文学名词》对1987公布的《天文学名词》作了少量修订,增加了一些新词,基本上给出了定义或注释,共2290条。《冶金学名词》包括总论、采矿、选矿、有色金属冶金等9部分,共4917条。《药学名词》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学史等12部分,共3557条。《心理学名词》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共2973条。 (邬江)
    深切缅怀卢嘉锡主任(封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科技术语研究》名誉主编卢嘉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6月4日20时45分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卢嘉锡同志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领导我们在这一工作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就。我们要继续卢老的未竟事业,把科技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推向前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01年6月6日


    我们的主任卢嘉锡

    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三届常委会委员合影

    会见台湾学者李克让先生

    会见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先生

    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人员贺卢老80寿辰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封三)

    邬江
    (本版摄影:邬江)

    1 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讲话

    2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发言

    3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章综主持会议

    4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发言

    5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学会部部长马阳发言

    6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宣湘
    发言

    7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科学出版社社长汪继祥发言

    8 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发言
    名词审定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张伟*
    摘要 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繁难的科技工作。我们在第二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收词原则、审定原则、名词生存周期、外来语应用、名词惟一性等。本文就这些问题阐述个人的想法与体会。
    由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第一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于1994年颁布后,受到国内外众多读者和用户的欢迎并且开始使用和推广,对于计算机术语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更新换代时间日益缩短,计算机及其网络应用日益深入、广泛以及日益社会化,计算机名词术语大量涌现且与日俱增。社会上普遍反映第一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公布的名词数量太少(近3 000条),远不够使用。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社会各界的广泛需求,全国名词委决定进行第二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工作。在全国名词委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收选和审定了近7 000条名词。两批合起来,共有名词近1万条。下面就第二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收词原则、审定原则、名词生存周期、外来语应用、名词惟一性等,阐明个人的想法与体会。
    一、确定好收词原则是重要的初启环节
    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产品换代快,应用推广快,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普及快,在第一批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公布后,又出现了大量新名词。再加上厂家和商家竞相宣传或炒作,新名词数量暴涨且五花八门。要想跟上术语的发展速度,及时选准新名词,排除一般商业用语,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为了做好名词的收选工作,我们首先讨论确定了收选名词的基本原则,规定必须收选哪些名词,不收哪些名词,最后确定“三收三不收”的原则。
    1.三收
    (1)重点收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名词,要涵盖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等整个学科,尤其是注意收集热点分支学科,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名词。又因为与计算机相交叉的学科很多,且相互之间的边缘难以界定,所以还应该适当收选与计算机学科密切相关的且经常使用的跨学科名词。
