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早期航空知识翻译的术语弱化特征——从《详考飞机》翻译底本谈起
王坤
2025, 27 (2): 154-160.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22

1897年刊载于《知新报》的《详考飞机》是中国航空知识翻译肇始时期的重要译作,能够揭示早期航空知识翻译的一些重要特征。由于翻译底本的缺失,当前学界不仅对文章中的知识误译没有觉察,更对其知识翻译特征缺少考察。作者基于对《详考飞机》中关键人物进行考证,发现其翻译底本为刊载于《工艺世界报》(The Mechanical World)的Aviation一文。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纠正了由误译所导致的史料误读,论证了文中知识翻译的术语弱化特征,提出了基于“术语弱化—术语强化”连续统的知识翻译描写模型。

普通语文词典专业术语处理研究回顾与分析
罗钰然, 吴文治
2025, 27 (2): 145-153.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21

普通语文词典收录专业术语是词典编纂的重要论题之一。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文献库中普通语文词典专业术语处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发文统计和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探究了普通语文词典专业术语处理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宏观结构方面可大致分为三个重要论题:普通语文词典是否收录专业术语、收录什么专业术语以及如何收录专业术语;微观结构的讨论则包括释义风格、释义方式等。普通语文词典对专业术语的关注度仍需提高,相关研究的方法与视野需拓展,同时还需不断优化普通语文词典中专业术语的处理。

《现代汉语词典》“指”类释义提示词的使用情况及建议
戴俊豪
2025, 27 (2): 137-144.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20

作为释义术语,“指”类释义提示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内部成员多、使用频次高且内部成员使用频次差异大、用法杂的特点。根据“指”前附加的限定成分的数量,可以将“指”类提示词分为:无限定“指”类提示词、单限定“指”类提示词、双限定“指”类提示词、三限定“指”类提示词和四限定“指”类提示词共五种。从提示模式看,“指”类提示词之前往往有一个其他意义;从词性上看,“指”类提示词主要用于名词性和动词性词语。“指”类提示词的主要功能为提示非字面义、转喻引申义和指称义。建议在今后修订中应重点修订那些用“指”类提示词提示字面义、隐喻引申义的词语,且如“后指”“后来指”等功能相同的“指”类提示词宜进行统一。

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军事术语自动抽取与分析
向音
2025, 27 (2): 132-13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9

本文以军事术语为研究对象,结合军事语料,使用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实现军事术语的自动抽取。研究基础工作包括大型军事语料库的构建与抽取,模型的设计采用ChatGLM作为基础模型,通过“预训练”“微调”两个阶段实现新军事术语抽取,预训练阶段是模型在大规模无标注的军事语料进行预训练,以获取语料中的军事术语信息。

基于字母意义的计算机网络新型缩略式术语库构建
袁艺, 聂秀山
2025, 27 (2): 126-13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8

为进一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缩略式术语的充分使用和有效应用,文章以采用英文首字母构成的缩略式术语为研究对象,在剖析构词方法后,从字母意义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一种新型术语库的构建方式。通过研究明确了此新型缩略式术语库的具体形式与内容,进而给出了使用方式并归纳了主要特点与核心价值。结果表明:新型术语库可促进各层次技术人员提升学习效果和专业水平,具备良好的科普功能,能清楚展示技术更新与进展,有助于催生创新性成果,实现突出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其他领域的缩略式术语库构建具有参考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ChatGPT赋能西班牙语词汇学的研究与实践
罗榕
2025, 27 (2): 122-125.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7

ChatGPT依托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在显著提升词汇学研究效率与深度的同时,为词汇学习与应用提供了创新性工具。它通过生成大量丰富的语境例句,助力研究者和学习者对西班牙语词汇用法达成更优的理解与掌握。此外,ChatGPT在词汇生成与翻译领域所具备的先进技术,增强了翻译的准确性与自然度,有力推动了语言学习与跨语言交流事业的发展。然而,该技术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如数据隐私、安全性以及文化适应性等一系列挑战。

单晶硅纳米微针在医疗美容行为中的法律定义与实践探讨
隋建坤, 朱学军, 张建永
2025, 27 (2): 118-12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6

