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揭示中药材命名背后的认知机制,促进其翻译的规范化,通过对《海药本草》收录的131种药材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和量化统计,发现其中86种药材主要基于入药部位、形状、音译、传说、功效、生长环境、生长特性、颜色、产地等单一特征命名,另45种药材则整合“音译+气味”“产地+气味”“形状+气味”等两个或多个特征命名。文章认为药材无论是基于单一特征命名还是整合多个特征命名,都是用突显、易辨认、易感知的部分特征来代替整体,反映了概念转喻在药材命名中的重要作用。当单个特征不足以界定药材时,人们会无意识地整合多个特征来命名,体现出概念整合在中药材命名中的普遍性。此外,人们往往借助所熟知的事物与药材在形状或功效上的相似性来命名,体现了概念隐喻在中草药命名中的作用。入药部位、形状、药效、气味、产地等与药材的功效和辨认密不可分,因此会被突显出来用以命名。《海药本草》以收录海外药为主,在命名中直接音译最为省力,这使得音译命名方式占据比例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