    (2)尽可能多地收选近几年出现的,概念或内涵比较明确的,相对稳定的新名词,特别是注重收集有关互联网技术、因特网及其应用的名词,有关多媒体技术的名词。但是,由于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十分迅猛,出现了许多冠以E,Web,net,digital字词的时髦名词。它们中不少名词还没有确定的概念,因此收集时要注意分析和筛选。
    (3)收选第一批遗漏的基本名词。第一批名词公布后发现有一些很常用的名词给漏掉了,如读出、写入、计算机字、字长、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等。由此我们体会到,往往越是很熟的名词,越是容易疏漏,因此要注意补充。
    关于名词的来源,我们强调要注意三个权威性:①取自权威性的工具书,如百科全书、标准、辞书等;②取自权威性的著作,如专著、会议录等;③取自权威单位出版的书籍、期刊及文献资料,如美国IEEE学会、ACM学会、IBM公司、微软公司等出版的书刊、辞书等。
    2.三不收
    (1)不收概念尚未确定或含混不清的名词。这类名词在新出现的计算机名词里,为数不少,例如:vaporware,vapourware(朦胧件,汽件,是指已在广告上推出,但还不能向顾客提供的软件),backdoor(后门),jellyware(柔件),nomad(流浪者),dogle(软件狗),fox message(狐狸消息)等。
    (2)不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品或商品的名称、型号以及商品广告用语;不收厂家和商家的名称。因为很多计算机厂家和商家为了使自己名声大振,使自己的产品或商品易于招引客户,常把自己的名称及其产品或商品的名称或型号,起得很响亮,颇似术语;不收已经退役的或消亡的名词。在计算机名词中,这类词为数不少。
    (3)不收计算机病毒的名称,病毒名称已有4万余种,而且每周都会出现五六十种新病毒,例如:2000年5月4日开始肆虐世界的“爱虫”(I love you),很快就出现了23种变种。它们不属于术语范畴,所以不予以收选。但是要注意收选有关防治病毒方法和技术的名词。
    二、明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由于计算机名词产出快,来源杂,途径多,要想选准新名词,并及时地对其作出确切的科学的定名是十分困难的。计算机名词除具有术语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具有突出的特性,即名词愈来愈贴近社会生活,愈来愈被社会广泛使用,而且常常借用或沿用其他学科或普通生活方面的用语,这给定名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我们讨论通过了几个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认真执行全国名词委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及其他国家法规;
    2.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新近公布的有关计算机的术语标准,尽可能与公布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术语保持一致;
    3.尊重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第一批计算机名词,只修订少数不妥的名词,多数名词原则上不变动;
    4.尊重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相关学科名词,凡是学科交叉的名词,尽可能与其保持一致;
    5.取得学会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广泛征求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是本专业人员的意见,注意征求相关学科专家的意见和使用者以及厂商的意见;
    6.对于一些重要词或疑难词,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开展多层次讨论的基础上予以定名,不能采取一般的表决方式。审定过程中,我们认真遵照定名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惟一性等原则,认真分析名词的实质,从其内涵或概念出发,进行定名。
    三、坚持可行的技术路线
    在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成和名词审定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条,即依靠计算机学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与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力求名词定名准确。
    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多数委员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推荐产生的。他们每个人都代表一个分支学科,有几十年实际工作经验,且热心于名词审定工作。
    名词委员中有些是学会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或秘书长,他们能充分依靠各专业委员会,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在名词审定过程中,有些委员通过专业委员会向专家们征集名词,进而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术语命名问题。有些委员通过专业委员会,在学术会议上安排专门时间,请同行专家对分支学科名词进行初审。也就是说,一些分支学科名词的初审工作是依靠专业委员会进行的。同行们在一起讨论名词,兴趣很高,既热烈又深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次召开计算机名词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分组会议,对名词进行多次复审。在形成初审稿和复审稿之后,再分送给几十位专家,请他们审稿。在完成上报稿后,又请权威专家给予复审。