文章旨在探讨单晶硅纳米微针在医疗美容领域中的法律地位,重点分析其是否符合现行法律对“创伤性”和“侵入性”的定义,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实证支持,从而推动医疗美容领域的规范化发展。通过详细审视单晶硅纳米微针的技术特征和操作过程,发现该微针通过微小的穿刺形成皮肤通道,显著具备创伤性和侵入性特征。这一发现与医疗美容行为的标准定义相符合。与电外科治疗和微波治疗等技术相比,单晶硅纳米微针的操作过程直接破坏皮肤结构,表现出更明显的物理侵入性。结合《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的相关规定,建议明确将单晶硅纳米微针归类为医疗美容行为,以便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大语言模型技术在口译术语管理中的应用
王华树, 白华
2025, 27 (2): 109-11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5

传统的口译术语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孤岛凸显、及时响应滞后、管理效率低下、智能功能较弱等问题。大语言模型 (LLMs) 的出现为口译术语管理带来了新机遇。它具备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能够自动提取术语、提供术语翻译、分析术语使用情况等,可提升术语翻译质量、提高术语管理效率、促进口译员的专业化发展。尽管如此,大语言模型在口译术语管理中的应用仍面临模型训练数据偏差、数据隐私安全堪忧、训练维护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大语言模型在口译术语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优化算法与模型,提升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开发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口译术语管理工具。

安德鲁·切斯特曼的“桥梁概念”对翻译学的学科价值
王子炫
2025, 27 (2): 105-10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4

安德鲁·切斯特曼十余年前提出的“桥梁概念”,迄今未得到翻译学界应有的重视。宏观层面上,“桥梁概念”继承并发展了描述性翻译研究学派的经典理论,又为翻译学科增添了社会学概念和范畴,因此能有效推动翻译学科发展的融合性。“桥梁概念”是在建构社会翻译学大框架下提供的具体方法论指导,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益于推动建构社会翻译学,完善其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微观层面上,“桥梁概念”对译者作用的讨论也将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

交际术语学视角下《山海经》山名英译策略研究
龚滢滢, 王静
2025, 27 (2): 100-104.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3

《山海经》是一部集上古时期多领域知识于一体的典籍,其中的山名具有概念系统性、语义多样性和文化内涵丰富性。为提高《山海经》山名的英译质量,该研究采用交际术语学理论,以安妮·比勒尔译本为研究对象,提出概念关联、语义判断、文化补偿的英译策略,以期为典籍术语的英译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左传》军事术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
高玥, 陶源, 陈元飞
2025, 27 (2): 93-99.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2

《左传》是中国首部记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包括多次会战及大量军事术语。文章从交际术语学理论出发,旨在对比《左传》两个英译本中军事术语的翻译策略,探索古代军事术语的翻译规律,为军事术语翻译提供启示。借助语料库方法,该研究发现两个译本采取的英译策略相似,运用文化语境策略可降低读者的认知负荷。《左传》英译本在西方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准确翻译其军事术语可为中国军事翻译研究及典籍译介提供借鉴。

驾驶舱:cockpit还是flight deck?
黄德先, 刘微微
2025, 27 (2): 83-9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1

“驾驶舱”有多个对应的英语术语,使用最多的是cockpit和flight deck。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总结这两个术语在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航空标准与规章中的使用规律,以及在波音和空客飞行机组操作手册中的使用情况,结合术语规范的相关理论,文章提出:cockpit作为通用术语和优先术语,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偏向于驾驶舱话音、音频相关概念;flight deck为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波音公司所青睐,可将其作为专业术语、许用术语和cockpit的同义术语。这两个术语作为术语元素,可参与构建更加规范的行业术语集。

基于“术语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海上贸易监管术语英译研究
吴宾凤, 吴雪红, 张昊玥
2025, 27 (2): 73-8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10

基于“术语在线”平台,文章探讨了涉海类博物馆展词中关于海上贸易监管的涉海术语英译,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展词中海上贸易监管术语前后不一致的问题、“术语在线”不同学科来源的术语不一致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展词中的术语与“术语在线”的术语不一致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以便于涉海科技术语的准确传播。文章为术语翻译的理论、基本原则等提供涉海科技术语翻译的个案分析,对于践行涉海类博物馆的文化使命、促进涉海类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和传播,对于“术语在线”更加全面地展示我国科技名词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着现实意义。

战术相关概念透视
李晓明
2025, 27 (2): 70-7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9

规范和统一使用军事术语,是统一军队认知的基本要求,是协调部队行动的基本保证。文章提出了军语中战术相关概念定义不一致的问题,分析了战术概念泛化的原因,从军语概念体系的视角阐述了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用武装冲突来定义战斗的观点,提出了将军语中“战术+XX”结构形式的词语中的“战术”更换为“战斗”的观点。

构建学科术语的规范样本——《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释读
唐凤英
2025, 27 (2): 64-69.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8

2022年12月,《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公布出版。文章概要梳理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基础建设的这一重要成果的编制理念,认为新闻学术语与传播学术语“和”而不同、各有特色,对其编制过程中构建“参考词库”、开设“名词专栏”、优先吸纳国家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成果等创新尝试进行了爬梳,并对该书存在的若干不足提出商榷和建言。

深空天体俗名术语研究
王思亮
2025, 27 (2): 54-63.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7

深空天体俗名是一类天文学名词。该研究旨在结合术语学视角,填补深空天体俗名术语研究的空缺,为深空天体俗名的名词审定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文章基于Stellarium收录的1 363个深空天体俗名,采用数据统计、语言学分析、经典案例分析及问题探讨方法,系统研究其语言结构、命名规律及学界认可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深空天体俗名在构词、音节、词义等方面具有显著规律性和多样性,经典命名范例体现出科技术语的习惯性、简明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民族性等特性,同时研究也揭示了这些俗名命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显示出深空天体俗名审定工作的必要性,针对收选和审定工作提出了收词范围、定名方法和释义考据等方面的建议,并为其他俗名命名工作提供参考。

Nowcasting汉译名在经济学领域的统一——基于“约定俗成”原则的量化分析
郭红兵, 赵建群, 林大庞
2025, 27 (2): 45-53.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6

Nowcasting这一术语起源于气象学领域,如今在经济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经济学文献中nowcasting的汉语译名至少有13种,另外还有一种“不翻译”,这严重违反了“科技名词定名原则”的“单义性”,不利于相关文献搜索、学术交流、研究和应用。鉴于此,文章基于来自CNKI和IDEAS数据,依据“约定俗成”原则,采用通用度和流通度作为量化指标,对现有经济学文献中nowcasting的汉译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现时预测”是nowcasting在经济学领域的最佳译名。文章力图促进nowcasting汉译名的规范和统一。

“智慧数据”术语定义及相关问题研究
加小双, 姚静, 张子桐
2025, 27 (2): 36-44.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5

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首先梳理智慧数据定义的提出背景;然后分析了该概念在属性、价值和方法三个维度的现状;最后,对智慧数据定义中的主要分歧和现存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智慧数据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支持。

“数据资源”概念成因探究
闫名驰
2025, 27 (2): 29-35.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4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追溯概念产生的背景发现,“数据资源”概念的产生并非只是由政策话语单一因素主导,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的成功商用是这一概念产生的直接原因,同时从语言学的视角看,信息学与信息社会学的发展使得相近概念之间发生了语义上的借用现象,“信息资源”“资产”等概念对“数据资源”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在商业价值和政策价值的共同驱动下诞生了“数据资源”概念。2004年底,国家数据局从“价值”角度首次对这一概念做出定义并尝试以“市场化”为突破口,在汇聚各方的价值实践中将“数据资源”这一复杂、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至此“数据资源”概念的发展进入价值实践的新阶段。

就《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中“数字”的几个条款答同人问
陈浩元
2025, 27 (2): 23-2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3

2022年12月30日发布的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以要求型、推荐型、允许型等条款对学术论文中数字用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一些同人对其中的几个条款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倾向于推荐采用阿拉伯数字?哪些场合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是科学计量的数值修约规则?怎样正确对连续性数据进行分组?4位及以上数字分节宜遵循哪些规范?准许阿拉伯数字与除“万”“亿”以外的汉字数字连用吗?哪些场合应使用汉字数字?等等。为便于大家准确理解条款的含义、正确执行标准,作者作为GB/T 7713.2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做简要解答。

动词性军事术语的命名机制与概念整合研究
郭巍
2025, 27 (2): 16-2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2

以《英汉军事术语大词典》为语料基础,构建封闭语料库,分析了动词性军事术语的命名特征,尤其是双音化、四字格及古体化现象。通过对1 552条动词性军事术语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军事术语命名策略背后的认知规律与文化逻辑,提出了动词性军事术语的命名模型。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如何在动词性军事术语命名过程中通过构建和融合心理空间的输入信息,实现了跨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精确传达,希望借此为军事术语学理论提供新的洞见。