    对于一些重点或难点名词,涉及面大的名词,我们组织几次专题讨论会,进行论证,例如,磁盘与光碟,语法与文法的专题讨论会。
    四、跟上术语的发展形势,与国际接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术语体系也在快速发展,术语所表达的概念有时会有潜移默化的变化。因此,我们应随时注意名词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接轨。以disk和disc两个词为例,很久以来,特别是在光碟未广泛应用以前,在国外和国内,这两个名词被看作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因此磁盘和光碟均有两种英语写法,即magnetic disk,magnetic disc和optical disk,optical disc。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美、英等国出版的一些很有影响的、权威性的计算机及相关学科词典、科技期刊及专著,以及普通英语词典,已开始把disk和disc明鲜地区分开来,用disk专门表示磁盘,如magnetic disk,cartridge disk,floppy disk,hard disk,disk array; 而用disc专门表示光碟,如optical disc,laser disc(LD),compact disc(CD),digital video disc(DVD),disc array等。
    考虑到国际上disc与disk分别表示光碟与磁盘的发展变化,结合我国术语的发展并遵照术语表意惟一性的规定,我们决定与国际同步,用“盘”字对应于“disk”,专指磁盘,而用“碟”字对应于“disc”,专指光碟,从而把磁盘和光碟分开。这样,对于语言表述,技术交流,术语构成,文字简练,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因为每个名词的概念是单义的,透明的,表意清晰,可避免或防止出现歧义;可方便地构成复合词和缩短名词;可方便地省略magnetic或optical,而且不会引起混淆或误解。事实上,在英语词disk之前已很少冠以magnetic。对于汉语名词而言,也会收到同样的显著效果。这两个名词的区分和定名,是通过多次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后,才确定下来的。
    五、尊重相关学科的定名,与规范名词保持一致
    计算机学科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也是当前最活跃的学科,因此在审定计算机名词时,深感有责任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与各分委员会共同创建协调一致的科学技术术语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学科与许多相关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少计算机名词或者是直接使用或借用相关学科的名词,或者是使用相关学科的名词并赋予新义。对于这类名词,我们遵照全国名词委关于“名从主科”的原则,尽量与相关学科公布的名词保持一致。若因在本学科的内涵略有差别,或因已约定俗成,或因本学科已有同义词,实在不能统一的名词,我们则采取“又称”的办法,或另列一条的办法加以解决。例如,在程序设计语言和形式语言中使用的“文法”(grammar)、“语法”(syntax)两个名词与自然语言中的“语法”(grammar)、“句法”(syntax)不一致,常引起混淆。在第二批计算机名词审定过程中,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将人工语言中的“文法”改为“语法”,将“语法”改为“句法”,与自然语言保持一致。但形式语言中的文法已有特定意义,且使用范围有限,故不作改动。
    又如simulation一词,自动化学科定为“仿真”,而在这之前,计算机学科中的emulation已经定为“仿真”并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名词,不便改动,所以将simulation定为“模拟”。但是,考虑到自动化学科已定为仿真,我们在simulation一词之后加上又称“仿真”,例如,“并行模拟”parallel simulation,又称“并行仿真”。而且,有些复合词已定为“仿真”,例如:“仿真计算机”simulation computer。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及时了解和使用其他学科已经公布的或正在审定的规范名词,真正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引用,使得整个科技术语体系中的术语取得一致性。例如:engine一词,不是计算机的特有词。我们本想尊重相关学科的定名,是定“引擎”还是“发动机”,但遗憾的是未查到。在计算机名词中search engine常称为“搜索引擎”,引擎是音译,不一定合适。在其他一些复合名词中,对engine的处理,是根据其内涵定名的,例如,printer engine定为“打印机机心”,inference engine定为“推理机”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全国名词委制定相应措施,指导各分委员会,共创协调一致的术语体系。
    六、慎用外来语或外语缩略语定汉语名词
    在汉语名词中吸收了很多经过汉化的外来名词,丰富了我们的术语体系。但是,近些年来,社会上似乎有一种潮流,直接引入的外来语或缩略语日渐增多。就是在大众的、非专业的报纸上也常常使用外来语或缩略语,而且不加任何注释或说明。例如:在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的一些文章中或标题中夹杂着CBD,MBO,EPO,CUBA,Shopping Mall,Watertower Place,CEO,CFO,CSO,WAP,FDA,WTO,MPA,HIV及其他一些外来语,而不加注汉字,有时很令人费解。
    在计算机名词里,流行着许多外来语或外语缩略语,用汉字对这类名词定名有时难度很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用汉字定名的话,要写很长一串汉字,显得很烦冗,眼下又想不出简明的汉语名词来取代;外来语简便,用惯了,有感情,舍不得放弃;用几个外来语或缩略语无所谓,其他行业人士慢慢会理解的。例如,“PMC表示”如果用汉字就是“进程存储开关表示”;“PCMCIA卡”,用汉字表示是“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卡”。
    事实上,每一个学科或每一个行业都有不少惯用的外来语或外语缩略语。对于一个学科或一个行业而言,这些词的数量虽然不会很多,但是集合起来,就整个社会而言,数量就可能非常多。若不加以引导和限制,必然会泛滥成灾,后患无穷。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中国也不得不像日本国那样,需要编辑出版一本厚厚的,不断扩充的外来语词典。到那时,就是阅读大众报纸杂志,也要经常查看外来语词典。这将给人们带来困难或不便,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大量的、非常丰富的表意文字,利用它们可以表示任意概念、任意事物、任意动作、任意现象。我们应该尽可能发挥汉字的优势,用汉字进行定名。尽量避免直接使用外来语或缩略语定汉语名词。这样,既便于国人及海外华人或使用汉字的外国人理解和使用,又可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因此,在计算机名词审定过程中,我们的原则是,开动脑筋,挖掘汉字潜力,尽可能从其概念或内涵出发,用汉字定名。当然,也有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例如:有的名词是两个或三个人名的首字母的缩写而成,无法用汉字定名;有的名词是程序设计语言名称,是指令或命令的名称,译成汉字反到不便于使用,等等。对于这类名词的处理,有时很棘手,争论很激烈。建议全国名词委制定一个基本原则,对外来语及缩略语给出一些解决办法。
    七、掌握名词的生长规律,适时收选、定名及修订
    名词作为一种概念或事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它有诞生、发育、成长、衰老、消亡的过程,有自己的生存周期。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所谓名词的生存周期系指名词的诞生、投入使用到被淘汰的全过程。有些名词的生存周期很短,没有多长时间便衰老和消亡了。例如,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微波计算机,60年代初出现的多孔磁心存储器等。有些名词却有很长的生存周期,例如,电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磁盘等等。因此,我们应掌握名词的生长规律,适时地收选、定名、修订以及注销。从名词的生长规律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由于科学技术名词是不断地产生、成长、变化、衰老的,因此人们必须不停地对名词进行分析研究,对新名词应及时予以定名,对发展变化的名词要及时进行修订或再定名。所以说,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的任务,是一项永不应间断的工作。
    2.对于新出生的名词,首先是要抓住出生的时机,尽快分析判断其生存周期,弄清它的概念,从其内涵予以定名,尽可能缩短出生与定名的时间差。但是,对于不成熟的名词,不能操之过急,待认清后予以定名。也就是说,新诞生的名词允许有一个认识过程,因为初次定的名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定得不是很好,一旦用起来,以后就难以更改。例如,在1993年审定第一批计算机名词时曾讨论过Internet,CD-ROM,disk/disc等名词。当时,因把握不准而未予以定名。而在审定第二批计算机名词时,这些名词的内涵或概念已经明确,且已经成熟,故定名就比较准确。然而,因为第二批计算机名词审定的时间与第一批名词间隔长了一些,使这些名词的出生与定名时间差显得过长。
    现在,正是计算机网络席卷全球的热潮时期,新词应运而生,很多名词之前常冠以E字成为时髦词,如e-bank,e-book,e-time,e-shop,e-home,e-stock,e-money,e-trade等多不胜举。但是很多名词的内涵或概念尚未确定,因此暂未定名。又如jellyware(柔件),vaporware,vapourware(朦胧件,汽件),nomad(流浪者),dogle(软件狗)等,也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3.要跟踪名词的发展,注意其变化,对于其内涵发生变化的名词,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修订或再定名。有关内容参见本文第四部分。
    4.对于确实已经退役或死亡的,而且又不能复苏的名词,应及时注销并加以说明。
    上面仅是一些肤浅看法,不妥之处,请给予指正。
    * 张伟研究员是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被引次数: Baidu(7)
    简讯
    邬江
    2001年3月7日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傅浪士所长到全国科技名词委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全国科技名词委向客人介绍了我国化学名词审定的历史和现状,详细说明了汉语遣词用字的方法在化学名词定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傅浪士先生对访谈结果表示满意,并希望今后加强联系和交流。 (邬江)
    2001年3月23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了2001年第一次常委会。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中科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作了重要讲话。常委会充分肯定了2000年所取得的成绩,并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的工作计划。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加强网站、数据库的工作,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邬江)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试用新词: 地球物理学 部分新名词(二)*