系统性在隐喻式航空术语汉译中的延续
刘成盼, 刘东亮
2025, 27 (2): 7-15.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2.001

将航空术语汉译对于航空知识和技术的共享至关重要。隐喻式航空术语的汉译涉及系统性的延续,即英文术语中隐喻元素所承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等在汉语中系统化地保留。文章通过梳理大量典型的隐喻式航空术语,对比分析其英汉翻译,以此探寻该类术语汉译中系统性的延续机制。研究发现,为不同文化所共享的相关联的常识系统是系统性得以延续的必要前提和驱动力;无论是典型的隐喻式术语,还是隐喻思维所驱动的、隐喻属性不甚明显的术语,汉译均能系统化延续原术语背后隐喻元素所折射的拓扑特征、所承载的功能和原理等。

数学术语体系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姜雪, 黄丽萍
2025, 27 (1): 157-160.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4

论文重点聚焦数学术语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因素。调查内容覆盖了从古代传统数学术语的形成、以直观日常用语为主体的术语到近现代外来数学术语的引入以及与传统术语的融合过程。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历史资料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数学史著作的相关文献,用以追溯数学术语体系形成的历史沿革。针对重要数学著述中术语的使用情况,整理出术语变迁的时序脉络。力求深入探析中国数学术语演变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在逻辑。

基于OBE理念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路径探析
陈福海
2025, 27 (1): 153-156.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3

通过对OBE理念进行概述,明确其定义与内涵,并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入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借鉴OBE理念提出了改进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路径。

教育术语的失范与规范问题研究
何高琴, 粟明玥, 孙玉凤
2025, 27 (1): 149-152.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2

为给教育术语失范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文章对文献中教育术语的代表性定义进行解构分析,构建了教育术语的概念体系。基于构建的教育术语概念体系,从失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问题提出了几点教育术语规范策略。教育术语失范问题表现为教育术语概念外化、教育术语表达不准、教育术语理解泛化等,应当全面规范。

双缩脲法与福林酚法辨析及应用评价
章倩, 林燕燕, 蔡彬祥
2025, 27 (1): 142-148.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1

文章旨在辨析双缩脲法和福林酚法的术语概念,研究改进二者测量血清总蛋白的操作方法,探讨这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总蛋白含量在教学中的适用性,为临床上对血清总蛋白的检测提供改良思路。通过改进双缩脲法和福林酚法分别对40个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进行总蛋白含量测定,并考察标准曲线的精密度、重复性以及加样回收率。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检测待测血清样品中总蛋白含量与医院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见,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由于双缩脲法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比福林酚法更适用于实验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

法律手语的规范路径与实践应用
张渝, 史良
2025, 27 (1): 138-141.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0

在研究、整理各地手语的基础上,形成能在全国范围使用的通用手语,一直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手语技能与法律文化的融合产物,法律手语不仅是聋人群体传递法律信息的语言工具,更承载着向聋人群体进行法学知识教育的重要功能。文章从法律手语的内在特征出发,探究法律手语的规范路径与应用模式,既是新时期学科手语研究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聋人群体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保障的客观需要。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神经语言学研究核心议题和趋势分析
陈居强, 常辉
2025, 27 (1): 128-13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19

神经语言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征的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神经语言学国际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信息,使用R语言程序包bibliometrix进行计量分析。通过作者自定义关键词、高被引作者分析、高被引研究分析以及文献共引网络分析,对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核心研究主题涉及(心理)语言学(如语音、语义、语法和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认知心理学(如记忆、注意、控制等)、脑科学(如语言偏侧化等)以及康复评估等不同学科。同时,通过摘要提取三个不同时期的核心术语,发现呈现上升趋势的关键术语主要涉及新技术、语言障碍新类型、新语种、新人群、新角度等方面。基于此,文章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基于CiteSpace的“一带一路”研究国外热点与现状分析
周杰, 孙海燕, 戴逸凡
2025, 27 (1): 120-127.   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18

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成果,明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空白,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研究前沿、方向、热点及热点演变趋势,并对“一带一路”涉及学科、发文作者所属国家等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相关文献总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在“一带一路”领域,短期内“networks”将持续作为研究热点,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clusive development和current trend四类集群有望持续性出现热点话题或新兴细分领域。