    * “地球物理学部分新名词(一)”请见本刊 2000年第2期。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纪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1年3月23日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王景川、朱作言、章综、马阳、宣湘、汪继祥、潘书祥、董琨、李琛、马宏建、郭志明、王奇、朱小萍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0年工作总结与200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
    200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为:
    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完成了换届工作。2000年6月15~16日在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科院路甬祥院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社科院江蓝生副院长、工程院沈国舫副院长、中国科协胡启恒副主席、中科院党组郭传杰副书记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及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产生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总结了第三届委员会的工作,制定了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交流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修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章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
    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冶金、心理学等5种规范名词(从2000年起,公布出版的名词书已改装为精装本);昆虫、测绘(定义版)等8个学科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航空、航天等10多个学科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管理科学、免疫学和中医药学三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同年,力学、遗传学分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已着手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
    2000年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航海、昆虫和大气三个学科经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对照工作,这三个学科的对照本将于2001年陆续出版,这是两岸名词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药学、船舶、天文、计算机、水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在积极开展对照工作。
    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刊物,按期出版4期,刊登文章89篇,得到了各方面专家、读者的积极评价。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正式加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互换术语数据资料。此外,努力做好已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生物学合订本即将出版,大合订本的初稿已基本成形。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使用。
    2001年工作要点如下:
    1.继续做好科技名词的审定和公布工作
    (1)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完成昆虫(定义版)、机械(2、定义版)、土木、医学(7)(8)、测绘(定义版)、计算机(二版)等学科名词的公布和出版任务,此外,还将出版《生物学合订本》以及3种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本。航空、航天、机械(3)、电力、水产等学科完成审定任务,达到上报要求。
    (2)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进行名词审定工作。拟议中的学科有通信、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2001年,还将组建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试点工作,将有一些社科领域—特别是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将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
    (4)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继续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
    2.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强规范名词的行政推广力度
    3.继续抓好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和科技新词定名和推荐试用工作
    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仍要坚持“积极、慎重、务实”的方针,积极推进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重点放在计算机、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科技新词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做出成绩,争取完成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词1~2批。2001年计划对一些已推荐试用并广泛征求过意见的科技新词,组织专家予以定名并正式公布。
    4.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
    加强与国内语言学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术语标准化组织、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提高办刊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加快术语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的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使用者服务;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同时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
    5.搞好名词委事务中心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
    会议在听取了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对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事务中心在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并付出极大努力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同各种媒体的联系,加入到科技图书和科技期刊的评奖活动中去。此外,还应加快网站和名词检索数据库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两岸的科技名词工作应抓紧、抓好,这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交流,同时还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计划要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工作方针应相对集中;在加强行政推广手段的同时,还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社科方面的名词审定应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会议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2001年的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有关方面应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以取得更大的支持。新世纪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任重道远,要在总结前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名词审定要注意历史和现有工具书——与安锡培先生商榷:“优生”英译名的不良影响
    蔡敬
    看到贵刊2000年第2期安锡培先生《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觉得终于找到了探讨“优生”一词的场所。作为多年从事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的编辑,我还是想把我在工作中所了解的人们对有关“优生”一词的不同看法和认识转达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毕竟现在这个词还没有正式审定命名。
    安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优生”一词原袭用的“eugenics”英译法,由于历史的原因已与希特勒臭名昭著的种族灭绝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上引起反感。1996年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明确指出不再使用“eugenics”,并建议“优生”的英译名应为“healthybirth”(以下简称“建议”)。安先生认为:这虽然是一个改进,但仍然不能明确表达“优生”的含义。而中国遗传学会伦理法学和社会问题委员会认为将“优生优育”译为“Well-Bear and Well-Rear”的译法简单明确,可以采用。
    对于“优生优育”这个词组译为“Well-Bear and Well-Rear”,我在此不想提什么意见,毕竟这是一个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行而风行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组。但我认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优生”一词的使用。
    安先生文中提到的“建议”有这样一个背景,1995年,我国酝酿已久的“优生法”因“优生”一词在国际上已成为“过街老鼠”,因此改名为“母婴保健法”,并于当年10月经全国人大通过并公布。考虑到我国的计划生育对外宣传中经常会遇到“优生”一词的翻译问题,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作为权宜之计而有了“建议”的出台。然而“建议”的分发面很狭,了解其缘由的人就更少,多数英汉对照辞书上的对应还是“优生学——eugenics”。因此这个“建议”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对“优生”一词的使用,致使在国际上引起反感的尴尬处境。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对“优生”一词追根溯源。“优生”一词是外来词,是从英文的“eugenics”翻译而来的。“优生学”一词是1881年由英国自然学家和数学家Francis Galton创造的,并被美国当时最权威的优生学家Charles B.Davenport定义为“通过优化生育的方法来改进人种的科学”。优生学是在社会进化论运动中发展起来的,该运动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用于人类社会[1]。中国最早关于优生学的直接资料开始于20世纪之初[2]。任何先进的科学思想都会受其所处时代的制约,最早的优生学家倡导优生学的动因确实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但今天看来,他们对人种优劣的评判是不公正的。如今,不要说不同种族、肤色的人了,就是对于生物不是也在强调多样性的重要吗?我国有一些人总认为是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败坏了“优生学”的名声,实际上正是纳粹的暴行促使世人反思“优生学”理论的弊端。
    翻开手边的各类词典,有关“优生”一词的解释有两大类。中文词典的解释比较具有中国特色。
    《现代汉语词典》:
    优生 生育素质优良的孩子。提倡少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学 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改进人类的遗传性。[3]
    这种解释比较符合我国普通百姓对“优生”一词的理解,也符合当前我国媒体中经常出现的“优生”一词的含义。
    《辞海》:
    优生学 应用遗传学原理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的一门学科。19世纪60年代为英国遗传学家、统计学家高尔顿所创建。可分为消极优生学和积极优生学。消极优生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各种方法,以减少产生不利表型的等位基因的频率;积极优生学则是设法增加或维持产生有利表型的等位基因的频率。由于等位基因往往不能脱离特定的遗传背景而产生有利或不利的结果,所以优生学也包括消除不利的或增加有利的等位基因的组合。在实践上,有些国家通过社会机构鼓励具有优良的遗传素质的人生育后代,劝说具有有害的遗传素质(如各种遗传性疾病和智力低能等)的人节制生育,从而不断地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4]
    这一解释为我国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所接受,但其中“通过社会机构鼓励具有优良的遗传素质的人生育后代”的做法已受到质疑:谁是“具有优良的遗传素质的人”呢?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所有人生来平等”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优生学”的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而各种英文词典的解释则比较一致地表明了“优生”与“eugenics”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英汉词典》:
    eugenic a.优生的‖~ist n.优生学家/~s[复]n.[用作单或复]优生学
    eugenist n.优生学[5]
    《汉英词典》:
    优生学 eugenics
    优生优育 bear and rear better children[6]
    《英华大辞典》:
    eugenic a.优生学的
    eugenicist n.优生学家
    eugenics n.优生学,人种改良学
    eugenist n.= eugenicist[7]
    《外研社实用英汉词典》:
    eugenics 优生学;人种改良学[8]
    《英汉生物学词汇》:
    eugenic 优生的
    eugenics *优生学[9]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eugenic adj
    1.connected with,or leading to,th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race by EUGENICS
    2.that produces strong and clever children : a eugenic marriage-~ally adv.eugenics n.
    the study of ways of breeding stronger and cleverer people by choosing suitable parents.[10]
    《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eugenics n.pl.
    science of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y offspring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human race.
    优生学;人种改良学[11]
    由此可见,在“优生”一词的实际应用中,除了少数能够接触到上述“建议”的单位和人员,大多数人在需要将“优生”译为英文时,肯定是要依据辞典这类工具书的。于是,在我国出版的英文报刊中,“eugenics”一词仍时常出现,这显然与“建议”的精神不符,但毕竟“建议”的影响很小。再有,“建议”并没有谈及当英译汉时,将“eugenics”译为“优生”有什么不妥。
    前面所举的科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的《英汉生物学词汇》便是典型代表,在该辞典的前言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本书编订工作分三步进行:首先,对第一版所收名词逐条审查、修正,修改某些错误和不规范词,舍弃陈旧词;其次,全面收集生物科学各分支学科近来出现的新词;第三,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的生物学标准名词为依据,对所收名词术语进行校订,努力做到选词新颖,订名准确,前后统一,使全书系统、完整。
    为了推广使用名词委已公布的标准名词,本书中凡属已公布的标准名词,均将一‘*’号置于词条中文订名的左上角,以提醒读者注意使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我国科技名词的权威发布和审定机构,1990年公布的《遗传学名词》中列出“eugenics——优生学”。而科学出版社在1996年“建议”之后又列出了“eugenic——优生的”、“eugenics——*优生学”,这不能不说是“建议”的失败。
    应该承认,语言的使用是不能脱离其历史渊源、沿革、发展和传播的,“建议”制造了一个悖论,它限定了“优生”不能再译作“eugenics”,却无法否认“eugenics”一词的存在。那么当“eugenics”一词需要译成中文的时候,难道能让严格遵守“建议”的人自动联想到“eugenics”不能译作“优生”吗?再说还有更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建议”的存在!
    尽管《母婴保健法》的个别条款受到了我国伦理学家的异议[12],但我认为它没有坚持叫“优生法”就是一种进步。而随后出台的“建议”如果提出:“今后在遇到我国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工作中的‘优生’一词时,应该用‘健康生育’替代,其英文翻译为‘healthybirth’”,那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麻烦了。当然,我这里只是顺着“建议”的思路认为可用“健康生育”代替“优生”。希望专家们能找到一个更好的中英文对照简单明确的词来代替“优生——eugenics”这一国际名声不佳的词语,应用在我国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工作中,这正是我们这些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者所期盼的。而eugenics仍保留“优生学”等传统意义,与大多数工具书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健康生育”一词比“优生”更能体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提高人口素质”的要求,它既与“建议”推荐的“healthybirth”对应,又免去“优生”一词的负面影响。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为控制我国人口乃至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不能因“优生”一词的使用,在国际上蒙受不白之冤。
    最后,借此机会向全国科技名词审委会提个建议:科技名词的使用毕竟不仅仅局限于科技殿堂之中,它必将面对公众,因此要尽量避免新审定的词语与大多数或主流工具书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比如安先生文中建议“优生”一词,不译为工具书上标名的“eugenics”,而非要挖空心思再找一个英文词,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消除原有的“不良影响”,还会造成新的混乱。
    与安先生《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同页刊出的《名不副实、词不达意和一词多义》一文**,讲述的正是科技名词中最忌讳的毛病。如果硬要规定:“‘优生’一词的英译名改为‘eugenics’之外的其他英文词”,正好为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
    * 为便于读者参阅,本期重新刊出此文,见第13页。
    ** 此文刊于本刊2000年第2期第28页。
    关于“优生”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再考虑
    安锡培*
    蔡敬先生就《科技术语研究》2000年第2期上我写的《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名词审定要注意历史和现有工具书的问题,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单就“优生”一词来译,应该尊重传统的译法,仍以“eugenics”为好,或译为“healthybirth(健康生育),这将在正在进行的《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审定中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后给予确定。但“优生优育”如何译法,考虑到国际上引起的负面影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认为用“Well-Bear and Well-Rear”来直译符合我国提出的“优生优育”原意,因为就是“好好生,好好养”的意思。正如蔡先生所说,“我认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优生’一词的使用”。对此,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会认真予以考虑,给予“优生”和“优生优育”一个较准确的英译名。
    * 安锡培高级工程师是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